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新版基于思维导图的小学德育与学科课程的融合路径研究汇编

枫**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24.92KB
约8页
文档ID:453964320
新版基于思维导图的小学德育与学科课程的融合路径研究汇编_第1页
1/8

新版基于思维导图的小学德育与学科课程的融合路径研究汇编 【摘 要】德育在小学教育阶段的地位突出,有效实施德育可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但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大多数学校把教学工作的重心放在了如何提高学生的应试科目的成绩上因此,探索一种适用于德育与学科课程融合的策略就显得尤为必要文章阐述了通过思维导图方法,借助思维导图把德育知识和储存在学生大脑内的知识联系起来,并让学生自主探寻新的知识,形成一个以德育为主题的知识框架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塑造高尚的人格,也可兼顾其成绩提升,从而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最终目标 【关键词】小学德育;思维导图;学科课程;融合策略 在小学教育阶段加强对学生的道德与思想教育,可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加强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应是小学教育工作的首要任务但在高考“指挥棒”的作用下,激烈的升学竞争使家长不断对学校的教学时间分配施加压力这种压力从高中传导到初中,再传导到小学在小学阶段的教学中,处于核心地位的一直是语文、数学和英语三大主科,德育课程则可有可无虽然由于教育部三令五申,小学德育教育的问题得到了有效的改善,但当前小学的德育教育依然面临各种各样的问题。

根据大禹治水“宜疏不宜堵”的思路,我们一直在思考:为什么德育课程要和三大主科对立起来?为什么德育教育不能融入常规的主科教学中,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其实,将德育融入小学生的主科学习中,可以让学生的人格塑造和成绩提升之间得到一个最大公约数,也能实现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目标因此,做好德育与主要学科的融合,比如英语课程,是我们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一、小学德育教育面临的问题 (一)学校对德育教育的忽视 学校对学生德育教育的不重视,主要原因在于师资力量不足和德育教师的专业知识欠缺大部分小学将语、数、英作为培养学生的主要課程,这就使得德育、体育等课程在时间的分配上就被忽略了,这些科目的任课老师无论是在数量上还是质量上均无法满足现实需要现在许多学校的德育课程都由主科老师兼任,这些老师自然更偏重于自己所担任的主科课程,对德育课程的投入自然就会不足即便有些学校配备了专门的德育教师,但多是年龄大、知识体系老旧、主科教学能力不足等原因从语、数、英岗位退下来的非专业教师这些老师往往缺乏德育教学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所取得的德育教育效果自然就不明显了总而言之,学校和教师对小学生德育教育投入的不足将会使学生失去在最佳时间接受良好德育教育的机会。

(二)学生对德育教育感到厌倦 目前,很多小学以品德课的方式**于其他课程学习开展德育教学,并没有完全渗入整个小学学习阶段的各个环节而且这些德育课程教学方式单一,课堂教学普遍采用模范教学法、说理疏导法、自我教育法和品德评价法展开,每到思想品德课,小学生就由于这些单调、抽象的教学方法而预先产生抵触的心理,加剧了他们对德育教育的厌倦情绪这也给小学德育教育新方法的推广和使用增加了难度另外,德育课程成绩难以衡量,无法通过绩效考核激励任课老师的创新积极性和对德育工作的投入,使得部分老师没有处理好教书和育人的关系他们只想着“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并没有把自己视为学生的知心朋友或道德楷模这更加剧了学生对德育教育工作者的疏远心理 二、德育与英语课程的融合路径 (一)方法选择 根据上述分析,要解决小学德育教育面临的问题,把它和主要学科进行融合教学是一个有效的方法将德育与学科课程相融合,既可以让学校顺应家长对学生学习成绩的期望和要求,又可以缓解学生对德育学习的厌倦情绪——因为学生自身对主科学习也更加重视湛江市第八小学一直在探讨如何有效地把基于国学知识的德育知识融入主科教学中,把学生培养为知行合一的儒雅少年。

其与语文学科的关系更密切,因此,一般来说,教师多从语文学科入手来探讨德育教育的渗透但为了全方位、多维度地把这些知识渗透到日常教学活动中,需要考虑到其在英语、数学等学科中的应用例如英语课堂,由于中文和英文的语言跨度大,在小学阶段,学生还很难适应英语的思维方式这就导致了英语课程的教学方法迵异于语文、数学的教学方法想在小学英语课程中融入德育教育,还会受到学生自身有限的词汇和语法知识的限制——这被认为是实际教学过程中最薄弱的环节之一 但知识体系的结构是相似的如果用图形化的方式把英语、语文与德育知识进行相同架构的分解,则可以在学生的心中形成一幅不断自我发展和完善的知识图谱,同时可以提升学生多方面的思考能力这种方式就是思维导图这种可视化的教学模式,可以组织和记录学生思维的过程,并形象地把所学的知识展示出来它可以将新的语言应用到已有的认知系统中,然后通过整合和同化建立新的图式意义建构,进而克服中文和英文在文字、思维方式等方面的差异这也让基于国学知识的德育教育融入英语课堂教学成为可能 湛江市第八小学的校训是“勤、和、思、端”基于校训的德育知识如何在英语教学中有效体现?我们围绕其进行了深入的教学设计。

(二)应用案例 本次教学设计拟在三年级学生中开始应用202x年开始,湛江市第八小学开展了全校性的思维导图教学改革研究活动在各个年级,针对不同学科的不同主题,各种思维导图的应用模式不断被开发出来这项活动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式,包括学生和老师都希望这种创新型的图文学习模式能给他们的课堂带来新的互动而对于三年级的学生而言,他们在之前的英语和德育学习中积累了一定的语言知识同时,他们正处于抽象思维形成的阶段,把德育知识通过思维导图的方式融入英语教学中,有助于他们从另一种语言、另一种文化的角度领会中华传统美德的精髓,以提升他们的思想道德水平 基于校训的讲授是湛江市第八小学德育课程的起点,也是贯穿一到六年级德育课程的主题为了使学生更直观地领会到“勤、和、思、端”这四个字的精髓,把其渗透到学生日常行为的思想指导中,需要在各科目教学中进行融合怎么做?做什么?谁去做?什么时候做?在哪里做?哪一种更好?在一、二年级用中文讲授了相关的内容后,从三年级开始,通过思维导图的演绎,可以让学生对这些问题进行进一步的思考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还需要对新接触的单词和句子进行深入的学习,这可以拓展他们的知识面。

思维导图的案例演示如图1所示图中括号内为中文注释,在第一次作业时并不会立刻告诉学生,而是让他们通过查阅字典来索取并掌握单词的含义而打问号部分则是他们要完成的内容,并且填充的各种行为不仅限一项,而是越多越好 三年级的学生拿到这份作业后,大多数学生先是感到很新奇,因为School Motto、Diligent、Gentle、Thoughtful、Modest这些单词他们从来没有在教材中学过但他们在查阅了字典后发现,这些单词的含义就是伴随了他们三年的校训熟悉的字义通过另一种语言表达出来,这会带给他们新的学习体验,也能加深他们对这些单词中文和英文含义的记忆与理解如何做到Diligent?如何做到Gentle?……他们需要依靠自己把平时德育课堂上讲授的美德行为翻译成英文句子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为了完成这项作业,需要学习更多的单词和句式,也会学习到更多的典故比如牛顿为什么会从苹果掉下来发现万有引力定律?为什么良好的站姿能够体现一个人端正的处世态度?思维导图能够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更加注意交叉学习的重要性,德育知识也潜移默化地渗透到学生的英语思维当中这避免了学生在学习国学知识时是一种态度,在学习国外文化时又是另一种态度。

三、基于思维导图将德育与小学英语课程融合的成效分析 类似上述范例、把校训与英语教学融合的作业,学校会一直坚持其形式不局限于词语与句子的思维导图,有时还要加上一定的图画要求经过一个学期的实验,在德育与英语教学方面的成效明显,具体如下: 首先,学生对德育知识的学习态度有了明显的改变图形、文字或符号的组合对于学生来说会比传统的纯文字写作更容易这种组合激活了学生左右大脑的同时运转——根据脑科学理论,右脑和左脑在一起工作能发散思维,提高脑力运动效率而且这些思想道德知识在之前就已经有了一定的中文讲授作为铺垫,现在学生要做的就是通过思维导图把这些行为的英文与中文含义进行对接通过实验发现,小学生使用思维导图来进行思想道德与行为的解释,可用的词汇与句式类型都丰富了许多,如此来完成一篇英语德育作业就没有那么难了 其次,运用思维导图,学生可以掌握一种新的学习策略根据认知心理学理论,学习的本质是使教科书的内部逻辑结构与学习者原有的认知结构产生联系新旧知识的相互渗透会使得新材料在教学者和学习者头脑中被赋予新的意义把德育知识和相应的***文含义对接,学生可以通过英文思维导图来表达自己对良好的思想道德与行为的理解。

通过思维导图学习,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得到了提高,他们对德育学习的兴趣也更加浓厚了当然,这也明显地改善了学生的学习习惯学生可以用不同的句子表达同一德育主题,通过对这一主题的不同表达,学生的思维可以进一步去延伸和拓展 最后,这种新的融合手段也激发了教师的教学积极性思维导图是一种重要的教学和学习工具对于教师来说,把德育知识融入英语课程的设计过程不仅仅要重构英语单词和句子的知识,更要改进自身的知识结构它将教师自身对于德育的理解蕴含在英语短语上,使它们之间的关系更为系统化、逻辑化而在学生完成作業的过程中,其按照自己的理解写出来的答案,即问号部分,可能具备一定的创新性,会带给教师意外的惊喜教师可以通过阅读他们的思维导图给予及时的指导,让他们把这种创新延续下去这也为习惯于既定答案的枯燥教学模式增添了不少活力,让教师更加体会到教学的乐趣 四、结语 借助思维导图把德育知识和储存在学生记忆中的单词联系起来,并让学生自主探寻新的词汇与句式,形成一个以德育为主题的英语学习框架这可同时满足学校培养学生智力与品德的双向目标此外,制作思维导图的过程让学生发现了各个知识间的联系,从而产生一些具有创新性的想法,达到创新的学习目的。

这就证明了,借助思维导图把德育知识融入主要学科中进行教学是一个有效的方法经过一个学期的实验表明,这既可以明显提升学生的智力水平,顺应家长对学生学习成绩的期望要求,又可以更好地加深学生对德育的理解,有效缓解他们对**德育课程的厌倦情绪课题组会继续深化该领域的研究,最终实现学校有效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常建萍.小学英语教学中德育渗透的几点思考[J].学周刊,202x(03). [2]王鸣妹.新课标九年级英语教材渗透德育的策略[J].教育理论与实践,202x(14). [3]刘海珍.浅议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J].学周刊,202x(04). [4]阴丽慧.小学英语教学应用思维导图的作用[J].教育现代化,202x(15).。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