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美术教案第五册第第 1 1 课课 我的小天地我的小天地 课业类型: 造型表现课 一、教学内容与目标: 1、显性内同与目标 应知:简单了解有关居室的功能和特点,以及不同地区、民族在设计上的不同文化和 习俗力偶啊界自己的小天地不仅有一般居室的特点,还有表现个人的兴趣和爱好 应会:使学生能按照自己的心愿去表现和设计自己理想中的小天地,尝试用绘画的形 式表现自己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2、隐性内容与目标 培养学生善于观察自己身边的事物,引导学生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启发学生通过感受、 设计、表现自己的居室,体验生活的乐趣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创新意识,使 学生更加热爱生活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通过了解有关居室设计的文化习俗,加深对自己身边居住环境的了解,唤起 学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用自己的双手取实现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2、难点:绘画时房间力家具与家具之间、家具与周围环境之间、人与环境之间的前后、 大小关系 三、教学准备: 有关居室环境设计的课件,绘画工具和材料 四、讲授新课: 1、组织教学: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准备上课 2、导入新课 课件:欣赏图片“我的小天地” (1)提出问题:(调动全员参与,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启发学生注意观察生 活,激发自我表现和探究学习的欲望。
互相学习,拓宽思路 ①我们每一个同学都有一个幸福、美好的家,在这个家里有一个属于你自己活动的小 天地吗?自己的小天地给你带来哪些快乐? ②们喜欢自己的小天地吗? 课件出示课题:《我的小天地》 3、讲新授课: (1)提出问题: ①同学没有这样的小天地,那么你想不想拥有自己的小天地呢? ②经有自己的小天地的同学,想不想重新改变房间的颜色、物品的摆设,使自己常有 新鲜感、增加生活的乐趣呢? (2)课件演示:(利用示范作品,引导学生分析互相学习,互相提高,开阔思路 引发学生发散思考,激励学生大胆创新 ①生从以下几方面谈自己的感受色彩、陈设、功能、特点 ②学生欣赏优秀的儿童室内设计及其优秀的学生作业 学生之间谈感受,提出自己大胆的设计思路解决的问题: 看到别人的小天地对你有哪些启发 希望自己将来的小天地应具备哪些功能和特点 自己的小天地有什么不同,你打算进行哪些方面的改进 五、学生作业: 作业要求: (1)可独立,也可以自由结合 (2)可先设计出草图,然后绘画表现 (3)在环境设计时,可以考虑到自己本地区的文化习俗以及自己的爱好特点4) 在设计中还应考虑到自己的房间应具有的功能和特点5)要使自己的小天地实用、 美观、温馨,有特点,体现出自己健康的审美情趣。
六、小结: (1)组织学生展示、交流、讲评 (2)鼓励大胆想象的学生 七、拓展延伸: 课件:欣赏居室设计 欣赏不同色调的室内环境和不同风格的设计提出进一步的改进意见,不断拓展思维 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和创造能力第第 2 2 课课 民间面塑民间面塑 课业类型:造型表现课 一、教学内容与目标: 1、显性内容与目标: 应知:初步了解面塑艺术,感受我国民间丰富多彩的面塑艺术的特点 应会:尝试运用揉、捏、剪、挑、压、粘、贴等方法,塑造一个自己喜欢的小动物形 象 2、隐性内容与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初步了解我国历史悠久、丰富多彩的面塑文化,增强学生对 民间工艺美术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乡土文化、学习乡土文化、保护乡土文化、发扬 乡土文化的意识在作业要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了解面塑艺术,掌握面塑艺术制作的基本技法,并试着塑造一个自己喜爱的形 象 难点:揉、捏、剪、挑、压、粘、贴等方法的实际应用 三、教学准备: 面塑常用工具:拨子(也叫塑刀)、剪子、小梳子、擦手油等其中拨子使最主要的 工具,它的形状似柳树叶,一头尖拨子一般可以用有机玻璃或旧的牙刷把制作,规 格根据个人需要。
此外,还要准备一些小竹签等 四、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检查 学具准备情况,教师分发制作材料调节学生情绪,准备上课 导入新课: (1)教师出示面塑玩具,请同学欣赏面人玩具作品 (2)你们都见过什么样的面人? 课件展示:(1)不同种类形象的面人让学生欣赏 (2)不同种类形象的面花让学生欣赏 (3)请同学谈谈他们的感受,想不想用彩面做个小艺术品?今天我们就尝试着塑造一 个美丽、可爱的小艺术品导入新课,并课件出示课题:《民间面塑》 3、讲授新课: (1)出示范作,分析并讲解面塑的制作方法: 压、揉、搓、拧、剪 (2)还可以借助一些工具帮助,并分别演示用法 梳子、牙签、牙刷、拨子等 (3)看课件: 这些方法在实际造型中还需要灵活运用下面请大家欣赏一位民间艺人的作品,边看 边想,他是如何用这些技法表现作品的? 看一些优秀的学生作品,找找个部分都用的什么方法制作 (4)小组探究: 关于面塑你还想知道些什么?教师并给予讲解 五、学生作业,教师巡回指导: 作业要求:请同学们运用刚才学习的方法塑造你自己喜欢的形象可以小组合作完 成 指导要点: (1)造型设计要有创意 (2)注意色彩的搭配 (3)各种方法的灵活运用。
六、课堂小结,作品展示: 组织学生有秩序地互相欣赏浏览并让学生从造型设计、创意、色彩搭配、造型手段 等方面进行评述 教师概括总结本课的内容,让学生在生活中多留心一下身边的艺术第第 3 3 课课 冰棒棍玩具冰棒棍玩具 课业类型:设计应用课 一、教学内容与目标: 1、显性内容与目标: 应知:冰棒棍用大头针组合有多种变化,当两根冰棒棍 的中部固定后,若再与另一组 相同组合冰棒棍的两个端固定,就 成为一份游戏冰棒棍玩具的材料两组以上组合 也可以) 应会:参考教材中的作品,结合自己的理解,用彩色纸、剪刀、胶水、等根据预先的 设计进行冰棒棍玩具的制作2、隐性内容与目标: (1)通过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 (2)贯彻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培养学生的设计创造和动手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通过学习利用冰棒棍制作动物、人物玩具,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动手能力 难点:作品的新奇、牢固、美观、生动 三、教学准备: 冰棒棍若干、大头针、胶水、彩纸、剪刀等材料 四、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 检查学具准备情况,调节学生的学习情绪 2、导入新课: (1)出示范作,找同学下来玩一玩,激发学生的兴趣。
(2)找学生说说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导入本课,并课件出示课题:《冰棒棍玩具》 3、讲授新课: A、小组探究学习: 通过课件进行研究,教师提出探究问题 (1)从造型上看,这些冰棒棍玩具有什么不同? (2)从颜色上看,这些冰棒棍玩具有什么特点? (3)想一想,课件上的冰棒棍结构像什么? (4)这些冰棒棍玩具实用哪些制作方法?可以用哪些材料来进行制作? B、教师运用课件演示冰棒棍玩具的制作方法 以四根冰棒棍为例,师生共同研讨制作步骤 (1)摆一摆 (2)钻眼并用大头针固定(注意要固定住,但也不能太紧,保证能活动) (3)用染料给冰棒棍涂上漂亮的颜色 (4) 给冰棒棍添加装饰、形象 (5)整理完成 五、学生作业,教师巡回指导: 作业要求:用你所学的方法设计制作一个新奇的冰棒棍玩具 指导要点: (1)设计要新奇 (2)根据你喜欢的颜色设计出漂亮的色彩 (3)注意安全 (4)钻眼的时候不能用太大的力 六、小结: (1)展示学习作品,互相介绍自己的作品并鼓励学生用做好的玩具表演一个节目 (2)教师概括本课的内容,总结冰棒棍玩具的制作步骤 七、拓展延伸:(1)在生活中你在哪里看到利用伸缩原理为人们提供方便的事物?(拉缩门) (2)能不能用其他的废旧物品设计制造一个奇特的玩具。
第第 4 4 课课 植物籽粒拼图植物籽粒拼图 课业类型:设计应用课 一、教学内容与目标: 1、显性内容与目标: 应知:了解用植物籽粒的色彩和适合设计稿各部分大小的籽粒拼摆,粘贴图形的方法应会:掌握依据绘好的图样,选择色彩、大小适合的植物籽粒拼摆、粘贴的方法,进 行造型创作 2、隐性内容与目标: 感受拼图创作的乐趣,提高学生选择、进行创作的能力和动手制作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通过学习利用植物籽粒拼图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难点:作品的新颖、生动,富于美感 三、教学准备: 各种形状、颜色大小的植物籽粒、胶水或乳胶等 四、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 检查学习用具准备情况,调节学生情绪,准备上课 2、导入新课: 出示各种植物籽粒 提问:你能说出这些植物籽粒的名称吗?说一说这些植物籽粒用什么用途?能不能把 它们变成一幅画?导入本课,并课件出示课题:《植物籽粒拼图》 3、讲授新课: A、课件演示课本籽粒拼图的作品小组进行探究学习 (1)分析这些作品,说一说这些作品都表现了哪些内容? (2)从造型上分析这些植物籽粒拼图作品抓住了动物的哪些特征? (3)从颜色上分析这些植物籽粒拼图作品有什么特点? (4)分析每件作品,说说这些作品用了哪些植物籽粒。
是如何用这些籽粒来进行创作 的? (5)你将如何更巧妙地运用这些植物籽粒创造出更精美的作品? B、教师讲解制作步骤: 运用课件演示植物籽粒拼图的制作方法 (1)设计画稿 (2)在画稿上均匀地涂上胶水 (3)选择植物籽粒粘贴在画稿上 五、学生作业,教师巡回指导: 作业要求:运用你手中的植物籽粒,粘贴出一幅美丽的拼图 指导要点: (1)画稿设计要简洁,概括,有创意 (2)涂胶水要均匀,稍微多一点,注意不要涂到画稿的外面 (3)选择植物籽粒要合理,颜色、排列要好看 六、小结: (1)展示学生作品,互相欣赏植物籽粒拼图作品,并让学生自己谈谈在拼图中遇到的 问题,自己是如何解决的以及用各种方法进行艺术创作的体会 七、拓展延伸: 根据本课的学习方法,你还能用什么材料完成漂亮的拼图,回家试着做一做第第 5 5 课课 面具面具 课业类型:造型表现课 一、教学内容与目标: 1、显性内容与目标: 通过观察、分析多种不同风格的面具,了解面具的文化,感受它的艺术特点,学习表 现特点突出的面具,培养学生的造型能力、想象能力、创造能力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2、隐性内容与目标: 引导学生在小组学习氛围中,互相交流,资源共享,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通过学习 活动,培养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通过不同地域、不同种族多风格的面具欣赏,了解面具的文化,感受其艺术特 点,学习表现面具的方法 难点:面具的表现手法及材料的运用 三:教学准备: 图画纸、彩色复印纸,水彩笔、油画棒、墨汁以及生活中的废弃物等 四、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 检查学生学习用具的准备情况,稳定学生情绪 2、导入新课: 课件出示藏戏和傩戏图片 提问:他们头上戴了什么样的道具表演?看到它你有什么感受?它叫什么? 提问:过去人们为什么要戴着面具进行表演? 随着科学的逐步发达,人们意识到世界上本来没有鬼,但是这种面具成为一种艺术形 象深受人们喜爱导入新课,并课件出示课题:《面具》 3、讲授新课: (1)出示课件,让学生欣赏中国的面具以及外国的面具 提问:面具有什么共同特点和不同点?用了些什么材料? (2)小组研讨面具的特点夸张手法、形式多样、富有创造性) (3)学生交流自己想怎样设计面具?都用哪些材料?(4)教师利用一些学生作品分析如何运用夸张手法进行表现 (5)师生一起讨论制作方法: 第一步:油画棒着色,留白边 第二步:把纸轻轻团起来,再展开 第三步:用墨或者水粉把画面涂满。
第四步:用清水冲一遍 五、学生作业,教师巡回指导 作业要求: 小组或两位同学任意选择一种方法,合作完成一张面具作品 指导要点: (1)形象要大胆夸张 (2)形象要狰狞,让人看了有点害怕 (3)注意安全 六、小结: 每组派代表向全班同学介绍本组的作品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概括总结本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