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竹移栽技术时间选择毛竹生产是我国南方山区农户发展“三高”农业的主要产业之一毛竹造林的良好季节 是冬季和早春(即十一•月至翌年二月)造林方法有移竹造林、移鞭造林、截秆移兜造林、 实生苗造林(播种育苗)和鞭节育苗造林等MK移竹造林法在生产中应用最广离干基 1. 3米处的直径在3-6厘米的竹株都可以选作母竹地点选择毛竹是浅根性植物,适宜生长在缓坡山地的小下部或山窝凡土壤酸性、微酸性、中 性(PH值5.5 —7.0)、肥沃、湿润但不积水、土层厚和不当风的荒山、荒地均可选作毛 竹造林但不要选在山顶或高山受风干旱地去栽植母竹选择栽竹不同于栽树,不能指望母竹长人成材,而是靠竹鞭伸展,靠芽发笋,靠笋长成竹, 所以选母竹是通过竹株來选竹鞭•般1—2年生竹所连接的竹鞭正处于壮龄阶段,芽肥 根健,出笋能力强只要枝较低,无病虫害,离T•基1.3米处的直径在3-6厘米的竹株 都可以选作母竹挖掘和运输母竹挖掘:将选好的母竹由下枝起留3-5个节椰后,用快刀斩短最好在挖取母竹时,先按 东西方向标上记号,防I上栽“反山竹”,栽植时按原方向栽植挖掘时,则先应判断好竹 鞭的走向(一般与母竹秆基椭圆形的长边方向平行),最下一•盘枝伸展的方向与竹鞭走向人 致相同,再细心扒开土找到竹鞭。
根据竹鞭的位置和走向,在离母和英基40厘米处挖土 找鞭,向母竹引伸过來的鞭称來鞭,留:30 — 40厘米截断;延伸出去的鞭称去鞭,留70— 80厘米截断,然后沿鞭两侧逐渐挖掘挖取时要多带宿土,一般带土 10—15公斤挖母 竹时要注意保护鞭根、鞭芽,多带点土,保护好鞭芽,不要摇晃竹干,以免松动和扭伤竹 干与竹鞭相连接的螺丝钉(竹秆与竹鞭连接处),做到不伤鞭根,不伤笋芽,不伤“螺丝 钉”,不伤母竹母竹挖起后,在留枝3盘的上方锯断竹梢,并用赠膜包扎,以防竹干积 水腐烂运输:搬动和运输母竹时要轻提轻放,盖草浇水,减少摇晃,并做到快挖、快运、快 栽要尽量缩短母竹离十•的时间母竹运输的路途利时间越短越好远距离运输必须川稻 草或蒲包包扎,保护好鞭芽和“螺丝钉”,并随时浇水保湿造林整地通过整地可以创造适合毛竹成活和新竹成长的环境条件整地工作应在造林前的秋、冬 季进行,包括清理林地、开星和挖掘栽埴穴等三个工序坡度不人的造林地采用全星整 地,坡度较人(15〜25度)的造林地采用水平带整地,在坡度25度以上陡坡的造林地则采川块状整地全星整地是将造林地内的杂草、灌木全部砍除、清理后,全面深翻25—30 厘米,将表土翻入底层,且除去土中的人石块和粗树兜、树根等,再定点挖栽埴穴。
在坡地上挖穴时,应注意穴的长边与等高线平行带状整地即整地带与等高线平行,带 宽带距视坡度缓陡及栽埴密度而定,一般为3米左右整地带上先劈除杂草灌木,后沿带 开星,翻土深度40厘米左右,再在已翻土的带上按造林密度和株行-距挖穴块状整地是 根据造林密度和株行距确定栽埴点,清除各栽埴点周I韦12米左右的杂草灌木,按栽埴点挖 穴无论那种整地方式,都须在挖栽埴穴前确定好造林密度和株行距离栽植母竹要求做到深挖穴,浅栽竹,下紧实(土),上松盖(土)在栽植前穴底要先施下腐熟 土杂肥,竹鞭沟待栽植时随栽随挖最好选阴天或毛细雨天气栽植,成活率高母竹运到后,随到随栽,栽植时要两人栽一 棵,先校对好东西方向,然后按来鞭去鞭方向开鞭沟,摆正母竹栽竹时,穴底先填表土 20厘米厚,放下母竹后解开草绳,并顺着竹莞自然形状使來鞭 去鞭舒展不必强求竹干直立成行竹蒐下部用土塞紧,上部略低于地血,口下而上分层 填土塞紧竹蒐与竹鞭周【韦I有条件的话,可先在竹鞭沿线撒施已腐熟的厩肥20公斤或饼 肥5公斤后再分层填土压实近亜处竹鞭要压紧,鞭两头要松,以利抽鞭发笋压土时不 要伤害鞭根和鞭芽在干旱天气和地点要浇水促活植穴的上部要盖成馒头形,压实后再盖一层松土,并以 高出地面10厘米为限,再浇水定根。
为达到连生丰产,栽植后5-7月要进行1次松土、除草与施肥,注意防治病虫害,防止 人畜践踏和摇摆这样,竹鞭生长快,对加快成林成材效果很好长期以來,有些地方,在立地条件合适,并严格执行操作技术规程的情况下,进行毛竹 移栽造林后,总有一些母竹只出小笋而不出人笋且小笋始终长不人,一般高度只有30〜 120厘米,即使有个别高度能达5〜6米者,但其胸径也只有3〜6厘米的小径竹究其原 因主要是用于造林的母竹鞭龄L1老化毛竹鞭龄1〜2年生为幼龄阶段,3〜6年生为壮龄阶段,7年及以上者为老龄阶段1〜 2年生竹鞭的有效鞭芽多,但未成熟、孕笋少,一般不能成竹3〜6年生的竹鞭有效芽同 样多,但已发育成熟,孕笋能力强,成竹率高其中又以5〜6年生的竹鞭发笋最多,成 竹率最高,退笋率低,新竹径级最人7年以上的竹鞭有效芽少,很少孕笋,而且成竹率 低,新竹径级也小为此,在毛竹移栽造林中,应选1年生的枝繁叶茂的胸径为3〜6厘 米的竹株为母竹而且在挖掘母竹时应特别注意观察竹鞭的现状若发现土黄色的竹鞭上 颜色鲜艳,说明鞭龄正处在3〜5年的壮龄阶段,孕笋能力强,可选作母竹若发现土黄 色的竹鞭上分布有灰褐色、黑褐色、黑色斑点或整个竹鞭C变成灰褐色、黑褐色、黑色的 话,则鞭龄己进人7年以上的老龄阶段,有效鞭芽少、孕笋少,成竹率低。
为此,凡是与 老龄竹鞭相连接的竹株都不宜选作母竹Z用所以说毛竹移栽造林成败的关键是母竹的鞭 龄但是,即使把3〜5年生的竹株选作母竹的话,在1〜4年的幼林期内,一般新长幼竹 多,但个体小,且呈丛状分布和疏密不匀,这是正常现象可在每年4〜5月间待幼竹展 枝后出叶前折断其顶梢的20〜25%,制止其顶端生长优势,促进枝叶和竹鞭的生长然 后,对丛生幼竹进行适当间伐,做到砍密留稀、砍小留人、砍弱留强,促其分布均匀并 且酌情多留一些健壮的幼竹,以便在初冬或翌春挖起后补植在林中空地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