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田园──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六组综合性学习活动方案设计理念: 本次综合性学习,以本单元的四篇课文为依托,以“走进田园,热爱乡村”为主题,以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为价值取向,突出综合,加强实践,强调自主,从而实现其自身所承载的课程责任 活化:给文本语言找到新的“家”本单元中的四篇课文,从不同的国度,不同的体裁,运用不同色调,给学生展现了一个如诗如画的乡村田园在本单元的课文、“阅读链接”、“词语盘点”,以及“语文园地六”中的“我的发现”和“日积月累”中,让学生累积大量的描摹乡村田园的词汇、语句,使学生大脑语言表层中储存了丰厚的表象在“走进田园”的活动中,教师要结合乡土景观,积极营造出鲜明、动感的活动场景,不断召唤着学生的语言积累,不断调动着学生的语言表象,让文本语言在新的情境中获得“附着点”,渐渐“复活”,走向了“重生”:从单薄的文字表象转化为栩栩如生的形象,从文本中静态的“乡村田园”转化为生活中动态的“乡村田园”此刻,综合性学习的过程成为名副其实的语言内化和生成过程 共生:让语文和实践“相依相伴”就综合性学习的主旨而言,“走进田园”只是一种精神指向,一个活动的平台,而言语活动才是贯穿始终的真正过程。
因此在指导学生制定活动计划时,要从语文学习出发——将“读”渗透在乡村田园诗文收集过程中,将“听”融解在乡村田园文化的调查访问中,将“说”转化在乡村田园的故事讲解和景点解说中,将“写”潜藏在乡村田园的调查报告撰写、广告语的设计中,让活动过程成为获得语文知识、磨练语文能力、发展语文素养的阶梯在这一过程中,实践是“体”,语文是“用”,他们相依相存,同构共生,构建出语文课程工具性、人文性和谐统一的境界 多元:让每个孩子真正“动”起来在“走进田园”活动中,教师要针对乡土文化特点,结合儿童的个性特征,设计丰富多彩、喜闻乐见的实践活动,让每个孩子都能产生“兴奋点”:乐于探究的,可以从乡村田园的资源角度着眼;偏爱操作的,可以从农活、民间工艺、乡土游戏入手;喜欢观赏的,可以将乡村田园的特色景点纳入视野;喜欢猎奇的,可以把乡风民俗、故事传说作为采集的对象……在学习成果展示中,应当给学生搭建起个性化的舞台:擅长说的,让他们讲讲富有乡土气息的民间传说;善于读的,可以举行一次田园诗文朗诵会;喜欢演的,可以让他们将学到的民间艺术“现炒现买”;喜欢写的,可以进行“田园笔会”……活动,要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参与进来;展示,要使每一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愉悦。
自助:提供一个可靠的“工具箱”综合性学习特别强调学生的自主性,可是作为第二学段的学生,对综合性学习的兴趣主要来源于它的游戏性质学习中,如果缺乏必要的扶助和指导,自主就会沦为自由,过程就会流于过场这时教师提供的“工具箱”显得尤为重要当学生需要收集关于乡村田园的诗文时,教师提供网址和相关的篇目;当学生选择活动项目时,教师向学生提供一份“活动指南”;当学生参与自己的项目探究时,教师应当给予“友情提示”;当学习成果展示时,教师提供丰富多彩的特色平台这些“工具”及时呈现,不仅让学生学会了选择,从“他助”走向“自助”,更让综合性学习过程高质高效 定位目标 根据语文学段课程目标,针对本次综合性学习的内容,在具体的教学中应该实现这样几个方面的目标: 1、通过网络、亲身实践、图书资料能够了解乡村,认识乡村,感受田园文化,体验农村的自然和人文景观,以此引导学生学语文、用语文,推动学生听、说、读、写诸方面的能力训练,从而发展语文能力 2、借助具体的乡村田园场景,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以问题为抓手,以语文知识技能为凭借,引导学生进行探究,用语文解决问题,用语文服务生活,让学生切身体验到生活处处有语文,语文时时为生活。
3、在活动的过程中,要激发学生热爱乡村、保护田园的情感,懂得人与大自然和谐共生的道理,与此同时,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并注重休闲意识的渗透 活动构思安排: 综合性学习在教学形式上有着其独特性,在知识与能力方面体现出系统和秩序,因此教师与学生在共同完成学习任务时,应该经历准备(项目设计)、体验(过程实施)与表达交流(成果展示)三个基本阶段根据“走进田园”的综合性学习主题,基于本单元教材内容,针对当下孩子的现实状况,本次综合性学习可以带领学生经历以下几个阶段: 活动时间(4周) 活动过程: 第一阶段:以文本为依托,在阅读感悟中“发现”乡村田园 文本阅读,使孩子“走进田园”产生了期待本单元所选编的《乡下人家》、《牧场之国》、《古诗三首》、《麦哨》等四篇课文,文字清新优美,文中有诗,诗中有画,这样的课文对学生富有感染力生活在城里孩子,读着这样的文字,一定会对生活在乡村田园里的农家孩子充满羡慕;生活在乡村里的孩子,读着这样的文字,必定会用美丽眼光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环境,一定会因为自己是一个乡下孩子而感到无比庆幸,无比自豪在文本的阅读中,学生对乡村田园有了美丽的视角,对乡村田园生活充满了期望。
第二阶段:走进田园---语文综合性学习指导课 活动目标: 1.通过本次指导活动,激发孩子们“走进田园”的兴趣,感受乡村生活的诗情画意,加深对农村生活的了解2.在老师的帮助下自主确定主题,完成活动计划3.经过观察、动口、动手、动脑之后,知道应该多积累多运用语言,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4.通过活动,使学生的身心得到愉悦,自我价值能得到体验,体现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愉悦性 重难点: 1.感受乡村生活的诗情画意,加深对农村生活的了解 2.在老师的帮助下自主地确定主题,完成活动设计 教学准备:麦哨、录象、幻灯片 教学过程: 一、联系课文,激趣导入 1、展示麦哨,请两个同学吹,,其他同学读课文《麦哨》第二、第八自然段 麦哨声"呜扑,呜扑,呜扑....." ( 投影出示 ) (田野里,什么声响和着孩子的鼻音,在浓绿的麦叶上掠过?一声呼,一声应,忽高忽低,那么欢快,那么柔美 麦哨声"呜扑,呜扑,呜扑....." (是谁又吹响了那欢快、柔美的麦哨?一忽儿,四处都响了起来,你呼我应,此起彼落那欢快的哨声在撩起麦浪的东南风里,传得很远、很远……) 2、是啊,麦哨声声,仿佛把我们带进了金灿灿的麦田里,引发我们无限的遐想......田园风光诗情画意,乡村生活朴实和谐。
今天,就让我们这些乡下孩子尽情地 “走进田园”,进一步感受田园的乐趣与美妙 二、观看录象,美文欣赏 1、看录象田园风光) 2、说说你有什么感受 3、历代的文人墨客写下了无数诗词文章来赞美他们欣赏渔歌子) (让我们美美来读一读) 4、语言积累 你还知道哪些优美的文章让我们交流一下,并积累下来 (幻灯片) 三、互动交际,确定主题 1、田园这么美,乡村生活这么惬意,那我们怎样走进她、了解他呢?你打算怎么做? 2、互动交际,老师随机概括 (田间游玩、田园古诗词、风景欣赏、国外田园、家禽饲养、农活体验、田园趣事、走亲访友、野果、野菜采摘、新农村变化等) 3、那你最想了解什么主题呢?有哪些途径和方法来完成自己的主题呢?(指名回答) 四、选择主题,制定计划 1、同学们,为了使我们的研究工作做得更好,下面我们就以小组为单位围绕以上几个主题进行探讨,共同交流一下,确定一个主题 2、根据个人的兴趣确定小组成员 3、同学们,乡野的歌从金黄的稻田升起,从牧童的短笛中飘出;乡野的歌带着露水,带着芳香;乡野的歌指引我们走进乡村,走进自然让我们每一组的同学齐心协力、认真填写、制定“走进田园,热爱乡村”研究计划表。
在填写过程中,如有问题可随时举手请教老师发下表格) 五、交流修改计划 1、选典型的1-3份计划进行交流、点评、修改 (1)生自己汇报计划(实物投影) (2)同学们看看,你有何意见或好的建议? (3)修改 2、请同学们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别人的优点修改计划 六、布置任务,总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经过选题,讨论,研究提出了很多和田园有关的我们感兴趣的问题,但这仅仅还是一个小小的开端课下我们就要带着问题去开展活动请同学们按照自己制定的计划,用心走进田园,一次快乐的嬉戏,一长珍贵的照片,一片优美的风景,一段难忘的回忆……一切的一切,都是我们融入田园的见证,请大家做好记录,收集好资料,在下节汇报课上一同分享在活动中老师要给大家三点温馨提示: (1)注意交通安全 (2)讲究研究方法 (3)要讲文明讲礼貌 相信在活动中你们将会有很多的收获和意外的惊喜!板书(收获) 七、板书 走进田园 田间游玩、田园古诗词、风景欣赏国外田园、家禽饲养、 农活体验 田园趣事、走亲访友、野果 野菜采摘、新农村变化…… 第三阶段:资料的收集和整理 教学内容: 1、指导学生根据活动内容收集整理资料 2、指导学生整理资料,并逐步形式自己所展示的内容。
3、根据学生活动内容及所收集整理的资料,鼓励学生通过多种形式来汇报,形成富有特色的成果展出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我们走进田园,亲身体验了田园生活,比一比,看谁收集的田园资料最多,整理得最有序这节课,我们班对收集的资料进行整理 二、筛选资料(小组讨论,共同决定) 三、指导学生整理资料,把资料归类,并通过电脑制作自己要展示的内容 四、鼓励并指导学生通过多种形式来汇报,形成富有特色的成果展出 第四阶段:成果展示 一、教学目标 1、采用多种方式观察、了解田园不同季节的景物,农家的生活变化,能把自己的一些田园趣事讲给大家听,积累一些描写田园的古诗词等 2、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的兴趣 3、用不同的方式来感受、体验田园生活,表达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向往通过活动培养学生收集、整理信息、观察、语言表达、团结合作、解决问题等多方面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通过活动培养学生收集、整理信息、观察、语言表达、团结合作、解决问题等多方面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对农村生活的热爱,培养学生从小爱科学 四、教学准备: 1、课前放手让学生进行资料的收集和整理 2、教师制作乡村生活或田园风景的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激发情感,引入课题 1、师(唱):“走在乡间的小路上,暮归的老牛是我同伴,蓝天配朵夕阳在胸膛,缤纷的云彩是晚霞的衣裳……” 2、我们轻轻地走在乡间的小路上,就会闻到瓜果的芳香;我们静静地坐在夜晚的池塘边,就会听到青蛙的歌唱;我们快乐地躺在辽阔的草地上,就会看到成群的牛羊这节课就让我们乡下孩子尽情地走进美丽的田园吧!(板书) 课前,各小组积极地准备,有的采访家人,有的亲身体验,有的上网收集资料,今天把综合性学习的成果展示出来,大家有信心吗? (二)花的世界,绿色的海洋 过渡:一走进田园,大家就发现自己仿佛走进了花的世界,绿色的海洋,令人陶醉我们赶快随第一小组的同学走进这幅美丽的画卷吧! 1、组长介绍本组的综合性学习计划 2、组员介绍花的世界 3、互动 4、组员介绍绿色的海洋 5、互动 6、师小结:这个小组的同学抓住了田园的两个特点,向大家展示了美丽的田园风光原来,只要你留心观察就会发现最美的风景就在我们身边,就在我们的田园谢谢你们小组带给大家的视觉盛宴 (三)我的田园足迹 过渡:大家从小就在这美丽的田园里玩耍嬉戏,留下了同学们童年的无数小脚印,在每个小脚印里不知藏着多少有趣的田园故事呢?下面,就请第二组同学给我们讲讲他们的田园趣事吧! 1、组长介绍小组综合性学习计划。
2、两名组员把自己曾经和小伙伴们的田园故事讲给大家听 3、互动:你也有有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