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常考综合题+建模(十三)地理原因分析课件 湘教版

夏**
实名认证
店铺
PPT
502.51KB
约12页
文档ID:589581710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常考综合题+建模(十三)地理原因分析课件 湘教版_第1页
1/12

常考综合题常考综合题◉◉建模建模( (十三十三) )  地理原因分析地理原因分析 -2-1.思维模板(1)地形成因=内力作用+外力作用内力作用主要从地壳运动——板块碰撞或张裂、地质构造(褶皱、断层)的角度分析;外力作用应先根据区域特征判断外力作用的类型(流水、风、海浪、冰川等),进而找出对应的外力作用形式(侵蚀、搬运、沉积作用等)2)气候类成因=太阳辐射(纬度位置)+大气环流(气压带、风带及季风环流)+下垫面(地形、海陆、洋流)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决定下的太阳辐射和大气环流是气温和降水特点的决定因素;局部地区气温和降水发生改变是海陆分布、地形、洋流等下垫面因素影响的结果 -3-(3)水环境成因=气候+地形+植被地形影响河流流向、流域面积、水系形状;气候决定河流的流量及其季节变化、汛期长短、有无结冰期及结冰期长短;流域内的植被状况影响河流含沙量的大小、调节径流的季节变化4)自然灾害成因=天(气象、气候、常见天气系统)+地(地形、地质、地貌、植被等)+人(不合理的人类活动)5)区域生态环境问题成因=自然原因(地形、气候、土壤、水文和植被)+人为原因(侧重不合理的人类活动) -4-2.答题技巧(1)明确考查方向:是分析自然原因还是人为原因?自然原因侧重地形、气候、水文等要素,人为原因突出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2)理清因果联系:要清楚重要地理要素的组成因子,并理解“因子”与相关“地理要素”之间“因”与“果”的联系3)多角度综合分析:依托宏观或微观的区域地图,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和“人地关系”多角度综合分析,突出主导因素的影响4)由果溯因细描述:首先弄清题中已知信息与所设问题的内在联系,由果到因搭建思维线索;最后再由因到果,正向综合形成答案 -5-(2014全国Ⅰ卷,36)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上图所示区域海拔在4 500米以上,冬春季盛行西风,年平均大风(≥8级)日数157天,且多集中在10月至次年4月青藏铁路在桑曲和巴索曲之间的路段风沙灾害较为严重,且主要为就地起沙风沙流主要集中在近地面20~30厘米高度范围内 -6-(1)分析错那湖东北部沿岸地区冬春季风沙活动的沙源2)说明上述沙源冬春季易起沙的原因3)简述风沙对该路段铁路及运行列车的危害4)针对该路段的风沙灾害,请提出防治措施[套用模型]1.信息获取(1)从文字材料中获取信息材料中的重要信息有:“冬春季盛行西风”“集中在10月至次年4月”“就地起沙”“风沙流主要集中在近地面20~30厘米高度范围内”等 -7-(2)从图表中获取信息  -8-2.思维路径第(1)题,分析沙源主要从河流 带来泥沙、河湖底部裸露 两个角度分析,注意从图中分析河流数量、河流输沙量 和沉积量、河流流量及季节变化对湖泊水位 的影响。

第(2)题,冬春季起沙的原因是风力 作用的结果,所以解答的实质是分析该湖泊东北部冬春季节多大风的原因,可以从地形 、下垫面的摩擦力大小、植被 等角度进行分析第(3)题,风沙的危害主要从风力沉积 作用和风沙对地表的侵蚀 作用两个角度分析对铁路及车辆安全的影响第(4)题,防治风沙的危害主要从固沙 、设立保护装置阻止风沙入侵 两个角度采取相应的措施  -9-答案:(1)多条河流在此注入错那湖,泥沙沉积,河口三角洲面积较大冬春季河流水位低,河滩泥沙裸露;错那湖水位低,(因河口外湖区水深较浅)出露的湖滩泥沙面积较大2)冬春季气候干燥(降水少),地表缺乏植被(草)的保护;大风多,湖面较宽阔,西风经湖面无阻挡,沙源东部为河谷,风力强劲3)(铁路路基较高)风沙堆积,填埋路基和轨道;侵蚀路基(和路肩);损害机车车辆和通信、信号设备等,加大钢轨、车轮等设备的磨损;影响运行列车安全4)(阻沙措施)在铁路两侧设立阻沙墙(高立式沙障)固沙措施)在沙地上用碎石等覆盖沙面,设置石(草)方格沙障 -10-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天漠”是一种特殊的地理现象,它们像是形形色色的“迷你沙漠”,却会神秘出现在降水丰富的湿润地带,与江河湖海如影随形。

下图中M地附近有很多沙丘2011年11月,位于M沙地的风力发电站成功并网发电1)湖畔沙丘形成要有“丰富的沙源”“强劲的风力”,分析M地沙丘的成因2)简述M地建风力发电站的区位优势 -11-[迁移应用]第(1)题,根据题目提示:湖畔沙丘形成要有“丰富的沙源”“强劲的风力”,M地所在的位置特点,湖泊附近地形为低山丘陵,地势较为陡峻,人为破坏植被造成水土流失,湖区地势低洼,有大量泥沙堆积,枯水期湖面下降,沉积在湖床中的泥沙露出水面,带来大量的沙源由材料可知,该地有风力发电站,故风能资源丰富第(2)题,首先该地风力资源丰富,提供了物质条件;风力电站属于清洁能源,潜力大;当地人口众多,工业、农业发达,需求量大,提供的市场条件;加上政府的大力支持与宣传,为建立风力电站提供了后盾 -12-答案:(1)沙丘的形成:湖区附近多低山丘陵(地势起伏大);雨季,多暴雨而且植被破坏严重,水土流失加剧,湖区地势低洼,有大量泥沙堆积,枯水期湖面下降,沉积在湖床中的泥沙露出水面,成为风沙活动的沙源;M地附近风力强劲,强风作用促进了湖边M地沙丘的发育形成2)风力资源丰富;沙地面积广,地价较低,风力发电清洁;政府支持,市场需求量大;交通便利等。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