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张恨水的市民文学中文系本扌商要:张恨水始终站-在市民阶层立场上,以市民为内容,同时又以市民为阅读对象, 在作品中反映他们对社会、刈人生的认识以及世俗化伦理价值观和理想,蕴含了当时的某种 普遍的社会价值趋向和文化心理;为迎合市民的审美趣味,张恨水将口常生活的素材以及新 闻材料编织成美丽又新奇的故事,刻意追求情节的紧张曲折,扣人心弦的叙事效果,继承并 创新了传统章冋小说的特点;市民文学成就了张恨水的小说世界,但也影响了他小说的艺术 深度关键词:张恨水,市民文学,关系纵观张恨水的作品,作者始终站在市民阶层立场上,以市民为内容,同时又 以市民为阅读对象,在作品中反映他们对社会、对人生的认识以及世俗化伦理价 值观和理想,蕴含了当时的某种普遍的社会价值趋向和文化心理,从而赢得普通 大众读者的认同并在新文学史上取得了自己的位置一、张恨水市民文学特征表述市民文学即一种反映市民生活的通俗文学中国市民文学产生较早,从唐 代传奇开始,而以宋代的话本最为突出封建社会由于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 城市手工业和商业经济的繁荣,逐渐形成市民阶层,为了适应和满足市民阶层 对文艺的需要,便产生了市民文学市民文学一般取材于现实生活,大多描写 市民社会的家庭生活和爱情故事,揭露封建制度的黑喑、腐朽,表现市民阶层 的反抗斗争,以及对自由幸福生活的追求,注重故事情节的完整和人物形象的 刻画。
①张恨水是现代文学史上杰出的通俗文学大家,他在传统市民通俗小说的 基础上有所发展和创造,形成了鲜明的特征)在内容取材上和环境描写上,张恨水的作品是既能满足市民读者喜 欢言情的嗜好,乂能与当时时代发展相结合,随时取材于现实生活,情节曲折, 跌宕起伏,充分展现了市民复杂的人际关系、心理状态和感情纠葛,适合了市 民需求,迎合了市民的审美心理他的小说所展现的是二十世纪二十年代至四①文史哲百科辞典[M].吉林大学出版社,1988: 196. 十年代中国社会,尤其是城市社会广阔的生活画面和时代风云,揭示了各种各 样的社会问题其涵盖面相当广泛,议会、豪门、剧场、妓院、公寓、会馆、 学校、庙宇、街巷、大杂院、小住户、高级饭店、贫民窟,无一不在作者的审 美视野中在那个中国社会大的转型期中,长达数千年腐朽落后的封建制度开 始分崩瓦解,但新的社会秩序人文理念还没有形成,政治上变化频繁,张恨水 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以广阔的篇章连贯地展现出民国的三个阶段:北洋政府吋 代,南京政府时代,抗战时代在二十年代北洋政府掌权时期,其小说如《春 明外史》等都刻画了当时北京社会的各各方面,上到民国总统、总理、国会议 长,下至妓院、游艺园、跳舞场,无论是官场、军界,还有教育界、新闻界、 戏剧界都在小说中有真实的反映。
张恨水在《金粉世家》、《啼笑因缘》等小说 中则着力刻画了北洋政府的黑暗腐败,军阀之间混战不休,使得经济崩溃、民 众处于水深火热Z中到了三十年代南京政府执政时期则创作了一大批弘扬中 华民族精神、极力宣扬抗战的“国难小说”,如《东北四连长》写的是关于东北 军奋勇杀敌的故事;《丹凤街》描写了南京社会底层的人们与H本人作战到底的 决心;还有《游击队》等直接歌颂游击队的作品到了四十年代抗战时期则犀 利地刻画了处在后方的陪都一一重庆的畸型怪诞社会:官官相护、官商沆瀝一 气、囤积物资倒买倒卖、颓废堕落、醉生梦死等现实状况,如《八十一梦》、《烟 翘世界》、《纸醉金迷》等作品都真实展现了那一时期重庆社会的各色生活及人 物的细腻嘴脸读者在读到这些小说的时候,感觉就像是身边发生的事一样, 从而能很容易产生共鸣二)在人物形象上,张恨水始终站在市民阶层的立场上同情市民的生活 处境,理解市民的人生选择在他的作品中普通审民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通 过塑造形形色色的人物,直接或间接地反映了与普通民众密切相关的社会问题 如《春明外史》中的杨杏园,《金粉世家》中的冷清秋,《啼笑因缘》中的沈风 喜都是普通平民通过对他们生活的刻画,展现出普通老百姓的生活场景,对 其中的人物命运进行了真实的描述。
因此,张恨水在创作时时常关注人众的生 活与情感需求同时,张恨水在创作时反映人生、批判现实,必然直接或间接 地提出或涉及对人民大众有着现实意义的社会问题二、张恨水市民文学特征形成的原因(-)张恨水的个人成长经历对他市民文学的形成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首先,张恨水出生官宦人家,这一环境为其创作赢取了两方面优势一方面,为幼年的他提供了良好的受教育的条件小时候是私塾教育,受到 T《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四书”、“五经”的熏陶,但他更加痴迷于 《三国演义》、《四游记》、《水浒》、《红楼梦》等在当时看来难登大雅Z堂的作品 在后来的文学创作过程中,张恨水继续阅读了《四厢记》、《儒林外史》、《官场现 形记》等各类小说,此外还有《桃花扇》、《牡丹亭》以及《长生殿》Z类的作品, 因此传统文化对他的影响相当人,所以他在写章冋体小说时能够得心应手而且在 作品内容的创作方面也有深远的影响,像《桃花扇》、《牡丹亭》、《长生殿》等著 作中的才子佳人,风花雪月或多或少在他的作品中留下了影子张恨水在创作小 说《啼笑因缘》时加进武侠的成分,塑造了关寿峰和关秀娥两个武侠形象,同时 还对武侠小说作了一些改良,不写那些口吐白光、飞剑斩人头的侠客,而是进行 更加真实的描述,使得武侠小说具有更强烈的现实主义精神,也更能为广大的阅 读群众所接受。
张恨水的历史小说《水浒别传》、《水浒新传》等也得益于他对《水 浒》的烂熟于心另一方面,也使他认识到了中国封建官场中的诸多弊端张恨水的儿子张伍 在《我的父亲张恨水》中的叙述证明了这一观点:“父亲一生讨厌官场’和‘商 场为什么会这样?原因固然很多,但是儿时所种下的因,无疑起了关键作 用父亲儿时是在曾祖的参将府署中度过的衙外辕门两边各有一个高亭,左边 是锣鼓,右边是喇叭,均有吹鼓手各司其职,每H晨昏,必要大声演奏,锣鼓齐 鸣,喇叭高响,每逢曾祖父出门,也必耍热闹一番三白六十天,朝朝如是,风 雨无阻……年幼的父亲不明白为什么早晚都耍折腾喧闹,就问曾祖:你在衙 内听得到这些锣鼓、喇叭吗?曾祖冋答:听不到,但出去时能听到父亲又 问「那你不出去时,又何必奏乐呢?曾祖冋答得很妙「那是给老百姓听的…… 这段话,在父亲幼小的心灵中烙卜了深深的印记他虽然还不能够悟出其中的奥 秘,但凭一颗稚嫩天真的童心已直觉地感到,做官便要搞虚伪骗人的把戏,至于 别人讨厌不讨厌,那是不去计较的①这段话说明了为什么后来的张恨水能够比 较清楚地认识封建官场的种种陋习和黑暗并且勇敢地加以批判张恨水的祖上世 代习武,他虽然是一位手无缚鸡之力的读书人,但他对口己作为“将门之后”的 身份非常口豪。
张恨水祖父、父辈等人的武功身手经常反映在他的作品中,比如 《啼笑因缘》中,关寿峰请樊家树吃饭时用筷夹蝇的描写就是来门他祖父的绝技, 据说他祖父用筷夹蝇,“百夹百中,从不虚发”,并且“被夹死的苍蝇,只是翅膀①张伍•我的父亲张恨水[M]・沈阳:春风出版社,2002: 12.折断,身体却依然完整”①其次,张恨水在作晶中为我们创造了一个个凄美、婉约的女性形象,其本人 的婚姻家庭生活也充满了酸甜苦辣他追求自由爱情,但他自己的爱情幸福却是 通过“纳妾”来实现的1913年张恨水所在的蒙藏垦荊学校被解散后,凹到家 中第一件事就是和一个自己素未谋面的名叫徐文淑的女人成亲这对张恨水来说 太过突然,与他“才子佳人”式的爱情故事相去甚远他感到苦闷彷徨,躲进自 己的“黄土书屋”中读书解忧为了摆脱这种包办婚姻,也为了追求自己的学业, 张恨水在第二年的春天只身离开了家乡第一次婚姻不论对他口己述是对他的妻 子徐文淑來说都是完全的悲剧,或者说他们两个的悲剧是当时社会包办婚姻和张 恨水“才子佳人”理想的悲剧这种婚姻的苦闷对他的作品创作也产生了巨大的 影响这段时间张恨水所创作的作品,男女主人公的爱情多是凄婉的,其中的悲 剧成分被充分地渲染。
张恨水的第二次婚姻发生在1924年,结婚对象是北京救 济院的一位名叫胡秋霞的姑娘这次婚姻不能被叫做包办婚姻,但也决不是真正 意义上的恋爱婚姻,促成结婚的原因中同悄的成分人于爱悄的成分这次婚姻以 张恨水纳了周南为妾而最终走向破裂在这段婚姻中,胡秋霞是受害者,但这并 不是说张恨水就是害人者,他肯定应负部分的责任,但更多的还是当时的社会造 成了这样的悲剧张恨水的第三次婚姻就是他和周南的婚姻,这次结婚虽然是以 纳妾的形式完成的,但却是双方互相爱慕使然从一定意义上说,没有这次婚姻, 就没有后来张恨水作品的发展和成熟正如黄永林所说:“张恨水和周南的结合 对他的言情小说创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20世纪30年代后张恨水所写的言情小 说,原先理想化的色彩己逐渐消失,其现实的成分大大增强小说的主人公大都 变成了现实生活中的少爷小姐、歌女演员,以及普通的下层社会中的人物②(二)张恨水市民文学形成的社会原因:由于中国经历了几千年的封建统治, 有着浓厚的封建文化传统,近代以來封建王朝的没落和西方现代文化的冲击 不断地影响和改变着中国的文化发展方向西方国家的资木力屋和先进的生产方 式挤压和摧垮了中国落后的生产力和生产方式,残余的封建制度和新兴的资木主 义制度混在一起,形成了特有的半封建半殖民地性质的畸形社会。
两种经济制度 之间对抗、融合、渗透使中国的现代都市从经济结构和文化观念上都发生了很人 的变异:外国的商品在开始逐渐普及和使用,洋米、洋面、洋布、洋油、洋① 张伍.我的父亲张恨水[M].沈阳:春风出版社,2002: 13.② 黄永林•张恨水及其作品论[M].上海: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89. 火等进口商品充斥市场;文化观念上中国文学作品吸收了外来的文化思想,崇尚 民族科学,宣扬平等膊爱,这些先进的人道主义和个性解放的观念促进了国人文 化观念的迅速变化,推动通俗文学岀现了改革和创作的浪潮近代在有志Z 十、忧愤Z士的倡导下引进了西方的先进技术,促进了民族T商业的发展,使城 市规模扩大,导致城市人口显著增加,一个新的社会阶层——市民阶层开始出现 由于市民阶层在经济上具备了一定的能力,所以他们在追求物质享受的同时,也 开始了对精神生活的追求,这是张恨水小说庞大读者群形成的必要条件另外张 恨水的创作年代正是城市新闻出版业高速发展时期,报纸是当时最重要的新闻传 播媒体,他的多数作品都是以连载的形式发表的,报社工作者的身份使他的作品 能更深广地流传在民众之间此外在辛亥革命前,受古代经济条件和教育体 制的限制,绝大多数人处在文盲状态,更谈不上阅读什么报刊杂志。
但辛亥革命 后资产阶级民主思想进一步输入,颁布了一些法令,许多大小城市都兴办了 具有相当规模的新式学校,广大市民的受教育程度得到了普遍的提髙,使得他们 有能力阅读和理解张恨水的小说张恨水的创作生涯和他的文学生命之花就是在 这样的社会背景条件下产生发展的三、张恨水市民文学特征在作品中的体现在这里我们选择张恨水最为人熟知的作品来分析它是怎样体现其市民文 学的特征的:《金粉lit家》这部作品中以冷清秋和金燕西的爱情故事为线索贯穿始终, 实际则给我们展现了一个大家族由兴盛到衰广的过程,深刻的分析了依靠腐朽 没落的封建秩序维持的大家族必然衰落乃至灭广的过程,揭露了北洋军阀统治 时期社会的腐朽、黑暗,表示出作家对当时社会的憎恶和反对当时社会制度的 先进思想倾向在《金粉世家》塑造的人物形彖中,最丰满光耀的当数冷清秋 To在她身上,传统女性的特点和受新文化运动影响的新女性特点很好的结合 了起来作者细腻详尽地描述了冷清秋坎坷人生的三个重要阶段首先是恋爱 阶段:冷清秋的娘家虽然家道破落,但毕竞是书香门第,因而造就了她高雅的 气质,再加上她美丽的容貌,成为一位独具魅力的美女和才女但她家庭中有 些成员可以说菲常世故,例如她的舅舅。
这一点可以在金燕西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