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山东农业大学水利水电专业地质实习报告

第***
实名认证
店铺
PDF
192.46KB
约10页
文档ID:57681617
山东农业大学水利水电专业地质实习报告_第1页
1/10

山东农业大学山东农业大学工程地质认识实习报告学校:山东农业大学学院:水利土木工程学院专业:水利水电工程班级:2011 级 X 班姓名:XX学号:2011XXXX2012 年 10 月 17 日地质实习报告为进一步强化教学成果,锻炼学生能力,丰富阅历,拓展视野,我们 11 级水利水电工程专业学生在王华敬老师的带领下了进行地质实习,先后在济南长清区馒头山、灵岩寺、苏庄以及范庄进行地质实习,王老师针对岩石不同种类、性质和形成原因及断层的形成展开详细解说,使我们对岩石和断层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并且老师还教给了我们使用地质罗盘的方法,让我们自己去实践一、一、实习目的实习目的1. 巩固学习课堂基本理论,增加学生的实践经验,联系课堂知识和实际应用,开拓我们的视野,培养我们实际工作能力2.学会在野外识别岩石,简单分辨并分析成因3.了解三大岩石的形成过程,产生时代、结构、产状、形成原因及现象等4.学习使用地质罗盘仪,并测量岩石产状:走向、倾向、倾角5掌握断层、滑坡的类型及野外识别它们的特征6.培养学生动手能力,锻炼我们的吃苦耐劳、艰苦努力等优良品质和增强集体观念,掌握野外的操作技能和编写实习报告的能力二、二、实习时间实习时间2012 年 10 月 15 日——16 日三、三、实习地点实习地点1.济南市长清区张夏镇境内的世界第三地质名山馒头山2. 济南长清泰山西北支脉的有着明显滑坡和断层现象的灵岩寺。

3.济南长清区苏庄背斜,向斜4. 济南长清区范庄地堑四、实习内容四、实习内容20122012 年年 1010 月月 1515 日日天气:晴天气:晴1 1、、济南市长清区张夏镇境内的世界第三地质名山馒济南市长清区张夏镇境内的世界第三地质名山馒头头山山馒头山,又名“馍馍山”、“满寿山”因外形特别像馒头而得名它海拔 408 米,位于济南市长清区张夏镇境内, 2003 年,馒头山被世界教科文组织命名为世界第三地质名山, 当年又被列入省级地质自然遗迹保护区馒头组馒头组::灰色页岩和石灰岩,泥灰岩,上部有鲜红色易碎页岩和毛庄组分界,再张夏漫游山一带有熀斑岩侵入体,厚 66 米,共分十层,层序如下:第一层:页岩,黄灰色,厚 2 米第二层:石灰岩,蓝灰色薄层,含燧石结核,厚 4 米第三层:页岩,灰黄色及灰色钙质,厚 13 米第四层:页岩,杂色,厚 8 米第五层:石灰岩,蓝绿色及灰黄色薄层,厚 5 米第六层:页岩,紫色及绿色,厚 4 米第七层:石灰岩,蓝绿色薄层,厚 4 米第八层:页岩,绿色钙质,厚 8 米第九层:灰岩,灰黄色及灰色质,厚 4 米第十层:页岩,鲜红色易碎,厚 13 米毛庄组毛庄组::紫色及紫灰色云母页岩为主,夹鲕状石灰岩层是石灰岩凸镜体。

厚约 52 米,共分六层,如下:第一层:页岩,暗灰色云母,夹顶部及底部均有鲕状石灰岩一层,厚19 米第二层:页岩夹石灰岩,紫灰色云母,厚 4 米第三层:页岩,紫灰色,厚 6 米第四层:石灰岩,灰色鲕状,厚 0.8 米第五层:石灰岩,灰色,厚 0.2 米第六层:石灰岩,灰色鲕状,厚 0.3 米馒头山小型平移断层东西2.2. 济南长清泰山西北支脉的有着明显滑坡和断层现象的灵岩济南长清泰山西北支脉的有着明显滑坡和断层现象的灵岩寺寺灵岩寺所在的馒头山曾有过较明显的断层与滑坡断层断层断层是岩体破裂后两侧岩块产生显著位移的断裂构造1. 断层面和断层带两侧岩块发生相对位移的断裂面断层面,可以是直立的,大多是倾斜的断层产状用断层面的走向、倾向和倾角表示规模大的断层往往沿着一个带错动,称为断层带2.断层线断层面与地面的交线称为断层线,表示了断层的延伸方向,其形状取决于断层面的形状和地面的起伏状况3.段盘断层面两侧发生相互错动的岩块称为段盘断层面倾斜时位于断层卖弄上部的称为上盘,下部的称为下盘,断层面直立时常用断块所在的方位表示,如东盘、西盘等4.断距断层两盘沿断层面相互错动的距离断层类型:(1)正断层:上盘相对下降,下盘相对上升的断层。

2)逆断层:上盘相对上升,下盘相对下降的断层3)平移断层:两盘沿断层走向相对水平移动的断层滑坡滑坡1.滑坡是指斜坡上的土体或者岩体,受河流冲刷、地下水活动、地震及人工切坡等因素影响,在重力作用下,沿着一定的软弱面或者软弱带, 整体地或者分散地顺坡向下滑动的自然现象 俗称“走山”、 “垮山”、“地滑”、“土溜”等滑坡是斜坡岩土体沿着惯通的剪切破坏面所发生的滑移现象 滑坡的机制是某一滑移面上剪应力超过了该面的抗剪强度所致2.滑坡的种类根据滑坡体体积,将滑坡分为 4 个等级:①小型滑坡:滑坡体积小于10×104 立方米;②中型滑坡;滑坡体积为 10×104-100×104 立方米;③大型滑坡:滑坡体积为 100×104-1000×104 立方米;④特大型滑坡(巨型滑坡) :滑坡体体积大于 1000×104 立方米根据滑坡的滑动速度,将滑坡分为 4 类:①蠕动型滑坡,人们作凭肉眼难以看见其运动,只能通过仪器观测才能发现的滑坡;②慢速滑坡:每天滑动数厘米至数十厘米,人们凭肉眼可直接观察到滑坡的活动;③中速滑坡:每小时滑动数十厘米至数米的滑坡;④高速滑坡:每秒滑动数米至数十米的滑坡3.滑坡的主要组成要素滑坡体一指滑坡的整个滑动部分,简称滑体;滑坡壁一指滑坡体后缘与不动的山体脱离开后, 暴露在外面的形似壁状的分界面;滑动面一指滑坡体沿下伏不动的岩、土体下滑的分界面,简称滑面;滑动带一指平行滑动面受揉皱及剪切的破碎地带,简称滑带;滑坡床一指滑坡体滑动时所依附的下伏不动的岩、土体,简称滑床;滑坡舌一指滑坡前缘形如舌状的凸出部分,简称滑舌;滑坡台阶一指滑坡体滑动时,由于各种岩、土体滑动速度差异,在滑坡体表面形成台阶状的错落台阶;滑坡周界一指滑坡体和周围不动的岩、土体在平面上的分界线;滑坡洼地—指滑动时滑坡体与滑坡壁间拉开, 形成的沟槽或中间低四周高的封闭洼地;滑坡鼓丘一指滑坡体前缘因受阻力而隆起的小丘;滑坡裂缝一指滑坡活动时在滑体及其边缘所产生的一系列裂缝。

20122012 年年 1010 月月 1616 日日天气:小雨天气:小雨3 3..济南长清区苏庄背斜济南长清区苏庄背斜,向斜,向斜苏庄背斜苏庄背斜SWO21.褶曲地质构造中褶皱的基本单位即褶皱变动中岩层的一个弯曲褶曲具备如下要素:核(中心) 、翼(两侧) 、顶角(两翼交角) 、轴面(平分顶角的假想面) 、枢纽(轴面与岩层面的交线) 、轴(轴面与水平面的交线) 、转折端(两翼会合的部分) 褶曲分背斜和向斜两种基本形式二者差别很多, 但最正确的是根据岩层新老关系判断, 背斜中心 (核)为老岩层,两翼为新岩层;向斜反之其它区别:背斜一般向上凸起,形成山岭;向斜一般向下凹陷,形成谷地但都有例外如长期的风化可使向斜成山,背斜成谷2.背斜在地壳运动的强大挤压作用下,岩层会发生塑性变形,产生一系列的波状弯曲, 叫做褶皱 褶皱的基本单位是褶曲, 褶曲有两种基本形态,一种是向斜,一种是背斜褶皱构造中褶曲的基本形态之一,与“向斜”相对背斜外形上一般是向上突出的弯曲岩层自中心向外倾斜,核部是老岩层,两翼是新岩层(这一点是其与向斜的根本区别) 由于背斜岩层向上拱起,且油、气的密度比水小,所以背斜常是良好的储油、气构造。

与之相对,向斜是良好的储水构造背斜顶部受张力作用, 岩性脆弱, 易被侵蚀, 在外力作用下形成谷地向斜与背斜的情况相反,底部岩性坚硬,不易侵蚀,易接受沉积背斜在外力作用下反而成谷,向斜在外力作用下反而成山,这种情况称为“地形倒置”,是外力作用的典型体现苏庄背斜,它是由一座小山由于风化作用形成的一个小垭口垭口两边岩石在水平方向呈明显的对称状4.4. 济南长清区济南长清区范庄地堑范庄地堑地堑地堑1.地堑主要由两条走向基本一致的相向倾斜的正断层构成 两条正断层之间是一个共同的下降盘 两侧被高角度断层围限﹐中间下降的槽形断块构造多指大﹑中型的构造﹐大者延长可达数百公里地堑常成长条形的断陷盆地﹐其边界可以是平直的﹐但更常见的是折线状边界﹐一般由多条高角度正断层联合而成 仅在一侧为断层所限的断陷﹐称为半地堑或箕状构造2.地堑大多发育在地壳受拉伸地区 在水平拉张作用下﹐地壳在垂向上减薄﹐在上部形成两组剖面上共轭的高角度正断层﹐其间的地块下降﹐就形成地堑在两个倾向相背的断层中间则形成地垒地堑常与沉积矿产﹐尤其是煤和油气藏等密切相关地质罗盘地质罗盘地质罗盘由由磁针、刻度盘、测斜仪、瞄准觇板、水准器等几部分组成。

我们用地质罗盘测岩石的走向、岩石的倾向、岩石的倾角地质罗盘的使用方法在使用前必须进行磁偏角的校正因为地磁的南、北两极与地理上的南北两极位置不完全相符,即磁子午线与地理子午线不相重合, 地球上任一点的磁北方向与该点的正北方向不一致,这两方向间的夹角叫磁偏角地球上某点磁针北端偏于正北方向的东边叫做东偏, 偏于西边称西偏东偏为(+)西偏为(-)地球上各地的磁偏角都按期计算,公布以备查用若某点的磁偏角已知,则一测线的磁方位角 A 磁和正北方位角 A 的关系为 A 等于 A磁加减磁偏角应用这一原理可进行磁偏角的校正,校正时可旋动罗盘的刻度螺旋,使水平刻度盘向左或向右转动,(磁偏角东偏则向右,西偏则向左), 使罗盘底盘南北刻度线与水平刻度盘 0--180 度连线间夹角等于磁偏角经校正后测量时的读数就为真方位角五、实习总结五、实习总结通过这次的地质实习,让我们充分理解了野外识别和测量和从课本上学到知识的区别,也让我们学到了很多在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既开阔了视野,又增长了见识我们从中学到了不少东西,在实习过程中能把所学的知识灵活的运用 增加我们对工程地质学这门课程新的认识实际观察到各种地质年代的特点,令我们加深了对工程地质学的了解, 更深刻认识到了学习工程地质学的意义, 巩固了学习成果,体会到了“学以致用”的道理。

培养提高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这次我充分认识到地质实践对地质科学的重要性虽然实习时间只有短短的两天,但是它留给了我深刻的记忆,希望以后我们能有更多的机会参加这些实习活动,让我们能够从实践中出发,在实际中成长。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