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适应公司新战略的发展,保障停车场安保新项目的正常、顺利开展,特制定安保从业人员的业务技能及个人素质的培训计划时事报告感想(共10篇) 附件4:时事报告与讲座学习心得体会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形势与政策》时事报告与讲座学习心得体会 姓名:学号:班级:院系: 1 2 读时事报告有感 通过阅读这一学期的时事报告,增加了自己对于时事的了解,加强了自己对于政治方面的思想关注到了形势发展和社会现实,对诸多热点问题能客观看待,理性分析 关注形势发展,思考社会问题,关乎大学生的基本素养,读时事报告,能够帮助同学们全面了解形势,正确认识社会,深刻理解党的主张 时事报告中有一篇简介建党90周年的光辉历程的文章,让我了解到了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程,体会到了党的道路的艰辛,与我们现在生活的来之不易真的要感谢一代代的共产党人为之的付出与努力中国共产党从1921年成立以来,至今已经走过了90年不平凡的历程90年来,历经风雨的中国共产党,从当初只有50多名党员,发展成为一个拥有近8000万名党员的世界上最大的政党,党和国家的建设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当中国饱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双重压力时,从俄国传来了马克思主义,从而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了。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从此,我们党领导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进行了艰苦卓绝的不懈奋斗然后从大革命失败到抗日战争前夕的十年,是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政治上成熟的重要时期,这期间,党也经受了很多的考验随后“七七事件”爆发,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全面侵华战争随后新中国成立了,中国实现了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到民族的独立,人民当家作主新社会的历史性转变1949年10月 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新中国成立后,共产党担负起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建设新政权的重任并制定了“一五”计划,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随后在党的“八大”的正确思想指导下,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就1966年,正当国民经济的调整基本完成,但同时文化大革命给党和人民造成严重灾害通过拨乱反正后,我们党重新建立了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逐渐转变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而到现在,我国已经实现了建设小康社会,又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和“和谐社会”的建设方案,书写了人类文明史上的新华章。
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中国共产党经历了90年的风风雨雨,也相信,在将来的日子中,在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会越来越强大 作为我们大学生,要认真学习,深入思考,将所学的知识与实际相结合,努力提高实践能力,勇于尝试,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奉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学习《时事报告》心得 近期我对《事实报告》做了一些学习,下面我就两个方面谈谈自己的感想其一是“十二五”规划,其二是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 首先我谈谈对“十二五”规划的个人看法目前,我们即将迎来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现在“十二五”规划的编制工作已经开启,而作为统领未来5年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总体规划,我认为,“十二五”规划应明确提出“富民”的目标和任务 中国每个五年计划或规划都有一个相对明确的主题所谓主题,也就是未来5年需要着力解决的问题当然,问题最后能否解决或解决的程度如何,取决于诸多因素,但在编制规划的时候,总有个相对集中的主题具体到“十二五”规划,之所以应将“富民”作为一个必须解决的问题而提出来,是基于以下几点考虑 首先,“十二五”规划是新中国60年后的一次再出发中国刚刚隆重庆祝了60岁生日,进入下一个甲子,应该有一个新的发展思路。
其次,“十二五”规划是在国际金融危机后中国实行的第一个五年规划,而此次金融危机无论对世界还是对中国,都提出了一些新的命题 第三,经过30年的改革发展,目前中国人均GDP首次达到3200美元,按照国际标准,当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以上、开始进入工业化中后期,这一时期的发展思路肯定与过去不同上述三点决定了“十二五”规划与此前的十一个规划有着本质的差别这个差别就是,过去的十一个规划追求“国强”,“十二五”规划则追求“民富”这当然不是说,建国60年来特别是改革30年来百姓的生活没有提高,而是指相对于GDP的增长,作为整体的民众的富裕程度没有GDP增长快何况,按照联合国的贫困标准,中国至少还有一亿多人生活在贫困线下 另外,从近几年的情况看,中国社会的很多问题都跟贫富差距和民众的普遍不富裕有着直接的关系如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的问题、消费和内需不足的问题,乃至一些群体性事件,都有着贫富分化的影子贫富分化甚至直接影响到中国社会的稳定 所以,“十二五”规划政策的着力点应该转到把提高居民收入、缩小贫富差距、富裕人民群众作为全新思路和战略,围绕着如何“富民”问题,制定行动路线图而经过30年的发展,中国今天的经济实力也已经为解决“富民”问题提供了物质基础。
民乃国之本对于“民富与国强”的关系,是先有民富而后才有国强,而不是相反事实上,多少国家兴衰的历史也告诉人们,民富虽然不必然等于国强,但民不富,国家必然不强;即使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强,也只能是外强中干只有建立在普遍民富基础上的强大,才是根本性的强大因此,中国政府需要更新观念,在政策上,把“富民”作为一个明确的目标和任务这就有必要在编制“十二五”规划时,制定一个长期的提高福利的战略规划,这个战略规划的目的,是为建立一个有竞争力和公平正义的福利国家打下基础结构失衡根源在于政府主导经济 “富民”虽然是一个经济问题,但经济问题的解决离不开政治事实上,改革以来贫富差距的形成和拉大本身就有政治因素在内为什么经济高速增长但人民的生活水平却得不到同步提升?症结就在于蛋糕的分配不合理也就是说,经济发展成果的最大收益者不是普通群众,而是政府及其与公权力有关联的利益群体,以及资本利益集团和垄断国企的经理层与员工等而政府之所以能够抽走国民收入的大头,并随心所欲地支配财富而不受监督,资本之所以能够压制众多的劳动力,原因又在于政府的权力过大 中国传统上本就是一个大政府国家无论是政府官员还是普通民众,心中都存在一个大政府观念。
所以,要在政府权力过大的情形下改变收入分配不合理状况,须将之作为一个政治问题来看待,否则,仅仅视之为一个经济问题,解决起来很难 另一方面,尽管“富民”问题在未来5年乃至更长一段时间内非常重要,但毕竟不是事物的全部,不能代替其他问题的解决正如本文开头所说,在官方看来,“十二五”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是产业结构、城乡结构和区域结构等诸种结构构成的结构难题结构问题在中国来说不是一个新问题,但“十二五”规划还是把它列为必须优先解决的头等大事,这说明,结构问题对中国经济和社会的造成的危害不能再延续下去 然后谈谈我对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现状的看法当前两岸关系出现了从未有过的新的发展机遇自XX年5月中国国民党重新“执政”以来,台湾形势发生了重大积极的变化,为两岸关系的发展带来新的契机两岸关系在短短几个月内走过了从“融冰”到“雨过天晴”再到“春暖花开”的过程,出现了从未有过的新的发展机遇和良好的发展势头两岸关系转危为安带给我们一些启示: “”分裂活动是台海局势动荡不安的祸根,只有坚决遏制分裂,才能维护台海稳定,促进台海和平尽管目前对台工作重点已由反“”转为“和平发展”,但反对“”的斗争仍将是一项长期的任务;民心向背不仅最终决定台湾走势,而且影响两岸趋向,只有坚持以人为本,切实解决台胞关切的问题,才能使“寄希望于台湾人民”方针转化为现实推动力;台海局势很大程度上受制于共、国、民三党的不等边三角关系,中国共产党只有妥善处理这个关系,加强两岸之间的合作,才能牢牢把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主导权。
党的“寄希望于台湾人民”方针经历了不同发展阶段,30年的实践证明,这一方针是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正确途径和根本基础认真细致地做好台湾人民的工作,尊重台湾人民的意愿,维护台湾人民的根本利益,引导台湾主流民意朝着有利于和平统一的方向转变,为两岸最终统一构建广泛的民众基础,增强台湾民众对祖国的向心力,这是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必须要完成的使命 《时事报告》对台湾的心得体会 一个国家,一种制度,一种文明中国的时事很多,有小也有大,是关于台湾,还是大陆,我们每天都在关注 台湾我们中国大陆的宝岛,称之为“宝岛台湾”,台湾是我国最大的岛屿,其中包括台湾本岛及兰屿、绿岛、钩鱼岛等21个附属岛屿,澎湖列岛64个岛屿 台湾的重要数据和景观: 简称:台 位置:位于中国东南沿海的大陆架上,台湾东临太平洋,东北邻琉球群岛,相隔约600公里;南界巴士海峡,与菲律宾相隔约300公里;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相望,最窄处为130公里是中国与太平洋地区各国海上联系的重要交通枢纽 面积:总面积为36006平方公里,台湾本岛面积为35873平方公里 人口:2228万 民族:汉族约占总人口的98%;少数民族占2%少数民族分为阿美、泰雅、排湾、布农、卑南、鲁凯、曹、雅美和赛夏等9族,分居全省各地。
区划:台北、高雄二个“院辖市”,台中、台南、基隆、新竹、嘉义五个“省辖市”,台北、宜兰、桃园、新竹、苗栗、台中、彰化、南投、云林、嘉义、台南、高雄、屏东、台东、花莲、澎湖十六个县 宗教:佛教、道教、基督教、摩闷教、回教、印度教等 景观:日月潭、阿里山、阳明山、北投温泉、台南赤嵌楼、北港妈祖庙等 随着中国领导人提出“一国两制”即一个国家,两种制度伟大政治策略,中国相继收回了香港、澳门,实践证明这种策略是可行的在面对台湾问题时,中国同样也会贯彻这种策略现在,在大陆和台湾领导人的共同努力下,大陆和台湾关系和平发展格局不断深化、经济往来已经有了不少的增加,使得两岸关系发展正常化的条件不断增加 一、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格局不断深化 ㈠两岸的政治交往不断增加,并得到巩固; ㈡制度商谈取得巨大进步; ㈢文化交流合作有了新的突破 ㈣军事互信展开积极探索; ㈤社会交流加深,人员往来频繁 二、经济往来的增加 ㈠XX年6月29日两岸签署ECFA,标志着两岸经济关系正常化、经济合作制度化迈出历史性步伐; ㈡《海峡两岸金融合作监理备忘录》XX年1月16日正式生效; ㈢XX年1月——11月海峡来你干贸易额达亿美元,同比增长%。
预计全年两岸贸易总额达15000亿美元,大陆对台出口将首次突破300亿美元,自台进口将突破1000亿美元 台湾在中国乃至世界的地理位置,十分优越作为当代世界的接班人,我们誓死维护祖国的统一,维护主权,始终坚信台湾会回到祖国的怀抱,坚决反对 浅谈看新闻感受 我也渐渐喜欢看新闻,现在,每逢假日,我都会每天坚持看新闻,这让我产生了很多的感受 在每天看新闻时,我不会感到无聊,就感觉有人在和我很投机地交谈着,即使一个人在家,也不感觉孤单 我觉得,新闻并不全是给人解闷的,在新闻中,我可以了解身边的小事,整个中国的大事以及全世界的大事,我不再认为只有大人需要关心国家大事,每天能了解这么多的事情,我觉得自己更像一个公民了 我认为,作为一个公民,作为一个新世纪的小公民,关心周围,关心国家,关心世界就是我们的义务,就应该像古代一位诗人所说:“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每天看新闻,可以学到很多知识,我自己总结了四点:一是生字,二是生活中的技巧,三是一些有关的物理、化学知识,四是学习中的技巧能在新闻中学到这么多的知识,看新闻也成为了一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