渐开线圆柱齿轮(Gears)是机械传动量大面广的基础零部件,广泛在汽车(Automobile )、拖拉机(TRACTORS)、机床、电力、冶金、矿山、工程、起重运输、船舶、机车、农机、轻工、建工、建材和军工等领域中应用齿轮(Gears)和齿轮(Gears)箱在国内外都已以商品进行贸易齿轮(Gears)的质量以工作可靠、寿命长、振动噪声低为准则除材料热处理硬度因素外,机械制造精度很为关键据德国 G 尼曼、H 温特尔齿轮(Gears)专家资料介绍,制造精度等级相差一级,其承载能力强度相差 20~30%,噪声相差 2.5-3 分贝,制造成本相差 60~80%齿轮 (Gears)的设计、工艺、制造、检验以及销售和采购都以齿轮(Gears)精度标准为重要的依据 1 国际齿轮(Gears) 精度标准的发展 在本世纪四十年代,齿轮(Gears)精度标准有英国 BS 436—1940、美国齿轮(Gears)制造协会 AGMA 231.02—1941、德国企业工程师协会 ADS 提案、苏联 TOCT 1643—46、法国NFE 23—006(1948)等,这期间齿轮(Gears)标准特点是,规定的精度等级较少(4~6个级) ,从几何学观点规定齿轮(Gears)参数项目,按极其简单的模式来确定各项公差值。
五十年代由于齿轮(Gears)制造技术、测量仪器和使用经验的积累,对齿轮(Gears)啮合原理及精度理论的研究,世界各国都进行了齿轮(Gears)精度标准的修订,以德国 DIN 3960~3967(1952—1957)和苏联 TOCT 1643—1956 标准为代表,齿轮(Gears)精度等级和误差项目增多,规定了切向和径向综合误差、建立了综合误差与单项误差的关系,独立规定侧隙配合制度,并根据误差产生的原因和各误差对传对性能的影响,提出了精度等级及误差允许分类组合的概念这对评定精度、减少废品、降低制造费用等极为有利 七十年代国际贸易发展,齿轮(Gears)精度标准向国际间的统一,表现在误差的符号、定义和公差值的一致,1951 年法国、苏联、英国、比利时和瑞士六国组成 ISO/TC 60/WG2(齿轮(Gears)技术委员会第二工作组) ,负责制订齿轮(Gears)精度 ISO 标准,法国为秘书国,经过十余年的磋商、讨论和验证,于 1967 年提出了 ISO/DR 1328《平行轴渐开线圆柱齿轮(Gears)—ISO 精度制》 (推荐草案) 1970 年 3 月 20 日在 ISO/TC 60 的第六次全体会议上以 20 票赞成,5 票反对,5 票保留讨论通过了“ 标准草案”,WG2 根据各国所提意见又进行部分修改,最后于 1975 年通过为正式标准 ISO 1328—1975。
此国际标准除了德国、美国、日本外世界各国都以等同或等效采用 ISO 1329—1975 标准修订各自国家标准同、由于工业先进国家德国、美国、日本没有采用 ISO 1328—1975 标准,形成世界齿轮(Gears)精度标准事实上不统一 八十年代 ISO/TC60/WG2(齿轮(Gears)技术委员会第二工作组)由德国、美国等国家参加对 ISO 1328—1975 标准进行修订工作ISO 于 1992 年~1998 年陆续正式颁布 ISO 1328—1:1995,ISO 1328—2:1997 两个标准,ISO/TR 10064—1:1992,ISO/TR 10064—2:1996,ISO/TR 10064—3:1996,ISO/TR 10064—4:1998 四个技术报告组成成套系统替代和废除 ISO1328—1975 标准此 ISO 1328 九十年代齿轮(Gears)精度标准体系的特点,是在 ISO1328—1975 标准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而修订,吸收了德国 DIN 美国AGMA 标准成熟技术,使标准更科学合理,从齿轮(Gears) 传动动态性能和承载能力出发,结合齿轮(Gears)制造规律综合在标准本文和技术报告中,一一明确。
凡企业已认真贯彻ISO 1328—1975 标准,再熟悉和掌握贯彻 ISO 1328 九十年代标准,在相同精度等级的圆住齿轮(Gears)可有提高传动性能和承载能力及降低制造成本的效果 2 我国圆柱齿轮(Gears) 精度标准的状况 我国 1960 年以前没有圆柱齿轮(Gears)精度标准,直接应用苏联 TOCT 1643—46 标准,1958 年起原第一机械工业部组织力量着手研究,经过分析、研究和验证苏联 TOCT 1643—56 标准,制订和颁布 JB 179—60《圆柱齿轮(Gears)传动公差》机械工业部部标准对当时机械工业的发展起到积极推动作用,很快达到世界五十年代水平,在七十年代末国家机械工业改革开放,要求迅速赶上世界齿轮(Gears)发展步伐,机械工业部领导下决心,直接以 ISO 1328—1975 国际基础修订 JB 179—60 标准,以等效采用 ISO 1328—1975标准,颁布 JB 179—81 和 JB 179—83 渐开线圆柱齿精度机械工业部部标准大力进行宣贯,促进圆柱齿轮(Gears)精度质量明显的提高同时带动国内齿轮(Gears)机床、刀具和量仪的发展,于 1998 技术监督局颁布为 GB 10095—88 渐开线圆柱齿轮(Gears)精度国家标准。
我国在改革开放,发展经济的政策指示下, 大量引进德国、日本等西方工业发达国家的工业机械产品,配件备需要国产化,JB 179—83 和 GB 10095—88 标准不相适应,一方面鼓励直接采用德国、日本和美国标准,另一方面以宣贯行政文件形式进行补充提出齿距偏差、齿距累计误差、齿向误差四个为必检项目评定齿轮(Gears)精度等级宣贯中发现达到齿形误差精度最难其齿形的齿端部规定不够合理,齿形精度达到要求其齿距精度尚有一定的富余而不相协调部分贯标先进企业总结国内外技术经验,采取积极的技术措施,生产出与世界水平相当的齿轮(Gears)产品以上这些与 ISO 1328 九十年代标准相对照,在很多关键地方是不谋而合当前我国在重大机械装备中所需渐开线齿轮(Gears)都可以国产化 现行 GB 10095—88 渐开线;圆住齿轮(Gears)精度国家标准是等效采用 ISO 1328—1975国际标准的,现在国际上已将 ISO 1328—1975 标准作废由 ISO 1328 九十年代成套标准代替1997 年由国家技术监督局下任务对 GB 10095—88 标准进行修订,经过对 ISO 1328 九十年代成套标准翻译、消化和征求各方面意见,绝大多数认为我国齿轮(Gears)产品应与国际接轨,促进国际和国内齿轮(Gears)产品的贸易,发展齿轮(Gears)生产。
修订GB 10095—88 国家标准应等同采用 ISO 1328 九十年代成套国际标准 目前国家技术监督局和国家机械工业局鼓励要求技术进步迫切和有条件的齿轮(Gears)制造企业,直接采用 ISO 1328 九十年代国际标准作为企业标准生产齿轮(Gears)先行一步,深入、充份发挥 ISO 1328 九十年代国际标准作用,为本企业真正提高齿轮(Gears)性能质量、降低制造成本提高经济效益,走入国际市场 3 ISO1328 九十年代成套国际标准与 ISO 1328—1975 国际标准、GB 10095—88 国家标准的差别 4 结束语 国际 ISO/TC60 齿轮(Gears)技术委员会修订和 ISO 颁布了 ISO 6336—1:1996,ISO 6336—2:1996,ISO 6336—3:1996,ISO 6336—5:1996 组成正齿轮(Gears)和斜齿轮(Gears)承载能力计算国际标准,其标准中明确应用齿轮(Gears)精度等级必须是 ISO 1328—1:1995 国际标准,二者是齿轮 (Gears)设计和制造的配套国际标准齿轮 (Gears)产品是国际贸易商品,保证齿轮(Gears)的性能质量和可靠性,国际标准有一定的权威性。
ISO 1328—1:1995 等成套国际标准是成熟的最新标准齿轮(Gears)产品新设计采用此标准可以明显提高齿轮(Gears)性能质量,使国内外用户认可和欢迎,齿轮(Gears)产品老设计改用新标准只要在制造图样上精度等级不变,期标题栏上相应项目及公差适当修改和齿轮(Gears)坯精度调整后就可以这样可明显提高齿轮(Gears)性能,同时减少制造齿轮(Gears)难度而节省制造成本,增加经济效益 GB 10095—88 国家标准的修订正在审批过程中,在没有颁布前,根据国家经贸委、计委、科委、技术监督局联合发文和国家技术监督局令第 35 号的精神,引导和鼓励有识企业直接应用 ISO 1328—1:1995 等成套国际标准的原文和翻译本进行设计和制造齿轮(Gears),这将有助于齿轮(Gears)的质量和经济效益的提高,促进机械工业齿轮(Gears)传动产品迅速与国际接轨和发展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