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传播学博士教育论文【摘要】中国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自1984年1月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两家高校获得新闻学博士学位授予权至今,总体可分为萌芽、成熟、拓展三个发展阶段现阶段中国具有18个新闻传播学博士学位授予点,其中具有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的单位有15家,具有新闻学或传播学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的单位有3家,主要集中在国内较早开展新闻教育的、师资水平一流的综合性高校;具有博士生导师资格的教授或副教授已从3位发展到268位,博导的年龄、性别、专业方向结构趋于合理近年来,大陆博士生教育开始走向国际化、注重内涵发展、学科特色,以及应用实践 【关键词】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新闻传播科学建设;博士学位;新闻传播学发展史 一、新闻传播学博士教育发展历史概述 中国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期望培养具有厚实的人文和社会科学知识,熟悉新闻传播的历史和现状,掌握本学科的最新进展,在某一专业领域或研究方向有深入研究,具备独立从事学术研究和教学的高层次人才与新闻传播学相关的学科有社会学、心理学、文学、法学、政治学和管理学等我国新闻传播博士研究生教育发展至今,大致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1984-1999年为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的萌芽阶段在新闻学正式设立博士点之前,国内已有6所高校开设新闻系,8个高校开设新闻专业,1个广播学院,以及1个研究生新闻系全国新闻专业应届毕业大学生达519名,研究生78名,专职教员274人(含副教授、教授25人),在校学生已达1561名1984年1月3日,国务院批准《第二批博士和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名单》,中国人民大学与复旦大学首次获得了新闻学博士学位授予权,并于次年开始招生,这标志着中国大陆终于能培养最高级别的新闻人才1997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调整,“新闻学”由过去的二级学科调升为一级学科“新闻传播学”,下设“新闻学”和“传播学”两个二级学科次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通过“第七批名单”,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和中国传媒大学获得新闻学博士学位授予权,中国人民大学与复旦大学获得传播学博士学位授予权1999年,武汉大学成立了大众传播与知识信息管理学院,获新闻学博士学位授予权,成为20世纪末最后一个获得新闻传播学博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在萌芽阶段,共有5所高校拥有新闻传播学科的博士学位授予权,其中中国人民大学和复旦大学拥有一级学科新闻传播学的博士学位授予权;中国传媒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以及武汉大学拥有新闻学博士学位授予权。
此时中国新闻传播博士教育面临的最主要的问题是生源不足在当时的时代环境下,攻读博士学位要牺牲一定的经济利益,这导致了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源不足,缺少挑选余地,使博士生的质量受到影响(方汉奇,2000)2000年-2009年为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的成熟阶段2000年12月28日,《第八批博士和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名单》获准通过中国传媒大学获得传播学博士学位授予权,成为第3所拥有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同年,国务院学位办批准有新闻传播学博士学位授予权一级学科的高校可以自主设立二级学科专业点,这为新闻传播学博士教育开辟新的空间,如中国人民大学开设传媒经济学、复旦大学开设广播电视学等2003年,在“第九批名单”中华中科技大学获得二级学科新闻学博士学位授予权;武汉大学和清华大学获得二级学科传播学博士学位授予权;武汉大学升为第4所拥有一级学科.3NewsDissemination新闻传播前沿论衡新闻传播学博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2006年,“第十批名单”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通过,南京师范大学、暨南大学、四川大学和南京政治学院获得二级学科新闻学的博士学位授予权;北京大学、上海大学、浙江大学和厦门大学获得二级学科传播学的博士学位授予权;而清华大学和华中科技大学取得了一级学科新闻传播学的博士学位授予权。
跃进阶段的新闻传播学博士教育的发展满足了许多高等院校和相关单位对高层次人才的急迫需求,是新闻传播教育时代的一次转折(陈培爱,2006)共有10所高校在21世纪加入到新闻传播学博士生培养的队伍之中成熟阶段呈现出如下特点:首先,新闻传播学博士教育发展是表现为层次性的逐步推进比起萌芽阶段十余年的沉寂,在成熟阶段大陆新闻传播博士教育的发展,随着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对全国各高校博士、硕士点的宏观布局调整,每3年进行一次扩张,循序渐进,有条不紊其次,快速发展的同时保证质量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要求,拟立项建设为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的高校,一般应已是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或该一级学科下所有二级学科均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拟立项建设为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的,一般应为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因此各个高校都是从新闻学、传播学两个二级学科点的建设开始,稳步推进,在保证教学质量与师资条件完善的前提下,再根据社会对新闻传播博士人才的需求,进一步扩张学科最后,发展注重整体性,布局由点到面萌芽时期拥有新闻传播博士学位授予资格的高校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而在成熟阶段,在发展北京、上海和武汉等大城市的基础上,又增加了南京、广州、成都、杭州和厦门等城市,新闻传播博士教育在全国范围内展开。
2010年至今则为大陆新闻传播博士教育的拓展阶段2010年,北京大学、上海大学、浙江大学、厦门大学、暨南大学、四川大学、河北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和山东大学,共9所高校获得一级学科新闻传播学博士学位授予权,并陆续开始招生其中河北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以及山东大学是首次直接获得一级学科新闻传播学的博士学位授予权算上授予新闻学博士学位的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南京政治学院和南京师范大学,目前大陆共有18个新闻学或传播学博士学位的授予点在2010年的井喷式扩张之后,新闻传播博士教育的发展趋于缓和,拓展阶段有如下特点:首先,全国新闻传播教育博士点的分布趋于完善,原先具有优势的省份或地区得到巩固与加强,河北、山东、重庆和安徽等省份也逐渐加入到新闻传播博士人才培养的行列中新闻传播博士人才培养的版图已基本奠定,即以北京、上海为核心的东部地区向西部输送人才的格局其次,有些高校通过将新闻学或传播学挂靠在其他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一级学科下的方式,设置交叉学科的博士点,对原有的人才教育模式进行革新,培养跨学科、综合性的新闻传播人才新闻学和传播学本来就是综合性非常强的科学,因此通过跨学科的方式培养博士级别的人才,是拓展阶段的必然趋势。
最后,快速扩张式的新闻传播学博士教育发展模式受到学界的反思与讨论尽管现阶段新闻传播学博士培养的精英取向暂时没有发生根本变化,但是存在着规模扩张的压力和师生比例失调的隐患(罗以澄,2008;吴锋、张先龙,2011);以一级学科点和博士点的数量,来衡量学科建设水平,并作为学科乃至大学实力象征的粗放经营模式受到了质疑(吴廷俊,2009;胡春阳,2010;黄旦,2014) 二、新闻传播学博士教育发展现状与师资 纵观整个大陆新闻传播学博士教育的发展历程,新闻传播学博士教育充分反映了不同时代的历史背景,体现了在不同阶段下社会各界对新闻传播学高级人才需求与期望,也符合一般学科从兴起、繁荣到转型的发展规律从总体上来看,大陆新闻传播学博士教育质量较高,注重建设,各个培养单位特色突出,涌现出一批国家级的学科建设示范点,在新闻传播教育中起到突出的引领作用(赵玉明、庞亮,2008),如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的一级学科新闻传播学和中国传媒大学的二级学科新闻学皆列为国家重点学科名单目前中国新闻传播学博士学位授予点,主要是在国内较早开展新闻教育的、师资水平一流的综合性高校除了山东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外(其新闻学专业始于20世纪60年代外,并于1995年重新恢复),剩余的16家培养单位均于1985年前——新闻学被列为博士学位二级学科前——开展了有建制的新闻教学活动。
其中于2010年直接获得新闻传播学一级博士学位授予权的河北大学和华东师范大学同样也具有从事新闻教育悠久的历史河北大学于1982年就开设过新闻专业,有教职工10人,在校本.3NewsDissemination新闻传播前沿论衡科生30人,华东师范大学的前身——大夏大学(1929年)和光华大学(1925年)——更是在创校伊始就开设新闻学和广告学的课程,是当时国内最早的一批开展新闻教育的高校之一从各个高校的综合实力来看,在16所招收新闻传播学博士的高校中,有11所属于“985”兼“211”高校,5所属于“211”高校,而且有14所高校长期占据国内百强高校排名的前50名,剩余的2所高校的排名也在100名左右尽管各个院校类型侧重有所不同,如清华大学和华中科技大学侧重于理工科,华东师范大学和南京师范大学侧重于师范类,但绝大多数高校都属于综合性院校(中国传媒大学属于艺术类院校),因此可以说承担大陆新闻传播学博士教育的主体单位是老牌综合性一流大学,为新闻传播学博士生的培养提供了天然的人文底蕴和跨学科培养的可能性(吴锋、张先龙,2011)在17个具有新闻传播学博士学位授予权的单位的命名上,有14个单位以“新闻/传播学院”命名(包含新闻学院、传播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新闻与传播学系、新闻传播学院、新闻传播学部、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等),这是在传播学在大陆被纳入学术视野和学科建制后,各个新闻传播学教育单位的主流命名方式。
其中有2个单位仍然以“新闻学院”命名,分别是大陆最早开展新闻学硕士与博士教育的中国人民大学和复旦大学,尽管“新闻学院”的内涵在发生变化,科系专业在不断丰富,但是保留“新闻学院”作为学院的招牌,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老牌新闻院校的历史延承余下的4个新闻传播学博士教育单位系交叉型院系:山东大学和四川大学向来以文学见长,将文学与新闻传播学交叉,故以“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命名;上海大学将艺术学与新闻传播学交叉,成立“影视艺术技术学院”,于2015年改名为“电影学院”;浙江大学将文化学与新闻传播学交叉,故以“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命名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博士点挂靠一级学科公共管理学下,设置了大众传播与媒介管理二级学科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设计学院于2002年9月成立,在一级学科工商管理下设立新媒体传播与管理交叉学科的博士点,以及文化产业与媒体管理二级博士点另外,其他挂靠的新闻传播学博士点还有,同济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设有新媒体艺术与理论博士研究方向;安徽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于2012年起挂靠在一级学科中国语言文学下,招收媒介文化方向博士研究生;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招收政治传播学、公共传播管理博士研究生;重庆大学新闻学院,于2013年起依托法学院法学一级学科博士点,自主设置新闻法学二级学科博士点;华中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与文学院共建“文化传播”博士点(与文学院分别设点招生);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设有传媒管理博士点。
我国新闻传播学的博导队伍依照新闻教育发展历程大致能分为三个梯队来自第一梯队的博导为当年同时拥有政治资本、业务资本和教育资本的“老新闻”,如甘惜分、王中来自第二梯队的博导,一部分是文革前的教师,碰到好气候,迅速成长为骨干:如方汉奇、蓝鸿文和丁淦林等;另一部分是大陆新闻教育机构自己培养的博士、硕士中的后起之秀,如童兵、李良荣和刘建明等来自第三梯队的博导具有高学历和新知识,视野更加开阔,知识结构更加合理,将带动新闻传播学研究走向高层次和规范化,包含自己培养的博士、硕士,以及从海外学成归国的洋博士(向芬,2009;吴廷俊,2009)笔者对目前大陆17个具有新闻学或传播学博士点的高校或研究机构(不包含南京政治学院,以及挂靠在其他一级学科下的新闻传播博士点)的268位博士生导师进行了初步的统计分析(所有资料来自于各新闻传播学博士授予点官方网站的师资简介,截至2016年6月),除个别博士生导师为副教授外,其余博导均为教师60和70年代的博导是大陆目前新闻传播学博士教育的主力军,占72%处于退休边缘的50年代的博导占总人数的21%,20、80年代的博导极少,仅为个别现象从性别比例来看,在40年代的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