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第一单元考试试题班级: 姓名: 分数:一、选择题(10分,每小题2分)⑴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正确的一组是[ ] A.蹉(cuō)跌 绮(qí)丽 义愤填膺(yīnɡ) 参差不齐(cī) B.神龛(kān) 佝(ɡōu)偻 脉脉含情(mò) 给予帮助(ɡěi) C.安谧(mì) 枯槁(ɡǎo) 蓊蓊郁郁(wěnɡ) 游目骋怀(chěnɡ) D.休憩(xī) 孺(rú)子 挥斥方遒(qiú) 画作拙劣(zhuō)⑵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他们向儿孙们叨唠着古怪的字眼,可是孩子们却掂记着玩耍从远方捎来的漂亮石子 B.守旧老人把漫游者抬到集市区,人们毕恭毕敬地站在周围,鸦雀无声 C.日月流失,年复一年在宁静的无知山谷里,人们过着幸福的生活 D.一天夜里,暴发了叛乱失望把勇气赋予那些由于恐惧而逆来顺受的人们 ⑶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正确的一组是[ ] ①北京是民主运动的 ,“民国”以来,常有学生运动 ②山是不动的,那是光线加强了,是早晨来到了山中。
当花瓣微微 ,那就是夜晚来临了 ③在东京的留学生很有学法政理化 警察工业的,但没有人治文学和美术 A.策源地 合拢 以至 B.发源地 合拢 以致 C.策源地 合龙 以致 D.发源地 合龙 以至 ⑷用括号中的短语代换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部分,代换正确的一项是[ ] A.味道是最说不清楚的,味道不能写只能闻,要你身临其境去闻才能明了设身处地) B.只要我问疆界那边藏着什么,大家就不住地摇头,一片嘘声可我偏要刨根问底,于是他们把我带到这块岩石上,让我看那些敢于蔑视上帝的人的累累白骨寻根究底) C.恐惧总是伴随着人们谁要是得不到园中果实中应得的份额,又该怎么办呢?(无法染指) D.或者也还未能忘怀于当日自己的寂寞的悲哀罢,所以有时候仍不免呐喊几声,聊以慰藉那在寂寞里奔驰的猛士,使他不惮于前驱聊以自慰) ⑸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应该是提高和造就高素质的创造性人才的摇篮 B.在我自己,本以为现在是已经并非是一个切迫而不能已于言的人了 C.大街、胡同,把北京切成一个又一个方块这种方正不但影响了北京人的思想,也影响了北京人的生活。
D.我们共和国的缔造者曾向每一个美国人许下诺言,承诺给予所有的人以生存、自由和追求幸福的不可剥夺的权利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共14分,翻译题4分,其余每小题2分)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孟子对曰:“王好战 ,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曰: 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殍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⑴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接:交接 B.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 检:约束 C.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罪:归罪 D.河东凶亦然 凶:歉收 ⑵下列句中加点的词在句子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A.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B.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C.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 D.以暴露百姓之骨于中原 ⑶下列各组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斧斤以时入山林 勾践载稻与脂于舟以行 B.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C.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D.或五十步而后止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⑷下列与本文相关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 A.孟子主张施行“仁政”去统一天下,本文的倒数第二段的叙述体现了他“仁政”主张的两点具体内容:制民之产,谨庠序之教 B.孟子可以说是个雄辩家,他能用巧妙的方法将谈话引入预设的话题,能用连续的反问句揭露对方的破绽,能用形象恰当的比喻说明道理本文就是最好的例证。
C.孟子所推崇的理想人格是“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他认为人格的重要远远高于财富、权力和地位但本文的论述中却强调制民之产由此可见他的“仁政”主张和他推崇的理想人格是互相矛盾的D.孟子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观点,更鲜明的反映了他的民本思想,但是本文的叙述没有反映他这种思想⑸对有关文学常识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先秦历史散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有编年体的《左传》,有国别体的《国语》和《战国策》等 B.我国古代二十四部纪传体史书的前四部是《史记》(西汉司马迁)、《汉书》(东汉班固)、《后汉书》(南朝宋范晔)、《三国志》(晋陈寿)下划线标注人名) C.先秦诸子散文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时代主要有《论语》《孟子》《墨子》《老子》《荀子》《韩非子》等,表现了各流派的思想观点和政治主张 D.《左传》是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史著作,《战国策》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国别史 ⑹翻译下面的句子①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 ②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10分,第⑸ ⑹小题每题3分,其余每小题1分)“假如一间铁屋子,是绝无窗户而万难破毁的,里面有许多熟睡的人们,不久都要闷死了,然而是从昏睡入死灭,并不感到就死的悲哀。
现在你大嚷起来,惊起了较为清醒的几个人,使这不幸的少数者来受无可挽救的临终的苦楚,你倒以为对得起他们么?” “然而几个人既然起来,你不能说决没有毁坏这铁屋的希望 是的,我虽然自有我的确信,然而说到希望,却是不能抹杀的,因为希望是在于将来,决不能以我之必无的证明,来折服了他之所谓可有,于是我终于答应他也做文章了,这便是最初的一篇《狂人日记》从此以后,便一发而不可收,每写些小说模样的文章,以敷衍朋友们的嘱托,积久了就有了十余篇解释下列短语在文中的意义: ⑴铁屋子: ⑵熟睡的人们: ⑶从昏睡入死灭: ⑷大嚷起来: ⑸上文第三段“我的确信”的具体含义是( ) A.确信无法唤醒沉睡的人们B.确信“铁屋子”万难被破毁C.确信有“毁坏铁屋子”的希望D.确信能“敷衍朋友们的嘱托”⑹“我”“每写些小说模样的文章”的目的是什么?(用自己的话来回答)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18分) 长 城 鲍 昌 因为深秋的季节已至,下山的时候已晚,我看见落日熔金,照得你如火嫣红在猎猎西风扑刺下,砖缝间的野草开始黄枯,基石下的酸枣变了颜色这时,听不见秋虫之低吟,却在仰天一瞥时,看到了黄云间的归鸿。
那是沿循昭君出塞的老路吗?那是飞向苏武牧羊的北海吗?在伫立的凝思中,我想象那飞鸿乃是悠悠岁月的见证曾几何,黑云掩没了月色,雨雪纷纷地袭来,胡马长嘶,觱篥①哀鸣,狼烟在山头升起,矢刃在石间摧折;当将军战死、燕姬自刎、旌旗横倒、死尸相撑,战场上的一切声音沉寂之后,只有红了眼睛的野犬在吞噬谁家的“春闺梦里人”了所以我说,你是一卷凄婉的历史,长城! 于是,在人们的一种执拗的幻想里,你被建造出来那是自我保护、自我心理平衡的幻想墙高六七米,墙厚四五米,随山就坡,险峻万状,自渤海之滨,夐绝荒漠,蜿蜒竟达六千七百公里戍楼高耸,斥堠②连绵你用一座座雄关,卡住咽喉古道,构成北门锁钥这使得互市的商旅,为之蹙眉;却又使历代的皇帝心中安泰,他们自以为统治下的“中央之国”固若金汤,无求于人,万寿无疆 所以我说,你又是民族封闭的象征,长城! 但幻想毕竟是幻想,封闭终不能封闭几多和番公主的幽魂,带着环佩的响声在月夜中归来了几多寒霜冻硬的弓弦,射出了断喉的利箭蓟门被踏平,燕台被摧垮,呼啸着风声的宝剑,掀翻了太液秋波由是人们发现:边墙不再是屏障,紫塞③不再是嵚奇它变得可笑,仿佛受尽了时间与空间的嘲弄在风沙剥蚀下,它过早地衰老了。
所以我说,你是一个文化愚钝的标志,长城! 正因为如此吧,现在你敞开胸襟了你毫不羞怯地迎来了四面八方的亿万游人他们之中有总统,有商人,有教师,有学生,有开心的演员与体育明星照相机咔嚓咔嚓响着,但响声又被哗哗地笑声淹没我不知道他们各自的目的,但是他们来了,来了他们的来,使你显得十分开放,而又充满自信我看到一位风姿潇洒的外宾,踏上烽火台的顶端,向什么人频频飞吻,接着高举双臂,做成一个V字,仿佛向着美好的未来,发出爽朗的笑声 哦,长城!我不知你对此作何感想你那虽然古老但仍坚固的躯体,愿意接待异域殊方的杂色人流吗?你能承受住历史的再冲荡和新世纪的胎动吗? 你不语你扎根的纠墨④群山不语,并晴洁气爽的长天也不语 但人们告诉我:外层空间能看到的地球上惟一的人工痕迹,就是你呵,长城! ①觱篥(bì lì):汉代从西域传入的一种管乐器②斥堠(hóu):瞭望敌情的土堡③紫塞:指长城④纠墨:绳索这里形容俯瞰群山像粗大的绳索 ⑴这篇散文中,①作者对历史上的长城的评价是什么?②又是如何看待长城的现实的?(4分)⑵作者在第一段和第二段中都提到了“归鸿(飞鸿)”,这样写有什么作用?(4分) ⑶这篇散文中,①作者主要用第二人称写长城,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②第六段的结尾改用了第三人称“它”,原因是什么?(5分) ⑷最后一段写道:“但人们告诉我:外层空间能看到的地球惟一的人工痕迹,就是你呵,长城!”①这段文字与倒数第三段的关系是什么?②联系全文看,这段文字表达的意思是什么?(5分) 五、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后面的问题(4分) 泊 秦 淮 杜 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注⑴]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注⑵] [注⑴]商女:侍候他人的歌女[注⑵] 《后庭花》:歌曲名,《玉树后庭花》的简称南朝陈后主(陈叔宝)在金陵荒淫腐化,曾作此曲,后亡国;其词有“玉树后庭花,花开不复久”之句,后人称为亡国之音 曲笔,写作技巧之一,即运用形象思维,通过新颖独到的构思,把作者的思想感情含蓄、巧妙、曲折地表达出来主要表达方式有⑴假借例如白居易的《长恨歌》写的是汉皇好色误国的事,“汉”即“唐”的假借,因此他实写的唐皇就是用的曲笔例如鲁迅的《药》的结尾处有“花环”的描写,其暗示着革命后继有人例如鲁迅的《现代人》通篇用隐喻的方法,讽刺“五四”以来各派军阀相继登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