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医疗服务在社区 六里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下简称六里屯医院)的另一个名字叫北京城建老年病医院,该医院前身是北京城建集团职工医院,2001年被政府指定为老年医院,2022年转制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院有工作人员240多名,下辖4个社区卫生服务站,为辖区4.46平方公里的11万人口供应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化和安排生育指导等“六位一体”的基础医疗保健服务 六里屯医院的平均日门诊量为600人左右,设有老年综合和偏瘫康复两个病区,有150张床位,这在一级医院里极为少见据院长刘运杰介绍,六里屯辖区医院周边共有65岁以上老人超过1.8万,因医院精确的定位、高效的服务质量,医院150张床位几乎满负荷运转 老年大专科 “一到夏天,气压低,我就老出不来气,心里憋得慌,就得打氧气,冬天没事儿……”94岁的赵淑敏奶奶是个老北京,因为冠心病住进医院,虽年事已高,但思路清楚她是六里屯医院的“老挚友”,据老年综合病区主任张凤艳介绍,赵奶奶从2022年起先,“一旦喘得特殊厉害,就会住到我们这儿来,基本上治疗十来天,身体没有大碍就回家了 “都挺满足的,他们对我们病人也上心因为老来就都熟了,我一过来,他们就说,‘哎哟,您又来了’。
我说‘想你们了,过来瞧瞧你们’赵奶奶精神矍铄,有着老北京特有的幽默张主任告知记者,因为医院是老年病医院,所以赵奶奶特殊信任他们,“她现在基本上把我们这儿作为‘第一就诊单位了’” 刘运杰院长说:“我们的工作重点有两个,也就是我们总结的‘大专科,小综合’”因为医院以老年医疗和保健为主,所以大部分资源和力气主要在向这方面倾斜,也就是住院处的两个病区:以脑卒中为主的偏瘫康复区和以心血管、肿瘤、呼吸道等老年多发病为主的老年综合病区,这就是“大专科”所谓“小综合”,是指日常的各科对常见病、多发病的门诊服务 刘运杰介绍,针对老龄化社会加速到来的状况,结合六里屯区域特点,医院从上世纪90年头就起先加强对老年病的探讨,很早就设立了老年病床脑血管病致残率很高,绝大多数患者不能完全生活自理,而且这种病的发病率在逐年递增,这也是我们考虑设立偏瘫康复病区和老年综合病区的缘由所在赵奶奶所在的病区为偏瘫康复区 偏瘫康复区有70张床位,配备医生10名,护士15名,护工30余名,主要工作是脑卒中基础病以及后期合并症的治疗位于二楼的康复中心是朝阳区社区医疗康复培训实践基地,分PT/OT室、高频治疗室、理疗室以及骨伤按摩室,总面积近330平方米。
康复中心有治疗师11个,主要采纳中西医结合治疗 医院副院长王艳红介绍,医院收治患者的97%以上都是老年人,平均年龄在72岁左右,大部分卧床,在护理方面,有几个特点:一是长期住院,护理上会更细致,翻身、拍背、擦身都要常常做,防止并发症的发生;二是愁闷症发病较多,须要做心理指导和沟通沟通工作;三是病人病种较杂,对护士的业务要求很高,各种疾病的护理都要涉猎 健康管理是主要工作 刘运杰说:“我们医院今年的工作主要是公共卫生,尤其是在健康管理方面我们认为慢性病是健康管理的中心工作,要做好慢病管理,首先就要对社区疾病谱进行筛查他介绍,医院今年的主要工作有以下几项: 第一,对65岁以上老年人根据国家的标准进行全面的健康体检其次,对签约家庭医生式服务协议的人员进行全面体检第三,依据上级的支配,完成1800人的脑卒中筛查,以及妇女的子宫颈癌和乳腺癌的免费筛查 刘运杰说,在这些筛查完成后,最晚到2022年中期,辖区的疾病谱尤其是老年疾病谱就会被分析出来,“这对我们的健康管理有特别重要的意义目前,医院已经在开展脑卒中筛查和“两癌”筛查,对65岁以上老人和签约家庭医生式服务协议人员的体检也即将绽开,预料年底基本完成。
信息化建设刚刚起步 与北京市的其他基层医疗机构一样,六里屯医院运用的是国内南方一家厂商的系统依据北京市的要求,六里屯医院在2022年~2022年建了6、7万份健康档案,随着朝阳区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高,这些纸质档案渐渐被录入计算机,成为电子档案 刘运杰说:“电子健康档案的设立首先可以规范医生的诊疗行为在朝阳区社管中心的后台,可以监控整个辖区内全部医院医生的诊疗行为其次,医保中心可以实现对医生用药和检查的合理性进行监督,很大程度上避开了医务人员过度医疗行为的发生,“这对我们规范管理,起到了特别主动的作用 六里屯医院目前只在门诊医嘱部分实现了电子病历,其他部门还在完善之中 基层养老机构应受更多关注 作为一家自负盈亏的非营利性医院的院长,刘运杰在经营和管理方面明显有着丰富的阅历和思索,长期的一线实践,让他对医院所面临的困难有着深刻的理解: 首先是病人住院天数为限制住院费用,目前医保对医院病床周转率有着严格的规定而六里屯医院的不少老年患者是从大医院转过来的,有一些老人转过来时甚至还插着管子、戴着鼻饲,假如根据医保规定的住院天数让其出院,不太现实。
我们压缩患者的住院天数吧,有一些患者的确出不了院;我们不压吧,住院日太长,又没法跟医保交代这样往往会造成患者的不理解,跟我们产生一些纠纷,无形当中增加了医患关系的风险这是我们医院目前最大的困惑 刘运杰希望,对于老年病医院,医保部门可以在住院日上特别对待,把住院日放长一点 其次是药物问题由于医院级别的限制,一些在三级医院医保能报销的药物,到社区医院就变成了自费这样一来给患者增加了很大的经济负担,他们确定有心情刘运杰说,他在不同层面反应了多次,但始终没有很好的解决方法他建议,病人转到社区医院以后,是否可以凭借其转院证或者诊断证明,就可以持续运用某些药物 第三是补偿机制刘运杰介绍,六里屯医院护理量特别大,因为许多老人常常大小便失禁,有时候床单甚至一天要进行多次更换社会人工成本在增加,水电成本在增加,洗理费成本增加特别快,我们现有的住院床位费都不够床单、被罩的洗理费 刘运杰说,目前民政部门只补偿养老院、敬老院,对老年医院完全没有覆盖他觉得,无论是卫生行政部门还是民政部门,对医疗机构的老年病房,医保基金又不能过度支付的,应当探讨一个有效的政策,进行完善补充 刘运杰最终呼吁,“目前医疗机构是卫生部管,养老机构是民政部管,付费体制是社保管。
但是老年人的福利和社会保障以及付费机制,我认为目前还是个短板,这须要卫生部门跟民政部门的有效对接 目前医疗机构是卫生部管,养老机构是民政部管,付费体制是社保管但是老年人的福利和社会保障以及付费机制,我认为目前还是个短板,这须要卫生部门跟民政部门的有效对接 第6页 共6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