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马原材料分析题题库.docx

m****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40.61KB
约37页
文档ID:552223435
马原材料分析题题库.docx_第1页
1/37

马原材料分析题题库篇一:马原材料题 马克思主义原理习题集 绪论、材料分析题 1、『材料1』马克思恩格斯在1872年为《共产党宣言》所写的序言中指出:“不管最近25年来的情况发生了多大的变化,这个《宣言》中所阐述的一般原理整个来说直到现在还是完全正确的……由干最近25年来大工业有了巨大发展而工人阶级的政党组织也跟着发展起来,由于首先有了二月革命的实际经验而后来尤其是有了无产阶级第一次掌握政权达两月之久的巴黎公社的实际经脸,所以这个纲领现在有些地方已经过时了特别是公社已经证明:‘工人阶级不能简单地掌握现成的国家机器,并运用它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参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48~249页) 『材料2』恩格斯在1895年时指出:但是,历史表明我们也曾经错了,暴露出我们当时(1848年革命时期,编者)的看法只是一个幻想历史走得更远:它不仅打破了我们当时的错误看法,并且还完全改变了无产阶级借以进行斗争的条件1848年的斗争方法,今天在一切方面都已经过时了,这一点值得在这里比较仔细地加以探讨参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10页) 『材料3』恩格斯指出:“我们还差不多处在人类历史的开端.而将来纠正我们的错误的后代,大概比我们有可能经常以十分轻蔑的态度纠正其认识错误的前代要多得多。

参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26页) 『材料4』恩格斯在《英国状况——评托马斯·卡菜尔的“过去和现在”》一文中指出:“他说的很对,任何一种.哲学,只要它还把某几个论点书奉为自己的最终结论,还在莫里逊氏丸(意即‘包医百病的灵丹妙药’——引者注),它就远不是完备的;我们最需要的不是干巴巴的几条结论,而是研究结论要是没有使它得以成为结论的发展,就毫无足取,这一点我们从黑格尔那时就已经知道了;结论如果变成一种故步自封的东西,不再成为继续发展的前提,它就毫无用处但结论在一定时期应当有一定的形式,在自己的发履过程中应当摆脱模棱两可的不确定性,应当形成明确的思想《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642页) 结合上述材料,谈谈我们对待马克思主义应有的科学态度,怎样才能把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统一起来 『答案要点』 坚待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事实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文最重要的理论品质这种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是150多年来马克思主义始终保持生命力的关健所在 首先,这种品质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质的反映马克思生义理论的本质属性.在于它的彻底的科学性、坚定的革命性和自觉的实践性,而彻底的科学性是最很本的。

彻底的科学住是与理论的与时俱进紧密联系的理论上的与时俱进正是科学性的必然要求. 其次,这种品质是人类认识发展规律的具体体现坚侍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接验和发展真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从不认为他们的理论是一成不变的,而总是要求根据实践的发展和时代的变化丰富发展他们的学说马克思主义理论诞生后马克思恩格斯一直都是着眼实际着眼历史务件的变化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对待自己创立的理论 最后.这种品质是理论创断的内在要求创新需要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实践没有止境,认识和创新也没有止境我们要突破前人,后人也必然会突破我们,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也是一个不断总结实践的新经验,借鉴人类当代文明的有益成果,在理论上不断扩展新视野,作出新概括的过程 第一章 材料分析题 1.对世界的本质问题存在着不同的哲学观点,现将有关材料摘录如下,并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1)泰勒斯认为万物由水产生,又复归于水;万物有生有灭,而水则是永恒的赫拉克利特认为这个世界,对于一切存在物都是一样的,它不是任何神所创造的,也不少任何人所创造的它过去、现在、未来永远是一团永恒的活火,在一定的分寸上燃烧,在一定的分寸上熄灭。

[材料2]毕达哥拉斯认为:从数目产生出点,从点产生出线,从线产生出平面;从平面产生出立体;从立体产生出感觉所及的一切物体,产生出四种元素:水、火、土、空气这四种元素以各种不同的方式互相转化,于是创造出有生命的、精神的、球形的世界 [材料3]东汉哲学家王充认为:天履于上,地偎于下,下气蒸上,上气降下,万物自生其中间天地合气,万物自生 [材料4]恩格斯指出:世界的真正的统一性是在于它的物质性 请回答: (1)材料1、2、3的观点相同吗?并加以评述 ‘ (2)材料4说明了什么原理,坚持这一原理有何意义? [答案要点] (1)材料1、2、3的观点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点相同之处在于他们都坚持世界是统一的不同之点则在于:材料1、3都表现为朴素的唯物主义观点,把世界统一为具体的物质形态,泰勒斯归结为火,王充归结为气,但都是用物质的东西作为世界的本原材料2表现的是一种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他们把世界归结为数,归结为某种客观的精神、理性因素 (2)材料4说明的是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统一于物质,世界本质上是物质的坚持这一原理的意义在于: 第一,这一原理是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石。

它是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理论体系的起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一切原理的根本立脚点和出发点它表明,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彻底的科学的唯物主义一元论 第二,这一原理是反对二元论、宗教神学、唯心主义的锐利武器它证明了:否认世界统一性的二元论不能成立,宗教神学所谓“上帝创造世界”的虚幻和荒谬,唯心主义一元论关于世界统一于精神的根本错误,并给予其根本性的摧毁和打击 第三,这一原理具有极为重要的实践意义它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根本理论基础;是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的根本要求 2.阅读下列关于运动和发展不同观点的材料,并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1]韩非提出“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法与时转则治,治与世宜则有功” 代坛经》中记载:“时有风吹幡动,一僧日风动,一僧日幡动,议论不已慧能进曰: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 [材料3]列宁指出把主要的注意力正是放在认识“自己”运动的源泉上;只有对立统一的观点才提供理解一切显存事物的自己运动的钥匙,才提供理解飞跃、渐进过程的“渐进过程的中断,向对立面的转化,旧东西的消灭和新东西的产生的钥匙 请回答: (1)材料1和材料2的观点有何异同?(2)材料2和材料3的主要分歧是什么?并加以评述。

[答案要点] (1)材料1和材料2都承认事物是运动变化发展的但是材料1认为运动变化是客观事物自身具有的,世界发生变化,事物就要变化,事物变了,各种规律、办法、功能也就会发生变化材料2慧能的观点则不是从事物自身来谈变化,而是认为人的心理、人的思想、意志是变化发展的源泉、动力, (2)材料2和材料3的主要分歧在于是否认为事物因内在的矛盾,引起运动变化材料3强调事物内在的矛盾性,事物内在的对立统——构成事物的运动变化而材料2否认事物自身存在运动变化的源泉,而把运动变化看作是由精神因素,特别是由人的主观因素作用的结果,这样就否认了事物运动变化的客观性,因而不能正确地把握运动,不能科学地说明运动变化 3.在必然性和偶然性的关系问题上,历史上的哲学家们有不同的回答,现将有关材料摘录如下,并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1]¨霍尔巴赫认为,一切都是必然的,没有偶然性偶然性这个词是没 有意义的“空洞语词”偶然性是我们对产生结果的原因愚昧无知造成的,我们把看不出同原因相联系的结果归之于偶然性 [材料2]毕尔生说,必然性只属于概念的世界,而不属于现实世界本身莫若认为,偶然性是生命起源和发展的全部基础,生物进化,本质上是由无法预测的纯粹偶然变化造成的,人类的出现也不过是“蒙特卡诺赌窟里中签得彩的号码”,是纯粹的偶然性。

[材料3]黑格尔认为,必然性和偶然性是“绝对观念”发展的有区别又有联系的两个环节必然性根据于事物自身,偶然性根据于他物;偶然的东西是必然的;科学和哲学的任务“在于从偶然性中去认识必然性 请回答: (1)材料1的哲学观点和错误是什么? (2)材料2的哲学观点和错误是什么? (3)材料3的贡献和错误是什么? [答案要点] (1)[材料1]属于机械决定论的观点其错误在于夸大必然性,否认偶然性偶然性同样是客观存在的,有其产生的原因,不是由于人们主观上没有认识而造成的 (2)材料2属非决定论观点其错误在于夸大偶然性,否认必然性及其客观性生物进化绝不是毫无必然性或规律性可循的纯粹偶然性,而是包含着内在的必然性,人类的出现是生物长期进化的必然结果 (3)材料3表明,黑格尔明确分析了必然性和偶然性产生的不同根据及两者的辩证关系,但黑格尔把必然性和偶然性视为“绝对观念”发展的两个环节,是建立在唯心主义基础之上的 4.针对以下关于对立统一规律在运动发展中的作用的材料,并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1)不塞不流,不止不行摘自韩愈:《原道》) 玉不遇砥砺,不可以成器,人不遇困穷挫辱,不可以成德。

摘自《梅峰语录》卷上) [材料2]任何一件静止的东西,若不是在它以外有别的物体以运动力图进入它的位置使它不再处于静止,即将永远静止 同样情形,任何一件运动的东西,除非在它以外有别的物体使它静止,即将永远运动摘自霍布斯:《论物体》,载《十六一十八世纪西欧各国哲学》,商务印书馆1975年版) [材料3]列宁指出,对立统一规律“提供理解一切现存事物的‘自己运动’的钥匙”在谈到黑格尔关于每—事物都是“和它自己的他物有差别”时认为“非常正确和重要;‘他物’是自己的他物,是向自己的对立面的发展 “有两种基本的(或两种可能的,或两种在历史上常见的)发展(进化)观点:认为发展是减少和增加,是重复;以及认为发展是对立面的统一(统一物之分为两个互相排斥的对立面以及它们之间的互相关系)摘自《列宁全集》第55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请回答: (1)分析材料1的观点,说明它的发展观的依据 (2)分析材料2的观点,说明它的发展观的依据 (3)谈谈你对材料3的理解 [答案要点] (1)材料1把事物的发展看作是对立面互相斗争、互相作用的结果韩愈的观点认为(对佛教、道教)如不加以禁止,(儒教)就不能得到流传和推行。

《梅峰语录》中关于人的发展的观点认为,人不遭受困难屈辱的锻炼,就不能成为品德高尚的人这种观点是朴素的、辩证的,是正确的发展观 (2)材料2中霍布斯把力学中静者恒静,动者恒动的规律直接引入哲学,把物质的运动发展看做是外力作用的结果,陷入了外因论,他的这种发展观具有形而上学的性质 (3)材料3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的发展观它揭示了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实质内容矛盾的同一性使矛盾双方联结起来,使事物处于相对稳定状态,提供矛盾双方得以存在和发展的条件,从而也就孕育着扬弃旧的矛盾的条件矛盾斗争在事物量变过程中的作用,就在于它推动着矛盾双方力量的变化,矛盾的斗争性在事物质变过程中的作用在于它能突破特定事物存在的限度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两种相反的基本属性,它们在矛盾中的地位是不同的,矛盾的同一性是相对的,矛盾的斗争性是绝对的 5.根据以下关于矛盾问题的材料,并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