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精编》资本积累和扩大再生产

tang****xu4
实名认证
店铺
PPT
526KB
约46页
文档ID:133156538
《精编》资本积累和扩大再生产_第1页
1/46

资本积累和扩大再生产 第四章 第一节简单再生产 第二节资本积累与扩大再生产 第三节资本积累的社会经济效应 本章结构 重点 一 再生产的定义 连续不断 周而复始的生产过程 第一节简单再生产 一 再生产的含义与类型 简单再生产 扩大再生产 外延式 内含式 规模 再生产 二 再生产的类型 简单再生产的含义 再生产在原有规模上的重复 特点 没有进行资本追加 全部剩余产品 或剩余价值 都用于个人消费 举例 假定 第一年投资100万 m 100 V 20万 C 80万 再假定 生产周期为1年 C价值一次全部转移到产品中 m全部用于个人消费 第一年末 产品80c 20v 20m 120 第二年初投入100万 第二年末 第三年初投入100万 产品80c 20v 20m 120 2 扩大再生产的含义再生产过程在更大规模上进行 特点 剩余产品 或剩余价值 不是全部用于个人消费 而是把其中的一部分作为资本追加到原资本中 使其规模扩大 举例 假定 某资本投资100万 一年10080C 20V 20m 120 二年11088C 22V 22m 132 三年12196 8C 24 2V 24 2m 145 2 10 10 8 c 2 v 11 11 8 8 c 2 2 v V 20万 C 80万 再假定 m 为100 生产周期为1年 C价值一次转移到产品中 积累率50 3 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的关系 简单再生产是扩大再生产的前提和基础 扩大再生产是简单再生产发展的必然趋势和结果 扩大再生产中包含着简单再生产 简单再生产是扩大再生产的现实基础 简单再生产中包含扩大再生产的因素 扩大再生产的积累来自简单再生产 原有生产能力的维持 更新 往往伴随积累 生产是为了消费 人类为了提高消费水平 必然要不断积累 扩大生产规模 扩大再生产 4 扩大再生产的实现形式 外延式扩大再生产 内涵式扩大再生产 依靠增加生产要素数量 即依靠增加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数量的办法实现 依靠科技进步 提高生产要素质量和效率 即挖掘企业生产潜力 改进技术 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办法来实现 物质资料再生产 资本价值的再生产 内容 再生产 统一 二 简单再生产的内容 生产关系再生产 一 物质资料的再生产物质资料生产作为再生产 一方面 不断生产出满足社会成员生产和生活需要的各种物质资料 另一方面 为了保证下一个再生产过程能顺利进行 又不断生产出与下一次再生产过程的需要相适应的各种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 二 资本价值的再生产简单再生产揭示出的资本价值再生产的主要特点 可变资本的价值是由工人创造的举例 资本家付给工人的工资即可变资本 是工人自己创造的 一10080c 20v 20m 12010080c 20v 20m 120三10080c 20v 20m 120 一10080c 20v 20m 12010080c 20v 20m 12010080c 20v 20m 120四10080c 20v 20m 12010080c 20v 20m 120 100m 消费 资本家的全部资本经过一定时期都会成为剩余价值的积累物 举例 全部资本的价值都是由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转化而来的 六10080c 20v 20m 120 m的积累 三 生产关系的再生产生产关系是在物质资料生产中结成的 这种关系必然在物质资料生产中得以延续和发展 由于生产资料和劳动者结合方式的不同 从而使社会生产关系的再生产就具有不同的性质 一 扩大再生产的源泉 1 扩大再生产的含义和特征概念 扩大再生产是生产规模在扩大了的基础上进行 特征 剩余产品 或剩余价值 不是全部用于个人消费 其中有一部分用于积累 把剩余价值当作资本使用 或者说把剩余价值再转化为资本 叫做资本积累 举例 第二节资本积累与扩大再生产 某资本投资100万 m 100 积累率50 一10080C 20V 20m 120 二11088C 22V 22m 132 三12196 8C 24 2V 24 2m 145 2 10 10 8 c 2 v 11 11 8 8 c 2 2 v 结论 剩余价值是资本积累的源泉 而资本积累又是扩大再生产的源泉 用于扩大再生产的追加资本 从一开始就是资本化了的剩余价值 因此 资本积累实际上就把剩余价值作为资本来用 从而带来更多的剩余价值 资本积累的这一实质 在不同的社会经济制度下 反映的经济关系不同 在资本主义社会 把剩余价值作为追加资本 扩大生产规模 扩大剥削范围和剥削程度 实际上是用无偿占有的工人创造的m的一部分 来换取更大量的工人活劳动 以榨取更多m 在社会主义社会 通过积累 国家和企业集体所拥有的资本量不断增加 社会经济实力不断增强 人民的长远利益越有保障 2 资本积累的实质 二 资本积累的客观必然性 剩余价值规律的要求 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 竞争规律的要求 社会进步和发展要求扩大生产规模 也就要求资本积累 同等m 条件下 资本规模越大 m量越多 资本雄厚 竞争易获优势 三 影响资本积累量的因素 一 当剩余价值量一定时积累的量取决于剩余价值分割为积累和消费的比例 剩余价值 积累 消费 此消彼长 二 在剩余价值分为积累和消费的比例一定时资本积累的数量取决于剩余价值的绝对量 因此 一切决定剩余价值量的因素 都会影响资本积累的数量 主要是 1 剩余价值率的高低 m m v m 越高 同量V获m越多 资本积累量越多 2 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水平 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 单位商品价值量降低 等量资本可以购买更多劳动力和生产资料 生产规模扩大 生产更多剩余价值 更新的新设备效率更高 价格更低廉 不增加投资即可实现超额 相对 剩余价值的获取 个人消费资料更廉价 消费基金减少 直接增加积累量 3 所用资本与所费资本的差额 100 80c 20v 50固定资本10年 30流动资本1年 投入 100 实际耗费 5 30 20 55 差额大 固定资本提供的无代价服务就多 差额大 机器设备服务时间长 吸收劳动多 剩余价值就多 举例 4 预付资本的多少 C c v m m v 其他条件不变时 预付资本总量多 其中的可变资本就多 产生的剩余价值就多 第三节资本积累的社会经济效应 一 资本积累的一般社会经济效应 一 资本规模增大 资本增大的基本形式 资本积聚 资本集中 某资本投资100万 m 100 积累率50 一10080C 20V 20m 120 二11088C 22V 22m 132 三12196 8C 24 2V 24 2m 145 2 10 10 8 c 2 v 11 11 8 8 c 2 2 v 1 资本积聚 1 概念 单个资本依靠剩余价值的资本化来增大自己的资本总额 前例 2 限制资本积聚的因素 社会财富增长程度 社会资本分散程度 2 资本集中 方式 吞并 联合 大鱼吃小鱼 1 概念 把许多已存在的规模较小的资本合并成一个较大的资本 2 资本集中的实现方式 3 积聚与集中的关系 资本增大的基本形式 资本积聚 资本集中 积聚为集中创造条件 集中加速积聚 相互联系 相互促进 但也有区别 联系 区别 集中 不受社会财富增长的限制 不增加社会资本的数量 积聚 受社会财富增长和资本分散程度的限制 增加社会资本的数量 自我积累 不涉及其他资本 涉及两个或以上的资本 由资本技术构成决定 并且反映资本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 叫做资本有机构成 用公式C V表示 资本 物质 Pm A 生产技术的发展水平 资本的技术构成 价值 C V 资本的价值构成 决定 反映 二 资本有机构成提高 注意 资本价值构成的变化 不一定都是技术构成变化引起的 不同生产部门的资本有机构成 存在 自然 的差异 为提高技术装备水平 增大C比重提供条件 生产力的发展 追逐超额剩余价值 资本有机构成提高 资本有机构成变化趋势 提高 答案 不断改进技术装备C比重不断增大 三 相对人口过剩的形成 相对人口过剩定义 是指劳动力的供给超过了资本对它的需求 相对人口过剩形成的原因在于资本积累和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 一 相对人口过剩及形成原因 资本积累 资本有机构成提高 V比重减少对A需求减少 举例 随着资本积累的不断进行 形成两种对立趋势 A供给增加 资本 由1200积累到2400 20 随着积累的进行 劳动力对资本的供给却日益地绝对增加 妇女和儿童加入 农民和破产的手工业者加入 破产的中小企业主 资本家 加入 答案 资本积累 资本有机构成提高 V比重减少对A需求减少 A供给增加 相对过剩人口 小结 相对过剩人口是资本积累的必然产物 其实质 相对过剩 二 相对过剩人口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存在和发展的意义 必要条件 1 相对过剩人口的存在可以随时调节和满足不同时期资本对劳动力的需要 2 相对过剩人口的存在 形成就业竞争 资本家可以借此加大对在业工人的剥削 流动的过剩人口 转岗期间的状态 潜在的过剩人口 表面有工作 实际劳动不足 停滞的过剩人口 没有固定职业的人 三 相对过剩人口的形式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相对人口过剩规律也会发生作用 1 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和资源的重新配置2 自动化 机械化的程度的提高3 经济的周期性波动4 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 四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的失业 二 资本积累的一般规律 一 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和无产阶级的贫困化1 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 两极的积累 资本家阶级 无产阶级 财富的积累 贫困的积累 2 无产阶级的贫困化 无产阶级贫困 绝对贫困 相对贫困 无产阶级的生活状况日益恶化 无产阶级的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所占份额逐渐下降 资料 美国净财富的分配情况 1998年美国最富有的1 的家庭占有全美国38 1 的净财富 而最穷的40 的家庭只有不到0 2 的净财富 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其发展趋势 从1983年 1998年 最富有的家庭的净财富上升42 2 最穷的40 的家庭的净财富减少76 3 净财富 各个家庭所有资产减去他所拥有的负债后的余额 二 社会主义资本积累的一般规律社会主义公有财产的增加和全体劳动者的共同富裕 三 资本积累的不同历史作用 一 资本原始积累及其作用资本原始积累指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过渡时的最初的资本积累 资本主义原始资本积累是指通过暴力手段把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强行分离的过程 英国的 圈地运动 就是其典型 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准备了条件 资本来到世间 从头到脚 每个毛孔都滴着肮脏的血 马克思 二 资本主义积累的作用 分散的 小规模的生产逐渐发展为社会化的大生产 从而推动了资本主义生产力不断发展 私有化程度不断提高 构成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矛盾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社会化 生产资料共同使用 生产过程是社会行动 劳动产品由集体创造 私有制 生产资料私人占有 生产过程由个人控制 劳动产品由个人支配 资本主义生产 矛盾 成为社会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的桎酷 最终不可避免地会导致自己的履灭 资本主义积累的历史趋势 三 中国社会主义积累的作用社会主义资本积累的目的是为了使社会财富迅速增长 以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 并为逐步消灭剥削 消除两极分化 实现全体劳动者的共同富裕奠定基础 复习思考题 一 辨析题1 企业兼并实现了资本的积聚 增大了社会资本的总额 2 资本价值构成的变化必然是资本技术构成的变化引起的 二 简答题1 基本积累的必然性何在 2 影响或决定资本积累量的基本因素有哪些 三 论述题1 什么是资本有机构成 资本有机构成具有什么样的变化趋势 2 试述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相对人口过剩规律也会发生作用的原因 四 计算题某企业原预付资本总额为10万美元 资本有机构成为9 1 工人平均周工资为50美元 本周追加资本4万美元 资本有机构成由原来的9 1提高到现在的19 1 工人工资不变 计算并回答问题 1 试计算该企业在本周就业人数是多少 有多少工人失业 2 通过上述的计算 请回答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与相对人口过剩的关系 。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