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幼儿园班级家长群优化攻略

杨***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31.77KB
约7页
文档ID:309092052
幼儿园班级家长群优化攻略_第1页
1/7

    幼儿园班级家长群优化攻略    陈韫班级群怎么用?几乎每个幼儿园的每个班级都有班级群,有的将其看作信息发布栏,有的将其当作信息反馈表,有的班级群十天半个月都没有动态,有的班级群只是用作点赞和拉票……作为线上家园沟通的重要渠道,班级群本应是弥补线下沟通不足、提升家园沟通效果,但在很多幼儿园,成了“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反倒影响了家园沟通效果班级群到底该怎么用呢?在信息化时代,人们的沟通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以往仅仅依靠面对面单一沟通的方式转向利用网络进行跨时空线上沟通,信息交换的速度也更加快速一个个网络社交软件(如、、钉钉)也被人们习惯性地作为互动交流的联系工具,极大地丰富了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渠道幼儿园的家园联系、教师与家长之间的沟通也产生了新的变化,家长和教师之间不仅仅是共同育儿的合作伙伴,也成了时刻保持联系的“网友”教师和家长的联系不仅存在于现实生活中,也生活在“班级群”营造的网络虚拟空间班级群”是一个虚拟的班级生态空间,也是家园之间保持密切互动的交流平台班级教师和家长也在“班级群”中快捷地交换信息,所以“班级群”的建设与管理也成为家园互动沟通中的“新阵地”以班级群为载体的线上沟通,虽然具有打破时空局限的便利,但由于不是面对面沟通,交流双方的即时交互反馈受限,也会产生一些沟通僵硬、机会不均、隐私泄露等新问题,从而在沟通中出现新矛盾与新危机。

鉴于互联网信息化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运用能力的提升已经成为教师专业能力提升的一部分因此,直面当下新矛盾和新问题,优化“班级群”沟通中教师的网络联系技巧,形成互联网背景下的家园共育合力,将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一、班级群在家园沟通中的优势目前,班级群一般都利用大家熟悉的社交软件建立,与家长日常网络社交行为相结合,家长使用起来比较便捷,如、、钉钉等教师通过与家长共同协商,选择其中一种作为载体建立班级群,发布文字、语音、视频、图片、资讯链接等信息,提高对家长育儿指导的专业性和科学性同时,教师通过在班级群发布幼儿在园的情况、班级活动状态、班级工作信息等,增加沟通的效率和针对性此外,教师通过班级群中的公聊和私聊,传递班级幼儿个性化信息,可以缓解“会哭的孩子有奶吃,会问的家长有回应”的矛盾,提高沟通的公平性和精准性二、班级群沟通中的家长需求所在每一个家长都希望能更广泛地获得孩子在园的各种信息尤其是对于小、中班幼儿的家长来说,他们更加期待有图有真相首先,家长希望通过班级群获取照片、视频等,了解孩子在园的活动情况,获得更加丰富、直观的感受其次,家长希望在班级群及时获取班级安排等信息,从而更好地调整家庭生活,做好配合工作。

再次,家长希望在班级群中捕捉到孩子的活动情况,从而产生更多与孩子互动的话题,支持和配合幼儿家长希望能与教师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获得深度沟通的机会,相互反馈,寻找个性化的教育方法此外,家长还希望通过班级有针对性的微阅读链接,了解相关资讯,破解育儿难题因此,了解家长的需求是教师做好网络沟通的基础三、教师在班级群沟通中的策略日常面对面交往中讲究沟通方法,网络沟通中同样也要注意技巧与策略在班级群这个班级家长网络空间里,教师无疑是核心人物因此,建立良好的网络沟通环境,注重网络沟通方法,可以让云端的家园沟通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1.规则化的建设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网络沟通也要讲究规则与秩序由于每个家长的文化背景不同,家庭环境不同,因此在班级群建立之初,教师就应该抱着相互尊重、地位平等的原则,和家长共同商议“群规”,最大限度地从孩子的成长出发,让家长和教师双方各自明确交流平台的使用规则,体现群沟通的有效性例如,教师端的规则——发布的资讯尽量面对全体幼儿,通知要明确简洁,等等家长端的规则——教师发布活动情况后,家长无须点赞,避免产生信息覆盖;建议家长及时保存群内上传的相关文件,避免文件过期;不发布与本班无关的广告或拉票;等等。

2.多维化的内容为了促进幼儿全面成长,体现幼儿成长发展的多元化特质,教师要提供丰富的交流内容,不能仅仅以班级通知作为班级群的主要沟通内容,把班级群變成通知群,从而削弱了家长参与幼儿教育的积极性教师要立足班级活动的各种关键节点,开发多维度网络互动内容动感发布:教师要在班级群提供多维度信息资讯,依照各年龄段家长的需求,从幼儿的活动情绪、饮食情况、健康状态、行为习惯、交往互动等方面出发,积极分享精彩瞬间;从班级的课程开展、区域环境、园所活动、疾病预防、近期重点活动等方面出发,运用照片、视频等方式让家长获得身临其境的反馈精彩收集:教师可以利用班级群的群文件功能,发布一些与孩子当下活动相关的小任务,让家长和孩子更方便地获取资源同时,家长也可以自主灵活地把孩子的活动情况上传到群文件中,或者编辑发送,从而更便捷地反馈给家长,让家长了解孩子的学习互动情况,也给家庭之间提供相互展示、学习、反思的机会温馨通知:教师可以根据班级幼儿的发展程度、季节变化、课程推进,结合教育目标、主题目标,分阶段发布相关温馨提示、注意事项,通过接龙统计等,让家长更有条理地协同配合,从而感受到教师工作的细致焦点讨论:教师可以结合目前班级中的热点问题,组织家长在群里进行专题微讨论,一方面了解家长的育儿观点,另一方面给家长提供一个相互出谋划策的机会。

在平等互助的氛围下,家园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避免家园沟通矛盾的出现例如,怎么在幼儿园给孩子过生日的话题,在教师引导下,家长通过群讨论,将视角转向更有意义的为过生日的同伴绘制小礼物上,这样体现出了相互关心的表达方式,比简单的物质攀比更有意义和价值民主投票:为了让忙于工作、无法抽身到现场参与讨论的家长有民主参与的机会,在班级一些重要事宜中,教师可以利用群投票功能进行民主投票,这样极大地让每一位家长都获得了存在感和被尊重的感觉通过群策群力,家长也成为教师的网络好伙伴3.精细化的对话教师的性格、人格素养是良好家园关系形成的重要因素在网络沟通中,教师的语言文字素养、责任心、同理心、回应积极度都是影响网络关系的重要因素,也是促进家园良好沟通的润滑剂因此,教师要注重在家园对话过程中提高素养文字组织:在网络沟通中,教师要明确每一次沟通的目的和重点,编辑的文字要符合语法逻辑,通顺、简练、易读、易理解,可以分解成小点,让家长清楚地识别与看懂教师切忌长篇大论,给家长造成心理压力,从而产生烦躁感,不利于家长的理解和配合语言表达:网络交流的缺点是不能在现场及时发现对方的情绪变化,但群聊环境是一个人人的时空,即使对方不说话也不代表其不在关注。

因此,在群沟通时,教师要做到为人师表,表达时尊重每一位家长,注意表达的含蓄性教师可以运用一些感叹词来调节语言的语气语调,表达适当的情感,便于家长进行正向积极的理解同时,教师也可以运用一些表情符号来帮助家长合理地接受教师的建议与帮助公私结合:在班级群沟通中,教師要做到主动与耐心,尽量做到不急不躁因为一个班级中的家长由于年龄、职业和社会地位的差异,在沟通表达方式上有所差别,所以教师应该从职业道德标准出发,理解这种差异,一视同仁地对待不同表现的家长对于家长间共性的问题,教师可以在群聊中进行耐心解答、分析与引导对于个别家长的疑虑与不理解,或是涉及幼儿隐私的问题,教师可以采用单独私聊的方式,细致了解家长的困扰与顾虑,分析其原因,给予一对一的个性化指导,专业化地帮助家长解决问题,摆脱负面情绪,从而回归到班集体队伍4.适度化的频率班级群虽然是最便利、最及时的沟通方式,但教师在运用时也要注意把握使用频率以及发布信息的有效性,否则就会让人产生“狼来了”的欺骗感,影响家长的重视程度在每次班级群沟通前,教师都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找出家园双方的关注焦点,分级推进沟通每次沟通都要确定一个主题,每周沟通次数要适度为了保证每次沟通的有效性,教师在沟通时间的选择上也要考虑家长的工作时间,可以把下班后、午休时作为彼此沟通的固定时间,让家长形成关注习惯。

同时,教师要留出充足的互动时间,便于和家长交换观点,从而给予合情合理的指导与帮助5.合理化的补足班级群的网络沟通有着众多优点,但有时也会因为文字的理解偏差而产生一些误会因此,教师在沟通时要敏锐地发现潜伏的危机,及时运用网络以外的手段,如、面谈等方式,及时化解家长的误会,不要让家长的误会加深同时,教师也要及时通过传统的面对面联系的方式,消除沟通中产生的误会和阻隔,建立彼此良好的印象,让家长在面对面沟通中建立对教师专业的信任感,对师德素质的认同感,从而更有利于通过网络密切沟通在信息化时代下,人们的生活节奏日益加快,通过网络进行家园互动已经成为新时代家园联系的一种新样态通过网络连线,不仅拉近了家园关系,增加了相互间的信任度和融合度,而且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能力,提升了家长的科学育儿素养,增加了家园联系的黏合度只有不断提升教师的网络沟通素质和行动,才能更好地协同家长利用互联网平台了解儿童,相互配合实施个性化的幼儿教育,从而更有利于双方快速形成教育合力,共同解决问题,促进儿童全面发展P3345500338240  -全文完-。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