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一年级上册音乐全册教案完整版教学设计第一单元有趣的声音世界 寻找生活中的声音教学设计(活动课)一、教学目标1 .引导学生观察、聆听发现和寻找生活中的各种声音,并培养学生安静倾听的习惯2 .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与自然界中各种常见的声音的特质,能够辨别出这些声音利用游戏活动培养学生创造能力和再现生活中声音的能力二、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带领学生走入声音的世界,引导学生寻找生活中的各种声音,使学生养成安静倾听的良好习惯二)教学难点再现生活中的各种声音三、教学过程(一)谜语导入左一片,右一片,住在山两边,说话听的见,相互不见面谜底:耳朵)(二)新课1 .初步模仿生活中的声音导言:耳朵能听到各种声音,你都听到过什么声音?能模仿一下么?学生模仿生活中的各种声音,教师及时评价,找不同的学生模仿简单小结:只要大家用心去感受,你会发现声音世界的美妙2 .看图片配音导言:哪位同学能模仿这些声音?(1)驴子的叫声、母鸡的叫声、公鸡的叫声、鸟的叫声、牛的叫声、蟋蟀的叫声(2)女孩的叫声、打雷、大雨教师总结评价,引导学生注意声音的分类,为后面教学铺垫3.看动画配音(1)欣赏动画 生活中的声音(无声)提问:我们一起看动画,你能说说其中应该有哪些声音么?学生看后回答并模仿这些声音,教师总结评价。
2)欣赏动画 生活中的声音(有声)导言:这次老师播放声音,大家看一看,听一听教师进行总结评价,学生再次完整模仿动画中的声音4.简单分类教师与学生一起将生活中的各种声音进行简单分类(出示图片)动物的声音:鸭、鸡、狗、猫、小鸟、狮子、大象,城市中的声音:汽车、钟表、直升机、火车、电视I 大自然的声音:流水、雷雨、风提问:你能说出这些声音的特点并试着模仿这些声音吗?学生模仿并说明这些声音有什么特点,教师评价总结三)课堂小结声音世界是多么美妙和有趣啊,只要同学们今后注意倾听,一定能发现更多更有意思的声音大雨和小雨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用清晰的声音、准确的音调演唱歌曲 大雨和小雨2.通过演唱、表演感受歌曲 大雨和小雨轻快、活泼的情绪,并依据自己的生活经验,用不同力度表现歌曲中大雨和小雨的声音教学重、难点1.引导学生清晰准确以及富有表现地演唱歌曲 大雨和小雨2.引导学生辨别生活中的声音,并加以模仿3.为 歌 曲 大雨和小雨创编歌词教学过程(一份供任课教师参考的完整教案)一、导入教师:神奇的大自然中存在各种声音,它们有的强有的弱,有的清脆悠扬,有的震耳欲聋请大家听听这些都是哪些自然现象的声音?欣赏雷雨声、流水声,请学生回答。
教师:有许多歌曲就是受了好听声音的启发创作出来的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首这样的歌曲二、学唱歌曲(一)初步感受1.初次聆听 大雨和小雨,学生认真聆听提问:聆听后说说你对这首歌曲的初步感受聆听后学生回答,教师总结评价2.教师有感情地范唱歌曲教师范唱前提出要求:请同学们仔细聆听提问:歌曲中唱了什么?教学要求:教师范唱前要讲清楚具体要求,范唱时要声情并茂学生听后回答歌词内容,教师评价并完整说出歌词全体学生复述歌词二)学习歌词1.大雨和小雨歌曲学习2.节奏朗读法教歌词教师分句带领学生按节奏读歌词,学生分句跟读学生完整按节奏读歌词,教师评价并指导学生带有力度变化朗读学生带有力度变化读歌词教学要求:带学生分句朗读之后再完整读,注意纠正学生不认识的字的正确读法在读歌词时可以渗透“大雨”和“小雨”力度变化,带学生有力度对比地读歌词读歌词时可以让学生设计简单动作边表演边读,增加趣味性三)分句教唱再次聆听 大雨和小雨学生跟着教师分句学唱教学要求:在教唱过程中随时注意纠正学生咬字,指导学生用自然、清晰的声音演唱,注意不要喊唱教师总结评价,指出学生演唱时出现的问题欣 赏 大雨和小雨动画,学生跟音乐集体或个别演唱四)力度表现教师再次范唱,提问:注意听大雨和小雨的声音区别。
教师要求:范唱力度变化要明显,带有表情地演唱.学生回答哪里有力度变化,说出为什么教师总结学生带有甜美的表情和清晰的力度变化演唱歌曲聆 听 大雨和小雨伴奏,学生集体或个别演唱教师要求:在学生演唱时教师可以跟着有表情地张口,不出声地“演唱”,提醒学生注意表情和演唱时的口型三、创编表演1.欣 赏 大雨和小雨动画,请学生观察动画中大雨和小雨有何区别2.学生创编动作表演,教师总结评价,请个别学生表演教师要求:根据学生情况可以带领学生表演也可以让学生自己表演四、歌词创编1.欣 赏 大鸭和小鸭动画,提问:故事中有哪些动物的声音学生欣赏完动画回答出有大鸭、小鸭、大公鸡、小鸡的声音2.教师示范将歌曲改唱成 大公鸡和小鸡教师播放 大雨和小雨重新填词演唱,学生跟着教师一起演唱3.教师介绍如何进行歌词创编学生自己创编歌词,将歌曲改成 大鸭和小鸭并演唱教师总结评价,个别或集体再次演唱教学要求:根据学生情况进行此环节,教师可以只指导学生一起创编出 大公鸡和小鸡的歌词并演唱,也可以再指导学生设计出更多的声音创编歌词五、课堂小结看来同学们个个都是小音乐家,回家后把你的创作唱给爸爸妈妈听,希望你们创编出更多的歌词来演唱。
布谷教学设计(唱歌课)一、教学目标1.学唱歌曲,能用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不喊唱.2.初步感受四三拍歌曲的韵律3.学习正确的演唱姿势,培养良好的歌唱习惯二、教学重点1.演唱歌曲 布谷三、教学难点1.感 受3/4拍歌曲韵律2.用正确的姿势及呼吸方法演唱歌曲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学生听音乐进教室1.教师播放布谷鸟的叫声,学生聆听并模仿2.教师范唱“5 3 0|”导入布谷(-)学唱歌曲1.聆听这首歌曲,请同学们说一说歌曲表现了什么情绪?2.再次聆听歌曲范唱,感受四三拍歌曲的韵律,边听边随教师律动3.教师分句教唱歌曲或听范唱模仿演唱,范唱唱一句,学生来模仿着唱一句4.学生跟歌曲伴奏,分小组演唱歌曲三)演唱姿势1.教师利用媒体示范正确的演唱姿势,简要讲解歌唱呼吸的方法2.教师应注意及时纠正学生不正确的姿势,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歌唱习惯四)表现歌曲1.前两小节的休止符处尽量不换气,应做到声断气连学生演唱第一乐句,教师纠正演唱姿势及呼吸2.“5 3 0 I ”应唱得富有弹性布谷3.第二乐句应唱得连贯,后半句是前半句的上行模进,力度可以稍强师:“让我们唱吧,让我们跳吧”这句应怎样读?教师指导学生演唱4.“5-3|”注意不要与“5 3 0|”混淆。
5.运 用“强 弱 弱”的不同动作边唱歌曲,边拍节奏,感受四三拍韵律6.完整演唱歌曲 布谷五)课堂小结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歌曲 布谷,不但进行了歌曲的律动,还和老师合作演唱了歌曲,并且知道了正确的演唱姿势希望今后都能用正确的姿势演唱每一首歌声音的强弱教学设计(知识课)【教学内容】1、音乐活动:声音的强弱2、在故事、乐曲中体验声音的强弱教学目标】1、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模仿生活中的声音,理解、感受声音的强弱,认识音乐中的力度记号:f 和 P,能正确地运用到演唱歌曲中2、在音乐故事和乐曲中理解音乐形象,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表演能力及模仿能力教学难点】运用声音的强弱的音乐形象,拓展学生想象的空间教具准备】钢琴、饮料瓶、塑料袋、沙锤、大鼓、碰铃、课件【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韵律活动师:同学们好,今天老师要跟大家上一节有趣的音乐课,让我们随着音乐一起来做一个有趣的律动吧一 一(教师播放课件 拍手歌)二、感受音的强弱1、探索声音活动师:现在请你们闭上小眼睛,老师给你们放两段音乐 铁匠波尔卡和 摇篮曲,在欣赏的过程中你们可以把自己的感受用动作表现出来师总结:有的同学在欣赏 铁匠波尔卡时,因为音乐很大声,同学们都动了起来,学着铁匠师傅们用力地在打铁。
在欣赏 摇篮曲时,因为音乐很轻柔,同学们都随着音乐进入了梦乡出示乐器一一大鼓,请一学生敲一一用力敲,师:老师今天准备了一面大鼓,下面请一位同学上来敲一下,而且是用力敲谁来形容一下刚才这位同学敲的声音生:强、重、大师:同学们有三种答案,老师比较同意其中的一位同学的答案,他敲的声音比较强出 示“强”,用音乐的标记来记强一 一“f”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强”,请大家看大屏幕强”是我们音乐中的一种力度记号,在音乐中一般我们用“f”来表示“强”出示“f”)以后你们在音乐中遇到“f”就知道它表 示“强”那么你能模仿我们生活当中强的声音吗?师:你们知道“强”的反义词是什么吗?对,是“弱”出 示“弱”师:“弱”也是我们音乐中的一种力度记号,在音乐中一般我们用“P”来表示“弱”师:刚才老师请同学模仿很强的声音,现在请一位同学上来模仿一下弱的声音动作幅度小)师:我们什么时候声音要弱一些呢?用肢体语言表示(说悄悄话、跺脚声)2、师:老师请同学们看看大屏幕中的几组图片,你们想象一下,其中的声音有的强,有的弱,请 你 用“f”、P”记号分别填写在内3、再次通过韵律活动,与学生复习强弱练习,引导学生分辨强、弱的声音。
这一次的要求和第一次做的不同,这次教师拍强,学生就拍弱,教师拍弱,学生就拍强敲击节奏、学 习 是谁在敲,朗诵歌词,演唱歌曲要求:用声音表现音的强、弱4、敲击节奏师:下面我们来学习一条节奏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擂 起 了 大 鼓 咚 咚,敲 起 了 碰 铃 叮 铃 铃师:老师用我们今天学的知识,“f”、“P”放到节奏里,老师把它们移动,我 把“f”放到了第2 小节,“P”放到了第4 小节,想一想我们怎样拍?老师拍一下,看看和你们刚才拍的一样吗?同学们再拍一次师:老师考考你们,如果把它们的位置调换一下,看看你们应该怎样拍?每个小组讨论一下,老师下去指导学生按节奏朗读歌词,并拍打节奏教师在节奏谱上标明“f”和“P”,引导学生在节奏谱中运用强记号和弱记号5、学习歌曲师: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准备了一首 歌 曲 是谁在敲播 放 是谁在敲录音范唱带,用听唱法学唱歌曲让学生自己在歌曲中运用强记号和弱记号,并能自己演唱师:下面老师请同学们为这首歌曲标上力度记号,看看你们小组的同学是怎样合作学习的发歌单老师下去师:有哪位同学上来展示一下你们小组的成果?你想把“f”记号标在第几小节?你想 把“P”记号标在第几小节?师:让我们根据刚才这位同学标的记号来唱一遍歌曲。
多请几组师:你觉得哪组的方法比较好?我们两种不同的方法来演唱6、播放一段音乐,让学生进一步感受音乐中的强弱播 放 小蘑菇舞蹈其中的音乐片断,学生听师:春天不光大雨和小雨出来唱歌,连小蘑菇也出来跳舞呢!现在让我们来欣赏一段 小蘑菇的舞蹈片断,看看小蘑菇在干什么?师:你知道它们在干什么?生:它们在跳舞师:它们是怎样跳的?音乐弱的时候,小蘑菇怎样跳?音乐强的时候,小蘑菇怎样跳?(小蘑菇扭扭腰;小蘑菇长高了;小蘑菇害羞地藏起来;小蘑菇哈哈大笑)师:让我们和小蘑菇一起跳舞吧再次播放 小蘑菇7、聆听观看活动,观看声音的故事 大雨和小雨,感受不同的音乐形象,获得情感体验要求:要求学生观看后能根据自己的观察,感觉故事中声音的强弱,能随音乐用小沙锤、塑料袋表演故事内容出示课件,教师讲故事,学生感受故事中的强弱;师:刚才我们用歌声和动作来表现声音的强和弱,那么我们能不能用声音来讲故事呢?下面呀,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个音乐故事,请看大屏幕,用声音讲故事,故事的名字是 大雨和小雨,这个故事特别有趣,请大家仔细听师:森林里住着一群可爱的小动物,清晨,小动物们可高兴了,因为它们可以出来唱歌、跳舞了你听,它们的歌声多好听。
突然,打起了大雷、下起了大雨,雨呀,越下越大,你看,好大的雨呀,过了一阵,雨呀慢慢地变小了,你们仔细听一听,雨声是不是变小了呢?雨声真的变小了,小动物们还在树下唱着歌,可是雨声己经把歌声盖过去了,根本就听不到它们在唱歌,那什么时候才能听到它们在唱歌呢?哇,天晴了,小动物们又可以出来唱歌、跳舞了故事讲到这,你们说说故事里哪些声音是强的?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