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闻标题的几种常见错误新闻标题是对新闻内容的集中和概括它通常用简洁精练的文字提示新闻 内容中最主要的信息而新闻标题的常见错误主要表现在: 一、事实概括不准一、事实概括不准 新闻标题对新闻事实概括体现在两个方面:概括全部的新闻事实、就新闻 事实的主要方面进行概括但是,无论哪一方面都要求准确无误 不准确的新闻标题或者是偏离了主要新闻事实,或者是表意不清楚,让人 匪夷所思例如:《35 辆的士动物园合围仙桃骗子破了 50 万大案》 ,新闻事实 的当事地点是当归酒店,动物园只是一个场景而已而且,50 万大案也概括失 误,是 50 万件大案还是案值 50 万元?都没有交代清楚再看《偶遇同事跳舞 招来一顿痛打》 ,只看标题还以为是仅仅是遇到(看见了)同事跳舞就招来一顿 痛打但新闻事实却是因为偶然遇到女同事,并与之同舞,被女同事的丈夫看 见后误解,而招致痛打从这个意义上讲,标题中的“偶遇”应改为“偶与” 更恰当 相反,好的新闻标题都能够直截了当地反映出新闻中最重要的和人们最关 心的信息不看文章,只看标题,也大体知道新闻事实的主要内容 二、用词表达不当二、用词表达不当 新闻标题用词不准确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对词义的误解。
例如:《再就业优惠政策何以“望梅止渴” 》是说政府 尽管出台了再就业优惠政策,但由于各方面的原因,使政策的执行大打折扣 这则标题中的“望梅止渴”一词就是误用据《现代汉语词典》 (商务印书馆, 1993)解释,望梅止渴是“比喻用空想安慰自己” 而新闻事实是政府已经出台 了再就业优惠政策,怎么还是“空想”呢再如:《400 名“负翁”遭强制还 款》是说近 400 名靠借贷购买、电脑、汽车等大件商品,又不按时还贷的 人被法院强制执行还贷的事情,这里的“遭” ,应该改为“被” ,因为“遭” ,一 般是遭受、遭到的意思,从感情色彩上讲,遭受者是值得同情的,对动作的实 施者是一种批评的态度但这里,不按时还贷显然是一种错误的做法 “被”字 更能准确的表达消息的意思 --乱用简称在现代汉语中,一些词汇的简称都是经过社会认可并固定 下来的它们往往是一一对应的关系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简称“中国” ,政治协 商会议简称“政协” ,其他还有“人大” 、 “中央” 、 “北大”等等但是,如果为 了求得简洁在标题中乱用简称,往往会使人难以理解其所指,例如:《第五届 机博会 23 日亮相》 ,这里“机博会”很容易引起误解。
即使结合引题“我市制 造业将集体展示风采……”也可以有机械博览会和机电博览会两种可能 《泰山 将被世遗除名?建设部称未收到世遗大会警告》 ,将“世界遗产委员会会”简称 为“世遗” 、 《私改煤气管线隐患无穷管煤警示:莫随便“动气” 》中将武汉市管 道煤气公司人员简称为“管煤”等其中的“世遗” 、 “管煤”都不是固定的简 称用法,虽然用在这里是为了简洁,但却不准确 三、行文不合语法三、行文不合语法 有时,新闻标题的不准确是由于语法的错误造成的,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 个方面: --介词或助词的使用错误缺少介词的,例如:《蛔虫腹中呆五年》 ,显 然这里缺少介词“在” ,否则可以理解为“在蛔虫腹中呆五年” 介词“在”一 般和其后的名词一起组成介词短语作状语限定主语的对象、处所等,随便省略2会造成主宾错位另外从准确性上说,这一标题还缺少必要的限定,完整的可 以表述为《一条蛔虫在腹中近五年》 , “一条”限定蛔虫的数量, “近五年”是一 种大致判断,因为从新闻内容不能得出五年的确切判断类似缺少介词的标题 还有:《达芬奇传世巨作英国被劫》 ,应为《达芬奇传世巨作在英国被劫》 ; 《疯狗当街逞凶咬伤十人被击毙》应为《疯狗当街逞凶咬伤十人后被击毙》 。
多 用助词的,例如:《今秋开学严管收费不让乱收费伤了人心》这里的 “了”应 当去掉在语法上动态助词“了” 主要用在动词、形容词后面,表示动作或性 状的实现而新闻内容是说今秋开学将严管收费,以防乱收费再伤人心,是尚 未发生的动作,所以不能用“了” 就这一标题来说,从准确的角度来看“严管 收费”不如改为“严管乱收费” ,因为收费有合理与不合理之分,合理收费何必 严管从准确、简洁的要求看,该标题不如改为《今秋开学将严管乱收费》 --限定性定语使用不当例如:《啤酒突然变浑浊 热情劝酒有名堂机警 司机智擒麻醉劫匪》 ,新闻的内容是说几个劫匪在啤酒中下麻醉药待司机喝下昏 睡后实施抢劫,一司机识破这一伎俩报案并协助抓获一劫匪的事实可见麻醉 只是劫匪使用的手段而已,但从语法的角度分析,标题“机警司机智擒麻醉劫 匪”中“麻醉”显然是“劫匪”的定语,给人的印象是“机警司机”擒获的是 一被“麻醉”的劫匪,意思完全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