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格(说课稿)一、教学背景本次教学课程为三年级舞蹈美育课程中的跳格,是一种基础的舞蹈形式该课程适合于学生掌握基本音节和跳跃动作的基础上进行学习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正确理解“格子舞”的概念,并能进行简单的舞步跳跃2. 学生掌握节奏感和音乐感,能够在音乐的伴奏下跳跃3. 学生能够掌握舞蹈动作的基本技巧和协调性三、教学过程1. 热身为了充分准备学生的身体,教师首先要进行简单的热身运动教师可以考虑以下方法:• 模仿小动物:教师引导学生模仿小动物的动作,如模仿蛇爬行、猫爬树等动作进行热身• 身体轻松: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伸展运动,如向上伸展身体,伸展身体两侧的手臂等• 简单的跳跃动作:较为合适的热身活动则是让学生做一些简单的跳跃动作,以提起学生对后续学习的积极性2. 舞蹈基本动作及元素在开始跳格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要向学生解释跳格是什么?为什么要学跳格?在此基础上教师向学生介绍舞蹈基本动作及元素,如footwork(脚步)、turning(旋转)、jumping(跳跃)等此外,还可以带领学生用脚步的节奏来拍打节拍3. 教授舞蹈技巧在学生掌握基本动作和元素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将学生带进真正的舞台来引导学生进行跳跃练习。
为了更好的实践效果,教师还可以分别指导每个学生跳跃,把他们分组,同时考虑到他们的不同表现能力,在分组练习时进行指导4. 教授节奏和节拍在教授节奏和节拍之前,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不同动作来感受节奏和节拍,并向学生展示舞蹈节奏和节拍之后,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感受到音乐中的每个节奏和节拍,在后续跳跃练习过程中,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在跳跃时将自己的节奏和背景音乐的节奏统一起来5. 教学总结为了保证教学效果,教师需要对本次教学做出总结,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估和反思,以确定今后教学内容的改善方向四、教学效果预期经过本次课程的学习,学生将掌握跳格的基本技能,包括音乐感和节奏感的培养;在舞蹈动作的基础上,进行指导和练习,提高学生的协调性和动作的统一性,使学生们在学习跳舞的同时感受到舞蹈的乐趣五、教学建议1. 通过舞蹈来达到树立自信的目的,能够培养学生成为社交型人才;2. 班级中进行分组教学,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3. 充分利用音乐元素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增强学生们的音乐素养六、附录• 参考资料:《舞蹈教育标准》• 常用技巧:Popping(节拍变速)、Locking(舞步锁定)以上就是本次教学的全部内容,以确保教师能够直观、清晰地向学生解释跳格的主要内容,帮助学生快速上手学习跳格舞蹈,最终达到教学的预期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