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针织物组织大全

cn****1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372.21KB
约12页
文档ID:506267175
针织物组织大全_第1页
1/12

针织物组织大全 .1 原组织 asic stitch最基本、最简单的针织组织,为针织物组织的基础,即纬平针、罗纹、双反面、编链、经平、经缎、重经组织A.2 纬平针组织 weft plain stitch连续单元成圈相互串套,一面完全是正面线圈,另一面完全是反面线圈的组织图A1 纬平针组织A.3 罗纹组织 rib stitch正反面线圈纵行,以一定组合相间配置而形成的纬编组织图A2 罗纹组织A.4 双反面组织 purl stitch正面线圈横列和反面线圈横列,相互交替配置而成的纬编组织图A3 双反面组织A.5 编链组织 chain stitch,pillar stitch经纱始终在一枚针上垫纱成圈形成的经编组织图A4 编链组织A.6 经平组织 tricot , tricot stitch经纱在相邻的两枚针上轮流垫纱成圈,串套而成的经编组织图A5 经平组织A.7 经缎组织 satin tricot stitch经纱顺序垫放在两枚以上相邻的针上,形成线圈至一定位置后,依次返回的经编组织图A6 经缎组织A.8 重经组织 double loop stitch每根经纱在同一横列中形成相邻两个线圈的经编组织。

图A7 重经组织A.9 变化组织 derivative stitch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原组织复合而成的针织物组织A.10 双罗纹组织 interlock stitch , interlock由两个罗纹组织相互交错,在一个罗纹组织的线圈纵行间,配置着另一个罗纹组织的线圈纵行而形成的纬编组织图A8 双罗纹组织A.11 三针经平组织(经绒组织) cord stitch由两个经平组织组成,经纱在相间的针上交替成圈,而形成的经编组织图A9 三针经平组织A.12 花色组织 fancy stitch改变原组织或变化组织上的线圈结构,或配合附加纤维、纱线而组成的针织物组织A.13 集圈组织 tuck stitch在针织物的某些线圈上除有一个封闭的线圈外,还有一个或几个未封闭的悬弧,形成的针织物组织图A10 集圈组织A.14 半畦编组织 half cardigan stitch正面的单列集圈线圈纵行与反面的平针线圈纵行,一隔一配置而成的双面集圈组织图A11 半畦编组织A.15 畦编组织 full cardigan stitch正反面全部线圈纵行都由单列集圈线圈纵行一隔一交替排列,形成的双面集圈组织图A12 畦编组织A.16 胖花组织 blister stitch按花纹要求在双面纬编的地组织上,进行单面编织,使线圈凸起,形成具有凹凸花纹效应的针织物组织。

图A13 胖花组织A.17 添纱组织 plating stitch由地纱和添纱形成成全部线圈或部分线圈的花色针织物组织图A14 添纱组织A.18 衬纬组织 weft laid – in stitch圈圈干之间或在圈干与延展线之间,周期地纬向垫人一根或几根不成圈纱线的花色组织图A15 衬纬组织A.19 衬垫组织 laying – in stitch一根或几根纱线按一定比例在织物的一些线圈上形成不封闭的圆弧,而在其余线圈子呈浮线停留在织物反面的一种花色组织图A16 衬垫组织A.20 提花组织 jacquared stitch将纱线垫放在按花纹要求所选择的工作针上进行编织成圈的花色组织旧线圈只在纱线成圈时才从针上脱下在纱线不成圈处,以浮线状留于织物反面或两层纱层之中图A17 提花组织A.21 毛圈组织 terry stitch由附加纱线在针织物表面形成毛圈结构的花色组织图A18 毛圈组织A.22 长毛绒组织 plush titch, pile stitch用附加纤维或纱线与地纱一起编织而形成具有绒毛,突出于表面的花色组织图A19 长毛绒组织A.23 移圈组织(纱罗组织) lace stitch在原组织的基础上,按照花纹要求将某些线圈进行移圈形成的针织物组织,移圈处线圈纵行中断,外观呈现孔眼效应,或线圈相互移圈,外观呈现扭曲效应。

图A20 移圈组织(纱罗组织)A.24 波纹组织 racked stitch在横机编织的双面纬编组织上,通过移动针床,形成倾斜线圈,并呈波纹状分布的花色组织图A21 波纹组织A.25 经平绒组织 locknit stitch后梳编织经平组织,前梳编织经绒组织所形成的双梳经编组织图A22 经平绒组织A.26 经绒平组织 reverse locknit后梳编织经绒组织,前梳编织经平组织所形成的双梳经编组织图A23 经绒平组织A.27 双经缎组织 atlas stitch两梳以对称垫纱方式编织经缎组织所形成的双梳经编组织A.28 变化经平-编链组织 queen′s cord后梳编织变化经平组织,前梳编织编链组织所得的双梳经编组织A.29 缺垫(经编)组织 miss-lapping stitch某些梳栉有规律地垫纱和不垫纱,开成的经编花色组织图A24 缺垫(经编)组织A.30 缺压(经编)组织 miss-pressing stitch经编组织上某些横列或某些横列上的部分线圈不脱圈,而隔一个或几个横列进行脱圈,使针织物表面呈现拉长线圈的花色组织图A25 缺压(经编)组织A.31 压纱(经编)组织 fall-plate stitch在经编线圈的圈干下部绕有衬垫纱线并使针织物表面形成凹凸效应的花色组织。

图A26 压纱(经编)组织为了您的安全,请只打开来源可靠的网址 打开网站    取消来自: 针织就分手工和机织啊你是不是需要针织和梭织的区别?!针织物与梭织物区别 针织物与梭织物由于在编织上方法各异,在加工工艺上,布面结构上,织物特性上,成品用途上,都有自己独特的特色,在此作一些比较 (一) 织物组织的构成: (A) 针织物:是由纱线顺序弯曲成线圈,而线圈相互串套而形成织物,而纱线形成线圈的过程,可以横向或纵向地进行,横向编织称为纬编织物,而纵向编织称为经编织物 (B) 梭织物:是由两条或两组以上的相互垂直纱线,以90度角作经纬交织而成织物,纵向的纱线叫经纱,横向的纱线叫纬纱 (二) 织物组织基本单元: (A) 针织物:线圈就是针织物的最小基本单元,而线圈由圈干和延展线呈一空间曲线所组成 (B) 梭织物:经纱和纬纱之间的每一个相交点称为组织点,是梭织物的最小基本单元 (三) 织物组织特性: (A) 针织物:因线圈是纱线在空间弯曲而成,而每个线圈均由一根纱线组成,当针织物受外来张力,如纵向拉伸时,线圈的弯曲发生变化,而线圈的高度亦增加,同时线圈的宽度却减少,如张力是横向拉伸,情况则相反,线圈的高度和宽度在不同张力条件下,明显是可以互相转换的,因此针织物的延伸性大。

(B) 梭织物:因经纱与纬纱交织的地方有些弯曲,而且袛在垂直于织物平面的方向内弯曲,其弯曲程度和经纬纱之间的相互张力,以及纱线刚度有关,当梭织物受外来张力,如以纵向拉伸时,经纱的张力增加,弯曲则减少,而纬纱的弯曲增加,如纵向拉伸不停,直至经纱完全伸直为止,同时织物呈横向收缩当梭织物受外来张力以横向拉伸时,纬纱的张力增加,弯曲则减少,而经纱弯曲增加,如横向拉伸不停,直至纬纱完全伸直为止,同时织物呈纵向收缩而经,纬纱不会发生转换,与针织物不同 (四) 织物组织的特征: (A) 针织物:能在各个方向延伸,弹性好,因针织物是由孔状线圈形成,有较大的透气性能,手感松软 (B) 梭织物:因梭织物经,纬纱延伸与收缩关系不大,亦不发生转换,因此织物一般比较紧密,挺硬 (五) 织物组织的物理机械性: (A) 针织物:织物的物理机械性,包括纵密、横密、平方米克重、延伸性能、弹性、断裂强度、耐磨性、卷边性、厚度、脱散性、收缩性、覆盖性、体积密度 (B) 梭织物:梭织物的物理机械性,包括经纱与纬纱的纱线密度、布边、正面和反面、顺逆毛方向、织物覆盖度。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