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音版三年上册第8课《丰收歌舞》中欣赏课《丰收》教学设计 金祥中心校 王小东1、 教学目标:听辨出管弦乐《丰收》(片段)中两个不同主题旋律 的重复和对比,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不同音乐主题的情绪特点,感受人们劳动丰收的喜悦之情,激发热爱家乡、热爱劳动的感情2、 教学重点、难点:在聆听的过程中对旋律和音色的感知,能听辨出主题音乐的变化感受和体验不同的音乐作品3、 教学方法:欣赏法、聆听法、情境法、讨论法等4、 学习方法: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5、 教学用具:多媒体、图片、电子琴、打击乐等6、 教材分析:管弦乐曲《丰收》,原是影片《海霞》中的配乐,后由作者王酩本人将影片中的配乐整理改编成管弦乐《海霞组曲》,这部组曲由《童年》《解放》《织网》《丰收》《胜利》五首乐曲构成《丰收》一曲则突出了欢快喜庆的气氛,整曲充满舞蹈性的节奏动感而愉悦人心一、教 学 过 程 1、导入新课 师:人们在喜庆和丰收日子里,会热情奔放的手舞足蹈,下面请大家欣赏管弦乐《海霞组曲》 师:视频看完了,你知道这首曲子里哪个部分的音乐旋律热情、节奏短促有力吗? 生:第四部分二、讲授新课(一)初听管弦乐曲《丰收》 师:本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欣赏一首以管弦乐为主的乐曲。
在欣赏的同时思考该乐曲给你带来怎样的感受?(喜悦、热情) 1、学生欣赏乐曲 2、教师简介作品背景: 管弦乐曲《丰收》,原是影片《海霞》中的配乐,后由作者王酩本人将影片中的配乐整理改编成管弦乐《海霞组曲》,这部组曲由《童年》《解放》《织网》《丰收》《胜利》五首乐曲构成《丰收》一曲则突出了欢快喜庆的气氛,整曲充满舞蹈性的节奏动感而愉悦人心 3、教师提问,学生回答 (二)再次聆听,整体感知 师:有谁知道乐曲表达了一种怎样的主题?(多提问几个学生) 生:丰收的喜悦之情 师:管弦乐《丰收》通过情绪热烈的旋律,抒发了劳动者喜获丰收的欢快心情 师:下面咱们来分乐段欣赏管弦乐《丰收》 1、出示两段主题旋律,分别随琴声唱一唱,指导学生从旋律特点、节奏、力度和演奏形式等方面,感受这两段音乐的不同特点 师:第一乐段主题旋律听后能让人联想到哪些情景? 学生思考、交流、回答(适当小组讨论) 师:展现了一幅热烈、欢腾,你追我赶热情欢乐的劳动场面节奏短促有力,尤其是最后的部分,情绪更为高涨,演奏形式主要是合奏和木管乐器演奏两种方式。
图片或者课件展示) 师:随琴哼唱主题旋律 2、播放第二乐段主题旋律 师:第二段旋律听后自己有哪些感受? 生:优美、舒展 师:第二乐段主题旋律听后能让人联想到哪些情景? 学生思考、交流、回答(适当小组讨论) 师:这一部分旋律优美如歌,节奏舒展,主要以弦乐演奏为主,更显抒情,抒发了人们内心的喜悦之情图片或者课件展示)(三)、复听音乐,深刻领悟 1、这两段音乐,哪段音乐仿佛小伙子在热情奔放地舞蹈?哪段音乐好似姑娘们明快柔美的歌声? 学生思考、交流、回答(适当小组讨论) 生:第一段和第二段 2、乐曲中第、段旋律各出现了几次? 学生思考、交流、回答(适当小组讨论) 3、当乐曲第一段旋律出现时,请随音乐按下列八小节节奏呼喊或拍手,表现丰收的喜悦 2/4Х Х ∣Х 0∣Х 0∣Х 0∣Х Х ∣Х 0∣Х 0∣Х 0∣ 嗨 嗨 嗨! 嗨 嗨! 嗨 嗨 嗨! 嗨 嗨! 4、教师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手势动作来表现节奏型 三、拓展延伸:1、当乐曲第一段旋律出现时教师引导学生用各种手势动作或呼 喊来表现音乐。
2、感受第二段旋律并用动作来表现这段音乐的优美舒展 3、整体感知乐曲《丰收》谈本节课收获 4、学生听音乐后谈感受,要让学生尽情的说,教师要加以引导 四、教师总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欣赏管弦乐《丰收》,乐曲中以两首不同情趣的舞曲加以组合,烘托渔民丰收后的喜悦心情,了解了管弦乐的表演效果,又感受到渔民丰收的乐趣,同时我们也体会到渔民劳动的辛苦,我们要做个从小热爱劳动的好孩子,长大后把家乡建设得更美!五、教学反思:要上好一堂音乐欣赏课,重点在于教师带领学生随着音乐的起伏而起伏,从而在一次次的欣赏课堂中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意识,达到陶冶性情,培养情操的目的但学生天生活泼,爱玩好动,好奇心强,想象力更丰富,不可能整堂课都安安静静地在座位上欣赏音乐,根据以上这些特点,我在这堂课上运用先灌输学生要做一个文明的欣赏者的教学手段,再把自己的教学内容又紧凑的衔接起来,使得这堂的教学效果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