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走进政治名家蔡锷

gg****m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80.03KB
约6页
文档ID:208394097
走进政治名家蔡锷_第1页
1/6

走进政治名家护国讨袁先驱——蔡锷一、 人物简介二、 生平事迹三、 护国讨袁四、 人物评价五、 我们的思考一、 人物简介蔡锷(1882-1916)原名艮寅,字松坡.湖南邵阳人.1898年(光绪二十四年)入 长沙时务学堂,与梁启超,谭嗣同等结交.戊戌政变后考入上海南洋公学.次年到 日木,就读于东京大同高等学校及横滨东亚商业学校.1900年回国参加自立军起 义,事败后复返日木学习军事.1904年回国,先后到江丙,湖南,广丙,河南等地军 校任职.1911年(宣统三年)调云南任新军第十九镇第三十七协协统.10月与革命 党人李根源等在昆明发动了"重九起义",11月出任云南军政府都督.旋即协助贵 州,四川两省独立.二次革命暗中派兵援助四川熊克武讨袁.事后被袁世凯调至北 京,授以陆军部编译处副总裁,全国经界局督办,参政院参政等虚职.1915年袁策 划称帝,加紧对其监视,蔡锷以赴津治病为名,逃至日木,转道香港回云南,12月25 日与唐继尧,戴戡等通电宣告云南独立,讨伐袁世凯.次日成立护国军,任第一军 总司令,出兵四川,屡获胜利.不久广丙,陕丙,贵州,浙江,湖南等省相继响应,迫 使袁于1916年3月取消帝制.因艰苦转战,积劳成疾,8月赴日木治疗.11月病逝.遗 著编为《蔡松坡集》(《蔡松坡先生遗集》)。

二、 生平事迹(一) 军事救国1899年7月,蔡锷东渡日本,入陆军成城学校学习,从此幵始了“军事 救国”的生涯他认为之所以“国力孱弱,生气销沉”,主要由于教育落 后,思想陈旧,体魄羸弱,武器窳劣等原因造成的若要改变上述弊病, 必须实行“军国民主义当时,国内正掀起编练新军、改革军制的热潮, 把练兵作为救国的“第一要义”而蔡锷等爱国青年则认为尚武不仅需要刀 剑,而且更需要精神,御侮不仅需要枪炮,更需要国魂提出对全民进行 军事教育、军事训练,以提高国民素质这种主张,与单纯依靠改革军制 以求强兵御侮的思想相比,显然视野更广阔、更深远二) 中国士官三杰1902年11月,蔡锷又考入东京陆军士官学校他思想活跃,成绩突出, 与同学蒋方震、张孝准,同被称为“士官三杰”1904年初,蔡锷从曰 本士官学校毕业归国先后应聘任江西随军学堂监督、湖南教练处帮办、 广西新军总参谋官兼总教练官、广西测绘学堂堂长、陆军小学总办等职 年轻英俊的蔡锷,被赞誉为“人中吕布,马中赤兔”三) 云南任职1911年(宣统三年)初,蔡锷抵滇关于作战指导,蔡锷认为:“战略战 术须因时以制宜,审势以求当,未可稍有拘滞,若不揣其本,徒思仿效于 人,势将如跛者之竞走,鲜不蹶也。

根据军队、军费、交通等情况, 提出丫诱敌深入的战略设想1911年7月,清廷发布上谕,任命蔡鍔为新军第19镇第37协协统(旅长)1911年10月10日,11月1日,起义官兵在五华山 组织了“云南军都督府”,公推蔡锷为云南都督这时,他年仅29岁蔡锷 就职后,积极更新人事,革除弊政,整顿财政,裁减军队,兴办教育,开 发实业,使云南呈现出一派生气勃勃的景象四)全国经界局督办1913年10月,蔡锷被袁世凯调到北京,任全国经界局督办他一方而领导 经界局工作,一方而仍热心于军事学术活动他与蒋方震、阎锡山等11人 组织军事研宄会,深入研宄各种军事学术问题其间,他不断上书袁世凯, 为国防建设和军队建设献计献策,倾诉他希望建设一支强大武装力量的强 烈愿望然而,野心勃勃的袁世凯,不仅对蔡锷改革军事的热望不予理睬, 反而倒行逆施,疯狂地进行军事独裁和复辟帝制活动12月,袁世凯完成 了复辟帝制的准备,于13日宣布接受帝位,下令取消民国,改用洪宪年号五)四川督军兼省长袁世凯死后,黎元洪继任为民国大总统,于7月6日任命蔡锷为四川督军 兼省长但是,这时蔡锷的病情恶化,他草草处理了川省善后事宜,即于9 月东渡日本治病11月8日上午,终因医治无效,病逝于日本福冈,年仅34 岁。

护国讨袁(一)护国战争护W战争是发生在中国近代的内战,起因是袁世凯在1915年12刀于北 京宣布接受帝制,南方将领蔡锷、唐继尧、李烈钧等在云南宣布独立,并 且出兵讨袁袁世凯的军队受挫,南方其他各省之后亦纷纷宣布独立二)国内背景两千多年的中国封建帝制被辛亥革命所推翻,建立了中华民国然而, 孙中山领导下建立的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成立还不满100天,辛亥革命的 胜利果实就被北洋军阀头子袁世凯夺取在窃取了中央政权后,袁世凯倒 行逆施,对外卖国,对内独裁令中国人民发指的是,1915年12/112日竟 然宣布复辟封建帝制在这种情况下,反对袁世凯复辟封建帝制的斗争, 在全国范围内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1915年底至1916年云南等省组织护国军,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维护 中平民国民主共和制度讨袁战争失败后,袁世凯下令取缔国民党,取消 国民党议员资格和解散国会,图谋复辟帝制为取得日木政府对复辟的支 持,1915年5/3与其签订卖国的”二十一条"8月,指使其亲信、幕僚成立进 行复辟帝制活动的"筹安会"12月12日中令接受"推戴"为中华帝国皇帝,旋下令改次年为洪宪元年三)战争过程1915年12月,袁世凯下令取消民国,复辟帝制,激起了全国人民的愤 怒声讨。

蔡锷从北京化装出逃绕道日本、香港、海防,回到了云南12 月25口,联络云南都督唐继尧通电宣布独立,组成护国军3个军分别从四 川、湘西和广西三个方向出师讨袁,蔡锷任第1军总司令,作为全军的主力; 李烈均任第2军总司令,唐继尧任第3军总司令蔡锷率第1军4个梯团(旅) 约8000余人向四川进军,在川南和袁世凯的北洋军激战1916年2月上旬, 蔡锷部向泸州守敌发起进攻,因为孤军深入,加之坐镇后方的唐继尧又不给 支援,战斗打得相当激烈艰苦,旷日持久,至3月初,蔡锷决定全线撤退.护国军 在大舟驿休整数口后,继而对敌实施全线反攻3月15口,蔡锷令右翼赵又 新梯团自白节滩经双合场进攻纳溪侧背,为主攻;中路顾品珍梯团一部由 渠坝驿沿叙永向纳溪正而佯攻;朱德、张煦两大队从侧翼向兰田坝迂回前 进,阻击泸州援纳溪之敌;刘仔厚师进窥牛滚场,威胁江安守敌,掩护主 力攻纳溪其初实是以少数兵力在正而佯攻,主力攻敌侧背这是避实就 虚,袭敌翼侧的战法,对于兵力未占优势的护国军来说,无疑是高明的一 着17口,护国军几路部队同时向敌发起进攻,连战皆捷,朱德一路挺进 到距泸州几公里的地方敌人退缩到纳溪外围组织环形防御由于护国军 各部弹药缺乏,未能突破敌人防御。

蔡锷遂于24日下令所属各部撤出战斗, 退回到出发地区经此一战,敌主力师将校伤亡殆尽,士兵损失过半,最 后只好同意与护国军停战议和泸纳之战,有力地牵扯制了敌军主力,配 合了其他方向军队的行动,推动了全国反帝制运动的发展壮大而蔡锷在 整个战役指挥上,无论是制定计划,组织协同,还是实施反攻,都果断坚 决,有条不紊,表现了非凡的军事指挥谋略四)战争意义云南有它有利的条件,在地理因素上,云南居高屋建瓴之 势,易守而难攻,云南的军队骁勇善战,并且极能吃苦耐劳,这是云南用 兵的有利之点蔡锷等护国军将领依靠人民支持和部队旺盛士气,适时变更部署,持 重待机,重视瓦解敌军,并采用佯动、袭击、割裂等手段,使护国战争赢 得胜利,推翻了洪宪帝制护国运动是辛亥革命的继续,打倒了窃国大盗袁世凯,制止封建帝制死 灰复燃,再造Y共和,挽救了国家,巩固了辛亥革命的成果,它的功绩永 载史册 Ui、人物评价他认为辛亥革命是政治革命,而不是种族革命他致电孙中山等坚决反 对君主国体,无论满人还是汉人为君主他提出要破除省界,用人不必存 政见、党见,唯才是举,变革要稳健、渐进等这些见解即使今天看來也 不无见地蔡锷心地光明、纯洁,生平不爱钱、不慕高官厚禄,他反对帝制、 争的不是个人权力,无非出于他的良心,出于他对艰难缔造的共和国的忠 诚。

但“对于责任,丝毫不肯放松”,他是近代史上难得的一个扎死寨、打硬 仗的人在那个有枪便是王的动荡乱世中,他是一个罕见的没有军阀思想 的将领陶菊隐说“自民国以来,武人解兵柄,棠爱犹存者,蔡松坡一人而 已蔡锷的精神的核心就是为四万万国民争人格,而不是为一己图私利 有了这种精神力量,他当年才会作出这样掷地有声的誓言,如果胜利则功 成身退,不争个人的名誉地位;如果失败则献身祖国,准备牺牲,决不逃 往外国租界,也不流亡外国,使国事更不堪何这是以生命捍卫共和的誓 言在近代军阀多如牛毛的混战局势中,职业军人中竟然产生了蔡锷 这样一个人格高尚、A光远大、让后人只能仰视的人物,是整个民族的大 幸蔡锷本质上是一个有知识分子品质的人,他从小受过良好的人文教育, 具有深厚的人文修养,共和观念早己渗入他的骨髓这些因素对他作出重 大的人生抉择至关重要所以整个几千年的文明史中,只有他拿着枪 说出丫如此坚定的、带有人气的话一一“为国民争人格’’军事理论和战争实践方面都作出了较突出的贡献特别是在护国战争 中,他抱病参战,指挥劣势军队顶住了优势敌人的进攻,逼迫敌军停战议 和,表现了他坚定不移、临危不惧的精神和为国为民战斗到底的英雄气概。

在作战指导方面,他注意及时总结经验,克服初战时存在的某些急躁性和 片面性,根据战场态势的变化,及时修改作战计划,调整兵力部署,力求 主动,避免被动,棊本体现丫他自己所主张的“因时以制宜,审势以求当, 未可稍有拘滞”的战争指导思想五、我们的思考虽然蔡公已经离我们远去,但是他的精神永存我们不仅要緬怀革命先 辈,而且要领悟他们的精神内核,为我们的学习和工作指引方向人所共知,蔡锷一生建立了两大功业:一是响应辛亥革命,领导昆明重 九起义,光复云南;二是不屑一切拉拢利诱,离京赴滇,间关万里,为国 民争人格,毅然发动领导护国运动,并抱重病之躯,亲冒矢石,坚持上第 一线指挥作战,仅以区区三千之卒敌袁世凯十万之众,粉碎了神奸巨蠹的 洪宪皇帝梦,让千年帝制从此成为历史,保卫了民国,再造了共和,使民 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蔡公在旧社会如此艰苦的环境中,不为私利,为民 主共和放弃官爵和地位,投入到反袁斗争中去,需要多大的毅力与勇气 但是我们看看现在的社会,少数腐败分子不仅不为人民办实事,反而成为 社会的“蛀米虫”,骑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再者,现今是我国建设有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的关键时期,需要有人在政治体制改革与创新上承受阻力, 毅然前行。

所有这些都显示出,蔡公的精神依然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另外,蔡公的精神于我们每一个普通公民十分重要的意义蔡公作为 一个知识分子,在国家而临苦难时,结合时代特点,投笔从戎,走上军事 救国的道路现阶段,我们也是在学习文化知识,也算半个知识分子,可 以想一下,我们是否考虑了我们的学习要为实现祖国的现代化服务?我想 大部分人都没有还有,我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在短期内 完成西方发达国家几百年完成的任务,难度不小所以这就需要我们学习 蔡公不畏险阻、不怕牺牲、奋勇向前的宝贵精神,高扬爱国主义旗帜,紧 密团结在中国共产党的周围,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在中华 民族伟大复兴的征途上,更多地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