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读书笔记-[《樱桃青衣》的读书笔记]

王****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18.63KB
约4页
文档ID:224914411
读书笔记-[《樱桃青衣》的读书笔记]_第1页
1/4

读书笔记 [《樱桃青衣》的读书笔记] 樱桃青衣,蕉叶覆鹿 始迷终悟,梦而觉也 “樱桃青衣”是听心里的时间说话,蕉叶覆鹿是创造的本质因为它确确实实生产了快乐,也确确实实是一场短梦快乐都是假的 张怡微在她今年的新书《樱桃青衣》最后一页上如是写道 看她的第一本书是《都是遗风在醉人》,写她生活在台湾的时候的一些日常我听闻过她的名字,算得上小有名气可是对作者简介中的“87年生人,上海青年作家”总存有怀疑 自从可以自由行后,台湾热火红了好几年,想当年去台湾玩了十四天后,也是生生醉在遗风中,印象好到无以复加可是她书中的台湾却是不同,以一种不符合时代的叙述方式,把台湾的日常氛围写得美而生动,这种美,不是各种台湾自由行游记里的满是褒奖的美,而更象是文人的爱与哀愁张怡微科班出身,学院风很浓她的写作是专业的,有章法的,该扬该抑控制地很好技巧之外,又有文字才华,这第一本书看完,我就看好这个87年生的上海青年作家 第二本《云物如故乡》也是出版后第一时间看了,来不及等太久较之上一本,写这本书时的作者好像人生经历又多了些搁古代,也是个女诗人女词人,有诗词的意境,通感比喻很到位。

体现了一路读到博的文学专业素养 传递出来的萧瑟,既让人着迷又使人担心 两本散文集之后,现在手上这本刚看完的《樱桃青衣》是一本短篇小说集,张怡微的九故事由衷地感叹她写得一本比一本好了之前的书可能还由得别人说一句瑕不掩瑜,而这一本,差不多可以达到无可挑剔的地步文字与构架,有质感地撑住了故事,内容和情绪,冷得象一面冒着仙气的冰湖,底下时而窜过一股无法破冰的汹涌暗流心境已老,活力已衰的87年生人啊年轻热血在她身上估计只留存过很短一些时光 但偏是这点动人 有人把张怡微归为张爱玲和王安忆那一派,海派文学的传承,之前不觉得,而看了《樱桃青衣》之后,张怡微和张爱玲已经十有八分象了那种“凉薄”,那种“末世的苍茫”,一模一样 九个故事,将死的病人,再嫁的母亲,落魄的博士,发疯的妻子,跳楼的才俊,失去父亲的“我”......丧到了一定层面,象书中的一句话:“我的人生翻来覆去地自证着竹篮打水......” 与天天刷所阅读到的内容比起来,张怡微的文字象濒临绝迹般的动物那样少见毕竟这是一个你想写一句伤感的句子都会因为羞耻心的原因而作罢的时代 九个故事里我印象很深的是第一篇《蕉鹿记》,父亲因病而亡,母亲却没有想象中的悲伤,从容不迫,得体又优雅,这让我觉得有点感伤,却又说不上哪里不对。

后来,母亲开始了新的生活,交往了一位旧识蒋老先生蒋老先生,蒋老先生的儿子,母亲和我,慢慢地似乎变成了亲眷,我习惯了,但心里会觉得对不起父亲蒋老先生的夫人阳寿未尽,插管过活,“不会等太久,也许半年吧”,所有人都在期待故而,当听说蒋老先生猝死的时候,所有人都崩溃了而最悲伤的居然是我母亲,这不禁又让我想起了可怜的父亲 有情,无情,似有似无的情,一个个欲说难说的停顿编织成头顶灰色的雾霾,使得欢乐不象欢乐,悲伤也不算那么悲伤 张怡微写作技巧圆熟,文字中的机关也颇多樱桃青衣的典故来自唐代的《太平广记》,记述了一屡考不第的窘迫书生卢子,一日乘驴游行,见一精舍中僧人开课,于是他也进去听,不料倦而睡去,见一着青衣的女子携一篮樱桃,便与她同食,一边聊起天来,由此始,卢子访了名门富豪姑姑家,姑姑赐一容色美丽的姑娘与他为妻,又因朝廷有关系,及第中榜,连年升官,三十年内,子孙七男三女大富大贵后某一日又回到当年与青衣女子相识的精舍,逢讲课,遂下马礼谒,不料忽然昏倒,醒来后才觉是梦一场,最后卢子罔然叹曰;“人世荣华,穷达富贵贫贱,亦当然也而今而后,不更求官达矣 另一则蕉叶覆鹿的典故出于春秋时代,有个人在野外砍柴时打死一头鹿,怕别人看见,便把鹿藏了起来,用蕉叶覆好,不胜其喜。

过了一会儿,他忘了藏鹿的地方,以为刚才做了个梦,一路上还念叨这件事被另一个人听到记在心里,结果把鹿取走了回家与妻子说了这事,砍柴人做的梦可是真的梦啊砍柴人回去后夜里真的梦到了藏鹿的地方,并且梦见了得到鹿的人天一亮,他就按照梦中的线索找到了取鹿的人的家里于是两人为争这只鹿而吵起来,最后平分了事 张怡微虽说写的是世情小说,可在幽深曲折里提醒着你一切不过是醒着的一场梦她的文字功底有多好,似乎难以描述,只能复述放一页后记以观 ──END── 第 4 页 共 4 页。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