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肠镜检查单人操作法单人结肠镜检查操作法ohe man method)患者取左侧卧位,大腿尽量向胸前屈曲,臀部与床尾的距离以不ocm 为宜,以便于操作过程中镜身的置放术者位于患者背部床边近床尾处,左手握持内镜操纵部于胸前,让左右弯曲 钮处于自然状(必要时可用左手稍调节尽量不用右手操作以拇指为主、 示指为辅调节上下弯曲钮,以示指和中指分别控制吸引钮和注气注水钮,或 中指协助握持内镜,单用示指控制吸引钮和注气注水钮让镜身成“U”字 形的自然状态右手于距肛Q0cm〜30cm处握持镜身,负责进镜与退镜, 并配合旋转镜身主要由左手摆动及旋转镜身,利用杠杆的原理使被握持的 镜身旋转而达到结肠镜端部旋转的目的,右手在旋转镜身时主要起协助及固 定作用术前先行肛门指诊以了解肛门及下段直肠的情况镜端涂上润滑剂,术者右 手先握持内镜端部,示指平贴内镜,在助手协助暴露患者肛门的情况下,将 镜端侧面斜贴肛门一侧,用示指轻按使镜端滑入直肠内在保证内镜不会滑 脱的情况下(可借助略抬高上弯曲钮右手退至距肛『20cm〜30cm处握 持镜身,保持右手至患者肛门间的镜身成直线状态并与患者直肠同轴,向肠 内少量注气并寻找肠腔,循腔进镜。
进镜过程随时调整、保持内镜轴呈直线 状态(取直)边推进边使肠管短缩于镜身J使内镜在推进过程中始终保持 充分的自由感是单人操作法得以顺利完成的基础与关键一般而言,在肠管充分短缩的情况下,结肠镜端到达结肠各弯曲部时内镜插 入的长度分别为直肠■乙状结肠交界15cm乙状结肠降结肠交界30cm 结肠脾曲40cm 结肠肝曲50cm〜60cm,回盲部70cm左右在单人操 作法插镜的整个过程中,应避免结肠镜插入过长,通过各弯曲部时能达到上 述的适当距离,则说明整个的插入过程肠管都得到短缩、结肠镜都处于取直状态,此乃理想的操作境界若无法完全短缩取直,镜端通过乙状结麟 结肠移行部时镜身在乙状结肠处形成a襻襻,则应在镜端到达降结肠后 进行乙状结肠短缩操作,解除已于乙状结肠上形成的肠襟,使镜轴恢复直线 状态;如仍无法取直,不得已时可将内镜在带襟的状态下继续进镜(此时患 者的痛苦是明显的应尽量避免带襟下进镜通过结肠脾曲达横结肠后昔力于脾曲,用旋镜、退镜及钩拉等多种手法并互相配合进行解襟取直若能 确定为乙状结肠结襻先将内镜退拉取直后先由助手用左手托住患者腰部, 右手掌自患者脐部向患者左下方推压,术者才进镜,多可防止通过时乙状结 肠线襟。
合适地变动体位也是防止结襟及使肠镜插入顺利的重要方法如操作过程顺 利,患者可始终处于左侧卧位而将肠镜一直插到回盲部,然后才让患者平卧 以便更清楚地观察回盲瓣及阑尾开并利于回盲瓣的通过然后退镜观察如镜端达降结肠而进镜不顺畅时,可让患者转成平卧位(平卧位时可让患者 右腿搭在左腿上呈翘二郎腿相利术者的操作)可能有所帮助如果脾曲 折叠弯曲明显,无法寻腔进镜,可试让患者改成右侧卧位,脾曲则向右下坠 而使弯角变钝,此时边吸气边进镜便能较顺利地通过脾曲对于横结肠冗长 下坠的患者,肠镜通过有困难时,可于肠镜通过脾曲后再让患者改成左侧卧 位,以利于肠管短缩至镜身上若能自始至终将镜轴保持成直线状态,患者将能在没有明显痛苦的情况下短 时间内完成结肠镜插入,并能保证结肠镜较容易地通过回盲瓣进入回肠末段 进行观察另外,勿使内镜过度旋转,并注意镜身旋转后应逐步回旋,尽量 保持内镜于自然状态在整个插镜过程中,不管被检查病例的难易,术者应 始终保持对结肠镜操作自如的感觉过度牵强与夸张的动作提示插入方法不 当,并预示难于继续入镜,并将带给患者沉重的不适及操作的危险结肠镜插入注意事项虽然具体的操作手法因插入方法而异,但无论是单人操作法还是双人操作法,下列几点是在结肠镜检查时都应遵循的。
1. 进镜过程尽量少注气勿使肠腔过度拉长力使肠镜在最短的距离内达到 回盲部与回肠末段进镜过程仅对肠腔进行粗略的观察退镜时才充分注气 对肠腔进行详细的观察退镜过程注意抽吸肠内积气以减轻患者检查后的不 适2. 明视下的循腔进镜能充分保证结肠镜检查的安尽量避免在盲视野下进 行操作3. 带襻进镜将使内镜的进入显得越来越困难并增加了患者的砌,拉直 下进镜不仅使内镜的插入显得容易,而且不致引起患者的不适4. 应时刻明了内镜所处的位置与状态,便使改变操作手法选择患者体位 及推压腹部变得有的放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