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网络语言对现代汉语的冲击

kms****20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29.50KB
约2页
文档ID:39956957
网络语言对现代汉语的冲击_第1页
1/2

网络语言对现代汉语的冲击网络语言对现代汉语的冲击新的语言现象大量涌现是汉语言生机勃勃的表现,是语言发展的必然人 们的思维、交往、联系愈来愈细致复杂,新事物、新概念层出不穷,语言存在 于运用之中,并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地发展,这都会推动语言不断地丰富, 向交际语言提出新的要求现今社会上出现的网络语言,从它的产生、发展和 不断壮大的过程来看,它有着强大的生命力,作为一种新生事物,可谓泥沙俱 下,优劣并存,但是有的网络语言现象不具有稳定性,很不规范,实际上是对 汉语言的恶搞和污染,对现代汉语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一、网络语言使现代汉语面临巨大冲击生命力强大的网络语言,对现代汉语产生了极大影响和冲击,往往越出了 书面语言的规范一)网络语言的不规范易产生语言歧义网络语言的浅显直观将挑战传统汉语语言的意蕴,网络语言的跳跃性、破 碎性和创新性将使现代汉语的规范性和逻辑性受到冲击,使传统汉语语言的意 蕴美将无法展现,网络语言也将“剥离” 现代汉语准确、凝重、精练的风格 比如,045692(你是我的最爱) 、爱老虎油(我爱你) 、02746(你恶心死了) 、I 服了 U(我服了你了) 、泥表酱紫(你不要这样子) 。

这样的语言的确让人一头 雾水,不知所云二)新涌现的网络词易造成语汇混杂“GF(女朋友)” 、 “DD(弟弟)” 、 “老斑(班主任)” 、 “PMP(拍马屁)” 、 “ “稀饭(喜欢)” 、偶(我)”等等这些词语在网民中间却十分流行,但是对于不 很熟悉网络的人来说,很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不断涌现出来的网络语言所 制造的新词语其实是不规范的异读、异体、图形词,而这些很容易造成语言混 乱三)脱离网络环境,网络语言易引起混乱目前出现的网络语言大致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较规范的现代汉语,是网 络中占主导地位的健康书面语,属于网络媒体在新闻报道时所使用的语言第 二类是来源于生活诸如“亮骚(将心爱的东西给别人看)” 、 “灰常灰常(非常非 常)”这些富有生活化的、调侃意味的、非正式的语言第三类语言是非主流的 网络语言,这些语言是人们在网络聊天室等局域内所常见和使用的语言,具有 模糊性、不确定性和私密性等特点这些语言在特定的环境中使用,不可在规 范的汉语中使用,如“MM” ,既可以指妹妹、妈妈,还可以指“美眉” ,如果 没有特定的网络环境来限定,那么就极其容易引起混乱四)网络语言的随意性易导致语言低俗化网络语言的重要特点是随意性。

网民在交流的过程中,随意改造词语,或 者结合网络符号、英语字母等创造新词,这些新词往往与语法和现代词汇不相 一致,且没有固定完整的表达规律和模式由于网络身份的隐蔽性,决定了网 络语言的档次不高,因为网民可以随意表达自己的意愿,决定了网络语言的档 次不高同时,还有一些人会显得肆无忌惮,在没有现实规则约束的情况下, 为了发泄对现实的不满或满足自己的低级趣味,用随心所欲的方式和语词、符 号等表达自己的意思一些不文明、不健康的词语严重影响了现代汉语的纯洁 性,如“草泥马()” 、 “WBD(王八蛋)”等随处可见 二、应对网络语言对现代汉语冲击的对策措施网络语言不要视其为洪水猛兽,我们要看到它生动活泼的一面,尽管也有 其不成熟的一面同时也不能任由其对现代汉语的冲击,不加节制地滥用,不 分场合使其沿着健康向上的方向发展,对其进行适时的科学规范,必须在不 违反语言发展趋势的前提下,进行积极引导一)要树立科学的语言规范观应积极寻找对策加以引导和解决网络语言不规范现象, 国家语言文字工作 部门应及时制定新的规范和标准,大力宣传倡导语言规范,充分利用网络信息 化的手段和平台,根据社会信息化发展和网络时代的特点,对新出现的失范现 象及时加以规范和引导。

政府及企事业单位的公文应严格遵照《国家通用语言 文字法》的规定,对于字母词、外语词、异体字、繁体字等网络语言的使用要 注意语言规范媒体承担着传播语言规范的责任,要做语言规范的表率媒体 要对全社会起到积极引导和示范作用,加强自我规范学校应对网络语言等 “失范现象”更要积极引导,加以规范,努力避免出现在课堂上、作业中的 “失范现象” , 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听说、书写能力, ,积极推广普通话,使用 规范字,使学校应当成为语言规范的主要阵地媒体要做语言规范的表率媒 体承担着传播语言规范的责任,应通过加强自我规范,从而对全社会起到积极 引导和示范作用要大力加强对网络语言的规范研究,在规范策略上,既要意 区别对待,分层把关,又要有宽容意识、约定俗成意识对学校学生和对社会 一般人的网络用语规范也要有所区别,对网上新闻、消息、公告等用语规范与 对聊天室、留言板、博客上的用语规范也要有所区别,对官方网站用语的规范 与个人主页的用语规范就要有所区别,以便使之能更好地为社会服务二)借助法律法规和社会舆论对网络语言加以规范因为网络语言的规范问题对社会全体成员,特别是青少年会产生重要的影 响,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很关注对网络语言的规范。

例如,越南、日本和韩国等 国都采用了制定法律等多种措施,对网络语言规范问题非常重视针对网络本 身对使用者约束性比较小的特点,除了提高他们自身的网络文明和自律程度, 加强他们的自我约束能力,对网络使用者进行教育外,还要制定有关的管理政 策和规章制度加以净化,对网络语言中不规范的现象采取措施,要依靠外在的 约束社会舆论的监督和引导作用也应当给予重视,不仅仅从行政和法规层面 对网络语言加以规范,在对网络语言进行监督和引导的同时,发挥全社会的力 量,提高全社会公民的道德意识和自律水平,通过大众传媒加强社会舆论的作 用,对构建和谐社会可以起到积极的作用总之,按照“约定俗成、逐渐规范” 和“词竞众择、适者生存”原则,根据规范化的要求,对于那些不符合语言发 展规律的成分和用法,优胜劣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把那些符合语言发展 规律的语言现象固定下来加以推广,使之广泛地为人们的交际服务,对网络语 言应该区别对待,使之逐步走向规范化。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