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时 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 —— 中国西藏布达拉宫授课时间:2016年 9月6日 备课教师:布衣 授课班级:七年级共3个班【教学目标】1、 欣赏中国西藏布达拉宫的艺术风采2、了解分析中国西藏布达拉宫的建筑风格特点教学重点】布达拉宫的历史背景和艺术风格教学难点】了解分析中国西藏布达拉宫的建筑风格特点教学方法】讲授法 讨论法 启发式教学法【法制渗透】《保护世界文化遗产》【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1、什么是世界文化遗产?世界遗产是指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世界遗产委员会确认的人类罕见的、目前无法替代的财富,是全人类公认的具有突出意义和普遍价值的文物古迹及自然景观狭义的世界遗产包括“世界文化遗产”、“世界自然遗产”、“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和“文化景观”四类广义概念,根据形态和性质,世界遗产分为文化遗产、自然遗产、文化和自然双重遗产、记忆遗产、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简称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景观遗产2、如果保护中国境内的世界文化遗产?中华人民共和国制定的《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办法》 第三条指出: 世界文化遗产工作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确保世界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二、讲授新课 :1、 欣赏布达拉宫建筑,请学生说说对这些建筑的感受2、 学生自由交流课前搜集准备的资料三、引导欣赏,联系图片详细了解中国西藏布达拉宫的相关内容1、概况介绍:布达拉宫坐落于中国西南部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市中心的红山上,是藏王松赞干布为迎娶唐朝文成公主而修建的布达拉”为梵语“普陀”的音译,原指观世音菩萨所居之岛布达拉宫始建于吐蕃王朝第32代赞普松赞干布时期(公元7世纪),当时称“红山宫”,后来随着吐蕃王朝的没落而逐渐毁弃公元17世纪时,五世达赖喇嘛在红山宫的旧址上重新修建了宏伟的宫殿,称“布达拉宫”此后这里一直作为西藏政治和宗教的中心 布达拉宫规模庞大,气势宏伟,依山势而建,占地面积36万余平方米,主建筑共13层,高117米它是著名的藏式宫堡式建筑,也是藏族古代建筑和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杰出代表,享有“世界屋脊上的明珠”的美誉 布达拉宫的主体建筑包括白宫、红宫以及周边与之相搭配的各种建筑以白宫为主体的建筑群建成于1648年白宫是历代达赖喇嘛进行政治、宗教管理的地方,建筑坐北朝南共7层;红宫位于布达拉宫的中部,以红宫为主体的建筑群竣工于1694年,共6层,这里是供奉历代达赖喇嘛灵塔以及进行各种宗教活动的场所。
此外,布达拉宫还包括有山上的僧官学校、僧舍、东西庭院以及山下的雪老城、西藏地方政府马基康、印经院、监狱、马厩、布达拉宫后园、龙王潭等附属建筑从17世纪中叶到1959年以前,布达拉宫一直是历代达赖喇嘛生活起居和从事政教活动的重要场所,是西藏地方政教合一的统治中心布达拉宫气势雄伟、规模宏大的建筑中,蕴藏了藏、汉、蒙等民族在文化、艺术、宗教等方面的卓越成就今天,布达拉宫以其辉煌的雄姿和藏传佛教圣地的地位,成为世所公认的藏民族象征2、历史:布达拉宫现存的设计、材料、工艺、布局等均保存自公元7世纪始建以来,历次重大增扩建和重建的原状,真实性很高3、深远影响:布达拉宫过去曾是政教合一的统治中心,与西藏历史上的重要人物松赞干布、文成公主、赤尊公主和历代达赖喇嘛等有着十分重要的关系,因而有着重大的历史意义和宗教等意义四、欣赏要点:布达拉宫:巧妙地利用了山形地势修建,使整座宫寺建筑显得非常雄伟壮观,而又十分协调完整,在建筑艺术的美学成就上达到了无比的高度,构成了一项建筑创造的天才杰作学生活动过程:1.学生欣赏2.学生分析3.学生记录5、学生实践五、作业要求:1、用文字将自己对布达拉宫建筑的认识写下来,并说说本节课的收获。
2.学生交流本课的感受3.教师加入讨论4、 学生作业六、教学小结【教学反思】第2课时 美术星空授课时间:2016年 9月13日 备课教师:布衣 授课班级:七年级共3个班【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对美术作品分类知识的认识和学习,提高学生的美术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和思考分析美术作品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通过认识、教师提示,学生分析,让学生能用自己的文字语言来描述相关的美术作品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美术的概念和分类知识,能够识别各种美术作品并能进行简单的分析和评述教学重点】 美术作品的分类认识,学生能用所学知识认识教材上的美术作品,并能作出一定的评价 【教学难点】学生欣赏能力的提高,学生对绘画作品的语言表述。
教学方法】谈话法 讲授法 讨论法等【法制渗透】《美术作品的著作权》一画家将他的一副作品的著作权转让给某画院,是否需要将原件一起移交给画院?如果不移交,是否意味着著作权未转让?第十八条 美术等作品原件所有权的转移,不视为作品著作权的转移,但美术作品原件的展览权由原件所有人享有教学过程】一、新课内容:(一)美术的概念:美术是通过一定的物质材料,塑造出可视的平面或立体形象,具有一定的美学价值,用于表达作者的寓意学生分析讨论:生活中哪些属于美术的范畴?请你例举出来二)美术的分类:美术主要包括绘画、雕塑、设计、工艺、建筑、书法、篆刻和新媒体艺术1、绘画:① 绘画的概念:绘画是美术中最重要的一个门类它是通过构图、线条、色彩和明暗处理等表现手段在纸、纺织品、木板、墙壁等平面上绘制出可视的平面艺术形象② 绘画的分类:从工具材料来分:主要有中国画、油画、版画、水彩画、水粉画等从表现对象来分:主要有人物画、风景画、动物画、静物画等从绘画体系来分:主要有以欧洲油画为代表的西方绘画和以中国画为代表的东方绘画两大体系③ 绘画作品赏析:《祖孙四代》(中国画)现代 刘文西《饮》(版画)现代 力群《深渊旁》(油画)1892 列维坦(俄罗斯)《港边的树》(水彩画)现代 大卫.里勒.米勒德(美国)2、雕塑:① 雕塑的概念:雕塑是雕刻与塑造的总称,是用可塑或可雕的材料,通过雕、塑、刻、凿、镂等造型手段,创作出具有一定的空间的可视,可触的艺术形象。
② 雕塑的分类:按材质来分:主要有泥塑、石雕、木雕等按作品占有的空间形式来分:主要有圆雕、浮雕、透雕等③ 雕塑作品赏析:《虎门硝烟》(浮雕)现代 曾竹韶等《向警予像》(泥雕)现代 程允贤《国王与皇后》(雕塑)亨利.摩尔(英国)3、工艺美术:① 工艺美术是美术的种类之一,大体可分为日用工艺和陈设工艺两大类日用工艺美术强调的是实用;陈设工艺美术强调的是美观② 工艺美术赏析:《双龙捧寿纹雕填漆箱》(明代)《鸟纹象尊》(西周中期)4、建筑:① 建筑的概念:建筑是人们利用土、石、竹、芦苇、木、钢、玻璃、塑料、冰块等一切可利用的物质材料建造的构筑物② 建筑作品赏析:《北京故宫》《比萨大教堂》建于1063年,扩建于1150—1160年间(意大利)5、设计:① 设计的概念:设计是把一种计划、规划和设想通过视觉形式传达出来的活动② 设计作品赏析:《红蓝椅》现代 里特维尔德(荷兰)《“甲壳虫”汽车》现代 菲笛南德.保时捷(德国)6、书法、篆刻:① 书法的概念:书法是中国的一种优秀传统艺术他是以汉字为表现对象,以毛笔为表现工具的一种线条造型艺术② 书法的演变:甲骨文——金文——刻石——隶书——草书——行书——楷书。
已经有3000多年的历史③ 书法作品赏析:《兰亭序》(书法) 东晋 王羲之《告身贴》(局部) 唐 颜真卿④ 篆刻的概念:篆刻又称玺印或印章因多用篆书刻成而得名篆刻文体形式可分为白文、朱文、朱文和白文相间等⑤ 篆刻作品赏析:《江南布衣》(朱文)齐白石《读书有用》(白文)吴昌硕《闲云野鹤》(朱白相间)7、新媒体艺术:① 新媒体艺术的概念:新媒体艺术是一种以光学媒介和电子媒介为基本语言的艺术门类,是建立在以数字技术基础上的数码艺术② 新媒体艺术作品赏析:《孤岛》(新媒体艺术.动画载图)张燕翔《无题》(新媒体艺术.电脑合成)轶名【教学反思】 第3课时 传神与意境(欣赏)授课时间:2016年 9月20日 备课教师:布衣 授课班级:七年级共3个班学习领域:欣赏评述【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欣赏和认识传统中国画材质、形式和内容特征,初步了解传统中国画的发展概况,获得初步的审美经验和鉴赏能力,并能对美术用品进行简短评述2、过程与方法::以学生为主体,通过直观欣赏法,运用图片、幻灯等多媒体手段认识作品的风貌,给学生以全身心的感受,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分析作品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贪图传统中国画的传神魅力,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自豪感,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教学重点】了解中传统绘画的主要特点教学难点】说出中国传统绘画的主要特点【教学方法】展示、分析、讲解【教学过程】一、 情感导入:作为一个中国的子民,你知道什么叫中国画吗?1、什么是中国画?中国画是中国的传统绘画,是指用中国特制的毛笔、墨、中国画颜料等在宣纸上或绢上作画就叫中国画中国画讲究的是“诗、书、画、印”四结合二、新课讲解:1、人物画作品赏析(1)《韩熙载夜宴图》 (局部)(中国画)五代 顾闳中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此画为历史画,所谓历史画是只指所表现的画面内容是历史上真实的故事和真实的人物韩熙载颇有抱负,官至中书侍郎,皇帝想任他为宰相,但韩熙载担心他当宰相会引起朝廷内部的倾轧,所以故意以寻欢作乐作为掩护皇帝想了解韩熙载的真实情况,派顾闳中夜间探访,顾闳中目识心记,把自己所见所闻画出来 顾闳中(公元10世纪),五代南唐画家,江南人擅画人物,尤长于刻画人物精神意态 《韩熙载夜宴图》不仅准确描述了不同场景、不同身份的人物形象,而且通过人物姿态,表情,刻画出人物 细微变化,达到了传神的境界。
教师引导学生赏析)(2) 《泼墨仙人图》 (中国画)南宋 梁楷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梁楷,南宋画家,工画人物、佛道、鬼神、兼善山水、花鸟《泼墨仙人图》寥寥数笔,就能表现出一个烂醉如泥,憨态可掬的仙人形象引导学生体会笔墨趣味) (3)《秋江鱼隐图》 (中国画)南宋 马远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画面用清淡的笔墨表现出充满诗情画意的画面效果,如仙境一般的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