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中医骨伤学基础教学大纲

枫**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473.50KB
约83页
文档ID:434902519
中医骨伤学基础教学大纲_第1页
1/83

Four short words sum up what has lifted most successful individuals above the crowd: a little bit more.------------------------------------------author------------------------------------------date中医骨伤学基础教学大纲()中医骨伤学基础教学大纲()    《中医骨伤科基础》是一门研究骨关节及其周围筋肉损伤与疾患的基础课程讲授本课程的目的与任务,是使学生在学过中医学各门基础课程的基础上,了解与掌握中医骨伤科的基本理论与骨伤科疾病诊断、治疗的基础方法,为今后学习骨伤专业各门临床学科打下扎实的基础  《中医骨伤科基础》共十四章,第一章介绍中医骨伤科学发展简史;第二至第八章着重介绍中医骨伤科的诊断方法,包括损伤分类、病因病机、辨证诊断、骨关节与神经功能检查法、关节镜及影象学检查等;第九章至第十四章着重介绍中医骨伤科的治疗方法,包括手法、固定、药物、练功、其他疗法及创伤急救等  本课程教学总时数54学时。

教学方法要求理论密切联系实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辨证思维方法和临床实践能力教学中应充分利用X线片、幻灯片、挂图、实物、电影及电视录象等各种现代教学设备,实行启发式形象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本课程的教学,既强调中医学术的系统性,又要突出骨伤科的学术特点,应贯彻“少而精”的原则,对重要学术内容必须讲深讲透,能反映当代本学科的新成就、新成果,造就新一代高水平的应用型中医骨伤人才教学目的要求和内容  第一章 中医骨伤科发展简史【目的要求】1. 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思想,使学生了解中医骨伤科的起源及其发展的漫长历程2. 掌握历代中医骨伤科的主要成就教学内容】1. 中医骨伤科的起源、发展2. 历代中医骨伤科的主要成就3. 清代鸦片战争后,由于帝国主义文化侵略,中医骨伤科受到歧视与摧残的历史4. 解放后,由于正确地贯彻党的中医政策,中医骨伤科得到新生与发展,并取得巨大成就教学方法】课堂讲述,用启发式、问题式教学教学时数】2学时第二章 损伤的分类【目的要求】1. 了解损伤的概念及各种分类法的特点2. 熟悉损伤各种分类的相互联系3. 掌握损伤常用分类方法教学内容】1. 按损伤部位分类(外伤、内伤)2. 按损伤性质分类(急性损伤、慢性损伤)。

3. 按受伤时间分类(新伤、陈伤)4. 按受伤部位皮肤或粘膜是否破损分类(闭合性、开放性)5. 按受伤程度分类(轻伤、重伤)6. 按伤者的职业特点分类(生活损伤、工业损伤、农业损伤、交通损伤、运动损伤等)7. 按致伤因素的性质种类分类(物理损伤、化学损伤、生物损伤等)教学方法】课堂讲述,用启发式、问题式教学,引导学生自主思维教学时数】2学时  第三章? 损伤的病因病机第一节 病因【目的要求】1. 掌握损伤的内因、外因2. 了解损伤内因与外因的相互关系教学内容】1. 外因、内因的定义2. 外因:包括外力伤害(直接暴力、间接暴力、肌肉强烈收缩和持续劳损)、外感六淫及邪毒感染等3. 内因:包括年龄、体质、解剖结构、病理因素及职业工种等教学方法】课堂讲述、配合多媒体,用启发式、问题式教学教学时数】2学时第二节 病机【目的要求】1. 了解皮肉筋骨、气血精津、经络脏腑的生理活动2. 熟悉皮肉筋骨、气血精津、经络脏腑的相互关系3. 掌握骨伤科疾病发生后,皮肉筋骨、气血精津、经络脏腑的病理变化教学内容】1. 概述人体皮肉筋骨、气血精津、经络脏腑的相互关系2. 介绍皮肉筋骨、气血精津、经络脏腑的生理功能及其损伤后病理变化。

教学方法】课堂讲述、配合多媒体,用启发式、问题式教学,引导学生自主思维教学时数】2学时    第四章 辨证诊断第一节 损伤的症状【目的要求】1. 熟悉损伤后全身症状2. 掌握损伤后局部一般症状与特殊症状教学内容】1. 全身症状:发热、口渴、口苦、心烦、便秘、夜寐不安、脉浮数或弦紧、舌质红、苔黄厚腻等如合并外伤性休克,还有相应表现2. 局部一般症状:疼痛、肿胀、瘀斑、功能障碍等3. 局部特殊症状:包括筋骨损伤特征(畸形、骨擦音、异常活动、关节盂空虚、弹性固定等)及脏腑损伤的特殊症状教学方法】课堂讲述、配合多媒体,用启发式、问题式教学,引导学生自主思维教学时数】1学时第二节 骨病的症状【目的要求】1. 了解各种骨病所出现的全身症状2. 掌握骨病原菌局部的一般症状与特殊症状教学内容】1. 全身症状:介绍骨痈疽、骨痨、痹证、痿证、恶性骨肿瘤的临床表现2. 局部一般症状:疼痛、肿胀、功能障碍等3. 局部特殊症状:畸形、肌萎缩、筋肉挛缩、肿块、疮口与窦道等教学方法】课堂讲述、配合多媒体,用启发式、问题式教学,引导学生自主思维教学时数】1学时第三节 四诊【目的要求】1. 熟悉望、闻、问、切四诊方法2. 掌握望、闻、问、切四诊在骨伤科运用要点。

3. 掌握摸诊的主要用途和常用手法教学内容】1. 问诊:一般情况、发病情况、全身情况、其他情况2. 望诊:望全身、望局部3. 闻诊:一般闻诊、局部闻诊4. 切诊:切脉、摸诊教学方法】课堂讲述、配合多媒体,用启发式、问题式教学,引导学生自主思维教学时数】1学时第四节 辨证方法【目的要求】1. 掌握骨伤科八纲、气血辨证方法2. 熟悉骨伤科脏腑辨证方法3. 了解骨伤科经络辨证与卫气营血辨证方法教学内容】1. 八纲辩证:阴阳、表里、寒热、虚实2. 气血辩证:伤气、伤血、气血两伤3. 脏腑辩证:肺与大肠辩证、肾与膀胱辩证、肝与胆辩证、脾与胃辩证、心与小肠辩证4. 卫气营血辩证:卫分、气分、营分、血分的生理作用及伤后证候教学方法】课堂讲述、配合多媒体,用启发式、问题式教学教学时数】1学时  第五章 骨关节检查法第一节 测量和运动检查【目的要求】1. 掌握角度、长度及周径测量方法2. 熟悉人体各关节功能活动范围3. 掌握临床上常见的病理步态4. 了解关节主动和被动活动的功能检查方法教学内容】1. 测量检查:角度、长度及周径测量及人体各关节功能活动范围2. 运动检查:步态、关节功能的检查教学方法】课堂讲述、配合多媒体,用启发式、问题式教学,引导学生自主思维。

教学时数】5学时第二节 各部位检查法【目的要求】1. 了解头颈、胸腹、腰背、骨盆以及四肢各部位的望诊方法2. 熟悉各部位触诊及运动检查要点3. 掌握各部位特殊检查法教学内容】1. 头部检查:望诊、触诊2. 颈部检查:望诊、运动检查、触诊、特殊检查3. 胸部检查:望诊、触诊4. 腹部检查:望诊、触诊5. 腰背部检查:望诊、运动检查、触诊、特殊检查6. 骨盆检查:望诊、触诊、特殊检查7. 肩部检查:望诊、运动检查、触诊、特殊检查8. 肘部检查:望诊、运动检查、触诊、特殊检查9. 腕和手部检查:望诊、运动检查、触诊、特殊检查10. 髋部检查:望诊、运动检查、触诊、特殊检查11. 膝部检查:望诊、运动检查、触诊、特殊检查12. 踝与足部检查:望诊、运动检查、触诊、特殊检查教学方法】课堂讲述、配合多媒体,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自主思维教学时数】5学时  第六章 神经功能检查法【目的要求】1. 了解感觉检查内容及临床意义2. 掌握肌力测定标准及其检查方法3. 熟悉生理反射与病理反射检查方法及其临床意义4. 掌握四肢神经损伤的主要临床表现及其检查方法教学内容】1. 感觉检查:检查内容、临床意义、记录方法。

2. 肌力检查:测定标准、各部位骨肉肌力测定方法及其临床意义3. 反射检查:生理反射、病理反射、临床意义4. 植物神经检查:检查内容、临床意义5. 四肢神经损伤检查:桡神经、正中神经、尺神经、股神经、坐骨神经、腓总神经、胫神经损伤的主要临床表现及其检查方法教学方法】课堂讲述、配合多媒体,用启发式、问题式教学,引导学生自主思维教学时数】4学时  第七章 关节镜检查【目的要求】1. 了解关节镜构造及用途2. 熟悉关节镜的检查技术教学内容】1. 关节镜的构造与用途2. 关节镜检查技术:操作方法、术后处理、注意事项教学方法】课堂讲述、配合多媒体,用启发式、问题式教学,引导学生自主思维教学时数】2学时  第八章 影象学检查第一节 X线检查法【目的要求】1. 熟悉X线片阅读方法2. 掌握骨与关节疾患的基本X线表现教学内容】1. X线片的阅读方法2. 骨与关节X线片的分析:包括软组织、骨志关节疾患的X线表现教学方法】课堂讲述、配合多媒体,用启发式、问题式教学,引导学生自主思维教学时数】3学时教学方法】课堂讲述、配合多媒体,用启发式、问题式教学,引导学生自主思维教学时数】1学时第二节 穿刺与造影技术【目的要求】1. 掌握四肢关节穿刺术、关节液检查及造影技术。

2. 熟悉腰椎穿刺术、脑脊液检查及椎管造影术3. 了解活体组织穿刺的器材准备、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教学内容】1. 关节穿刺及关节液检查:适应证、操作方法、穿刺途径、关节液检查2. 腰椎穿刺术及脑脊液检查:适应证、禁忌证、操作方法、并发症、穿刺后处理及脑脊液压力测定3. 活体组织穿刺:器材准备、操作方法、穿刺物分析、注意事项4. 造影检查:关节造影、血管造影、椎管造影教学方法】课堂讲述、配合多媒体,用启发式、问题式教学,引导学生自主思维教学时数】1学时第三节? 电子计算机X线横断面体层扫描(CT)【目的要求】1. 了解CT检查原理2. 熟悉CT应用范围教学内容】1. CT检查原理2. CT应用范围:骨科疾病、骨肿瘤及脏器疾患的诊断教学方法】课堂讲述、配合多媒体,用启发式、问题式教学,引导学生自主思维教学时数】1学时第四节? 磁共振显象(MRI)【目的要求】1. 了解磁共振显象的原理2. 熟悉磁共振显象的应用范围教学内容】1. 磁共振显象的原理2. 磁共振应用范围:颅脑病变、脊椎及椎管内病变、骨关节及软组织病变等教学方法】课堂讲述、配合多媒体,用启发式、问题式教学,引导学生自主思维教学时数】1学时。

第五节 放射性核素显象【目的要求】1. 了解放射性核素显象检查原理2. 熟悉放射性核素显象的应用范围教学内容】1. 放射性核素显象检查原理2. 放射性核素显象检查应用范围:骨骼系统疾病、肾与膀胱疾病等教学方法】课堂讲述、配合多媒体,用启发式、问题式教学,引导学生自主思维教学时数】1学时第六节 超声诊断法【目的要求】1. 了解超声诊断的原理2. 熟悉超声诊断的应用范围教学内容】1. 超声诊断原理2. 超声诊断应用范围:颅脑外伤及颅脑内占位性病变、脊椎及椎管内疾患、各种心。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