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克松-福特、卡特时期得外交政策尼克松-福特、卡特时期的外交政策尼克松(1913-1994)爱尔兰人后裔,出身寒门1942年至1946年在海军服役,升为海军少校,同肯尼迪、约翰逊、福特、老布什等人一样参加过对日作战1946年,尼克松当选为美国众议院共和党议员,开始步入政界 1950年当选为美国联邦参议员 1953年开始担任艾森豪威尔政府的副总统8年1972年2月首次访华,打开了两国关系大门1973年,结束了越南战争1974年8月8日因“水门事件”辞职先后出版了尼克松回忆录、真正的战争、领袖们、别再有越南、1999:不战而胜、超越和平 一、尼克松主义出台背景:美苏争霸态势的变化、美国实力的下降、陷入越南战争泥沼、五大力量中心的浮现 1969年7月阐述新亚洲政策继续恪守条约义务,但在军事防务上主要由盟国自己承担 1970年2月提出对外政策三项原则“实力地位”、“谈判时代”、“伙伴关系” 二、现实威慑战略承认美苏之间的均势并与苏联展开争夺 在战略上进行一些必要的收缩,调整军事部署,重点加强欧洲地区的力量 把战争样式分为战略核战争、战区核战争、战区常规战争和小于战区规模的局部战争。
战备指标降为“一个半”,即重点准备在欧洲与苏军及华约军队打一场大仗,同时准备在其他地区特别是在中东地区打一场小仗 在力量使用上,主张以核力量为盾,以常规部队为剑,主要由盟军打头阵,必要时出动美海、空军支援 三、尼克松访华与上海公报1971年7月,国家安全事务特别助理基辛格绕道巴基斯坦,秘密访问中国 1972年2月21日,尼克松访问中国 1972年2月28日,中美双方发表上海公报双方各自阐明自己的立场,美国方面声明:美国认识到,在台湾海峡两边的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美国政府对这一立场不提出异议 双方同意,任何一方都不应该在亚洲太平洋地区谋求霸权,每一方都反对任何其他国家或国家集团建立这种霸权的努力 四、美苏缓和及限制进攻性战略武器谈判在尼克松主义的指导下,美苏从1969年11月以后断断续续地进行限制战略武器谈判 1972年5月尼克松访问苏联,两国领导人达成反弹道导弹条约和关于限制进攻住战略武器的某些措施临时协定 根据反导条约及美苏于1974年7月签订的补充协议,每方只可在本国领土部署一处反弹道导弹发射场,每个发射场可部署100枚反弹道导弹用以拦截导弹,除此之外不得部署保护全境或其他个别地区的反弹道导弹系统或其组成部分。
根据关于限制进攻住战略武器的某些措施临时协定(即SALT1),双方冻结了各自可以拥有的陆基洲际弹导导弹和潜射弹道导弹的数目 五、欧安会进程1972年l1月22日1973年6月8日,35个国家在芬兰首都赫尔辛基草拟了最后建议蓝皮书,规定了欧安会讨论的范围和日程 欧洲安全与合作会议于1973年7月1975年8月分三个阶段进行,最终签署了赫尔辛基最后文件 苏联最关心欧洲安全问题,希望能通过欧安会固定欧洲边界现状 最后文件在指导与会国关系的原则的宣言中提出了处理与会国互相关系的10项原则,其中特别提到“边界的不可侵犯性”,“禁止使用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 此后,先后召开了4次续会和3次首脑会议 1995年1月1日起,欧安会更名为欧安组织 第五节卡特时期的外交政策一、人权外交二、世界秩序战略三、卡特主义四、中美建交和建交公报五、与台湾关系法一、人权外交背景:美国依然处于内外交困之中 在国内,美国尚未从越南战争的后遗症中恢复过来,石油危机又将美国推入一切经济衰退中;在国外,苏联的势力继续扩张,美国与其盟友间的矛盾,在第三世界美国也遭到越来越多的反对。
卡特一上台便继承理想主义传统,大力推行“人权外交”,强调把“人性自由”和“道义责任”作为对外关系的理性原则,试图恢复美国对第三世界的政治号召力,以便改善美国的处境 二、世界秩序战略加强美、日、欧三边合作 发展南北关系,减少第三世界对美国的敌视 进一步同苏联、东欧实行缓和 1979年6月还签署了第二阶段限制进攻性战略武器条约(SALT2)等重要文件,双方的军备竞赛势头开始有所收敛 把美中关系作为美国“全球政策的一个中心环节”,实现双主关系正常化,谋求同中国建立战略性合作关系 提出“人权外交”,为美国在国际社会里的形象增添道义色彩,扩大美国的影响力 三、卡特主义背景:1979年2月,伊朗宗教领袖霍梅尼接管了伊朗政权,在对外关系上,把美国视为头号敌人;1979年12月苏联军队出兵阿富汗并实行占领 1980年1月23日,“卡特主义”出台,该战略旨在建立地区性安全结构,把西欧、中东和远东三个战略地区联结起来,抵御苏联在中东波斯湾地区和西南亚的扩张 卡特宣布在19811985年财政年度里每年军费开支净增长5%,组建快速反应部队,同时还对苏联实行严厉的经济制裁。
四、中美建交和建交公报中美建交三原则:断交、撤军、废约 1979年1月,中美建交并发表建交公报:美利坚合众国承认中国的立场,即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在此范围内,美国人民将同台湾人民保持文化、商务和其他非官方关系 建交公报重申上海公报中双方一致同意的各项原则,并再次强调任何一方都不应该在亚洲太平洋地区以及世界上任何地区谋求霸权,每一方都反对任何国家或国家集团建立这种霸权的努力 五、与台湾关系法1979年4月,美国总统卡特签署了美国国会3月通过的与台湾关系法 该法强调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外交关系是基于台湾前途和平解决的期望;认为以非和平方式决定台湾前途的任何努力均为美国严重关切;授权美国政府向台湾提供足够自卫的防御物资和防御服务 虽然该法界定的是美国人民和台湾人民之间的“商务、文化和其他关系”,且排斥了台湾与美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可能性 但是,通观该法案,找不到“一个中国”或者“两岸统一”的字眼 结束 5Word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