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浅析客家人的多神崇拜及其原因

ss****gk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63.50KB
约5页
文档ID:286617166
浅析客家人的多神崇拜及其原因_第1页
1/5

浅析客家人的多神崇拜及其原因[摘要]自然崇拜是人类最原始的宗教形式之一客家人作为汉民族的一 个支系,虽多处内陆山区,但每年受南太平洋的台风影响颇烈,俗民而对急风暴 雨、飞沙走石、山洪暴发等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对于自然界中的冥冥万物特别 是天地敬畏有加,形成了客家地区较独特的以天公、伯公为代表的天地自然的多 神崇拜[关键词]客家人崇拜自然多神原因客家民间传统信仰的对彖范围的很广泛既有H月、风雨、雷电、山川、 土地、水火、城隍等自然神,也有玉皇大帝、王母娘娘、天兵天将、八仙等人格 神;有君、亲为代表祖宗神灵系统,也有以孔子为代表的文化(师)神灵系统, 以及圣贤、英雄为代表的伦理政治神和社区保护神;既有佛家的菩萨也有道家的 天师、真人,还有巫术、风水、八字,等等本文主要通过介绍客家人对自然神 和巫术的崇拜来剖析客家人的神祟拜的特点及其原因在中国的自然祟拜里,“天”被认为是自然物和自然力量生长运行的空间, 所谓“天何言哉?四吋行焉,百物行焉”,是得到普遍认同的观念客家人视 天为至高无上的神灵,是众神之神客家人称天为“天公”、“天神”、“天神 爷”、“玉皇大消”等,天公崇拜是客家地区普遍流行的习俗。

与其他地区不同的是,客家地区虽然也有“玉皇庙” 一•类祭祀天帝的宫观坛 庙,但此类庙宇不仅数量少而口去敬拜的人也少,香火不旺,更多的是民间祭拜 天公的习俗民间“拜天公”多在露天举行,比如家居门口、庭院天井,或摆设 供桌,或撮土焚香但也有人逢“天公生日”(正月初九日)到宫观坛庙参加烧 香或“斋天”仪式客家地区的天神是没有塑像的,人们拜天神用红纸或红木牌 写上神牌供奉他们认为天神高居天界,人均无法看到容貌因此,不能为天神 塑像此外,闽西地区与其他客家地区的天公崇拜一个重要区别是:前者多撮土 焚香或对天公炉行祭拜之礼,而后者则兼用天公炉和天公灯代表天公客家人从年头到年终,都有拜天公的活动每年除夕零时开始敬天公;正月 初九是“天公生日”,正月十五“许天神”,即在神前许愿,祈求老少平安 正月二十日是“天穿日”,“天穿”源于女姻补天的传说,“天穿日”是客家 人的休息Fl是日,农民、工人和店员都放假一天谚谣云:“天穿无嬲苦到死”、 “天穿无嬲做到死”客家人无论拜任何神灵,必须先拜天公如到庙堂拜神, 要先向门外拜天神;拜见们公要先向门外拜见天神;扫墓吋要向坟堂外拜天神, 然后祭墓在婚嫁吋,也是先拜天地,后拜祖宗,再拜父母。

客家人对土地的祟拜,官府方面遵循古代的典章制度,县以上的建置均设立 社稷坛,举行春秋两祭,仪式非常隆重客家人对于土地的崇拜已从自然崇拜转 化为保护神的崇拜伯公”是客家地区对土地神特有的称号据介绍,“伯公” 是封号,中国古代爵号有“公、侯、伯、子、男”五种,“伯”为其中一种;“伯 公”也是敬称,如“老伯伯”、“老公公”都是对老者的敬称闽西客家地区对 土地神的特殊称号还有“公王”、“福主”、“把境公王”等当人们踏入闽西 客家住地,在桥头、路口、村口、水口…等处都可见到约一立方米的小庙,在粤 东北地区则既有小庙,也有大庙,客家人称之为“公王”庙小庙内有的只有一 块石碑或木牌,或一-张红纸,或一块石头,客家人称之为“伯公神位”大庙内 往往供奉一尊或三尊、五尊分别穿文武朝服的偶像,俗称“公王爷”无论是伯公还是公王,他们的职 能都是一方的保护神,貝是管辖的范围大小不同,称谓不同而已管辖范围大的 称为“公王”,管辖范围小的称为“伯公”客家人的住宅内,处处是“伯公” 神位如在住屋内有镇宅土地龙神伯公、灶头伯公、床头伯公;在室外皿野则有 塘头伯公、出头伯公、水口伯公、路口伯公、桥头伯公、大树伯公、石头伯公等 等,在祖坟旁还要专门建造一个后土伯公神位。

对一•些辖地较广的水口或村口伯 公则尊称为“公王”或叫“社官老爷”每年农历六月初六口是“伯公生口”虔诚的人家要给各处伯公上香、敬茶 办三牲、果品敬祀“公王”、“社官”有的地方还举行春秋两次盛大的“作福” 祭典,在春季的“作福”祭典中,人们向“伯公”祈福、许愿,到了秋季则要向 “伯公”完福、还愿客家人长期处于恶劣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而抗御乏力,因此到处设立“伯 公”庙寄望神灵保佑客家人从事生产及其他活动之前,必须进行祭祀伯公如 每年农事之始,首次下[□时需要备果品、香烛,在路边或树旁祀奉土地伯公造 屋时,先祷告土地伯公,祈求新屋建成后人畜平安客家人的伯公祟拜还有两种情况值得注意第一,有灵验的神明可充当土地 神如梅州客家地区以“三山国王”为“公王”,称三山国王庙为公王庙,详见 后文又如福建上杭南阳乡有“白马公王”,每年正月十一日有“迎白马公王醮 会”据宋修《临汀志》、清修《宁化县志》、《清流县志》等载,福建民间信 仰至少有五种“白马神”,俱以灵验名第二,某自然物也被认定为“伯公”, 自然崇拜同伯公崇拜合而为一在客家地区,常见百姓认一棵大树、一块大石头 为伯公而焚拜,可见客家人对于伯公崇信之广、之深。

客家地区巫术与巫师深受楚文化的影响巫术主要特点是并不把客体(自 然、祖先)作为崇拜物,而主要是靠特定的主观活动来影响或支配客观事物巫 师被认为具有一种“超自然力”,并能借此力血行巫术,故凡能充任巫师者,都 必有超乎常人的举止当鬼魂与精灵观念盛行后,巫师又被看作是能跟鬼神交往 能驱使鬼魂为之服务,以保护村子、家族及其成员,以及庄稼、牲畜不受恶鬼加 害的“功能”,并能驱赶致病作祟之妖邪故巫帅普遍受到尊重其中“宁都” 是在客地影响较大的巫术之一据说,学得“宁都”这种巫术的人,别人看不见 他,所以白H走到人家屋里,人家也不知道巫师在平口亦参加劳动,无任何特权,仅在施术小,收一定酬劳,随着阶级 分化,特权的产生,巫师的社会地位、作用也发生了性质的变化客家民间巫师 又称“仙婆”,至今仍有活动并拥有一定的市场在客家民间,不少家庭在亲人 患病吋,一方面相信科学,将病人送医院医治;另方面乂往往在家中请仙婆驱鬼, 让病人吃仙水、仙药,这样,双管齐下这种情况,地域偏僻,交通闭塞,生活 贫困的边远山区自不必说,就是当今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城市酷信命运的人也还 大有人在在梅州市东教场西侧的“社官坛”,香火缭绕,昼夜不断。

此外,客 家人对鬼神、佛道等宗教教义也有相肖的崇拜许多善男信女求神拜佛,向宗教 寻求慰藉和精神支持这当然是愚味落后的表现我们今天考察至今残存于客家 民间的原始宗教以及从事宗教活动的巫师等落后现象,H的是要创造必要条件最 终使之归于消失那么,巫术的实用价值是什么? “巫术是一套动作,具有实用的价值”, 它依靠人们心中对自然的困惑心理和原始思维习惯的残余,通过互相感应、象征 转移等方式,一方面使人在心理丄得到补偿,一方面试图达到某个具体H的(如 治病、发财),象道教的斋醮仪式,就是人们通过对神这种自然力化身的祈求, 得到心理上的一种宽慰,从而也在精神上得到解脱,仿佛自己的罪过得以消解 自己的厄运得以解除,自己的愿望终于实现,自己的孱弱终于变为强大客家民间崇信巫现鬼神,与中原地区略有不同中原地区民问也信鬼神,但 在程度上不及客地溯其源,与周人“敬鬼神远Z”,孔子“不语怪力乱神”的 思想影响有关恰恰是这种今天看来既可笑又可悲的粗俗成份,在古代却有着无 与伦比的力量皇帝、贵族、官僚要长生不死,永远亨受;平民百姓要岁岁平安、 衣食温饱、五谷丰登、六畜兴旺但是,人都不能超越生命、超越现实怎么办? 只有投入宗教的怀抱。

宗教通过各种仪式与方法,给予他们以满足这种欲望的虚 幻的可能从以上的介绍中可以看出客家人作为汉民族的一•个支系,他们奉行“多神 崇拜”,首先就是由汉民族这种传统宗教信仰文化的均质性、普同性所决定的 他们无法摒弃与生俱来的信仰习惯,并非是出于宗教教主的教导,也不是出于教 典和教义的规定,而是因为他们从小习见的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原本就是如此, 其小既有身份认同,也有心理依附,更有精神完善和自我升华的需要何况,客 家人面对新的“流寓”之地,生存环境的险恶和种种不可预知性,决定了他们要 开基创业、繁衍子孙、生存发展,就必然在心理上更多地祈求各路神明的保佑, 相关的神明祭祀、祖先祭祀和鬼魂祭祀就更有现实存在的理由客家民间的多神崇拜功利趋向十分明显客家人祭拜神明、祖先、鬼魂, 无不是和特定的H的、需要连在一•起的这种特性不光隐含着客家人的宗教心理, 同吋也制约和影响客家人在宗教行为方面的行事方式,并被摄入到人们的口常生 活体系为中,构成了人们的惯例行为和生活信条客家人祭拜神明、祖先、鬼魂, 龙不是和特定的H的、需要连在一起的不论是求健康长寿、求婚姻子嗣、求升 官发财、求风调雨顺、求人丁兴旺,还是为了应对一些即吋的困难、疾病、灾祸, 都是服从和服务于现世与来世的生活总体FI标。

对多神崇拜本身的理解,也可见出客家人在宗教信仰的认同方面,出于功利 性的现世和來世的生活F1标一•是在心理上多多益善、见神就拜、有恩必报的态 度;二是在行为上为自己的信仰预设了极大的转换空间,既有持续性的崇拜对象, 也有临时性的崇拜对象,既可以互换也可以累加;三是在程度上不虔诚、不专一, 有时、有事、有灵才拜,不从一而终多神崇拜不光蕴含有客家人的宗教心理、宗教行为,更为值得注意的是, 它对客家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有着极大的影响和制约在某种 意义上说,由于传统的客家人信仰“多神崇拜”,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 观无一例外地都打上了浓重的宗教烙印。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