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1、 提升适应能力,尽快适应大学生活①树立自立自强自信自律的生活意识②提高明辨是非善恶的能力③虚心求教、细心体察④大胆实践、不断积累生活经验大学的显著变化:生活环境、社会活动、学习要求2、 更新学习理念①树立自主学习②树立全面学习③树立创新学习④树立合作学习⑤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3、 明确当代大学生的成才目标(判断题)①德是人才素质的灵魂②智是人才素质的基本内容③体是人才素质的基础④美是人才素质的综合体现4、 思想道德素质与法律素质 思想道德素质包括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素质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 思想政治素质是人们在为实现本阶级利益而进行的精神活动和实践活动中表现出来的素养和能力 思想道德素质是人们的思想观念、政治立场、价值取向、道德情操和行为习惯等各方面素养和能力的综合体现,反映一个人的思想境界和道德风貌 法律素质指人们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素质和能力掌握必备的法律知识,树立必需的法律观念,拥有必要的用法、护法能力,构成了法律素质的基本要素大学生如何提高?1. 一个人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是在学习中升华、内省中完善、自律中养成,实践中千锤百炼的结果2. 同学们应该始终恪守道德和法律,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体验,牢固树立坚定地理想信念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陶冶高尚的情操,增强尊法学法用法的自觉性,逐步树立对社会主义法律的信仰,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
5、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和体系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24字):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国家),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社会),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公民)②体系:A.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灵魂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主题 C.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精髓 D.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基础6、 四个全面①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②全面深化改革——攻坚期和深水区③全面依法治国——大力推进④全面从严治党——面临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第一章一、理想的含义 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有实现可能性的、对未来社会和自身发展的向往与追求,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 理想的特征:时代性、现实可能性、超前性、阶级性、实践性二、从内容上划分理想:社会政治理想、道德理想、职业理想、生活理想三、信念的含义 是认知、情感和意志的有机统一体,是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心理态度和精神状态四、信念的特征(4个):稳定性、执著性、多样性、亲合性理想信念的关系:理想是信念的依据和前提,信念则是实现理想的重要保障五、理想信念的重要意义(3个)①指引人生的奋斗目标②提供人生的前进动力③提高人生的精神境界六、认识大学生的历史使命历史使命指人们担负的重大的历史任务和重大的历史责任。
当代大学生承担的是建设和发展中国特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历史使命党的十八大提出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设建成小康社会,在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现代化国家七、科学信仰①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真理②具有持久的生命力③以改造世界为己任④预见人类社会最终必然实现共产主义八、反四风: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九、中特社会主义道路 在中共的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十、理想与现实的矛盾①理想不等于现实 ②现实是理想的基础和摇篮③理想高于现实,是现实的升华,但又不脱离现实 ④理想转化为现实,需要一定的条件第二章一、中国精神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二、时代精神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形成和发展的,体现民族特质并顺应时代潮流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价值取向、精神风貌和社会风尚的总和,是一种对社会发展具有积极影响和推动作用的集体意识。
三、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关系 二者紧密相连,都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撑民族精神为时代精神提供生长根基和发展动力,是时代精神形成的重要基础和依托时代精神是民族精神的时代性体现,牵引着民族精神的发展方向,并赋予民族精神以时代内涵四、民族精神的基本内容 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五、爱国主义的定义: 爱国主义体现了人民群众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反映了个人对祖国的依存关系,是人们对自己故土家园、民族和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与荣誉感的统一它是调节个人与祖国之间关系的道德要求、政治原则和法律规范,也是民族精神的核心六、爱国主义的基本要求①爱祖国的大好河山②爱自己的骨肉同胞③爱祖国的灿烂文化④爱自己的国家七、爱国主义的时代价值①是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纽带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动力③实现人生价值的力量源泉八、经济全球化下要以宽广的眼界看待世界(经济全球化与爱国主义)①人有地域和信仰的不同,但报效祖国之心不应有差别②科学没有国界,但科学家有祖国③经济全球化不等于政治文化一体化九、做忠诚的爱国者①推进祖国统一:A、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B、推进两岸交流合作 C、促进两岸同胞团结奋斗 D、反对“”分裂图谋②促进民族团结③增强国家安全意识。
确立总体国家安全观、增强国防意识、履行维护国家安全义务国家安全观:新的国家安全观不仅包括传统的政治安全和国防安全,还包括经济安全、科技安全、文化安全、生态安全、社会公共安全十、改革创新的意义 1.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必然要求2.全面深化改革,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重要条件3.建设社会主义创新型国家的迫切需要十一、做改革创新的实践者①树立改革创新的自觉意识:A、树立突破陈规陋习的自觉意识 B、树立大胆探索未知领域的信心和勇气 C、树立以创新创造为目标的志向②培养改革创新的责任感③增强改革创新的能力本领:A、扎实系统的专业知识是增强改革创新能力本领的基础 B、培养创新型思维方式是增强改革创新能力本领的前提 C、积极投身实践是增强改革创新能力本领的关键第三章1、 人生观、世界观 人生观是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对于人生目的和意义的根本看法,它决定人们实践活动的目标,人生道路的方向和对待人生的态度。
世界观来源于人的生产和生活实践,是人们对于生活其中的世界以及人与世界的关系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二、社会属性是人的本质属性(这句必考)三、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关系①世界观和人生观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②一方面,世界观决定人生观③另一方面,人生观对世界观的巩固、发展和变化起着重要的作用四、人生观的主要内容:人生目的、人生态度、人生价值五、人生目的决定人生道路:①人生目的规定了人生活动的大方向,对人们所从事的具体活动起着定向的作用 ②人生目的又是人生行为的动力源泉,为实现人生目的,人们会注意培养能力、磨练意志、奋发进取、努力拼搏 人生目的决定人生态度 人生目的决定人生价值标准六、人生态度概念:人们通过生活实践所形成的对人生问题的一种稳定的心理倾向和基本意图起主要作用的三种心理因素:认知:人从环境中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的活动情感:人在认识客观事物时所产生的内心体验意志:人自觉确定目的,有意识地组织、调节行为,并按主观意愿排除障碍和克服困难的心理过程端正人生态度:人生须认真;人生当务实;人生应乐观;人生要进取七、正确认识人生矛盾(考题:大学生如何正确认识人生矛盾?)1、树立正确的得失观:①不要惧怕一时的失 ②不要满足一时的得 ③不要拘泥于个人利益的得失2、 树立正确的幸福观:①幸福是一个总体范畴,意味着人总体上生活的美好,家庭和睦、职业成功、行为正当、人格完善等都是幸福的重要因素 ②个人幸福与社会整体幸福和他人幸福相互联系。
个人幸福只有在社会整体幸福不断增长中才有保障 ③实现幸福离不开一定的物质条件,但精神生活的充实是幸福更重要的方面3、 树立正确的生死观:①有生必有死,这是恒常不变的自然现象 ②如何正确认识、对待生死,体现了一个人人生境界的高低 ③大学生要意识到生命宝贵、人生紧迫,珍惜、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合理地规划,不让时间无谓的流逝八、人生的社会价值含义:个体的人生活动对社会、他人所具有的价值衡量人生的社会价值标准是个体对社会和他人所作的贡献人生的自我价值含义:个体的人生活动对自己的生存和发展所具有的价值,主要表现为对自身物质和精神需要的满足程度九、人生价值的标准(一个人很有钱,是否就很有价值?)1、人生价值的含义(看八)2、标准:①人是社会的人,总是生存和活动于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当中,并受到一定社会关系的制约 ②一个人的生活具有什么样的价值,从根本上说是由社会所规定的,而社会对一个人的价值评判,主要是以他对社会所做的贡献为标准 ③个体对社会和他人的生存和发展贡献越大,其人生的社会价值也就越大;反之,人生的社会价值越小3.人生价值评价的根本尺度,是看一个人的人生活动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是否通过实践促进了历史的进步。
劳动以及通过劳动对社会和他人所作的贡献,社会评价人生价值的普遍标准十、大学生如何保持心理健康1、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2、掌握应对心理问题的方法和知识:①首先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 ②其次要学习心理健康知识,提高心理健康意识,自觉维护自身的身心健康3、 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增进人际交往十一、促进个人与他人的和谐应坚持的原则①平等原则 ②诚信原则 ③宽容原则 ④互助原则十二、促进个人与社会的和谐 1.正确认识个人需要与社会需要的统一关系:人的需要不同于动物的需要,即使是人的本能需要,也深深打上社会历史的印记,成为一种社会性的需要,个人需要不纯粹是个人的,他或多或少是社会需要的反映,受社会物质和精神文化发展水平的制约2.正确认识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统一关系:个人利益与社会整体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社会利益离不开个人利益,个人利益也离不开社会利益当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发生矛盾时,个人利益要自觉服从社会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