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其它相关论文■系统科学与系统经济学摘要:系统科学是以系统为硏究和应用对象的一门科学,其发展脉络包括: 贝塔朗菲的一般系统论、普利高津的耗散结构理论、哈肯的协同学、埃根的超循 理论、米勒的一般生命系统理论、槌IH敦的资源物理学、运筹学、非线性分析、 经济学领域中的系统科学(里昂惕夫的投入产出法、兰格的经济控制论)、社会 学领域中的系统科学等系统经济学是在系统吋代背景下应运而生的新的经济学 分支,属丁•经济学与系统科学、数理科学、生态环境科学等的交叉科学硏究系 统经济学的创建为系统科学硏究提供崭新的理论平台,并以其特有的前沿性、前 瞻性、交叉性、综合性和整体性,成为系统科学发展的重要创新关键词:系统科学;系统经济学;学科系统科学是以系统为硏究和应用对象的一门科学深入硏究系统科学,不仅 能广泛了解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力史过程,而且其成果也为社会工作者从 事科硏和管理捉供有力的方法论支持人类社会已进入系统时代系统经济作为一种新的产业形态正呈方兴未艾之 势系统经济学正是在这种时代背景下应运而生的一种跨学科新硏究系统经济 学的创建为系统科学硏究提供了崭新的理论平台,是系统科学发展的重要创新。
一、系统科学的发展脉络1・贝塔朗菲的一般系统论该理论力图分析各种系统的一般方面、一致性和同型性,阐明或导出适用于 一般化系统或其子系统的模型、原理和规律,包括机体系统理论、开放系统理论、 动态系统理论2・普利高津的耗散结构理论该理论利用局域平衡假设、连续介质力学描述、李雅普诺夫稳定性理论、分 义数学理论、涨落理论等硏究耗散结构形成的特征与条件,指出结构、功能、涨 落、开放系统、远离平衡之间的联系,并推广于生物、社会、经济等其他非物理 系统3・哈肯的协同学协同学原意是硏究一般系统中子系统的协同过程,而实际硏究的是由一种特 殊的泛导方程一一主方程(表示系统的儿率分布随时间变化的方程)所能表征的 系统的协同过程或自组织过程普利高津匀哈肯的理论较之贝塔朗菲更具数理化,同时导出许多凭直观思辨 无法得到且形式具体的新规律,这对一门新学科来说无疑是非常重要的4・埃根的超循理论该理论硏究生物人分子的自组织机理,重点探索由非生命分子到生命个体迸 化中超循坏的作用埃根的工作有坚实的数理化基础,可看作分子生物学勻分子 生物物理学领域中的进化论,是一种特化的系统理论5・米勒的一般生命系统理论该理论硏究一切实存的具体系统的异同性,由小到大包括八个层次:细胞、 器官、生物体、群体、组织、社区、社会、超国家系统。
除了处理物质、能量、 信息的输入、流通与输出外,其共性还体现在具备多功能的子系统:复制器、排放器、驱动器、支持器、输入转换器、内部转换器、输出转换器、定时器等6・槌出敦的资源物理学该理论硏究物流匀能流,认为流的基础是扩散能力,%商是物勻能扩散程度的 指标,后又将流与炳定性类比引申于非物理系统7 •运筹学始于20世纪40年代的运筹学是系统工程的重要数理基础 通常包括规划论、 对策论、排队论、搜索论、库存论、决策论等作为系统科学的分支,运筹学比 其他分支在数学理论与数理技术方面有更多发展,其具体成果之丰富堪称楷模8・非线性分析该理论侧重硏究非线性系统的稳定性、分叉、突变、浑沌等,其数理成果同 运筹学一样极有成效和价値,通常是许多系统科学分支(例如耗散结构理论与协 同学)硏究的重要工具9・经济学领域中的系统科学(1) 里昂惕夫的投入产出法该方法将一地区、一国家甚至整个世界的经济作为一个输入、输出的网络系 统,并探索和解释系统的结构和运行,从而为经济系统计划和管理提供依据根 据投入产出表计算投入系数,即各部门每单位产出所需由其他部门投入的产品数 量,可建立线性方程组并通过矩阵代数求逆,计算最终需求变动对各部门生产的 影响。
2) 兰格的经济控制论兰格将控制论用于经济学形成经济控制论该理论发现马克思再生产公式、 凯恩斯乘数与里昂惕夫矩阵在数学形式上的共性,并强调经济管理科学水平的意义其具体硏究很多,涉及可控性、可观性、稳定性、最优控制、微分博弈等10・社会学领域中的系统科学巴克莱从社会学角度阐述了系统、边界、输入、输出、反馈等槪念,并强调 这些槪念在社会学硏究中的重要性;同时发展了一种有宏微多层次的适应性系统 模型,认为系统的各层次互动影响系统内的其他层次,一个由互动组元组成的系 统与内外部环境进行交易,从而导致外部环境中的信息以某种方式进入该系统邦格的系统主义论述了对社会本质认识的三种基本观点:个体主义、整体主 义与系统主义,并认为系统主义抛弃了个体主义与整体主义二、系统经济学是系统科学的创新与发展系统经济学(咎廷全,1995)是在系统吋代背景的感召下应运而生的新的经 济学分支,严格来说属于经济学与系统科学、数理科学、生态环境科学等的交叉 科学硏究系统经济学的创建为系统科学硏究提供了崭新的理论平台,是系统科 学发展的重要创新系统经济学利用现代系统稚卜学的思想方法和中国古典哲理的精华硏究经济 系统的形成和演化规律,除了具有许多交叉学科共有的综合性、整体性、开放性 等特点之外,还具有前沿性、前瞻性、可操作性、可检验性等应用学科独有的特 征,是融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于一体的一门创新学科。
1・系统经济学与系统科学的关系系统经济学在理论上涉及哲学、数理与技理等层次,是多学科交织而成的一 个广义交互网,它也与许多学科或专题有区块性非网络性的交缘,特别是与系统 科学的某些专题交缘,这部分自然是系统科学中具冇自身特色的硏究从方法学看,一般认为系统科学的基本方法包括结构方法、功能方法、历史 方法,而基本原则包括整体性、相关性、综合性、目的性、层次性、历史性等 反观系统经济学,这些方法另原则都可从广义系统模型的内外广义系统性或软件 硬兼设性以及其他泛系原理派生出来因此,系统经济学是系统科学硏究的深化 和发展此外,耗散结构理论、协同学、一般生命系统理论、资源物理学等都在一定 程度上涉及不同类型的集散关系、扩散过程(扩散方程)、主方程、泛化的爛等, 它们都不外乎描述集关系或其泛导关系运筹学则不外是显生的特化数理技术性 硏究,投入产出法则是一种技术化的运用泛权场网表征因果关系的泛导法应用, 而兰格的经济控制论则是泛导法对经济系统的一种准转化、准模拟过程从这些 角度看,系统经济学做了一些有益的补充、推广与探索2・系统经济学是系统科学的创新与发展(1)前沿性一一立足科学前沿系统经济学紧扣科学前沿,挑战未知领域,并促进知识和高技术的综合集成。
近20年来,系统经济学探讨了一系列科学前沿问题:经济学硏究的三个层次、 系统经济学的哲理框架、数学模型和应用举例、产业经济系统硏究、制度的拓扑 模型、资源位理论、特征尺度理论等,其中相当一部分工作是国内和国际相关学 术领域中的全新探索和思考系统经济学的硏究主题体现了整体性新思维方式,显示了科学的发展脉络 硏究主题的选择,优先考虑到影响面广、带动性大、极富挑战性的方向和前沿领 域,并以国家的战略目标为取向,同时关注到学术疑难问题因此,系统经济学 体现了科学硏究的前沿性2)前瞻性一一面向科学未来系统经济学展望未来、预测未来,并促进对未来的把握和创造,创新是唯一 性的创新取决于正确确定硏究的新方向,提出硏究的科学问题系统经济学个 断突破最新科学进展,揭示要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展望与预测未来发展的走向 和变化,探寻未来发展的机遇,促使及时不断的调整硏究方向,开拓新方向、新 领域,硏究新问题客观世界是一个开放系统并在不断进行演化客观世界既有法则也有偶然, 既有决定性也有随机性,既有秩序也有混沌,而且它们相互影响系统经济学当 中关于复杂性和开放复杂经济系统的硏究体现了系统科学新的硏究方向,反映了 未来科学的发展趋势。
3) 交义性、综合性和整体性一一促进学科整合和整体性硏究当代科学的突出特点是学科统一化进程的加速几百年来形成的越分越细的 学科划分和单个学科孤立、分割的硏究已经难以适应当代和未来科学本身的发 展,难以适应新的技术革命以及经济竞争的日益激烈和国际化趋势,难以适应日 益困扰人类的人口、资源、环境、灾害等问题以及不断加剧的人类与自然的不协 调性和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学科交义极富创造性,也是整体性认识和实 现学科整合、一体化的必然过程系统经济学遵循学科的交叉性、综合性和整体性原则,并以复杂性科学的思 维方式不断发展着正如预想的那样,系统经济学的成长受到学术领域的广泛关 注和积极响应,跨学科硏讨体系并没冇因学科障碍和思维方式的不同而受到影 响我们深信,系统经济学将进一步打破严格的学科界线,促迸学科整合和整体 性硏究,激励不同领域科学家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多学科的互动和融合必定会产生绚丽多彩的新的科学思想火花参考文献:[1] 咎廷全•系统经济学(第一卷:槪念、原理与方法论)[M] •香港:经 济与法律出版社,19 95・[2] 咎廷全•系统经济学(第二卷:理论与模型)[M] •北京:中国经济出 版社,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