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观赏动物学八1

cn****1
实名认证
店铺
PPT
1.70MB
约53页
文档ID:572278820
观赏动物学八1_第1页
1/53

6.7.灵长目•哺乳纲的一目,动物界最高等的类群大脑发达;眼眶朝向前方,眶间距窄;手和脚的趾(指)分开,大拇指灵活,多数能与其他趾(指)对握 1 •形态特征:形态特征:•  灵长目的多数种类鼻子短,其嗅觉次于视觉、触觉和听觉,金丝猴属和豚尾叶猴属的鼻骨退化,形成上仰的鼻孔长鼻猴属的鼻子大又长多数种类的指和趾端均具扁甲,跖行性长臂猿科和猩猩科的前肢比后肢长得多猿类和人无尾,在有尾的种类中,其尾长差异很大,卷尾猴科大部分种类的尾巴具抓握功能一些旧大陆猴(如狒狒)的脸部、臀部或胸部皮肤具鲜艳色彩,在繁殖期尤其显著臀部有粗硬皮肤组成的硬块,称为臀胼胝2 •狐猴科•体型差异很大,外形与鼠、猫、狐和猴都有相似处体长13~60厘米,体重60~3000克;尾长17~60厘米,相当于或超过体长,尾毛密而长,多呈扫帚状;眼大;被毛浓密,且具鲜明的颜色;大型种类的吻部延长,形似狐嘴;外耳壳半圆形,或被毛浓密;后肢长于前肢,指、趾具扁指甲,较小的种类第2脚趾上是带沟槽而弯曲的爪;有36个牙齿,只有鼬狐猴为32个牙齿,缺上门齿 狐猴的鼻子短而尖,耳朵大而尖,眼睛很大尾巴很长,呈弧形,像浣熊的尾巴 3 •大狐猴科包括现存的大狐猴Indri、原狐猴Propithecus、毛狐猴Acahi三属以及一些不久前灭绝的大型种类,现存属除原狐猴外均各只有1种。

大狐猴科成员后肢明显长于前肢,树栖性,一旦下到地面则直立跳跃行走大狐猴科成员均以植物性食物为主食,除了毛狐猴Acahi laniger外,均为昼行性大狐猴Indri indri体型最大,体重可达5~10公斤,是现存最大的原猴类,尾极短,又称短尾狐猴;原狐猴Propithecus体型居中,重3公斤左右,尾细长而似猴尾;四肢纤细,前肢长于后肢,可能象树懒一样倒挂在树上 4 •大狐猴•体长30~71.2厘米,体重1~7千克;尾长32.5~64厘米;胸部有1对乳头;体被毛浓密,毛细光滑,色泽变化很大,有白、淡灰、灰或褐,有的在肩部和四肢有橘红色块斑,有的四肢白色,或在头部、耳、臂为黑色,在臀部有1三角形块斑眼睛的虹彩金黄色主要树栖,•也到地面活动大多•栖息于热带茂密丛林•中或干旱地区;白天•或夜间活动食叶、•花、树皮和果实结•小群,每群最多9只 5 •指猴科:•现存仅有指猴一种,是一种体大如猫的杂食性野性狐猴,另外有一种体型更大的指猴,重可达10公斤,现在已经灭绝,而现存的这种指猴也处于濒危状态指猴最显著的特征是前肢的中指和无名指细如铁丝,可以用来抠树皮中的昆虫指猴的牙齿也比较特殊,是唯一没有犬齿的灵长类,而门齿则象啮齿类一样终生生长。

指猴体毛蓬松,尾毛很长,看似松鼠指猴曾经一度以为已经灭绝,但在1957年重新被发现,•1966年共收集到9只放到了马岛•附近的一个小岛上,这里•就成了指猴的唯一栖息地 6 •懒猴科•均为以食虫为主的杂食性动物,平时行动缓慢,但在短时间内可以做比较敏捷的动作懒猴属Nycticebus是分布于我国境内的唯一原猴类,本属有2~3种,即体型较大,分布广泛的懒猴Nycticebus coucang;体型较小,分布于越南、老挝、柬埔寨和我国云南南部的小懒猴(倭蜂猴)Nycticebus pygmaeus以及未被广泛承认的中懒猴(间蜂猴)Nycticebus intermedius原本认为我国只产懒猴一种,后来发现另外的两种在我国也有分布懒猴7 •眼镜猴科眼镜猴科 Tarsiidae分布于苏门答腊南部和菲律宾的一些岛上体长如家鼠,最大的也不过二十余厘米,体重在100一150克左右头大而圆,眼睛特大,脸盘向前,眶间隔薄眼适于夜视,尾细长,尾端多毛 8 • 眼镜猴是热带和亚热带茂密森林中的树栖动物,夜行性,主要以昆虫为食,用手捕捉,也吃果实有高度适应树上跳跃的能力,能在树间十分准确的跳跃3米多远的距离,可以用四肢行走,靠后肢在地面上跳跃或奔跑,还能爬树,也能从树干下滑,圆盘状的指垫多少有吸盘的作用,利于攀缘。

他们是猴类中的不合群者,多独栖,有时成对栖息 9 •卷尾猴科卷尾猴科•因大部分种类的尾巴具缠卷功能而得名共11 属 29 种体型大小差别很大,体长24~72厘米,尾长15~90厘米,体重 287~10000 克,所有种类均为36枚牙齿;无颊囊和臀胼胝;指和趾细长,具有扁的或弯曲的指甲,有的拇指退化,有的高度发育;鼻孔朝向两侧;尾毛大多密而长,在尾端下部有一无毛区,皮肤厚实,可抓握东西;毛色有暗灰、褐、赤褐和黑色该科主要包括绒毛猴属、蛛猴属、绒毛蛛猴属、僧面猴属、红背僧面猴属和秃猴属 10 •卷尾猴 •体长300-550毫米,尾长与身长相同,体重1100-3300克•头顶生有簇状毛,•看上去像成一项帽子,•全身毛发为灰褐•色其尾端部卷•成一圆圈,因而•得名11 12 •猴科Cercopithecidae • 灵长目的一科分成猕猴亚科Cercopithecinae和疣猴亚科Colobinae两个亚科,也有人将这两个亚科升级为科猕猴亚科和疣猴亚科的主要区别在于猕猴亚科成员有可以储存食物的颊囊,齿尖•低,食性比较杂,通•常四肢基本等长,疣•猴亚科成员有比较复•杂的消化系统,齿尖•高,主要食树叶等植•物性食物,后肢通常•比前直长。

代表种 猕 猴 13 •猕猴亚科(Cercopithecinae)•灵长目猴科的一个亚科又可以分成两族,一支为长尾猴族Cercopithecini,包括非洲的各种长尾猴;另一支为狒狒族Papioini,包括猕猴、狒狒和白睑猴 14 •绿长尾猴又名灰草原猴•生活在靠近河和溪流的热带草原地区,喜在多树的地方活动主食植物,也吃小动物既善于攀援、奔跑,也善于游泳4岁性成熟,孕期5个多月,每胎1仔寿命约18年你知道吗?绿猴是在地上跑得最快的猴类15 •猕猴躯体粗壮,平均身长约为50厘米,有些猕猴的尾巴比躯体略长些,有些猕猴则没有尾巴它们的前肢与后肢大约同样长,拇指能与其它四指相对,抓握东西灵活,前额低,有一突起的棱猕猴分布非常广阔,在各种类型地方•都有,草原至红树沼泽地,•从落叶树林到常青树林•它们适应的气候条件也是•多种多样,从热带到温带,•自海岸边地带至海拔4000•米的高山处都有猕猴活动•可能是人们最熟悉的灵长类,•也是现存分布最广的灵长类•,主要分布于亚洲东部、南•部和东南部, 16 •短尾猴属猕猴属,体型比猕猴大,体形浑圆、憨实,四肢粗壮,雄兽的体长为70—82厘米,体重8—16千克;雌兽的体长为50—58厘米,5—11千克。

前额部分裸露无毛,几乎全部秃顶,呈灰黑色,颊部的毛也较为稀少胸部、腹部,以及四肢内侧的毛稀疏而且颜色较浅,肩部、颈部和背部的毛较为粗糙胼胝的周围也是裸露无毛17 •尾巴短得出奇,还没有后脚长,仅为体长的十分之一,而且被毛稀少,因此又有“断尾猴”之称短尾猴的成体颜面鲜红色,老年紫红色,幼体肉红色耳较小,尾短光秃无毛体背毛色棕褐,披毛较长,腹面略浅;头顶毛较长,由中央向两侧披开短尾猴分布于我国云南、贵州、四川、广东、广西、福建、江西、安徽、•青海、西藏,以及孟加拉国、缅甸、•印度、柬埔寨、老挝、马来西亚、•泰国、越南等国四川东部、陕•西秦岭以南地区,现存量约10万•余头 18 •黑叶猴 【俗名】:叶猴,乌叶猴,乌猿 •【国家重点保护动物级别】:一级黑叶猴是我国叶猴中最为常见的一种,它的体型纤瘦,头部较小,尾巴和四肢细长,体长为48—64厘米,尾长80—90厘米,体重8—10千克它的头顶有一撮竖直立起的黑色冠毛,枕部有2个毛旋,眼睛黑色,两颊从耳尖至嘴角处各有一道白毛,形状好似两撇白色的胡须,十分有趣全身包括手脚的体毛均为黑色,背部较腹面长而浓密,所以又被叫做乌猿19 •臀部的胼胝比较大,尾端有时呈白色。

两颊至耳基部有白毛;成体全身乌黑色,体毛长而厚密,有光泽手,足具乌黑扁平指(趾)甲;尾尖端白色刚出生的小黑叶猴,全身乳黄色,头部则为金黄色,尾为黑色,30天左右全身变黑,但头部还是金黄色20 •金丝猴金丝猴 Golden Monkey •体长约70厘米,尾长约与体长相等或长些鼻孔大,上仰唇厚,无颊囊背部的毛长发亮,颜色为青色,头顶、•颈、肩、上臂、背和尾的•毛为灰黑色,头侧、颈侧、•躯干腹面和四肢内侧的毛•为褐黄色,毛质十分柔软 金丝猴共四种,仅我国•分布的三种均已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21 •金丝猴是很美丽的:天蓝色的面孔上嘴大而突出,因其鼻孔极度退化,即俗称“没鼻梁子”,因而使鼻孔仰面朝天,所以又有“仰鼻猴”的别称古人有人担心这种特殊的鼻孔下雨时雨水会从鼻孔灌进肚子里去,所以有古书记载金丝猴的尾巴分叉,下雨时用两个尾巴尖堵住朝天的鼻孔其实,在陆生哺乳类中并没有尾巴分叉的动物,这种说法应该属于谣传 22 •比起其它猴类来,金丝猴的确是非常漂亮,特别是川金丝猴,头顶的正中有一片向后越来越长的黑褐 色毛冠,两耳长在乳黄色的毛丛里,一圈桔黄色的针毛衬托着棕红色的面颊,胸腹部为淡黄色或白色,臀部的胼胝为灰蓝色,雄兽的阴囊为鲜艳的蓝色,金丝猴的尾巴和身子差不多长,瘦长的身体上长着柔软的金色长毛,最长可达三十多厘米,披散下来就像一件金黄色的“披风”,十分漂亮。

如此耀眼夺目的外衣使它得到了“金丝猴”的美名23 •长臂猿科Hylobatidae•是现在分布于东南亚森林中的小型猿类,有1~2属5~10种为树栖类人猿的一科 长臂猿最显著的特征是两臂极长,在树枝间用臂性的方法移动,动作非常敏捷长臂猿喉部有声囊,善于鸣叫,声音洪亮长臂猿是我国现存唯一的猿类,共有3~4种出现在我国境内,每一种的数量都不过几十至数百只,濒于灭绝 24 •白掌长臂猿:【俗名】:白手长臂猿,僚棒猴,南尼外形特征外形特征•  手、足白色或淡白色,故称白掌长臂猿手、足白色或淡白色,故称白掌长臂猿颜面周围常形成明显的白色面环,雌性面环近似封闭,雄性多不封闭(被白色眉纹断开)两性均有暗、淡两种色型,暗色型毛色黑褐(手、足、眉、面环颜色例外);淡色型呈淡黄或奶油黄色,面环和手足更淡,白色我国的白掌长臂猿在已知•亚种中,毛被最长,背毛长110-150mm•两种色型的淡色毛基较短,约为毛长的•10-25%暗色型个体阴毛黑棕色,淡•色型阴毛红棕色25 •白掌长臂猿的体长为50—64厘米,体重8—9千克,全身体毛密而长,较为蓬松,均呈褐黄色,不同亚种之间色泽有所变化颜面部为棕黑色,但是手、•脚的毛色很淡,远望时近似•白色,所以也叫白手长臂猿,•此外自眉的边缘经面颊到下•颌有一圈白毛形成的圆环,•把脸部勾勒得十分醒目。

26 •猩猩科猩猩科Pongidae•又称大猿,是与人科最接近的动物,包括现代的猩猩、黑猩猩和大猩猩以及一些古猿类在猩猩科中,与人类亲缘关系最近的是黑猩猩 27 •黑猩猩:•灵长目猿猴亚目窄鼻组人科的 1属通称黑猩猩是猩猩科中最小的种类,体长70~92.5厘米,站立时高1~1.7米,体重雄性56~80千克,雌性45~68千克;身体被毛较短,黑色,通常臀部有1白斑,面部灰褐色,手和脚灰色并覆以稀疏黑毛;幼猩猩•的鼻、耳、手和脚•均为肉色;耳朵特•大,向两旁突出,•眼窝深凹,眉脊很高•、头顶毛发向后;手•长24厘米;犬齿发达•,齿式与人类同;•无尾 28 6.8.兔形目•简介:兔形目动物是典型的食草动物,以草本植简介:兔形目动物是典型的食草动物,以草本植物及树木的嫩枝、嫩叶为食,有的冬季还啃食树物及树木的嫩枝、嫩叶为食,有的冬季还啃食树皮,一般不喝水虽然不反刍,但具有双重消化皮,一般不喝水虽然不反刍,但具有双重消化功能它们的粪便有两种,一种是圆形的硬粪便,功能它们的粪便有两种,一种是圆形的硬粪便,是一边取食一边排出的;另一种是由盲肠富集了是一边取食一边排出的;另一种是由盲肠富集了大量维生素和蛋白质,由胶膜裹着的软粪便,常大量维生素和蛋白质,由胶膜裹着的软粪便,常常在休息时排出,这时它们就将嘴伸到尾下接住,常在休息时排出,这时它们就将嘴伸到尾下接住,再重新吃掉,以充分利用其中比普通粪便中多再重新吃掉,以充分利用其中比普通粪便中多4—5倍的维生素和蛋白质等营养物质。

正是因为倍的维生素和蛋白质等营养物质正是因为具有这种双重消化的功能,它们才能忍受恶劣的具有这种双重消化的功能,它们才能忍受恶劣的自然环境和避免天敌的侵袭自然环境和避免天敌的侵袭 29 •草兔:兔形目、兔科、兔属 •草兔又叫野兔,分布于我国东北、华北、西北和长江中下游一带,以及欧洲、俄罗斯和蒙古等地它的体长为38—48厘米,尾长9—10厘米,体重为2—3千克身体背面为黄褐色至赤褐色,腹面白色,耳尖暗褐色,尾的背面为黑褐色,两侧及下面白色草兔终生生活于地面,不掘洞,•善于奔跑,多在夜里活动幼•兔出生即具毛被,能睁眼,不•久就能跑 30 •草兔的耳朵草兔的耳朵•  草兔的耳朵可以向着它感兴趣的方向随意地灵活转动当它来到一个新的环境时或者见到一个没有见过的物体时,就会竖起警惕的双耳来仔细探听动静相反,如果处在它认为是安全的环境中时,却会让耳朵向下垂此外,它的耳朵还布满着无数的毛细血管,当它体内的热量过大时,•它的耳朵还可以作为调节体•温的散热器,竖立时可以散•热,紧贴在脊背上时则可以•保温 31 •草兔的眼睛草兔的眼睛•  草兔的眼睛很大,置于头的两侧,为其提供了大范围的视野,可以同时前视、后视、侧视和上视,真可谓眼观六路。

但唯一的缺欠是眼睛间的距离太大,要靠左右移动面部才能看清物体,在快速奔跑时,往往来不及转动面部,所以常常撞墙、撞树,“守株待兔”的寓言故事恐怕就取材于此 32 •草兔和老鹰草兔和老鹰•  老鹰抓草兔,从空中先俯冲下来,用一只爪子抓住草兔的屁股,草兔一疼就会转身,身子就横过来了老鹰的另一只爪子正好得劲,再一把抓住草兔的背部,这样草兔就跑不了了老鹰抓稳了草兔,就飞上天,再松开爪子,把草兔扔下来摔死,然后才把草兔抓到山顶上去吃掉可是,年龄大的草兔就不会让老鹰轻易得手当鹰即将抓住它的一刹那,只见草兔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两只有力的后腿弹了出去,不偏不倚正好蹬在了鹰的喙上,有时甚至能使鹰惨叫一声,扑腾了几下毙了命33 6.9.啮齿目啮齿目•哺乳纲的一目上下颌只有1对门齿,喜啮咬较坚硬的物体;门齿仅唇面覆以光滑而坚硬的珐琅质,磨损后始终呈锐利的凿状;门齿无根,能终生生长均无犬齿,门齿与颊齿间有很大的齿隙下颌关节突与颅骨的关节•窝联结比较松弛,既•可前后移动,又能左•右错动,既能压碎食•物,又能碾磨植物•纤维 34 •松鼠科Sciuridae•是一个非常成功的科,其种类繁多,分布广泛,适应从半荒漠、高山到热带雨林的多种不同生活环境,有些种类还出现在城市花园中。

松鼠科成员依生活习性可以分成树栖、夜行性、可以滑翔的鼯鼠类,树栖、昼行性、不能滑•翔的松鼠类和地面生•活的地松鼠类三大类,•虽然彼此差异较大,•但多有较大的眼和或•多或少蓬松多毛的尾 35 •松鼠类是人们最熟悉的动物之一,其中松鼠属Sciurus是种类最多、分布最广的一属,多数成员分布于美洲,但是也有几种分布于欧亚大陆其它的树栖松鼠以亚洲热带、亚热带地区•属种最多,体型差异也较大,其中东•南亚和南亚的巨松•鼠如可见于我国广•西、云南的两色巨•松鼠Ratufa bicolor•(右图)体重可达•2~3公斤 36 •豪猪科Hystricidae •豪猪科Hystricidae是豪猪型亚目中分布最广的一科,分布遍及非洲和亚洲南部,在南欧也能见到,豪猪科成员以身上有棘刺而著称,身上的毛演化成保护性的棘刺在很多哺乳动物中都出现,而齧齿类中甚至在豪猪型亚目中就出现在多次,但是以豪猪科的刺最为发达豪猪科的棘刺比较容易脱落,有些种类还可以•将棘刺射出,豪猪身体後•方的棘刺要比前方的更发•达,抵御敌害的典型姿势•就是将身体背向对方 37 •豚鼠科Caviidae•全部为分布于南美洲的地栖性植食性动物豚鼠科成员身体肥胖,体型中等到较大,腿较短或较长,尾极短或者无尾。

豚鼠科最著名的成员当属豚鼠Cavia porcella,豚鼠因身体肥胖似小猪而得名,被广泛当作宠物和实验动物饲养,又称“荷兰猪”豚鼠科比较特殊的成员是兔豚鼠(长耳豚鼠)Dolichotis patagona,因耳朵较长似兔而得名38 •兔豚鼠分布于南美洲南部的巴塔格尼亚草原,其体态不似齧齿类而略似善于奔跑的有蹄类,也被称为鹿豚鼠兔豚鼠体型较大,体重可接近10公斤,四肢非常长,可以在草原上快速奔跑39 6.10.鲸目 •形态特征形态特征 完全水栖的哺乳动物体长1~30余米,体形似鱼,皮肤裸露,仅吻部具有少数毛,无汗腺和皮脂腺前肢呈鳍状,后肢完全退化,体内仅存1对小骨片尾末皮肤左右扩展而成水平尾鳍无耳廓,由于皮肤下有1层厚的脂肪,借此保温和减少身体比重,有利于游泳有的种类具有背鳍眼小,无瞬膜,也无泪腺,视力较差,有的主要靠回声定位寻食避敌外鼻孔1~2个,位于头顶,俗称喷气孔虽无耳廓,但听觉灵敏肺左右各1叶水中哺乳胃分4室一般以软体动物、鱼类和浮游动物为食,有的种类也能捕食海豹、海狗等分布于全世界各海洋 40 •海豚科Delphinidae:是鲸目中种类最多也是人们最熟悉的一科,其成员的体型和习性有一定的差异,可以分成几个不同的亚科,也有人分出不同的科。

海豚科成员多数体型较小,包括体型最小的鲸类,以鱼或软体动物为食,也有些体型较大,可以捕食其它海兽海豚科从外形上可以区分称长喙、短喙和无喙的,•背上多数有背鳍,也有•少数无背鳍海豚科成•员以在热带沿海最为丰•富, 41 •海豚 Delphinidae;dolphin海豚属于哺乳纲、鲸目、齿鲸亚目,海豚科,通称海豚,是体型较小的鲸类 .海豚喜欢过“集体”生活,少则几头,多则几百头海豚与人一样都属于哺乳动物,海豚是一种本领超群、聪明伶俐的海中哺乳动物经过训练,就能打乒乓球、跳•火圈等除人以外,海•豚的大脑是动物中最发•达的 42 •海豚是靠回声定位来判断目标的远近、方向、位置、形状、甚至物体的性质有人做试验,把海豚的眼睛蒙上,把水搅浑,它们也能迅速、准确地追到扔给它的食物 海豚不但有惊人的听觉,还有高超的游泳和异乎寻常的潜水本领•海豚是人类的朋友,它们十分乐意与人交往亲近人们都听说它拥有超常的智慧和能力们都听说它拥有超常的智慧和能力在水族馆里,海豚能够按照训练师的指示,表演各种•美妙的跳跃动作,似乎能了解人•类所传递的信息,并采取行动,•人们不禁惊叹这美丽的海洋动•物如此地聪明 43 •海豚领航海豚领航 1871年夏天,大雾笼罩了新西兰海岸,“布里尼尔号”像一片树叶似的,在险恶的暗礁群中颠簸。

困于“死亡之峡”整整一天,眼看就要遭受灭顶之灾,绝望中的船长无力地在胸前划著十字船长绝望地叫道:“天啊,我们完了……”突然,他眼睛一亮,一条银灰色的大海豚从惊涛中跃起,并不时回首盼望,仿佛在说:“请放心,朋友,我知道怎样冲出迷途,摆脱死神后来人们称它为杰克)船长想了想,•决定跟着这条海豚前进海豚好•像是专门为这条船而来的,它带•领海船穿过浓雾,绕过暗礁,海•船顺利地到达了安全区,而这时,•海豚却不见了  44 • 从此,每艘海船经过这里,都会遇到这个奇怪的“领航者”尽管这个礁石密布的地区很危险,但是,自从有了白海豚杰克领航,一条船也没触过暗礁有一次,白海豚杰克又为一艘海船领航,船上的一名旅客认为海豚领航•是魔鬼在作怪,•就偷偷开枪把•它打伤了45 •可是几个星期以后,这条“心地善良”的海豚又出现了为了保障经过这个地区的海船的安全,新西兰政府专门召开会议,并颁布了一条法令:任何人不准伤害这条海豚从此,这条海豚更忠心耿耿地为来往的每一艘海船领航多少•个日日夜夜过去了,•这个地区从未出现过•事故46 •直到1912年,白海豚杰克才从海面上消失了--人们知道,它为人类服务了一生以后死去了。

杰克结束了四十年如一日的义务领航员生涯,悄然逝去当地人怀著依恋之情,潜水员找到它的遗体,并在上覆盖着国旗,随後为它举行了葬礼,以后又为它精雕了铜像在新西兰首都惠灵顿,有一座造型别致的海豚纪念碑,上书“天才领•航员杰克” 虽然,白海豚杰克为人类•船只领航40多年在科学上还是•个谜,但是,人们在心底却永•远记住了人类忠实的朋友—•白海豚! 47 6.11.食肉目•食肉目(食肉目(carnivora)) 哺乳纲的1目,俗称猛兽或食肉兽牙齿尖锐而有力,大齿异常粗大,长而尖,颇锋利,起穿刺作用本目动物反应迅速,动作灵敏、准确、强而有力不论体型粗壮的熊类或小巧的黄鼬以至家猫、家犬等均具发达的大脑和感觉器官,嗅觉,视觉和听觉均较发达, 48 •下面分别介绍几种陆地肉食动物(按凶猛程度排序):1.老虎 :老虎头及身体全长:1.4至2.8米;尾长:0.6至0.9米西伯利亚虎是现存体积最大的猫科动物:雄性体重约180至306千克,雌性体重约100至167千克2.北极熊:北极熊也叫白熊,是熊类中个体最大的一种,其身躯庞大,体长可达2.5米以上,行走时肩高1.6米,体重可达半吨,最大的北极熊体重可达900千克。

•图片为以上各肉食动物的体型对比 49 •3.棕熊:棕熊,伸长可达3.25米,直立身高达2.7米,肩高1.50米,体重雄性180~500千克,雌性90~270千克,平均寿命30年,4~6岁性成熟,毛长约6厘米,毛色随季节变化大,是世界上第二大熊科动物 4.雄狮和母狮: 狮是唯一一种雌雄两态的猫科动物狮的体型巨大,公狮身长可达180cm,体重190千克,母狮也有160cm,体重130千克5.黑熊: 黑熊的体型只能算中等,头至躯干约120-180cm高,母熊的体型比较小,可能只有公熊的一半50 6.美洲豹\金钱豹: 美洲豹又叫美洲虎,但它既不是虎也不是豹美洲虎在大猫(豹亚科)中体形次于狮虎排名第三,体长1.5~2.3米,尾长60~90厘米,肩高75~90厘米,体重45~114千克之间金钱豹,又称花豹,体型与虎相似,但较小,为大中型食肉兽类体重45-90千克,体长在1.4米以上,尾长超过体长之半 7.美洲狮\雪豹:美洲狮是最大的猫亚科动物,体长1.3~2米,尾长约1米,肩高55~80厘米,体重35~100千克,最大的美洲狮体重221磅(100千克)51 •8.鬣狗\狼 :斑鬣狗身长约125厘米,肩高80厘米左右,体重50-80千克。

基奈山狼是狼中体型最大的,体长1.3-2米,肩高0.9-1.1米,体重80千克9.猎豹\猞猁: 猎豹的躯干长是1米到1.5米、尾长是0.6米到0.8米、肩高是0.7到0.9米、体重一般是35到70千克外形似猫,但比猫大得多,体重18-32千克,体长90-130厘米•图片为以上各肉食动物的体型对比 52 •10.狗:大型犬体重在70-80千克 身长90-150厘米11.云豹\豺\狐狸:云豹体重一般也只有20多公斤,最大的也不过30公斤 豺一般体长95-103厘米,尾长45-50厘米,肩高52-56厘米,体重13-20千克左右成年公狐体长45—75厘米,尾长25—30厘米,体重6—10千克,母狐体长55—75厘米,尾长25—30厘米,体重5—7千克•图片为以上各肉食动物的体型对比 53 。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