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宗教政策法规知识问答150题及答案1.党的民族政策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答案:坚持民族平等和维护民族团结政策;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事业的政策:大力培养选拔少数民族干部的政策;尊重和发展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政策;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2.现阶段我国民族工作的主题是什么?答案:现阶段我国民族工作的主题是: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3.现阶段发展少数民族经济的方针是什么?答案:要坚持国家帮助和兄弟民族互相支援与少数民族艰苦创业,自力更生相结合的方针4.民族工作“三和”的内容是什么?答案:各民族和睦相助,和衷共济,和谐发展5.民族团结关系有哪“三个离不开”?答案: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6.民族工作的“三句话”答案:一是继续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民族关系;二是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三是加快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7.民族团结工作有哪“四个维护”?答案:维护人民利益,维护法律尊严,维护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8.习近平总书记对各民族提出“五个认同”的内容是什么?答案:让各族人民增强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
9.什么是民族平等的政策?答案: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各民族,不论人口多少、历史长短、发展程度高低,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一律平等,不允许对任何民族进行歧视和压迫;不论是聚居还是散杂居的各民族,均以平等的地位参与国家事务和地方事务10.什么是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答案:在党和国家统一领导下,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这是我们党从中国国情出发,解决民族问题的一项基本国策,也是我国的一项重要的政治制度11.我国民族关系的本质特征和处理国内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答案:我国民族关系的本质特征是:平等、团结、互助、和谐处理国内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是民族平等、民族团结12.散杂居少数民族工作的主要任务答案:在政治权利方面,充分体现各民族一律平等的原则;努力推进散杂居地区少数民族经济、文化、卫生、体育事业的发展;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认真贯彻党的民族宗教信仰自由政策13.城市民族工作应坚持的原则答案: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14.尊重少数民族传统节日的规定答案:少数民族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级人民政府要加强对相应节庆活动的组织与引导,充分尊重少数民族的节日习俗,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民族节庆活动,进一步增强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弘扬中华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
15.关于禁止侵害少数民族风俗习惯行为的规定答案:对各个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和社会生活方式,不能不负责任地猎奇、主观臆断、以偏概全,更不能加以丑化16.保障少数民族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的权利答案:尊重、使用和发展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推广适应全国通用的普通话和规范汉字17.中国有多少个民族?答案:有56个民族:汉族、壮族、满族、回族、苗族、维吾尔族、土家族、彝族、蒙古族、藏族、布依族、侗族、瑶族、朝鲜族、白族、哈尼族、哈萨克族、黎族、傣族,畲族、傈僳族、仡佬族、东乡族、高山族、拉祜族、水族、佤族、纳西族、羌族,上族、仫佬族,锡伯族、柯尔克孜族,达斡尔族、景颇族、毛南族、撒拉族、布朗族、塔吉克族、阿昌族、普米族、鄂温克族、怒族、京族、基诺族、德昂族、保安族、俄罗斯族、裕固族,乌兹别克族、门巴族、鄂伦春族、独龙族、塔塔尔族、赫哲族、珞巴族18.广西境内有12个世居民族答案:壮族、汉族、瑶族、苗族、侗族、仫佬族、毛南族、回族、京族、彝族、水族、仡佬族还有满族、布依族、蒙古族、朝鲜族、白族、藏族、黎族、土家族、裕固族等40多个民族成份19.天峨县有多少个民族?答案:天峨县境内聚居着壮族、汉族、瑶族、毛南族、侗族、苗族、布依族、仫佬族等8个世居民族。
还有水族、土家族、回族,黎族、彝族、满族、佤族、哈尼族、土族、白族、裕固族、傣族等12个民族成份20.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答案: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强制公民信仰宗教或者不信仰宗教,不得歧视信仰宗教的公民21、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是什么?答案: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是:全面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坚持独立自主自办原则,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22、宗教事务管理的基本原则是什么?答案:宗教事务管理坚持保护合法、制止非法、遏制极端、抵御渗透、打击犯罪的原则23、十九大对宗教工作是怎么部署的?答案:十九大报告关于宗教工作的三句话是: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坚持我国宗教的中国化方向,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24、我国《宪法》中关于宗教信仰自由的规定是什么?答案:我国《宪法》第三十六条中关于宗教信仰自由的规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任何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不得强制公民信仰宗教或者不信仰宗教,不得歧视信仰宗教的公民和不信仰宗教的公民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任何人不得利用宗教进行破坏社会秩序、损害公民身体健康、妨碍国家教育制度的活动宗教团体和宗教事务不受外国势力的支配。
25、评价宗教工作成效的根本标准是什么?答案:宗教工作的本质是群众工作宗教具有鲜明的群众性的特点,必须把宗教工作当成群众性工作来做,把能不能把广大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团结在党和政府周围作为评价宗教工作成效的根本标准26、坚持中国化方向的含义是什么?答案: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是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必然要求要使我国各宗教在保持基本信仰、核心教义和礼仪制度的同时,在信仰和社会实践中对教义教规作出符合时代进步要求的阐释,努力构建中国特色宗教思想体系27、构建积极健康的宗教关系包括哪五种关系?答案:宗教关系包括党和政府与宗教、社会与宗教、国内不同宗教、我国宗教与外国宗教、信教群众与不信教群众的关系处理我国宗教关系,必须牢牢把握坚持党的领导、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强化党的执政基础这个根本,必须坚持政教分离,坚持宗教不得干预行政、司法、教育等国家职能实施,坚持政府依法对涉及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宗教事务进行管理28、什么是宗教极端主义?答案:“宗教极端主义”是以宗教的名义,歪曲宗教教义,用极端思想、极端行为危害社会和谐、破坏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的认知体系和行为模式,具有欺骗性、排他性、暴力性等特征。
宗教极端主义打着宗教的旗号反宗教,对宗教教义进行极端的、歪曲的解释,完全背离了宗教本身,本质上不是宗教29、宗教与迷信的区别是什么?答案:相同点:宗教和封建迷信都相信和崇拜神灵或超自然力量,都是在有神论的思想基础上产生不同点:宗教是一种思想信仰、一种世界观,有系统的教义教规,一定的宗教制度、宗教组织、宗教仪式、宗教活动以及入教手续,是一种文化现象所有这些,封建迷信是无法比拟的封建迷信一般是指诸如巫婆神汉、占卦算命、揣骨相面、风水阴宅、驱鬼治病、扶降神、测字圆梦、神水神药、消灾祈雨等等迷信活动迷信职业者利用这些活动骗人钱财,把它作为一种谋生的手段党和政府对封建迷信采取坚决取缔的政策30、什么是宗教活动场所?答案:宗教活动场所,是指经依法登记、拥有相关宗教设施、组织信教公民开展集体宗教活动的寺院、宫观、清真寺、教堂等非营利性社会组织《宗教事务条例》将宗教活动场所分为寺院、宫观、清真寺、教堂和其他固定宗教活动处所两类其他固定宗教活动处所”主要是指除寺观教堂以外、供信教公民经常性进行集体宗教活动的固定简易活动场所与寺观教堂相比,固定处所规模一般较小,活动的信徒较少,没有固定的宗教教职人员,没有寺观教堂那样具有本宗教规制的完整建筑。
31、宗教活动场所设立管理的依据是什么?答案:宗教活动场所设立管理的依据是《宗教事务条例》和2005年国家宗教事务局印发的《宗教活动场所设立审批和登记办法》32、筹备设立宗教活动场所的申请经政府宗教事务部门批准后,应开展哪些筹备工作?答案:宗教活动场所属于非营利性社会组织(或称民间非营利组织)要设立这类社会组织,筹备工作不仅包括“硬件”(用于宗教活动的房屋建筑物等)的筹备,还包括“软件”(管理组织、规章制度、宗教教职人员等)的筹备就“硬件”的筹备来说,现实中就有各类情况,主要有三种情况:一是新建,指在一无所有的情况下,需要获得土地使用权,新建相应房屋建筑等;二是改扩建,指已有房屋建筑,但不完全适合用于集体宗教活动,需要改造;三是租用或借用房屋来开展宗教活动就“软件”筹备来说,要物色宗教教职人员,成立管理组织,建立各项规章制度,筹措日常维护经费等特别要说明的是,无论属于上述哪种情况,设立宗教活动场所都必须经过两道程序,即申请筹备和申请登记33、寺观教堂与其他固定宗教活动处所区分标准是什么?答案:宗教活动场所分为寺观教堂与其他固定宗教活动处所,寺观教堂与其他固定宗教活动处所的区别标准是:一是设立审批的权限、权利等有所不同。
筹备设立寺观教堂须报省级人民政府宗教事务部门批准,筹备设立其他固定宗教活动处所报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宗教事务部门批准;寺观教堂可以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编印宗教内部资料性出版物,经批准可以主办大型宗教活动,经批准可以修建大型露天宗教造像,其他固定宗教活动处所则不可以二是要求具备的条件不同寺观教堂建筑物产权归该场所或者宗教团体所有,能独立承担民事责任,有固定的主持宗教活动的宗教教职人员,其主要建筑设施相对独立,并符合该宗教的传统规制不符合上述标准的宗教活动场所,为其他固定宗教活动处所34、其他固定宗教活动处所需要变更为寺观教堂应履行什么程序?答案:其他固定宗教活动处所变更为寺观教堂,需要对照两类宗教活动场所的区分标准,看是否符合有关规定,然后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办理相关手续《宗教活动场所设立审批和登记办法》第十二条规定:其他固定宗教活动处所需要变更为寺院、宫观、清真寺、教堂的,须按照《宗教事务条例》规定的寺观教堂的审批程序办理35、宗教活动场所的管理组织应如何产生?答案:按照《宗教事务条例》《宗教活动场所设立审批和登记办法》规定,筹备设立宗教活动场所,由所在地宗教团体提出申请;宗教团体在递交《宗教活动场所筹备设立申请表》的同时,要提出宗教活动场所筹备组织的组建方案,提交拟成立的筹备组织成员的相关材料。
筹备组织应当由本宗教团体的有关人员、拟主持宗教活动的宗教教职人员或者符合本宗教规定的其他人员、拟设立地的信教公民代表等组成宗教活动场所实行民主管理,宗教活动场所应设立民主管理组织36、《宗教事务条例》对宗教活动场所加强自身管理作了哪些规定?答案:《宗教事务条例》第二十五条规定:宗教活动场所应当成立管理组织,实行民主管理宗教活动场所管理组织的成员,经民主协商推选,并报该场所的登记管理机关备案第二十六条规定:宗教活动场所应当加强内部管理,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建立健全人员、财务、资产、会计、治安、消防、文物保护、卫生防疫等管理制度,接受当地人民政府有关部门的指导、监督、检查第二十九条规定:宗教活动场所应当防范本场所内发生重大事故或者发生违犯宗教禁忌等伤害信教公民宗教感情、破坏民族团结、影响社会稳定的事件发生前款所列事故或者事件时,宗教活动场所应当立即报告所在地的县级人民政府宗教事务部门37、宗教活动场所财务管理的依据和标准是什么?答案:宗教活动场所财务管理的依据是国家宗教事务局制定、发布的部门规章《宗教活动场所财务监督管理办法(试行)》宗教活动场所财务管理的标准是国家宗教事务局政法司制定的《宗教活动场所财务监督管理验收参考标准》。
38、对宗教活动场所财务实行民主管理有什么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