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广播影视学院张丽平 建国60周年来抚顺市基础设施建设变化的调研报告.docx

aa****6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35.27KB
约27页
文档ID:50364034
广播影视学院张丽平 建国60周年来抚顺市基础设施建设变化的调研报告.docx_第1页
1/27

广播影视学院张丽平广播影视学院张丽平 建国建国 6060 周年来抚周年来抚 顺市基础设施建设变化的调研报告顺市基础设施建设变化的调研报告建国 60 周年来抚顺市基础设施建设变化的调研报告今年八月初的一天,我坐上了刚刚开通的沈抚城际铁路,兴奋之情溢于言表,沿途我一直感叹抚顺的发展,感受着这样快速的铁路给我带来的方便和快捷,我有感于抚顺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巨大变化,决定写这样一篇调查报告,并以此来提高我的社会实践能力,更好的在实践中深入群众,把我所了解的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等内容在实践中加以体会和理解,以便提高自己运用理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此次社会实践调研活动由抚顺市社会科学院协助完成,报告涉及:抚顺的自然经济概况、基础设施与经济和城市发展的关系、建国以来抚顺市基础设施建设情况(包括公路、铁路、邮政、供水、供电、园林绿化等内容)以及我自己的一些思考等六方面的内容一、抚顺的自然和经济概况(一)抚顺的自然概况抚顺市位于辽宁省东部偏北,地处东经 123°39′至25°28′,北纬 41°14 至 42°28′之间地理位置优越, ,东与吉林接壤,西距省会沈阳市 45 公里,北与铁岭毗邻,南与本溪相望。

全市辖四区:新抚区、望花区、东洲区、顺城区,三县:清原县、新宾县、抚顺县,和两个开发区:抚顺经济开发区、抚顺胜利开发区东西长 151公里南北宽 138 公里,全市总面积 11271.5 平方公里抚顺是多民族杂散居地区,民族总数为 34 个,其中少数民族33 个,在全市总人口中,汉族占 72.51%,少数民族占27.49%截至 XX 年底,全市总人口 223.7 万人,其中市区人员 140.1 万人占总人口比重 62.6%,三县总人口 83.6 万人,占总人口比重 37.4%抚顺属长白山余脉,呈东南高西北低之势,境内山峦连绵起伏,水源充沛,土壤肥沃,森林资源十分丰富,在茫茫林海中,生长着 200 余种乔灌木繁茂翠绿的松林,挺拔劲秀的柞林,披红挂素的桦林和宏伟的壮观的人工落叶松林交相辉映,构成了抚顺林区的主体,是辽宁省的重点林区草场资源也及其丰富,具有发展草食动物的良好资源除此之外,抚顺还有十分丰富的矿产资源,有金属、非金属、煤矿三大类矿产资源 34 种,历来就有煤都之称由此发展起来的煤精雕刻艺术,堪称世界一绝,用煤精雕刻的飞禽走兽、神话故事、花鸟鱼虫及书案等工艺品美观大方质朴素雅心灵手巧的抚顺人精湛的根雕技艺, “辽宁根艺学会”就设在这里。

除了树木、矿产、艺术,抚顺的人参、鹿茸、林蛙也是品质高、口碑好,广受赞誉!(二)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胡锦涛同志指出:“树立科学发展观,必须始终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 ”①抚顺的经济在各方的不断努力下不断的发展,全市各项指标均能全面或超额完成年度计划据 XX 年统计,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547.2 亿元,比上年增长 16.1%,高于计划 0.1 个百分点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 281.5 亿元,比上年增长40.2%,高于计划 1.2 个百分点,外商直接投资完成 6850万美元,比上年增长 29.8%,高于计划 6.8 各百分点,域外引资完成 163.8 亿元,比上年增长 34.5%,高于计划 11.5个百分点全地区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到 36.7 亿元,比上年增长 33.3%,全地区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到 36.7 亿元,比行年增长 22.4%,社会消费品总额实现 235.6 亿元,比上年增长 16.5%高于计划 2.5 个百分点,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 10806 元,比上年增长 16.2%,高于计划 0.2 个百分点,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 4850 元,比上年增长16.6%,高于计划 4.6 个百分点。

万元生产总值能耗降低4.6%,超额完成计划 0.2 个百分点抚顺市的政府领导,以科学发展观总揽全局,始终铭记胡锦涛同志在谈到科学发展观问题时所强调的“要深刻理解第一要义是发展”②从而使抚顺的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经济是一个城市发展的基础,有了经济作后盾,那么一个城市的迅猛变化便有了一个有力的讨论依据……二、基础设施与经济(一)何为基础设施基础设施是指为社会生产和居民生活提供公共服务的物质工程设施,是用于保证国家或地区社会经济活动正常进行的公共服务系统它是社会赖以生存的一般物质条件基础设施不仅包括公路、铁路、机场、通讯、水电煤气等公共设施,即俗称的基础建设(physicalinfrastructure),而且包括教育、科技、医疗卫生、体育、文化等基础设施作为城市运行的载体,与城市的自然附属物包括土地、水体、矿床等有紧密联系,它是在原有的自然附属物的基础上,经过人们的加工改造而建立起来的,受自然的制约,建设和改造城市基础设施时,必须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二)基础设施与经济的关系1、经济的基础作用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是进行一切建设的物质基础,建立完善的基础设施往往需要较长的时间和巨额投资,要以强大的经济做后盾,经济始终推动着基础设施的建设,始终为基础设施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2、基础设施的“乘数效应”“乘数效应” ,即能带来几倍于投资的社会总需求和国民收入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基础设施是否完善,是经济是否可以长期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基础完善的基础设施对加速社会经济活动,促进去空间分布形态演变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三、见证沧桑巨变(一)高路入云端,旧貌换新颜俗话说“要想富,先修路” ,交通是现代化的标志之一回想新中国刚成立时交通的窘迫,全国仅有 3 万公里公路,铁路能通车里程只有 1 万多公里,由此,抚顺当时的交通境况概可想见,手提肩扛,最好的骑个自行车,以此来运送东西,走在脚下的土路上, “大风起兮‘沙’飞扬” 、 “前不见‘过客’ ,后不见来者” ,应该是当时真实的写照吧然而,有什么样的发展观就有什么样的发展结果,这种窘态是不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长期存在的一代代的中国人改变了中国,一代代的抚顺人,改变了抚顺,正如毛泽东同志在《水调歌头·游泳》中所写的那样“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今日得宽馀,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风樯动,龟蛇静,起宏图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1、公路建设(1)高速公路沈吉高速公路南杂木至草市段,全长 84 公里,XX 年完成投资 6.6 亿元,仅用 45 天就基本完成拆迁任务,保证了工程的顺利开工,如此快速和谐拆迁,在全省高速公路拆迁史上前所未有,得到了省交通厅的高度赞誉,省交通厅给予抚顺市高速公路出口建设公铁立交项目近亿元的支持,极大促进了抚顺高速公路的建设。

永陵至桓仁高速公路,抚顺境内全长 26 公里,高速公路的建设,使交通运输更加方便快捷,极大的促进了抚顺经济的增长2)普通公路建设公路建设对抚顺社会发展和经济振兴起到了巨大的拉动作用公路通达通畅能力明显提高,到 XX 年底,本市二级以上公路达 1534 公里,比上年增加 193 公里,黑色路面达 3448 公里,比上年增加 352 公里,据统计,1989 年抚顺市的公路密度仅达 19.7 公里/每百平方公里,而到 XX 年底,抚顺市的公里密度就达到了 35.3 公里/每百平方公里(不含村级) 农村公路网建设拉动新农村建设意义重大,为了满足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解决农民出行难的问题,XX 年实际完成投资 1.5 亿元,实施黑色路面 303 公里,路基改造184 公里,解决 58 个行政村通油路,通油路的行政村比重大 95.4%,通油路行政村比重位列全市第五位,比 XX 年前移了三个位次,极大地推动了农村产业化的发展,改变了农村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的状况,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创造了良好的交通条件,到 XX 年底,除了清原满足自治县外,其他 6 个县区都提前实现了 100%行政村通油路2、城市公交与长途客运抚顺市城市公交线网布局更加合理化公交设施也在逐年完善,据 XX 年统计,XX 年一年的时间更新、新增公交车辆 141 台,为年计划的 117.5%,新建候车亭 63 个,站牌150 组,分别为年计划的 2.1 倍和 3 倍,公交 Ic 卡工作取得阶段性进展,基本完成了前期工作。

抚顺市长途客运有限公司是由国有企业改制的民营股份制企业,XX 年,公司拥有营运线路 99 条,营运客车 189 台,营运线路总里程 13432 公里,线路辐射北京、天津、吉林和省内市、县及本市乡镇,日发车班次 299 个,日运送旅客 8000 余人次3、铁路建设(1)沈吉铁路、苏抚铁路从抚顺穿境而过沈阳铁路大官屯站位于抚顺市新抚区千金路 56 号,车站中心里程为苏抚线 50km966m,按业务性质为货运站,按工作量为一等站,主要担负抚顺市煤炭、石油、钢铁、化工、水泥等工业产品及原材料的运输任务,对抚顺的工业发展有重大意义,车站设有正线 1 条,站线 22 条,专用线 2 条,牵出线2 条,道岔 109 组,信号机 60 架,车站紧紧围绕“内运挖潜,重点突破”的目标,截至 XX 年全年完成货物发送量582 万吨,实现日均装车 284 车,实现运输收入 25109 万吨2)沈抚城际铁路XX 年 7 月 30 日上午,沈抚城际铁路在抚顺北站举行剪彩仪式,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张文岳宣布沈抚城际铁路正式通车,省长陈政高致辞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副主任、铁道部原副部长孙永福代表铁道部出席仪式并致贺词。

这标志着沈抚城际铁路在经过 1 个月的试运行后正式开通沈抚城际铁路于 XX 年 11 月开工,全长 61 公里工程起于沈大线的沈阳站,经浑河、榆树台、大官屯等站到达终点站抚顺北站沿途共计 18 个车站,设计时速为 120 公里,直达列车 49 分钟可跑完全程这条铁路是由苏抚铁路改建而成,是我国首条在既有线路上实施改造的城际铁路沈抚城际铁路使用联网客服系统,铁路全线的设备运行情况,包括列车班次、售票情况等,均可以直接反馈到车站,乘客坐在候车室就可以通过电子屏幕或广播了解运行情况执行沈抚城际铁路的列车为“和谐号”动车组,初期运行每天开行 5 对列车沈抚城际铁路是沈抚同城化的重要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对沈阳、抚顺两市实现优势互补,加快推进沈阳经济区一体化进程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经验表明,一个国家坚持什么样的发展观,对这个国家的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有什么样的发展观,就会有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就会对发展的实践产生根本性、全局性的重大影响,对一个城市来说也是如此,抚顺市的领导者和建设者们,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全面协调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打造出了一个“高路入云端,旧貌换新颜”的新局面,真正做到了“条条大路通发展”!(二)思念何须鸿雁寄,邮政更能传情谊古时人们用鸿雁传书;来表达情谊,寄托思念,随着时代的发展,鸿雁传书只剩下了一个浪漫而虚幻的影子,效率更高的邮政事业正在不断的成长……就全国而言,建国 60 年来,邮政行业总体保持快速增长的态势,邮政行业业务收入从 1950 的 6209 万元增长到 XX 年的 960 亿元,增长了 1546 倍,年均增长 13.5%,解放前,全国仅有邮政局 26328 处,全国不少地区的邮运只能靠马运人扛,生产效率十分低下。

60 年来,邮政部门依靠科技进步,发展邮政事业,邮政通信网技术装备和通信能力逐步提高,XX 年,邮政行业拥有营业网点 6.9 万处,从业人员 97.3 万人,全国邮路总数 2.1 万条,总长度(单程)369 万公里,实现了航空、铁路公路、水路等多种运输手段的综合利用,我国的邮政网路已成为世界规模最大的邮政网络之一抚顺市的邮政事业可以说是发展迅速,XX 是年抚顺邮政实现政企分开,步入公司化的第一年抚顺邮政坚持改革发展,强化企业管理,提升服务水平,实现了公司化运营的良好开局抚顺市邮政局下辖抚顺邮政局、清原满族自治县邮政局、新宾满族自治县邮政局下设 8 个专业局:储汇分局、电子信息分局、营业分局、邮资票品分局、发行投递分局,速递物流分局、函件广告分局、分拣。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