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中外电影史(完整版)8

wt****50
实名认证
店铺
PPT
2.51MB
约41页
文档ID:56603353
中外电影史(完整版)8_第1页
1/41

第二节、“十七年”各个时期的艺术特点,,,建国初期的第一次发展,电影创作正如电影理论家钟惦棐同志所说:“新中国电影文学的起点很高这句话完全适用于新中国电影这一时期电影创作的艺术特点主要表现为:初步形成了自己的风格,真实、朴素、充满时代气息和生活气息当时,解放战争尚未完全结束,在长期的革命战争中涌现出许多可歌可泣的人物和事迹,革命艺术家们以真诚饱满的人情表现工农兵生活,充满真情实感,因此拍出来的影片才能真实、朴素、充满时代气息和生活气息其次,当时的影片创作从生活出发,从人物出发,大胆创造,提倡从记录片基础上来发展故事片,影片结构比较自由,虽然有简单幼稚的地方,但是很少条条框框的束缚这一时期优秀影片比较多,值得我们重视的影片有:《白毛女》,导演王滨、水华此片从改编到摄制都是成功的既保留了原歌剧的精华——主要人物、主要情节和优秀唱段,又注意发挥电影艺术的特长,拍成一部真正的电影,而不再是歌剧的舞台记录《钢铁战士》,导演成荫此片最主要的特色是人物形象的塑造,特别是小英雄刘海泉的形象令人过目难忘《南征北战》,导演成荫、杨晓丹 此片是在电影创作进入荒年的1951年上马,1952年完成的但从影片的艺术风格来看,可以放在第一次发展时期内。

《南征北战》开创了史诗式的战争片的先例,以波澜壮阔的战争场面和众多的人物群像为主要表现手段,形成了史诗性和纪实性的独特风格1956年前后中国电影的第二次发展,带来了不同于之前和之后的独有的艺术特点,如果我们用四个字来概括的话就是:大胆突破1.向生活的各个方面的拓展 这一时期我国电影创作继续沿着现实主义道路前进从题材拍摄内容来看,反映现实生活的方面更加丰富、深入2.艺术上的大胆突破 重新将镜头的焦点对准了人在英雄人物形象塑造方面,不仅写出了英雄人物的英雄行为,而且写出了他的成长,他的内心世界,它的优点和缺点,使英雄人物成为有血有肉的活生生的人总之,中国电影从一度离开人,写政策和策略,写重大事件又回到了写人,写人情人性,使电影艺术家重新显示了各自的艺术才能和个性,使得电影艺术重新获得了感人的力量3.风格、样式上也比较丰富多彩 首先是对于喜剧的大胆尝试吕班的讽刺喜剧《新局长到来之前》,将嘲讽官僚主义的严肃内容和喜剧样式较好的结合,在当时就是难能可贵的《女篮五号》是著名导演谢晋的成名之作,是新中国电影史上第一部以运动员生活为题材的影片 影片以强烈的人情味及对人物内心的深入挖掘,赢得了广大观众的欣赏和喜爱。

《上海姑娘》,,,《上海姑娘》是北影厂第一部反映现实生活的彩色故事片是成荫为首的主创人员在苏联学习一年之后,受到意大利新现实主义影片及苏联描写普通人的日常生活的影片的影响,而做的使电影不仅适宜表现惊心动魄的战争场面和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更适宜表现普通人日常生活的一次有益的尝试影片有丰富的人物心理描写,清新、淡雅的风格1959年是50年代中国电影发展的最高峰,这一时期的电影创作的艺术特点是: 1.反映历史真实,将时代精神融入革命历史题材之中在纪念建国十周年的时候,为了总结和回顾历史经验,肯定成绩,鼓舞士气,这批影片大多是选择了革命历史题材,从鸦片战争到辛亥革命,从五四运动到解放战争 反映现实题材的影片,也多是正面歌颂为主2.创作方法与时代相一致 在全国大跃进的形势下,1958年5月八大二次会议上,毛主席在提出“总路线”的同时,提出了“革命现实主义与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方法 对于“二革”的创作方法,当时直到今天说法不一,但在强调革命思想、强调鼓舞作用这两点上是一致的3.影片艺术质量普遍提高,新生力量迅速成长 编、导、演、摄、录、美等整个创作人员和艺术素质普遍提高存在的问题: 1.相当一些影片幻想脱离现实,浪漫主义成了外加的表面的东西。

幻想不是今天的理想,明天的现实,而是脱离实际的想入非非 2.现实主义创作深化方面受挫深入反映矛盾,反映共产党执政之后全国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的影片几乎没有反映现实主义的影片例如《五朵金花》《我们村的年轻人》都是以歌颂为主3.从剧作方面看,在“十七年”那种政治气氛下,是没有条件去深入探讨电影的各种艺术形式问题的剧作单一到了60年代,从1961年6月“文艺工作座谈会和故事片创作会议”到1963年12月毛主席发表关于文学艺术的第一个批示下达,这期间电影创作有很大发展艺术上主要特点是强烈要求创新《早春二月》此片首先从思想内容方面、人物形象方面大胆创新,第一次在新中国电影中刻画了两位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形象影片艺术上力求摆脱戏剧原创,寄景抒情,情景交融电影艺术各部门都很有创造性,使本片艺术上精益求精,被称为“十七年”最精致的作品之一《小兵张嘎》是导演崔嵬的优秀代表作之一崔嵬说过:“冷漠,是创作不出好作品来的,激情是创作的生命 所以,崔嵬以饱满的激情为创作助力,将激情融入生动感人的人物形象当中,将激情化作特定的影像风格,展现在银幕上《红色娘子军》、《舞台姐妹》是谢晋60年代导演艺术日臻完美的两部代表作。

在电影语言上很有创新,影片充分发挥电影艺术造型表现力的作用,通过眼睛的特写,变焦镜头的运用,生动地显示了主人公内心的激情 并且在色彩、环境、服装、道具方面有看头有嚼头彩色音乐故事片《刘三姐》是编剧乔羽、导演苏里根据少数民族地区流传着的歌仙刘三姐的民间传说创作的影片将人物、山歌与优美的山水结合在一起,使整部影片人美、歌美、风光美在第二届百花奖中荣获最佳电影摄影、最佳电影音乐、最佳电影美术和最佳配角奖60年代初在喜剧片方面也有新的突破,轻喜剧影片较好的有《魔术师的奇遇》、《大李小李和老李》、《锦上添花》等 这一时期具有创新意义的影片有很多,比如成荫的《停战以后》,张骏祥导演的《白求恩大夫》、谢铁骊导演的《暴风骤雨》等等。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