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坚持问题导向、突出整改落实、推动各项工作、完善制度机制”的原则,直面问题,剖析原因,查找症结,增强“四个意识”,切实把全面从严治党要求贯彻落实到农业工作的各个方面明确错因 正确掌握一、仪器名称的读法或书写错误经常写错或读错的仪器有:“药匙”错写成“药勺”;“镊子”错写成“夹子”;“长颈漏斗”错读成“漏斗”或“分液漏斗”;“水槽”错写成“水巢”;“坩埚钳”错写成“坩锅钳”;“广口瓶”错读成“集气瓶”二、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判断错误1.判断物质变化常出现的错误:(1) 电灯泡通电发光、发热是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应为物理变化2) 固体物质受热放出气体属于化学变化可能是物理变化,也可能是化学变化如水蒸发成水蒸气属于物理变化,碳酸受热放出二氧化碳属于化学变化3) 爆炸属于化学变化可能是物理变化,也可能是化学变化如汽车轮胎爆炸属于物理变化,氢气球爆炸属于化学变化2. 判断物质性质常出现的错误:错把延展性当成化学性质;把可燃性、助燃性、稳定性当成物理性质物质的变化和性质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变化是一个过程,而性质是物质固有的属性在判断时要注意语句中一些关键的字词,如“易”、“能”、“会”等是表示物质的性质,如酒精能挥发(物理性质)或酒精能燃烧(化学性质)是指性质,酒精挥发(物理变化)或酒精燃烧(化学变化)是指一个过程,属于物质的变化。
三、实验操作错误1. 液体药品的取用,瓶盖没倒放,标签没向着手心,盛液体的瓶口没有紧挨被倒容器的容器口2.用胶头滴管滴加液体时,胶头滴管没“垂直”、“悬空”于容器上方,而是把胶头滴管伸入容器内,或者在使用时平放或倒置3.给试管里的物质加热时,没有将试管夹夹在离管口1/3的位置,而是夹在试管的中部或口部4.给试管里的物质加热,用手拿着酒精灯给物质加热或者不用酒精灯火焰的外焰给物质加热,而是用内焰或焰心给物质加热5.给试管内液体加热,手拿在试管夹的短柄上,试管内液体超过试管容积的1/3,试管竖直,未倾斜约45 ℃6. 给物质加热时,不先受试管均匀受热,而是直接对准药品所在的部位加热全面推进我局在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和夺取反腐败斗争以及县委重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情况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的整改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