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关于开展煤矿生产技术与装备政策导向调研工作的说明中国煤炭工业协会顾问乌荣康(2007 年 12 月 18 日)1 工作由来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煤炭工业得到了快速发展,生产技术和装备水平大幅度提高,保障了国民经济不断发展对煤炭的需要但从 总体来看,煤矿生产技术与装备水平与世界先进水平还有很大差距,煤矿装备差,效率低,不适应煤炭工业健康发展的问题十分突出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和“国务院关于促进煤炭工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促进煤炭企业“采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加快高产高效矿井建设,提高煤矿装备现代化、系统自动化、管理信息化水平,淘汰落后的技术装备与工艺,推动煤炭工业科技进步” 的要求,国家发展改革委经济运行局提出了“煤矿生产技术与装备政策导向”研究方案(以下简称“政策导向”,见附件 1) ,通过对目前国内外先进和适用的煤炭生产技术与装备的调查分析,根据我国煤矿地质开采条件,遵循先进、适用、安全、高效、节能、环保的原则,提出煤矿生产系统鼓励、推广、限制和禁止使用的煤矿生产技术与装备的政策导向 这项工作对加快改变当前我国煤矿生产技术与装备水平整体较为落后的局面,规范与引导煤炭企业采用先进适用、安全高- 2 - 效、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生产技术与装备,提高生产力水平具有重大作用。
2 研究范围按照国家发展改革委提出的“政策导向”研究方案要求,结合我国煤炭工业的实际情况, “政策导向”研究范围是:生产矿井(露天);生产矿井(露天)生产系统(环节) ;生产系统(环节)的专业范围:井工煤矿为⑴采煤、⑵掘进、⑶供电、⑷提升、⑸运输、⑹排水、⑺通风、⑻瓦斯防治、⑼粉尘防治、⑽防灭火、⑾防治水、⑿防冲击地压、⒀热害防治、⒁监测监控、⒂地质、⒃测量等露天煤矿为采剥、运输、排土、边坡稳定等⒄井工和露天煤矿的矿山救灾设备共二十一个生产系统(环节) 3 研究方法3.1 调研国内不同井型、不同适用条件各类煤矿生产系统(环节)的技术与装备以及国家与地方有关法律、法规、产业(技术)政策3.2 收集与我国煤炭赋存条件较为接近国家的先进技术与装备的信息,促进世界先进生产技术与装备的吸收和应用3.3 以省(区、市)为单位开展“政策导向”研究提出“煤矿生产技术与装备政策导向调研报告” (以下简称“调研报告” ) 3.4 在各省(区、市)“调研报告”的基础上,组织行业生产系统- 3 - (环节)的专家,研究制定煤炭生产技术与装备政策导向4 研究格式为便于工作开展及各类资料汇总,保证“政策导向”简明扼要,研究格式统一、规范。
4.1 “政策导向”框架采用目录形式(见附件2) 目录标题包括“煤矿生产技术与装备” , “专业名称”及“分类类别” 井工煤矿目录编排顺序为:采煤、掘进、供电、提升、运输、排水、通风、瓦斯防治、粉尘防治、防灭火、防治水、防冲击地压、热害防治、监测监控、地质、测量,露天煤矿目录编排顺序为:采剥、运输、排土、边坡稳定,以及矿山救灾装备4.2 “政策导向”目录表的内容采用表格形式表述(见附件3) 目录表格由“生产技术” 、 “相关装备”及“划类依据”三部分组成分别列出“技术名称分类” 、 “技术名称内容”、 “适用条件”,装备“名称” 、 “技术特征”、 “其它”以及“使用情况” 、 “煤矿安全规程、设计规范规定”、 “说明”等栏目目录表附以填表说明,明确“专业名称”及“分类类别”指向,以及“政策导向”中可能涉及到的名词解释和分类(型)标准4.3 为便于栏目内容的填写,提出“各专业技术名称分类,技术名称内容和相关设备内容参考” (见附件 4) ,供各省(区、 市)在研究工作中参考4.4 统一各省(区、市)“煤炭生产技术与装备政策导向的调研报告编写提纲”(以下简称“调研报告提纲” ,见附件 5) 。
内容包括:煤- 4 - 炭工业基本情况,煤矿生产技术与装备情况,本省(区、市)煤炭生产技术与装备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编写“调研报告”的说明,推动“政策导向”实施的保障措施,对国家制定“政策导向”的意见与建议5 工作要求5.1 工作任务安排2008 年 1 月底各省(区、市)完成煤炭生产技术与装备政策导向“调研报告”,上报国家发展改革委经济运行局2008 年 2 月底组织行业有关专家完成煤炭生产技术与装备政策导向(初稿)2008 年 3 月征求各省(区、市)煤炭行业管理部门、安全生产监察部门、煤炭企业,中央直属煤炭企业以及全国科研院所意见5.2 准确把握“鼓励、推广、限制、禁止”四类政策导向的界定,以及国家与地方有关法律法规、政策、先进、适用、安全、节能、环保的原则鼓励类——指已经工业试验成功、具有创新价值、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适合我国煤矿生产条件的技术工艺和装备;推广类——指经大量实践证明成熟可靠、先进合理、适应性强、具有广泛应用价值的技术工艺和装备;限制类——指限定在一定范围、一定条件下使用、不具备普遍应用价值的技术工艺和装备;禁止类——指在目前条件下不允许使用的技术工艺和装备煤矿安全规程、设计规范规定的技术与装备要求暂列入鼓励类并- 5 - 在“划类依据”中说明。
国家或地方政府已划入淘汰的技术和装备,暂列入限制类,也在“划类依据”中说明5.3 重视调查研究, 坚持实事求是, 防止弄虚作假、 敷衍了事,对质量较差的“调研报告”难以客观、正确反映政策导向划分的“调研报告”要限期重新编写5.4 规范文字、数字、格式5.4.1 使用规范的汉字和词句,为避免过多的字数罗列,尽量采用插图式表格形式表述;5.4.2 标题分级方式:一级标题为“1” ,二级为“ 1.1 ” ,三级为“1.1.1 ”, 依此类推;5.4.3 计量单位一律采用国际单位制,如下表:单位毫米 /厘米/分米/米/千米平方米 /立方米毫克/克/千克/吨/兆吨国际单位mm/cm/dm/m/km m2/m3mg/g/kg/t/Mt 单位瓦/千瓦/千瓦时赫兹/兆赫温度国际单位w/kw/kwh Hz/MHz o C 单位米/秒毫秒/秒/分/时日/年国际单位m/s ms/s/min/h d/a 单位帕/兆帕分贝( A 级)牛顿/千牛国际单位Pa/MPa dB(A)N/kN 5.4.4 统计数字原则以2006年度数字为准6 工作措施6.1 成立研究制定领导小组 6 - 研究制定领导小组:组长:许之敏(国家发展改革委经济运行局巡视员)姜智敏(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王金华(煤炭科学研究总院院长)副组长:贾复生(国家发展改革委经济运行局煤炭处处长)宁宇(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副院长)6.2 技术与装备政策导向调研工作是一项专业性、技术性和政策性很强的工作,事关煤矿生产技术与装备水平的提高和煤炭工业发展,各单位领导要高度重视,亲自负责,组织力量完成。
6.3 设立全国各省 (区、市)煤炭生产技术与装备政策导向工作联络组,负责整体工作的联络、协调及调研等相关事宜各省(区、市)确定一名熟悉业务,工作认真的技术人员任联络员联 系人 及 :国 家发 展改革 委经 济运行 局王 旭东 , 010- 68505558/68505557();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咨询中心汤家轩,010-84263791/64463737();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咨询中心,强辉010-84264268/84264270() 6.5 建立调研工作咨询专家组,负责各省(区、市)调研工作的咨询服务工作部分专家联系方式如下:乌 荣 康 ( 中 国 煤 炭 工 业 协 会 顾 问 ), 联 系 电 话 :010-64463313/13641316556;申宝宏(煤炭科学研究总院科技发展部主任),联系:010-84262767/13911816936;- 7 - 刘修源(采煤、掘进、防冲击地压) (煤科总院原副院长、 研究员) ,联系: 010-84262883/13901101252;钱粤民(供电、提升、运输、排水)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教授级高工) ,联系: 010-68998144/13939199051;潘振武(地质、防治水) (煤科总院西安院原院长、研究员),联系: 029-87862127/13609186744;黄永忠(测量)(煤科总院唐山院测量室主任、研究员),联系:0315-7759731/13603379036;邓国华(监测监控、调度、通讯) (煤科总院常州院副总工、 高工) ,联系: 0519-86998256/13921093281;卢鉴章(通风、防灭火、瓦斯防治、粉尘防治、热害防治、矿山救 灾 装 备 )( 煤 科 总 院 原 副 院 长 、 研 究 员 ), 联 系 电 话 :010-84262880/13601080482;刘晶辉(采剥、运输、排土、边坡稳定) (煤科总院抚顺院露天所教授级高工),联系: 0413-6883293 附件:1、 《煤矿生产技术及装备政策导向》研究方案;2、煤矿生产技术及装备目录编号;3、煤炭生产技术及装备目录表;4、各专业技术名称分类、技术名称内容和相关装备内容参考;5、省(区、市)煤炭生产技术与装备调研报告编写提纲。
8 - 附件 1:《煤矿生产技术及装备政策导向》研究方案一、研究的起因与目的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煤炭工业快速发展,煤炭产量大幅增长,已多年位居世界第一,生产技术水平也逐步提高,以神华为代表的一批煤炭企业生产技术已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但从总体看,我国煤矿生产技术水平与世界先进水平还有很大差距,多数煤矿装备差、效率低,不适应煤炭工业健康发展的需要分析原因,一方面 ,与我国尚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相联系,对煤矿先进技术装备的研发、制造、推广、应用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不足 另一方面, 长期以来国家没有一套完整的煤矿生产技术装备发展的政策导向,缺乏必要的规范与引导《国务院关于促进煤炭工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坚持依靠科技进步,走资源利用率高、安全有保障、经济效益好、环境污染少和可持续的煤炭工业发展道路,要求“采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加快高产高效矿井建设,提高煤矿装备现代化、系统自动化、管理信息化水平,淘汰落后的技术装备与工艺,推动煤炭工业科技进步 ”为落实上述要求,加快 改变 我国当前煤矿生产技术装备水平整体落后 的局面, 引导 煤炭企业采用先进适用、安全高效、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生产技术工艺及装备,淘汰 技术含量低、机械化程度低、安全保障程度低、浪费资源的落后生产技术及装备,应当 在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加大科技投入的同时,从我国煤炭生产技术及装备的现状出发,结合 世界煤炭工业生产技术及装备的发展趋势 ,研究制定《煤矿生产技术工艺及装备发展政策导向》 ,提出在不同的生产地质条件下,涉及- 9 - 煤矿生产各系统的生产技术工艺和装备,明确 鼓励什么、推广什么、限制什么和禁止什么。
二、研究内容与要点总的要求是通过对目前国内外先进和适用的煤炭生产技术及装备的调查分析,根据我国煤矿地质开采条件,遵循先进、适用、安全、高效、节能、环保的原则,提出在煤矿生产过程中,鼓励、推广、限制和禁止使用的煤炭生产技术工艺及装备一)明确鼓励、推广、限制、禁止类的概念鼓励类——指已经 工业试验成功 、具有创新价值、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适合我国煤矿生产条件的技术工艺和装备;推广类——指经大量实践证明成熟可靠 、先进合理、适应性强、具有广泛应用价值的技术工艺和装备;限制类——指限定在一定范围、一定条件下使用、不具备普遍 应用价值的技术工艺和装备;禁止类——指在目前条件下不允许使用的技术工艺和装备二)制定分类目录分大、中、小型煤矿 ,分不同地质条件,分煤矿生产各系统(环节) ,分鼓励、推广、限制、禁止四类,分别提出煤矿生产技术工艺及装备目录煤矿生产系统(环节)包括:⑴回采、⑵掘进、⑶供电、⑷提升、⑸运输、 ⑹通风、 ⑺排水、⑻地质、⑼测量、⑽调度、⑾监测监控,以及露天煤矿生产中的穿孔、爆破、装载、运输、排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