1借生活情境 促自主建模——以“乘法的初步认识”为例《标准(2011 年版)》提出:“模型思想的建立是学生体会和理解数学与外部世界联系的基本途径 ”建立模型思想的本质就是使学生体会和理解数学与外部世界的联系于是,在教学“乘法的初步认识”时,我们决定创设学生喜闻乐见的游乐场情境,从现实生活中抽象出数学问题,用数学符号表示问题中的数量关系有助于学生初步形成模型思想,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应用意识一、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习兴趣爱玩是孩子的天性,游乐场是孩子玩的乐园创设学生熟悉的游乐场情境——坐过山车、坐小火车和小飞机的情境,提供了丰富的同数连加的生活情境生动的情境不但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为学生学习乘法提供了丰富的现实情境模型,并让学生认识到,同数连加的情境在生活中是广泛存在的二、运用生活情境,感知“几个几相加”的特点为了增强学生对乘法意义的直观认识,充分利用生活中的素材以第一幅图“坐小飞机”为例,先让学生数一数、圈一圈,体会每架飞机乘坐人数相同;再让学生想一想怎样用加法算式表示一共有多少人,并通过“你说我写”的活动列出加法算式,促使学生概括这种加法算式的特征是几个几相加第二幅图强化相同数连加与“几个几”之间的联系。
第三幅图突出了“几个几”的含义,让学生感受学习乘法的必要性以此了解乘法产生的背景,建立“几个几2相加”的模型,为理解乘法意义打下基础三、借生活情境,突出强调乘法意义的本质发现和提出问题是建模的起点通过学生熟悉的 3 个问题情境,采取逐步开放的形式,让学生将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情境与算式用“几个几”的形式表征出来,使学生能概括地认识同数连加问题的特征,为乘法算式的改写做好准备,同时突出乘法意义的本质多次将同数连加的算式或实物图与“几个几”对照,相互转换,使学生能将具体的同数连加的算式、情境用更抽象、更概括的“几个几”的方式进行表达,一方面架构起加法算式与乘法算式之间的桥梁,便于学生将同数连加的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另一方面更加突出了乘法意义的本质,使学生更为明确乘法的意义使学生经历“问题情境——建立模型——求解验证”的数学活动过程学生感悟模型思想需要经历一个长期的过程小学数学建模必须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分层次逐步推进,应当与正常教学内容同步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循序渐进,逐步提高,让思维混乱的学生学会思考,让害怕数学的学生喜欢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