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手外伤临床诊疗指南

汽***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14.56KB
约10页
文档ID:415016387
手外伤临床诊疗指南_第1页
1/10

手外伤临床诊疗指南【概述】手外伤康复是在手外科诊断和处理的基础上,针对手功 能障碍的各种因素(如瘢痕、挛缩、肌腱粘连、肿胀、关节 僵硬、肌肉萎缩、组织缺损等)采用相应的物理治疗、作业 治疗和夹板等治疗手段,使伤手恢复最大程度的功能诊断要点】1. 症状都有外伤史,临床表现为手部疼窟局部肿胀、 畸形(如成角畸形、缺如)等2. 体征 手局部压痛或叩击痛、异常活动或骨擦音、运 动障碍或感觉异常、肌萎缩、关节僵硬等3. 辅助检查(1) 骨关节损伤需X线检查2) 肌麻痹需电生理检查康复评定】1. 手与上肢状况通过视诊、触诊和患者的主动活动, 对伤手情况应有基本判断,包括手和上肢的完整性、血液循 环、伤口感染、皮肤发汗、瘢痕、畸形、肿胀、萎缩、疼痛以及关节活动范围2. 运动功能(1) 肌力测定:可采用徒手肌力检查法此外,握力 测定可用握力计测量;捏力测定可用捏力计测量(包括侧捏 力、二指捏力、三指捏力)2) 关节活动度(ROM)测定:采用手量角器测定主动 运动和被动运动的ROM测量关节包括腕关节、掌指关节、 近节指间关节、远节指间关节、拇指腕掌关节若ROM评 定小于正常ROM,则需鉴别以下3种情况:主动ROM与被 动ROM范围相同,障碍原因在于关节本身;没有主动 ROM,被动ROM正常,障碍原因在于肌腱断裂;主动或 被动ROM受附近关节位置改变而改变,障碍原因在于手外 或内在肌挛缩,或内在肌挛缩。

3. 感觉功能 参照英国医学研究院神经外伤学会 (MCRR)于1954年制订的分级标准1) 浅感觉:痛觉、温度觉、触觉2) 深感觉:运动觉、位置觉、震动觉3) 复合感觉:二点辨别感觉、立体觉4) 叩击试验(Tinel试验):判断再生神经纤维生长情况,判断陈旧性神经损伤的部位4. 巧性协调性 临床常用九孔柱测试和Mober拾物测 试康复治疗】1. 手部骨折(1)各期康复要点骨折固定期(3?5周):①控制水肿:抬高患肢;非受 伤关节主动运动;采用超短波疗法,无热量,对置法,lOmin/ 次,1次/d②预防或减轻关节僵硬:维持未固定部位关节 的主动活动③预防及减轻肌萎缩无力:固定部位肢体的肌 肉等长收缩训练;不稳定性骨折及复合性骨折脱位者应固定 5周,待去固定后开始主动训练骨折临床愈合期(去除石膏、夹板之后):治疗重点是 消除残余的肿胀;软化、松解纤维瘢痕组织,增加关节活动 范围;恢复肌力和耐力;恢复手的协调、灵活性①减轻水 肿:抬高患肢;在能耐受范围内主动活动;压力手套(或指 套)、按摩、蜡疗②在骨折愈合情况允许下进行轻微主动 活动③增加关节主动活动④指间关节、掌指关节屈曲、 抓握和拇外展动作训练。

⑤渐进性主动抗阻训练⑥增加 肌耐力训练⑦日常生活活动(ADL)训练2) 常见手部骨折的康复掌骨骨折:常见并发症为严重肿胀;侧副韧带、关节囊 挛缩;成角畸形;掌指关节僵硬治疗要点:减轻肿胀第二、三掌骨骨折时,维持掌弓; 第一掌骨骨折时,维持指蹼宽度预防侧副韧带及关节囊挛 缩,预防关节僵硬,预防骨折畸形愈合,尤其要避免背侧或 掌侧成角畸形愈合指骨骨折:常见并发症为骨折部位肌腱粘连;骨间肌挛 缩;近端指间关节屈曲挛缩和骨折成角或旋转畸形愈合治疗要点:减少粘连,减少肿胀,预防关节僵硬牵拉 骨间肌,预防骨间肌挛缩增加指间关节和掌指关节 ROM维持手于功能位握力训练腕舟骨折:常见并发症为舟骨近侧骨折段坏死、骨折不 愈合和创伤性腕关节炎治疗要点:一般固定6?12周,若到达预定骨折愈合时 间,骨折仍未愈合,应再继续固定1?2个月固定期应避免 进行强力握持动作训练石膏去除后数周内,在手夹板保护 下进行关节活动度训练和肌力训练,避免腕关节过度背伸2. 手部肌腱修复术后(1) 屈指肌腱术后采用手背侧动力性手夹板固定,维持腕关节60°屈 曲,掌指关节45°屈曲,近侧指间关节10°?20°屈曲,远侧 指间关节0°?10°屈曲。

手指由于弹性牵弓I而被动屈曲,然后 可主动伸直手指当手指放松,弹性牵引能将手指拉到完全 屈曲位,主动伸指不费力,则表明弹力强度合适术后24?48h开始训练令患者主动伸指,当伸直到背 侧手夹板阻挡时放松,靠弹性牵引,手指被动屈曲每次做 2或3回屈伸指活动,开始时6?8次/d,以后逐渐增加训练次 数术后4周去除手夹板,开始主动屈伸指训练 在伸腕位, 手指主动屈曲;主动伸腕,同时做手指屈曲训练;主动伸直 手指,同时屈曲腕关节术后6周时,若手指不能完全伸直时,将腕关节固定于 中立位,轻柔被动牵引屈指肌;轻度抗阻运动训练;轻度ADL 训练术后8?12周开始渐进手抓握肌力训练、耐力训练和术后12周后,允许进行所有功能性活动2 )伸指肌腱(IV?W区)术后采用动力性掌侧手夹板固定,维持腕关节背伸30 °?40°同时用橡皮筋牵拉伸直所有指间关节,另夕卜用掌心 侧辅助夹板防止掌指关节屈曲术后1?3周内,主动屈指间关节,被动伸指,每次2?3 回,6?8次/d以后逐渐增加训练次数术后3周时,去除掌心侧辅助手夹板,患者继续主动屈 指被动伸指训练术后7周时,去除夹板,开始主动伸指训练,包括各条 肌腱滑动训练术后8?10周进行轻微抗阻运动训练。

注意事项:屈指肌要比伸指肌力强壮,所以主动屈曲应 在控制下和缓进行,以免牵拉到修复的伸指肌腱3. 手部神经损伤(1)正中神经损伤(神经修复术后)腕关节屈曲位固定3周,随后逐渐伸展腕关节至正常位 (大约4?6周)用视觉来保护感觉丧失区日常生活辅助器具使用,例如拇对指夹板感觉再训练(腕部正中神经损伤,术后8周开始)预计神经恢复无望者,可考虑拇外展功能重建术2) 尺神经损伤佩戴掌指关节阻挡夹板,预防环、示指爪形指畸形用视觉代偿,保护手尺侧缘皮肤感觉丧失区对神经无恢复者,可考虑手内在肌功能重建术3) 桡神经损伤手夹板固定腕关节伸直,掌指关节伸直位,拇指外展 位预防伸肌过度牵张,协助手的抓握、放松功能肌肉再训练,手抓握及松弛训练对神经无恢复者,可施行伸腕 伸拇 伸指功能重建术4. 感觉再训练(1)基本概念:感觉再训练是周围神经损伤患者整体 康复程序的一个组成部分它能使患者在功能性感觉恢复中 发挥最大的潜能手的感觉恢复程序(Dellon):痛觉和温觉、30Hz振动 觉、移动性触觉、恒定性触觉、256Hz振动觉、辨别觉因 此,感觉训练程序分为早期和后期阶段早期主要是触觉和 定位、定向的训练后期主要是辨别觉训练。

腕部正中神 经和尺神经修复术后8周,可以开始早期阶段的感觉训练假如存在感觉过敏,则脱敏治疗应放在感觉训练程序之前2) 训练方法要求患者在手上画出感觉缺失区域训练前进行感觉评定当保护觉恢复时,感觉训练即可开始感觉训练后的评定,每月一次感觉训练时间不宜过长、过多,10?15min/次,3 次/d 为宜3) 感觉再训练效果的评定:对感觉再训练效果的评 定,目前尚无一个精确的方法临床主要根据某些参数进行 粗略评估这些参数有:定位觉的错误次数减少在限定的时间内,能够完成较多的〃配对〃测试或识别 试验完成各项训练的时间缩短两点识别能力提高患者进行ADL能力和作业活动能力提高其中最重要的评定标准是患者在工作中和休闲活动中 利用患手能力的增强5. 手部作业治疗是手外伤整体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之 一通常针对伤手的功能障碍,从日常生活活动、手工操作 劳动和文体活动中选出一些有助于伤手功能和技能恢复的 作业让患者参与〃适应性活动〃,并按指定的要求进行 训练,逐步恢复伤手最大的功能作业治疗的程序可分为早 期、中期和后期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预定的治疗目标, 根据该目标选择与其相适应的活动,从而达到治疗目的1)内容ADL训练,例如:穿衣、梳洗、用餐、用厕等。

小活动量作业活动训练,例如:术后早期,通过治疗性 娱乐、绘画、剪纸、编织等手工艺品制作等活动,以达到减 少肿胀、增加关节活动范围、增强肌力、改善眼手协调能力 的目的大活动量作业活动训练,根据患者的原先职业和现有的 手功能情况可分别选择相关的木工、金工、电器等作业活 动,进行增强肌力、耐力和协调 性的强化训练,为患者重 新就业作职业前的训练2)注意事项首先评定患手的功能,以及对作业活动的性质、特点及 治疗作用进行分析根据患者的性别、年龄、职业、症状及预期治疗目标来 选择作业治疗的项目和作业活动量向患者讲清楚作业治疗的重要性教给患者具体做法, 并给予具体指导,定期评定开展作业治疗要因地制宜,就地取材,方便易行,安全可靠 用于作业治疗的项目,只要和患者的治疗目的一致,采用任 何形式的作业活动都可以,主要在于理解它的原理、使用 方法和治疗效果。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