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政治经济学原理课件(导论)

第***
实名认证
店铺
PPT
2.10MB
约87页
文档ID:49867725
政治经济学原理课件(导论)_第1页
1/87

政治经济学原理主讲:张 敏the Theory of Political EconomyEmail:famudingding@学 科 性 质Ø政治经济属于理论经济学,是马克思主 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理论最 深刻、最全面、最详细的证明和运用 ”(列宁:《卡尔·马克思 》,《列宁选集 》第2卷,第588页Ø政治经济学在经济学的各门科学中居于 基础性学科的地位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的产生和形成 第一章 导 论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的发展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的研究对象和方法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产生经 济经 济Ø研究部门经济活动的学科,如工业经济、 农业经济、林业经济、运输经济,药物经 济,政府经济,环境经济,产业经济,网 络经济等; Ø研究再生产过程某一环节的学科,如消费 经济学,投资经济学等; Ø研究微观经济活动的学科,如企业管理等 ; Ø研究国民经济活动核算和分析方法的学科 ,如会计学、统计学等;Ø研究经济计量方法的学科,如经济计量学 等;Ø研究特定领域经济活动的学科,如国防经 济、人口经济学、旅游经济学等;Ø研究国别和国际经济活动的学科,如世界 经济、国际贸易、国际金融等;Ø研究经济史的学科,如中外经济史、中外 经济思想史、马克思主义经济思想史等。

一、经济学的问世1.经济的含义 经、济二字最早见诸我国古代典籍《 周易》,把“经济”连起来使用最初见 于隋代王通的《 文中子·礼乐篇》中 ,书中有“经济之道”的用语Ø 杜甫:《水上遣怀》——“古来经济 才,何事独罕有 Ø 《宋史·王安石传论》:“以文章节行高一世,而尤以道德经济为己任 ” Ø 古代“经济”含义: “ 经国济民”或“ 经邦济世”,即治理国家、拯救贫民之意2.经济与经济学 (1)色诺芬:《经济论》,把奴隶主阶级对奴隶生产活动的组织和管理首次用“经济 (Oikovouia)”一词来概括, 意指家庭管理 经济学便成了研究家庭(奴隶主家庭或庄园)管理或规划的学问在希腊文中 ,经济学就 是由“oukoc”(家庭)“nomoc”(规划)两个词组成的2)亚里士多德:《政治论》的第一篇讨论治家问题,比较详细地讨论了什么是经济学,认为经济学就是研究家务,即奴隶主的家庭经济问题 ￿(3)托马斯·阿奎那(Thomas Aquinas)(1225- 1274):《神学大全》,借 助上帝的力量,抨击“低进 高出”的商人和“放债取利 ”者,反映了当时有关商业 、借贷业和教会的经济思想 背景资料:色诺芬n色诺芬(Xenophon) (约公 元前430—前354年) :古希 腊历史学家、作家。

雅典人 ,苏格拉底的弟子著《经 济论》、《雅典的收入》 《经济论》是最早专门论述 经济问题的著作 n1.提出“经济”概念经济=家庭+法律即家 庭管理个人或家庭理财的技术或学问个 人致富的技术(家庭即庄园)这一观念持 续了2000年左右,“色诺芬传统” n2.价值思想的萌芽一只笛子对会吹的人是 财富,对不会吹的人无异于石头金钱、朋 友也是这样主观价值或客观价值n3.分工思想Ø分工可提高产品质量;Ø分工程度取决于市场范围城市的食物比 较精致,技术分工之果背景资料:亚里士多德n1.交换思想:(1)交换的产生:剩余—— 交换——互惠(交换剩余);(2)交换的原 则:等同性或同一性 n亚里士多德(Aristotelēs)(公 元前384 —前322年) :柏拉图之 弟子,马其顿帝国亚历山大大帝 之师马克思说他是古典最伟大 的思想家,恩格斯说他是古希腊 哲学家中最博学的人 Ø 2.财产观念:拥护私有财产私有财产比公 有财产更有效率(关心、照料);财产公有 导致社会关系的紧张;私有财产给其所有者 带来愉快,私有财产使人们对自我、金钱和 财产充满热爱 Ø 3.“家庭管理”:将之纳入政治学的研究范围 ,规定其研究内容:一是家庭成员间的关系 ;二是致富的技术。

但是,这不表明“经济学 ”作为一门学科的形成二、政治经济学的由来 Ø 早期强调“少买”,被称为“货币差额论”或“ 重金主义”;晚期强调“多卖”,被称为“贸易 差额论”或“真正的重商主义”Ø 两个主要理论:其一,金银是财富的唯一形式; 其二,对外贸易是获取财富的主要手段主张:国 家干预经济(关税、扶持发展国内手工业、对外贸 易战争、许可证制度等),以保证出口大于进口, 以产生顺差,从而导致金银的流入,财富的增加1.重商主义学派Ø“政治经济学”的提法出现于17世纪初, 源于希腊文中的“Poniz”(原意为城邦、 国家及政治)与“经济学”组成的复合词 Ø首次使用这一说法的是法国重商主义的代 表人物安·德· 蒙克莱田(1575-1622年)他 在1615年出版的《献给国王和王后的政治 经济学》一书中用了 “政治经济学” Ø重商主义的局限性:仅仅把研究视野停留 在流通领域,其研究方法只是对观察到的 经济现象作一些肤浅的说明,还不是真正 意义的政治经济学2.重农主义学派A.劳动是财富之父和能动要素,土地是 财富之母 B.自然价格——价值政治价格——价格 C.1蒲式耳谷物=1盎司银(因为它们包 含相同的质:劳动时间)(1)威廉·配第:(2)弗朗斯瓦·魁奈:A. 阶级划分的理论:生产阶级、土地所有者阶 级、不生产阶级。

B. “正常价格”的思想:社会总商品的再生产和流通的分析要求国民财富的价值经常保 持正常状态,而这种正常状态要求以正常 价格为基础C.“自然秩序”的思想:要求每年的再生产赖 以支付和维持的支出,其分配应当与“自然 秩序”相适应D. 直接向纯产品征收赋税的主张纯产品 指生产阶级每年从再生产的财富中扣除补偿 预付资本和维持经营上使用的财富基金所必 要的部分之后的剩余n启蒙学者认为,自然秩序是一种不以人们 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秩序,只有自然秩序是 唯一合乎人性的,人为秩序必须符合自然 秩序重农学派接受了这一思想,并由此 出发营建了其理论体系重农学派的重要 成员杜邦给他们的理论所下的定义就是“自 然秩序的科学”3.古典政治经济学体系的完成(1)时代背景 Ø 政治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经济科学产生于 17世纪中叶以后当时,工场手工业制度已在 英 、法等国确立,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迅速发展 但是新兴资产阶级与封建地主阶级之间的矛 盾仍十分尖锐,代表产业资本家阶级利益的古 典政治经济学应运而生其任务是批判封建主 义, 证明封建制度必然为资本主义制度所代替 ,阐述资本主义的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过 程中的经济关系及运动规律。

2)主要代表人物:A.亚当·斯密: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奠基者主要观点: a.第一次明确区分了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 b.两种价值规定: *价值决定于生产商品所必要的劳动; *价值决定于商品能够买到或者支配的劳动局限:看不到不变资本c.土地私有权出现以后,商品价值由三部分构成: Ø 劳动者收入(工资) Ø 资本所有者的收入(利润) Ø 土地所有者的收入(地租)B.大卫·李嘉图: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完成者a. 效用不能成为交换价值的尺度; b. 商品的价值取决于生产这个商品所必要的劳动的相对量; c. 一切商品的交换价值决定于在最不利条件下继续进行生产的工人所必须花在它 们生产上的较大量劳动;背景资料:配第n配第(William Petty) (1623-1687年) :马克思的评 价:“现代政治经济学的创 始者”,“最有天才和最有创 见的经济研究家”, 初步建 立了劳动价值论主要著作 有《赋税论》、《爱尔兰政 治解剖》、《政治算术》、 《货币略论》背景资料:魁奈Ø 弗朗斯瓦·魁奈(1694-1774 ):法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主 要代表代表作有《经济表 》、《经济表分析》 《经 济表》第一次分析了社会总 资本再生产和流通过程,概 括了重农主义的经济理论和 政策。

背景资料:古典经济学Ø 古典经济学(Classical Economics)又称古典政治 经济学、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是指大约从 1750--1875年这一段政治经济学创立时期内的除马 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之外的所有的政治经济学 其起源以大卫·休谟(David Hume)的有关著作出 版(1752年)为标志,以亚当·斯密(Adam Smith) 的代表作《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出版 (1776年)为奠基古典经济学着重经济总量研 究,这涉及到经济增长、国际贸易、货币经济和 财政问题等方面背景资料:亚当·斯密Ø 亚当·斯密(1723-1790年) 1776年发表其代表作《国 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 究》(简称《国富论》) 从人类利己心出发,以 经济自由为中心思想,以 国民财富为研究对象,第 一次系统地论述了政治经 济学的主要内容背景资料:李嘉图Ø 李嘉图 (David Ricardo ) (1772-1823年) : 英国 经济学家在经济理论上 ,制定了在资产阶级眼界 内所能达到的最彻底的劳 动价值论主要著作有《 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 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产生1848年欧洲工人运动1.背景:资本 主义基本矛盾 日益暴露2.思想素材: 古典政治经济 学3.萌芽阶段: (1)《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马克思 最早的经济学著作; (2)《哲学的贫困》 4. 创立阶段: (1)1857~1858:《经济学手稿》 (2)1859年《政治经济学批判》 (3)1865年《资本论》—政治经济学创立 基本完成四、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历史意义1.基本理念和基本方法论的变革; 2.研究对象的转变; 3.政治经济学的基石-价值理论的进一步发展; 4.创立了剩余价值理论; 5.资本积累理论的发展; 6.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的发展;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 学的发展一、马克思、恩格斯对政治经济学的发展1. 对前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形态的论述(1)《反杜林论》:广义政治经济学的任 务; (2)《马耳克》:日耳曼人公社发展史; (3)《论日耳曼人的古代历史》:日耳曼 人古代经济; (4)《法兰克时代》:法兰克人土地关系 变革。

2.对资本主义新现象的论述 3.共产主义基本经济原理的发展 (1)对共产主义社会基本经济特征认识的发展; (2)对共产主义社会两个阶段学说的发展马克思与恩格斯二、列宁、斯大林对政治经济学的发展1.提出了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理论;2.提出了资本主义在农业发展的阶段和土 地问题的理论;3.创立了帝国主义学说;4.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初步探索1)战时共产主义(2)新经济政策Ø A.把余粮收集制改为粮食税;Ø B.发展国家资本主义;Ø C.把国营经济的产品经济管理体制改为商品经济的管理体制背景资料:列宁和斯大林列宁(1870-1924 )斯大林(1879-1953)三、毛泽东对政治经济学的发展毛泽东(1893- 1976)1.新民主主义经济理论 2.根据地建设经济理论 3.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理论四、邓小平对政治经济学的发展1. 对社会主义认识上的创新; 2. 对中国社会主义所处阶段认识上的创新; 3. 对社会主义发展动力认识上的创新; 4. 对社会主义发展战略上的创新; 5. 对社会主义所有制结构上的创新背景资料:邓小平邓小平 ( 1904 - 1997) Ø 邓小平说:“我们多次重申, 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走社 会主义道路。

但是,马克思主 义必须是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 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必须是 切合中国实际的有中国特色的 社会主义邓小平:《建设 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63页 )第三节 政治经济学的研究 对象和方法一、出发点:物质资料的生产“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衣、食、住 以及其他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 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 活本身 ——马克思劳 动 过 程 三 要 素劳动人的因素劳动 资料劳动 对象生。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