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 习(课件),,,,,,,,,,,,,,夏,商,西周,春秋,战国,,东周,秦,楚 汉 战 争,西汉,新,东汉,,,,,,,,,,,,,,,,,,,,周,,,,,,汉,(阳 城),(安 阳),(镐),(洛 邑),(咸 阳),(长安),(长安),(洛邑),,原始社会,你知道以下这些典故与哪个历史人物有关吗?,大禹治水 卧薪尝胆 指鹿为马 背水一战 破釜沉舟 纸上谈兵 完璧归赵 投笔从戎,勾践,赵高,韩信,蔺相如,项羽,禹,赵括,楚汉相争 焚书坑儒 负荆请罪 盘庚迁殷 休养生息 涿鹿之战 牧野之战 巨鹿之战,项羽、刘邦,秦始皇,班超,汉武帝,庞涓,商王盘庚,炎帝、黄帝,周武王,张楚政权 鸿门宴 鱼腹丹书 篝火狐鸣 文景之治 烽火戏诸侯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项羽,陈胜 项羽、刘邦 陈胜吴广 陈胜吴广 汉文帝、汉景帝 周幽王 班超 陈胜,知识梳理,一.填空题 1.人类的起源距今至少已有 年的历史;人类是由 进化而来的 2.“女娲抟土造人”的神话是用来探索 的 3.在我国,北起 ,南抵 ,西至 ,东到 ,都有原始人类遗迹的发现。
4.目前所知,生存年代最早的是 ,距今约年遗留人类化石残骸最多的是 ,生存时间是 年 5.北京人头部保留着不少的原始特征,如 、、 、 北京人上肢比头部进化快,因为 在从猿到人进化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第一课 中国远古人类,元谋人,300多万,古 猿,人类起源,辽 宁,云 南,陕 西,山东,170万,北京人,大约70万年—20万年前,额骨低平,眉骨粗壮,嘴巴前伸,很像猿猴,劳动,二.填充表格三.北京人懂得了火的使用,那么他们用火主要做些什么呢?火的使用有什么意义?,170万年前 大约70万年至20万年前,云南元谋上那蚌村 周口店附近的龙骨山洞穴,生存年代最早 遗留残骸最多,答: 用途:(1)用来照明(2)用来抵御猛兽的侵袭(3)用来烤熟兽肉意义:熟食有利于北京人体质和智力的发展,使他们摆脱了”茹毛饮血“的生活,最终和动物界分离第二课 原始农耕文化,1.比较南北方农耕文化,2.比较新石器和旧石器,3.简答题 (1)为什么会出现“干栏式建筑/半地穴式房屋”代替“山洞”? (2)出现这两种不同类型房屋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从居住条件和生产活动看,与北京人相比这些原始居民的生活相对安定,原因是什么? (4)识记书上P8—P12的图,知道它们所处的时期以及制造者。
答:1.原始农业的发展使人们有了比较稳定的食物来源由此,人们开始了定居或半定居的生活方式,所以,才会出现“干栏式建筑/半地穴式房屋”代替“山洞”出现2.南北方所处的地域和自然环境不同3.因为原始农业的发展才使他们定居下来,第三课 中华民族的祖先,一.填空题 1.距今约四五千年前后,许多地方出现了以“城堡”为中心的聚落群,表明 2.不同地域文化的相互交流影响,最终融合为以 为中心的 是目前我国所见最早的女神像是我国目前发现的海拔最高、经度最西的一个文化遗址 4. 被尊奉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汉族的前身是 创造了文字, 发明了养蚕缫丝 6.黄帝陵位于 大禹陵位于 那里可能存在着大的部落或部落联盟,华夏族,文化共同体,彩塑女神头像,华夏族,黄帝和炎帝,昌都卡诺遗址,嫘祖,仓颉,陕西黄陵县,浙江绍兴,二.简答题 1.简要概述逐鹿之战为什么炎黄二帝被尊奉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 2.识记黄帝画像砖、彩塑女神头像及我国农业先民文化遗址分布图和主要部落分布图。
答:1.距今5000年前,黄河流域分布着许多部落,炎帝部落和黄帝部落最为强大,世代互相通婚,关系密切后来结为炎黄联盟不久,炎黄部落联盟与一个以蚩尤为首领的东方部落大战于涿鹿之野,蚩尤被擒杀,部分部落成员退到南方此后,中原的部落就推举黄帝为部落联盟的首领相传黄帝有25个儿子,他们不断发展壮大,逐渐成为后来华夏族的主干因此炎帝和黄帝被尊奉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 2.见书上P13—P15,第四课 从“公天下”到“家天下”,(公天下) 尧舜禹时期禅让制,(家天下) 启时期 世袭制,1.从“公天下”到“家天下”的过程,2.古代治水的过程,尧舜时期 鲧治水 (堵),大禹时期 禹治水 (疏),,,部 落 联 盟 首 领,,,1.大禹治水的成功经验是什么? 2.为什么大禹治水能够取得成功? 3.从大禹治水的故事中,你学到了什么呢? 答:总结前人的经验、亲身实践、以身作则和团结民众得出结 论:实践出真知、众人拾柴火焰高、领导要以身作则的重要性,1.“公天下”到“家天下”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为什么“世袭制”能够替代“禅让制”? 3.启能够建立夏朝的原因? 答:贫富分化的出现、私有制的产生和部落联盟首领权势的不断 增强,造堤筑坝水来土挡,修浚河道 开渠排水,第五课 夏商周时代的社会,,,,朝代,国都,起止时间,立国、亡国之君,,,1.实行分封制的目的、主要内容以及所起的作用是什么? 目的:加强对各地的统治 内容:由周王把土地、臣民封赐给同姓或异姓贵族,建立起许多 诸侯国(授民授疆土); 诸侯的义务:必须承担镇守疆土、出兵勤王、交纳贡赋和定期朝 见周王述职。
诸侯的权利:在封国内诸侯有相对独立的统治权,并可把封地内 的土地和民众分封给卿、大夫和士 作用:分封制的实行,对拓展周的统治,加强周王室的权利起了 重要作用2.实行宗法制的基础、核心以及所起的作用是什么?基础:血缘关系 核心:嫡长子继承制 作用:由层层等级严密编织成的宗法血缘关系网络,起 着维护西周政治等级制度和稳定社会秩序的作用第六课 商鞅变法与社会革新,春秋五霸:,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战国七雄:,齐、楚、秦、燕、韩、赵、魏,(尊王攘夷),春秋五霸,战国七雄,三 家 分 晋,,韩,赵,魏,,1.商鞅变法的背景、目的、内容、结果是什么? 2.修建都江堰的原因、主持人、时间、地点、功能、意义 分别是什么? 3.各国变法成败说明了什么? 答:1.背景:战国初年,秦国僻处西北,国势不振,被东 方各国轻视时间:公元前356年目的:变法图强内容: 鼓励农民开垦荒,努力种田和织布的可以免除徭役和赋税, 弃农经商或因懒惰而贫穷的,连同家属罚作奴婢;废除贵 族的世袭特权,奖励打仗有功的人;建立县制,由国君直 接派官吏治理商鞅还编定户口,五家为伍,十家为什, 相互监督,一家犯法,邻里如不告发,则十家连坐。
结果:秦国国力骤增,军队战斗力也大大加强,不仅收复 了失地,成为七雄中最强的国家,为最终统一大业奠定了 基础 2.原因:常遭水旱灾害 主持人:秦国蜀郡守李冰 时间: 战国时期 地点:四川成都平原 功能:既能防洪,又 有蓄水功能 意义:都江堰市我国古代著名的水利工程之 一,它的建成使成都平原约300多万亩土地变成了肥沃 的良田 3.善于用人,勇于改革是一个国家得以强盛的关键一.填空题 1.公元前230年到公元前 ,秦王 灭掉了六国, 建立了统一的秦王朝,都城设在 2.秦始皇在中央设 、 和 三 个主要官职在地方实行 制度 3.为巩固统一,秦始皇把笔画规整的 作为标准文字; 将秦国的 钱作为流通的货币 4.秦长城西起 ,东到 ,历史上称为 “万里长城”221,嬴 政,咸 阳,丞 相,太 尉,御史大夫,郡 县,小 篆,圆形方孔,临 洮,辽 东,第八课 秦的统一,,1.秦灭六国的先后顺序是怎样的?为什么统一六国的是秦 国呢? 2.为了加强对秦朝的统治,秦始皇实行了哪些措施? 3.识记P41—P47图,答:1.秦灭六国先后顺序:韩、赵、魏、楚、燕、齐。
原因:(1)商鞅变法为秦统一六国奠定了物质基础 (2)秦王嬴政采取正确的策略远交近政3)秦王 嬴政重用人才等等 2.采取的措施(1)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①自称“始皇帝”, 军国大事,均由皇帝裁决②在中央设丞相、太尉和御 史大夫三个主要官职③在地方实行郡县制度,(2) 对文字、货币、度量衡以及车轨等实行统一规范3) 为了抵御匈奴,修筑西起临洮,东至辽东的“万里长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