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对等视角下《2016政府工作报告》的英译 Summary:《政府工作报告》是政府公布的官方文件,涵盖了我国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发展现状以及对未来几年的发展规划,是世界及国人了解中国基本国情的一个有效途径,因此,其翻译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基于奈达的功能等理论探讨《2016政府工作报告》的英译,重点分析词汇对等、文体对等、句法对等和文化上的对等,并以政府报告中的翻译举例说明旨在研究发现其译文读者阅读原文的反应与原文读者阅读原文的反应大致相同Keys:功能对等;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译文读者反应1 政府工作报告简介1.1 文体特征从文体方面来看,《政府工作报告》属于政论文体,但同时具有书面、口语、等特征撰写过程严谨复杂,涉及多个部门政府工作报告的内容包括工作回顾、工作任务、政府自身建设及其他外交和国际形势等,涵盖国家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发展状况及发展方向具有权威性、正式性、全面性、科学性、以及政治严肃性、敏感性的特点1.2 语言特征从语言学角度来看,《政府工作报告》的语言具有以下特点:第一,在用词方面,词的重复使用频繁,如报告中“加强”、“提高”等;用一连串的修饰语前置于名词;报告中使用大量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新词汇,如“工匠精神”等。
第二,在句子方面,长句较多,具有明显的“一逗到底”特征,逻辑关系一般隐含在句子中,这与英语的表达习惯截然不同,英文中多用连词等将逻辑关系表达出来;多用并列短句或并列谓语,简洁有力英语中通常使用连接词,出现大量各式各样的从句,多用非谓语动词等表达,句式丰富;句子多采用无主句形式来表达,原文读者只要结合具体的语境就可明白意思,然而,英语需有主语才符合语法结构因此,在翻译过程中,竹生认为在翻译政治文章时,尤其是关于政策方针上的,必须注意词句的翻译(竹生,1985)2 奈达功能对等理论概述2.1 奈达简介上文分析了政府工作报告的文体、语言特征,现介绍奈达及其提出的功能对等原理尤金·奈达(Eugene Nida)是美国著名的语言学家、圣经研究专家、翻译理论家及翻译家,被誉为西方“现代翻译理论之父”奈达是一位在译坛响当当的长青学者,其论著和翻译思想在美国及世界翻译界至今都很受欢迎他在翻译《圣经》的过程中,基于实践和实际,发展出了一套有自己想法的翻译理论,在翻译史上留下浓重的一笔2.2 功能对等理论简介奈达认为,在翻译过程中,语言和文化方面差异的存在在所难免,这需要译者站在目的语读者的角度上,通过调整或转换译文等方式,使译文能让读者明白和接受,由此,奈达提出了著名的功能对等理论。
在这一理论中,他认为译文读者及其信息内容之间的关系应与原文读者及其信息内容之间的关系基本一致(Nida,1964:159)奈达反对字字对译的死板对应,认为译者应该在理解原文的基础上译出目标读者能读懂的译文功能对等中的对等包括词汇、.句法、 文体对等四个方面并且,奈达认为译出原文的意义比译出其形式更重要(郭建中,2000:67)译者在翻译时很难在内容和形式上同时再创作,因此,一般情况下,为了使内容准确,不得不牺牲形式功能对等翻译理论一般运用在跨文化翻译中,但也可以用来指导翻译具有浓厚中国特色文化的政治文献,比如《政府工作报告》其译文接受者都是外国人士,在语言、文化等方面都与中国存在着巨大的区别, 因此,译者须从外国读者的角度出发,译文能够使外国读者能够看懂,从而达到对外宣传与交流的目的3 从四个方面分析《2016政府工作报告》的英译3.1 词汇方面本文基于奈达动态对等理论,在词汇层面上分析《2016政府工作报告》的英译奈达提出,具有社会文化的术语会造成许多问题(Nida,2004:216)因此,译者可采用以下翻译方法:首先,译者需在完全理解原文意思的基础上进行翻译,不是字对字、机械性的直译;其次,对于具有文化语言差异的政治文本或文献,译者可以对语言进行转换,使译文符合目的语的表达习惯。
只有采取合适的翻译技巧,译文和原文在词汇层面上能够实现自然对等,使目标读者的阅读体验与原文读者的阅读体验大致相同3.1.1 增词译法采取合适的翻译策略,首先要了解汉语与英语这两种语言的不同汉英两种语言由于用词造句的习惯表达不同,社会背景上存在差异等,在表达同一件事情上时常需要在译文中增补一些原文中没有的词语及原文中暗含的语义土生土长的中国人对汉语中某一说法很清楚,不会产生误解,可是如果生搬硬套,一一对应译成英语,就会产生误解而政治文献具有鲜明的政治特征,要求极其准确,如若令目标读者产生误解,对国家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译者需要遵循译文表达习惯,根据意思与语言风格的需要,增添恰当的词汇,实现内容和原文意思的对等原文: 海外仓译文: overseas warehouses for export products1“海外倉”,简洁而又形象,高度概括了所要表达的内容,中国读者能在语境中理解其真正的内涵然而,如果译者不经过缜密揣摩采取有效的翻译技巧,对于不了解中国社会的外国读者,译文可能会引起读者的误解海外仓”的译文中增添了“for export products”,其目的也是使读者理解内容,虽然译者在形式上没有实现与原文的对等,但力求在意思上的对等,这是译者站在读者的角度采取的翻译策略。
这样的例子在报告中还有许多,译者应首先搞清文本的语境,真正理解原文的真正意思,寻找最自然对等的翻译3.1.2 转词译法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词语和短语重复出现然而,英文中不提倡重复,提倡灵活多样,而中国倾向于反复以增强语气或语势为了使译文更加准确和忠实,在翻译的过程中,灵活使用词语非常重要,如若不然,译文模糊不清对于政府工作报告中重复的词语,译者需根据具体的意思和语境来译以“推进”为例,译者根据语境和搭配转换词语原文:重点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三大战略”译文: priority was placed on moving forward with the Three Initiatives ......原文:推进户籍制度改革,....译文: We pressed ahead with the reform of ....1从以上的例子可以看出,虽然“推进”屡屡出现在报告中,但在译文中没有使用相同的单词或短语译者认真研究,理解原文的基本意思,并结合语境,以灵活的方式给出一个适当、准确的译文,从而有助于读者了解报告的内容译文与汉语信息及内容保持一致,实现功能对等,使译文读者的反应与原文读者的反应相同。
3.1.3 省词译法除了增添和转换词语,省略词语也是一种有效的翻译技巧在翻译过程中,为了让译文读者接受原文,调整或省略词语是很有必要的如果不采取省略的译法,不但会使译文臃肿,还会造成表达习惯不符合英文表达的问题换句话说,省略原则是在遵循原文内容的前提下,使译文更准确简洁,使译文读者理解译文原文: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译文: become more aware of the need to uphold political integrity, keep in mind the bigger picture, follow the CPC as the core of the Chinese leadership, act consistently with CPC Central Committee policy.1重复是汉语的一个特征,具有节奏感,加强气势,使原文通顺流畅,但英文不提倡重复译文运用“省略”翻译手段,省略其中三个“意识”,只把一个“意识”表达出来,避免了重复这符合英语的行文习惯,恰当运用奈达功能对等理论进行翻译,使译文读者的阅读反应与原文读者的阅读反应一致。
3.2 句法方面上文主要论述词汇方面的对等,现在谈谈句法方面的对等众所周知,英语属于形合的语言,而汉语则是意合的语言汉语无主语的句子较多且句子较松散,并列结构也较多,而英语多用介词、关系词和连接词等手段使句子紧凑更重要的是,英语在语法上不能缺少主语因为政府工作报告涉及的内容比较广泛,因此,有许多汉语长句,而英语的句子紧凑在翻译过程中,译者要采取恰当的翻译策略来准确地表述出原文句子中的内在逻辑,使汉英句子的翻译在逻辑上达到对等3.2.1 长句翻译在汉语句子中,常常出现“一逗到底”的现象层次结构不明显,逻辑关系常常隐藏在句子中汉语和英语在句法层面上存在巨大差异因此,我们应该梳理原文的逻辑结构,增加隐含在语篇中的关联词和逻辑主语,使英汉翻译实现功能对等,译文读者阅读体验与原文阅读体验大致相同原文: 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新的重大成就译文: However, under the leadership of ..... As a result, progress has been achieved ......1由于政府工作报告中长句子复杂。
译文根据意群、因果关系在前两小句断句,将“在...领导下”和“以坚定的信心和非凡的勇气”处理为以“under”、“with”引导的状语,将“攻坚克难,开拓进取”处理为主谓结构,并且增加“However(然而)”和“As a result(结果)” 将原文的隐形逻辑表述出来,实现功能对等,使目标读者接受并理解译文3.2.2 无主语句子的翻译除了长句外,汉语和英语的主要区别还包括漢语中有大量的零主语句中国人讲究意合,注重内容,而忽略了句型然而,英语主语具有决定性的语法功能主语和谓语是相互依存的,除了特殊的句子,如祈使句,主语在英语句子中通常是需要的因此,在汉语中遇到零主语时,特别是在政府报告中,译者需根据功能对等理论,增加代词等词作主语,构成一个完整的句子原文: 坚持企业为主、政府推动、市场化运作,实施一批重大示范项目译文: We will ......1例子中的原文缺乏主语毫无疑问,主语在英语中是必不可少的翻译中要把代词作为主语,如“我们”、“你”是必要的另一方面,上面有几个动词的句子是“坚持”推动”运作”实施”,并有许多短句,所以很难理清逻辑关系我们应该分析真正的主语,确定相关的主谓动词。
只有这样,目标读者的反应跟原文读者的反应相一致3.3 语篇方面论述词汇、句法上的翻译后,从语篇上思量翻译也是非常重要的语篇是由词和句子组成根据功能对等理论,我们不仅要分析语言本身,还要在特定的语境中表达语言的意义和功能作者结合语境和背景知识,从衔接和连贯两个方面来探讨报告的译文如何实现语篇等值3.3.1 衔接译者要做到译文行文流畅达意,则要做到译文语句间的衔接译者需要注意英汉衔接手段上的差异,即英语中连接词用得比汉语多,代词使用频率比汉语高,翻译时顺应英语的行文习惯,实现功能对等原文:经过多年的快速发展,我国物质基础雄厚,经济韧性强、潜力足、回旋余地大,改革开放不断注入新动力,创新宏观调控积累了丰富经验译文: Thanks to ..... At the same time,.....1原文例子中,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不明确,所以,在翻译时,增加“Thanks to”,把前后两句处理为因果关系,并且增添“At the same time”这一短语表达,实现句与句之间的衔接,使目标读者的反应与原文的反应相一致3.3.2 连贯冯庆华认为“连贯是词语、分句、句子、句群在概念上、逻辑上合理、恰当地连为一体的语篇特征。
有一个内在的逻辑结构从头到尾贯通全篇,达到时空顺序明晰,逻辑推进层次分明的效果”(冯庆华,2008:262)译者在翻译时,将看似独立、实为相互照应的句内、句间或段间的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