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鱼腥草挥发油GC指纹图谱及其道地性研究

油条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31.50KB
约10页
文档ID:4896650
鱼腥草挥发油GC指纹图谱及其道地性研究_第1页
1/10

1鱼腥草挥发油 GC 指纹图谱及其道地性研究作者:王宇红,张水寒,蔡光先 【关键词】 鱼腥草;,, 指纹图谱;,,聚类分析;,,毛细管气相色谱;,,道地性摘要:目的建立鱼腥草挥发油的指纹图谱,为含鱼腥草中药制剂指纹图谱奠定基础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不同产地鱼腥草的挥发油;用毛细管气相色谱技术测定指纹图谱(GCFPS);选用聚类法分析结合含量比较判断其道地性结果该方法灵敏度高,稳定性、重现性的 RSD<3% 结论 该指纹图谱方法简便,重现性好,可作为鱼腥草药材的质量控制方法关键词:鱼腥草; 指纹图谱; 聚类分析; 毛细管气相色谱;道地性Abstract:ObjectiveTo develop the chromatographic fingerprint for the characteristic of the volatile components of Houttuynia cordatd Thunb.. MethodsVolatile components of Houttuynia cordatd Thunb. from different regions were extracted by steam distillation , and the chromatographic 2fingerprints were characterized by the capillary gas chromatography. The fuzzy cluster and determination were selected to compare the genuineness. ResultsThis method gave high sensitivity, reproduction and RSD was no more than 3 %. ConclusionAn analysis of the combination of chromatographic fingerprint and fuzzy cluster is convenient and accurate. It is suitable for the quality control of Houttuynia cordatd Thunb..Key words:Houttuynia cordatd Thunb.; Fingerprint; Capillary gas chromatography; Fuzzy cluster; Genuineness鱼腥草为三白草科植物蕺菜 Houttuynia cordata Thunb.的干燥地上部分,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排脓、利尿通淋的功效,用于肺痈吐脓、痰热喘咳、热痢热淋、痈肿疮毒等症,因其良好的药理作用,被广泛应用于临床。

现代研究表明鱼腥草主要有效成分为其挥发性物质,甲基正壬酮(methyl2 n2nonyl2ketone) 、鱼腥草素(decanoyl acetaldehyde) 、月桂烯 (myrcene) 等成分[2] 本文采用气相色谱法建立鱼腥草药材的指纹图谱,结合甲基正壬酮的含量对该指纹图谱的特征峰数据进行系统聚类分析和相似度评价,为鱼腥草的质量控制提供科学依据31 仪器与试剂SP-6890 气相色谱仪(山东鲁南) ,OV-17 毛细管柱(30 m×0.32 mm×0.5 μm,中科院) ,CT-1A 氮、氢、空气发生器(武汉科林分析技术研究所) 甲基正壬酮对照品(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编号:08349501) ,正十五烷(色谱纯) ,正己烷(分析纯) 10 批鱼腥草药材来源见表 12 方法与结果2.1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实验 OV-17 毛细管柱(30 m×0.32 mm×0.5 μm) ,汽化室温度 200℃,FID 检测器温度210℃,升温程序为:柱室初始温度 60℃保持 4 min,以 2℃/min升温至 100℃ ,保持 2 min,再以 3℃/min 升温至 130℃,保持 2 min,再以 1℃/min 升温至 140℃,保持 2 min,再以 10℃/min升温至 230℃ ,保持 1 min。

分流比 1∶50,柱头压 0.05 Mpa,尾吹压 0.04 Mpa2.2 参照物溶液的制备取正十五烷适量,精密称定,加用正己烷制成每毫升含 5 mg 的溶液,作为内标溶液2.3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取甲基正壬酮对照品 26 mg 精密称定,4置 10 ml 量瓶中,加内标溶液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2.4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本品 75 g,研细,参照挥发油测定法(《中国药典》2005 年版Ⅰ部附录 XD 甲法)蒸馏提取挥发油,自测定器上端加水使充满刻度部分,再加正己烷 1 ml,连接回流冷凝管,缓缓加热至沸,并保持微沸 4 h 放置 30 min,取正己烷层置2 ml 容量瓶中,加内标溶液 50 μl,加正已烷稀释至刻度,即得表 1 鱼腥草样品来源(略)2.5 样品的测定分别精密吸取参照物溶液、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 1 μl,注入气相色谱仪,测定,记录 60 min,即得以正十五烷色谱峰的保留时间为 1 计算相对保留时间,计算,即得2.5.1 空白实验取内标液 1.0 μl,进色谱仪见图 12.5.2 阳性对照实验取甲基正壬酮对照液 1.0 μl,进色谱仪见图 2取 1 μl 供试液进气相色谱。

见图 3图 1 溶剂+ 内标(略)图 2 内标+ 对照品(略)5图 3 鱼腥草药材供试液(略)2.6 方法学研究2.6.1 标准曲线的绘制分别吸取上述对照液0.1,0.5,0.75,1, 1.5 ml,用正己烷定容至 5.00 ml,摇匀分别进样 1 μl,测定各组分的保留时间和峰面积以甲基正壬酮的质量为 Y,甲基正壬酮的峰面积与正十五烷内标物的峰面积之比为X,进行线性回归分析,得回归方程为:Y=1.157X-0.03(r=0.999 2) 2.6.2 精密度实验取同一份鱼腥草的供试品溶液连续进样 5次,比较共有指纹峰的相对保留时间和相对峰面积,结果表明,各共有指纹峰的相对保留时间和相对峰面积基本一致,RSD<3%,符合指纹图谱的检测要求2.6.3 重复性实验取同一批鱼腥草样品 5 份,按供试品溶液制备方法分别制备供试品溶液,比较各共有指纹峰的相对保留时间和相对峰面积,结果表明,各共有指纹峰的相对保留时间和相对峰面积基本一致,RSD<3% ,符合指纹图谱的检测要求2.6.4 稳定性实验取同一份鱼腥草的供试品溶液,分别在制6备后 1,4,8,16 ,24,48 h 进样,比较各共有指纹峰的相对保留时间和相对峰面积,结果表明,各共有指纹峰的相对保留时间和相对峰面积基本一致,RSD<3% ,样品在 48 h 内稳定,符合指纹图谱的检测要求。

2.6.5 吸取内标溶液与对照品溶液 1 μl,分别注入气相色谱仪,计算校正因子分别每个批号的样品进样 1.0 μl结果见表2表 2 10 批鱼腥草样品的含量测定结果(略)2.7 指纹图谱的建立2.7.1 共有指纹峰的标定共有指纹峰的相对保留时间 采用相对保留时间标定共有指纹峰:以图谱中标正十五烷为参照物(s) ,将各色谱峰保留时间与同一图谱中参照物的保时间比较,其比值为各色谱峰的相对保留时间分别计算 10 批鱼腥草样品的指纹图谱中各色谱峰的相对保留时间和相对峰面积,其中 12 个色谱峰为样品共有,见表 3~4特标定它们为共有指纹峰结果见图 4以图谱中正十五烷为参照峰(S) ,计算其它共有指纹峰的相对保留时间:峰 1(0.201 6~0.246 4) ,峰 2 (0.270 0~0.330 0),峰 3 ( 0.284 4~0.347 6),峰 4 (0.342 0~0.418 0),峰 5 (0.398 7~0.487 3),7峰 6 (0.508 5~0.616 0),峰 7(0.603~0.737), 峰 8(0.648 0~0.792 0) ,峰 9 (0.664 2~0.818 8),峰 10(0.783~0.957) ,峰11 (0.794 7~0.971 3),峰 12 (1.000)。

表 3 10 批鱼腥草的相对保留时间(略)表 4 10 批鱼腥草样品共有指纹峰的相对峰面积(略)2.7.2 共有指纹峰的相对峰面积以图谱中内标正十五烷为参照物(s) ,将各共有指纹峰峰面积与同一图谱中参照物的峰面积比较,其比值为各共有指纹峰的相对峰面积根据《中药注射剂指纹图谱研究的技术要求》的规定[1] ,单峰峰面积占总峰面积 >10%时,标定其峰面积比值结果见表 42.8 系统聚类分析 应用 SPSS 软件对 10 批鱼腥草样品的HPLC-FP 中各特征峰的相对峰面积进行分析,以欧氏平方距离为测度的聚类图结果见图 5图 5 系统聚类分析图(略)通过系统聚类分析,鱼腥草样品 HPLC-FP 的特征峰数据的系统聚类结果 5,8 号样品为道地药材样品,质量均较好系统聚8类结果与表 1 中不同产地及市售的鱼腥草样品中甲基正壬酮的含量结果相吻合,以湖南道地产区的药材样品为好3 讨论 3.1 由于我国幅员辽阔,鱼腥草生长地域广泛,不同居群、不同生长季节及不同部位的有效成分含量有很大区别因此,不同产地、不同市场收集的鱼腥草药材中甲基正壬成酮成分参差不齐为保证药材的质量,宜固定基源,选择道地药材3.2 色谱柱的确定 分别用 SE-30(30 m×0.32 mm×0.5 μm) ,SE-54(30 m×0.32 mm×0.5 μm) ,OV-17(30 m×0.32 mm×0.5 μm)三种色谱柱对鱼腥草挥发油进行指纹图谱分析。

结果表明以 OV-17 柱对鱼腥草挥发油成分分离最好3.3 程序升温条件的确定 采用如下 3 种程序升温条件对鱼腥草挥发油进行指纹图谱分析:条件 1:气化室温 Tj=260℃ ,柱室温度 TO=120℃,氢火焰温度 TD=260℃;升温程序:120℃保持 2 min,以 4℃/min 升到 160℃,保持 2 min,再以 2℃/min 升到180℃,保持 2 min,再以 2℃/min 升到 200℃,保持 2 min,以3℃/min 升到 230℃ ,保持 2min,最后以 3℃/min 升到 260℃,保持 5 min;分流比 1∶50条件 2:气化室温 Tj=260℃、柱室温9度 TO=120℃,氢火焰温度 TD=260℃;升温程序:120℃保持 2 min,以 2℃/min 升到 160℃,保持 2 min,再以 1℃/min 升到180℃,保持 2 min,再以 1℃/min 升到 200℃ ,保持 2min,最后以 2℃/min 升到 240℃,保持 2 min,分流比 1∶50条件 3:气化室温 Tj=260℃,柱室温度 TO=100℃,氢火焰温度TD=260℃;升温程序:100℃ 保持 2 min,以 2℃/min 升到240℃,保持 9 min,再以 1℃/min 升到 180℃,保持 2 min,再以 1℃/min 升到 200℃,保持 2 min,最后以 2℃/min 升到 250℃ ,保持 5min;分流比 1∶50。

对 3 种不同程序升温条件下的鱼腥草的指纹图谱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以条件 2 为好,故确定条件 2 为鱼腥草指纹图谱气相色谱分析条件3.4 指纹图谱分析时间的确定 按条件 2 程序升温,在终温的基础上再保持 60 min结果表明:在程序升温结束后,无成分残留,故确定鱼腥草指纹图谱的分析时间为 90 min参考文献:[1] 国家药典委员会 .中国药典,Ⅰ部[S].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155.[2] 于健东,胡玉霞,田金改,等.鱼腥草中甲基正壬酮的含10量测定[J].药物分析杂志, 1999,19 (1) :5。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