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文史类毕业论文休言女子非英物—论南宋女性的社会活动与贡献

ji****72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40KB
约8页
文档ID:28607763
文史类毕业论文休言女子非英物—论南宋女性的社会活动与贡献_第1页
1/8

休言女子非英物——论南宋女性的社会活动与贡献【摘 要】南宋王朝 长期处在与女真、蒙古政权的战乱和对峙过程中,在特定的历史和文化环境下,少数上层女性也 积极地参与到政治、 军事活动 中而更多的中下层妇女则在抗金战争中或助夫抗金,或送子从 军,或主理家 务,在国家危难之际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其爱国精神足可倾倒后世须眉在文化 领域也涌现出了一批 词坛才女, 给宋代文学带来一股清新之气关键词】南宋 宋金战争 妇女 历史贡献[Abstract]During the whole Southern Song Dynasty, it faced threats and war from the Jin, Mongolian from the beginning to the end. In such environment, some upper-class females involved in political and military activities actively. While most of lower-class females did the work of support services. They sent off husbands and sons who had drafted as soldiers,manage household affairs, play a mis-underestimate role at the critical and difficult moment of their nation. In this period, many female poetesses emerged in the field of culture, they brought the literature trade a fresh flavor.[Key word]Southern Song Dynasty ; Song and Jin war ; Woman ; Historical contributions《说文》载:“妇者,服也,从女持帚洒扫也。

”这一点可以反映出中国封建社会“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模式,而这种传统模式映射的另一现象就是世人在评谈对社会的贡献时,往往认为男人的贡献最大,忽略了妇女的贡献中国古代特别是南宋妇女的历史贡献,长期以来几乎被排除在研究者们的视野之外,这既有史料方面的因素,更有观念方面的缘故就史料方面的因素来看,宋代文献中关于妇女活动的记载很少,这就为后人的研究造成了很大困难就观念方面的缘故来说,60 年前,中国妇女史研究的奠基者陈东原开创性著作《中国妇女生活史》从反对男尊女卑、提倡尊重女权的美好愿望出发,下了两个著名1的判断判断之一是中国古代妇女史“是一部女性的被摧残的历史” ,其正确性毋庸置疑但他同时又说古代妇女“无知识、无职业、无意志、无人格” ,这种说法在南宋时期有所变化判断之二是“宋代实在是妇女生活的转变时代” ,转变的内容为妇女的社会地位“急转直下” ,其原因在于理学形成于宋代,而理学家极端歧视妇女但这种判断与事实确有出入,尤其在南宋时期,处在宋金长期战争与对峙的特殊历史时期,南宋妇女的历史活动与贡献与其他时期有所不同,但因传统观念牵累而备受忽视难怪苏轼喟然长叹:“妇人有德行才智之能不得施于事,有言语文章之美而不得闻于人!” [1]从有限的资料中,可以看出南宋时期不同阶层妇女的历史贡献是多方面的,绝不仅仅限于生儿育女。

宋王朝经历了靖康之难与元兵入侵的两次民族灾难,结束了三百余年的统治在两次战乱中,许多妇女沦落他乡,受尽凌辱与流离之苦,她们对宋统治者逃跑投降十分不满,希望英勇抗击侵略,收复国土,表现出不畏强敌热爱祖国的英雄气概;还有的妇女面对强敌,不屈不挠,甚至不惜以死来保持自己的节操与民族气节她们将自己的一片爱国之思投入到社会活动之中,成为社会中的一支重要力量现将宋金、宋元战争时期的女性作为代表,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从中不难发现古代妇女“无意志、无人格”之类的说法貌似有理,其实片面而生产力不断发展的宋朝,从上层后妃到下层普通妇女,她们也在南宋历史中做出了一番出色成就,书写了女性也能担当半边天的精彩篇章一、活跃在南宋政治、军事舞台的杰出女性中国古代社会自周武王灭商首创“女祸论”后,女性便被排斥于政治生活之外,儒家学说视妇女为祸水,为小人,主张“妇人无专政之义,御众之任,交接辞让之礼,职在供养,馈食之间而已” [2]但中国古代不乏女性干政现象,南宋时期亦如是宋代为强化中央集权和君主专制集权,在国家统治政策上实行文官政治,加之宋代文化和社会风气渐趋保守、萎靡,文人士大夫阶层在国家危难之际往往因循退缩,内讧不已。

宋金战争时期,南宋朝廷妥协投降之风甚嚣尘上,少数宫廷妇女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突破了“妇人不预政”的禁忌,一旦问鼎政权,在抗金、抗元政策上表现出临危不乱、敢于担当的果决精神,给南宋政治带来一股清新之气而更多的中下层妇女则在抗金战争中或助夫从军抗击金人,或送子参军保家卫国,其爱国精神足可倾倒后世须眉一)后妃垂帘,辅助弱主南宋妇女跻身政坛,主要表现为后妃执掌权柄当时后妃之所以能够染指政权,固然2因其背景特殊,而主要则是因她们本身具有政治才干和独立于世的意愿,在某些特定历史时期,后妃预政对稳定南宋政局和抗金政策起到了关键作用南宋先后有高宗吴皇后、宁宗杨皇后、理宗谢皇后、度宗杨淑妃等 4 位后妃以皇太后或太皇太后的身份临朝称制,其中有的固然只具有象征意义,如吴皇后临朝听政仅一天,她的职责无非是按照大臣们的意图,宣布精神分裂症患者光宗退位,由其儿子宁宗继位其他几位后妃在国难之际主政,都表现出了刚强大度、处事有方的政治家品质史载,理宗谢皇后有胆识,在元兵压境逼近杭州、理宗企图弃都而逃之际,力排众议,使帝坚守余杭,稳定了岌岌可危的南宋小朝廷谢氏也曾以皇太后身份在度宗朝听政当时满朝文武官员畏惧元兵纷纷逃匿,谢氏凛然立榜于朝堂,指斥那些往日高谈阔论、骄气凌人的文臣武将“避难偷生,尚何人为?”宣布“天命未改国法尚存,凡在官守者,尚书省即与转一资,负国逃者,御史觉察以闻” 。

[3]南宋妇女问鼎政权和其它朝代女主专权一样,当然会给赵宋王朝政治带来某些方面的消极影响,但从总体上看,则是对赵宋君主政治作了很大程度上的积极补充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南宋后妃临朝,多发生在皇帝病重、少帝年幼或立嗣未定的非常时期,在统治链条发生断裂之际,后妃是作为赵宋皇权的代表,跻身于政坛,是维系和稳定统治不可缺少的环节,在抗金和抗元战争时期更是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从后妃参政执政的实际作为看,她们并不逊于男性君主而且,南宋后妃主政,没有酿成汉代吕后、唐朝武后那样大的政权变乱,与参政之女性注重汲取前车之鉴、遏制族人势力有很大关系二)送子从军,助夫抗金战争是政治的延续,有正义与非正义之分南宋对女真、蒙古的战争都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正义性从这个意义上说,南宋妇女在国破家亡之时,或送子从军,保家卫国;或亲自上阵,助夫抗金;或不甘受辱,以身殉国;或不愿投降,以死谏夫她们的行为固然是受了封建礼教的影响,但在面对异族入侵的情况之下,却又显得如此的难能可贵,表现出了崇高的民族气节和个人情操此时,如岳母,人称姚太夫人,是南宋抗金英雄岳飞的母亲她作为母教典范和妇女楷模,在国家危亡之际,励子从戎,精忠报国,被传为佳话,世尊贤母, “岳母刺字”的故事在中国后世广为流传。

岳飞夫人名娃,字孝娥,也是一位助夫抗金的巾帼奇女子 “及王秉节钺,夫人日夕佐王筹军事王出军,夫人必至诸将军家存问其妻子,以故能得将士欢,咸愿为王尽死王尝赴行在,部下军有谋叛者,夫人廉得之,不以言一日会诸将於门,立命捕斩叛者,3一军肃然,其应变定猝类如此 ”还有,南宋抗金名将韩世忠的夫人梁红玉梁红玉的爷爷和父亲都是武将出身,可见她天生流动着的是武将那种慷慨激昂、杀敌报国的血液南宋内乱之时,正好给了金军可乘之机1129 年 10 月金军在兀术(即完颜宗弼)率领下长驱直入,这时韩世忠正担任浙西的大将,他领着八千子弟兵义无反顾地去拦截金兀术的十万大军双方在黄天荡江面上激战之时,梁红玉冒着箭雨亲自擂鼓,连续打退了金军的十几次攻击,导致金军始终不能渡江,取得了黄天荡之役的大胜梁红玉是站在了最危险的位置上,她作为大将的夫人不顾生命危险,亲自击鼓,大大鼓舞了士气梁红玉这一壮举,使举国上下人人感佩,传为美谈,朝廷为此加封她为“杨国夫人” 根据著名历史学家邓广铭先生的研究,梁红玉是在绍兴五年(1135 年)在楚州随夫出征抵御金军入侵时牺牲的梁红玉的英雄事迹,感动着很多人民间的老百姓,大家都称她为“英烈夫人” ,并在各地为她建立祠堂,祭奠这位历史上极负盛名的巾帼英雄奇女子“杨国夫人” 。

同样悲壮的人和事,仅在《宋史·列女传》中,还可再举出张晋卿妻丁氏王氏二妇、吴永年妻何氏、王袤妻赵氏、谢枋得妻李氏、王贞妇、赵淮妾、谭氏妇、吴中孚妻、王氏妇、刘仝子妻林氏等等这些自尊、倔强的女性以其宝贵的生命高扬了民族气节,他们的行为和事迹也激励着男人们勇敢杀敌的精神从根本上说她们并非为赵宋王朝死节,也不是简单地为丈夫保持贞洁,不同于传统社会一般意义上的所谓节妇与烈女,但在特殊时期却彰显着别样作用二、主持家政,稳定后方的贤妻良母宋代士人多是不希望妇女过多地参与家庭经济的决策和支配,但又离不开妇女的协助,正是这种矛盾的心理,在家庭经济中给妇女留下了一定的发挥空间男主外,女主内按照传统社会的家庭内部分工,家政由身为母亲的女性主持如欧阳修夫妇,丈夫“尽力于朝” ,妻子“治其家事” [4]家政涉及面很广,除经营家产而外,还包括对子女的教育、监护,南宋时期妇女在这方面的贡献尤其突出一)支持丈夫敬业的家政贤妻抗金名将岳飞一生戎马,其家事多仗夫人操持史载:“夫人懲行,……其有更足称道者,乃武穆之孝其母,实多得力於其妻 ”南宋前期,著名学者袁文之妻戴氏承担全部家务,她“攻苦食淡,斥房奁、营丧葬、4偿逋负、买田宅,恭俭恪勤,生理粗立,岁时祭祀,洁蠲尽诚,睦宗族,待宾客,井井有条” 。

袁文得以专心学问,有《瓮牖闲评》等著作传世南宋中期,著名文士袁方之妻范普元对丈夫帮助更大袁方青年时期放荡不学,范氏“裁以正道,勉使从学,修脯之费,率由己出” 袁方“于是乎收敛精神,遵蹈规距” [5],结果学有所成,尤精于诗二)教子成才的良母南宋女性在传统礼教的影响下,在日常生活中除了操持家政之外,还承担着教育子女的重任,其中不少杰出女性,秉承孟母之道,倾力教子,为南宋社会培育了大批文化贤才高宗时,参知政事李光因顶撞秦桧而远贬岭南,其妻管氏携带孟珍、孟传二子回乡居住, “教之学,即冠皆以文行称 ”李光从岭南归来,高兴地说:“吾自教之,亦不过如是耳孟传后来“博学多闻,持身甚严” ,著作等身,有“能世其家”之称 [7]三、颠沛流离、忧国忧民的文坛才女中华女性不乏才智超群者,她们一旦得到一定的文化土壤和成长条件,便会同男性一样,创造出奕世的丰碑应当指出,所谓“女子无才便是德” ,是迟至明代才形成的观念[8]在宋代,即使是妇女观较为保守的司马光也主张女子应当学习他一再宣扬:“古之贤女,无不好学 ”[9]当时中上层妇女从小接受教育,文化素养大多较高,有的还有著作行世其著作可考者达 43 人之多, [10]甚至可以说南宋是才女辈出的时代。

南宋时期,在社会、文化大变革的时代背景下,加上长期的战乱动荡,妇女的独立意识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得以彰显,部分文化女性如李清照、蒋兴祖女、徐君宝妻、王清惠、章丽珍、陈淑真等在在诗词文学及文化技艺上开始崭露头角,她们将自己的一片爱国忧愤之思寄托在了诗词作品中虽然留存下来的作品不多,但却给宋代文坛带来了别样气象一)经年亡国恨李清照(1084— 1155)是宋代乃至整个古代文学史中最伟大的女性作家,生于名门,嫁于宦族,以词。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