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现代艺术——走访上海M50创意工坊M50创意园位于上海民族工业的发源地之一—普陀区苏州河南岸半岛地带的莫干山路50号,占地面积36亩作为创意产业集聚区的“M50”出现在2005年,韩妤齐是M50发起人她是Imagetunnel艺术总监,上海应用技术学院城市文化研究所所长,2002年因缘进驻莫干山路50号,在绘画的同时,从开始保护老建筑、历史人文的城市规划到文化产业实际上艺术家在更早的时候就已经来到这里从2001年第一位艺术家进驻到如今拥有来自英国、法国、意大利、瑞士、以色列、加拿大、挪威、中国香港在内的17个国家和地区以及来自国内十多个省市的130余位艺术家和机构,莫干山路50号一直是上海创意产业的一个标志性场所,这里是了解现代艺术的好地方如今,M50就是莫干山路50号的代名词20009年12月16号,这一天很冷,我带上了相机,两车师生从学校出发寻找M50汽车经过一排长长的满是涂鸦的墙体后停下了下车后,看到了设计感很强的M50标志,原来这里就是M50这是城市里一块很特别的地方,很安静,历史与现代的结合艺术与时尚的结合,很有感觉,没有城市的喧嚣在大都市林立的高楼中去寻找这样的一片小地方确实不容易,艺术家将古老的上海建筑改造成画廊、工作室、酒吧、艺术馆。
这些经过改造的老建筑还是很耐人寻味,古老的色彩,复古的色调,发霉的木材味,侵蚀着所有的过客,展厅中脚踩在木地板上发出吱吱咯咯的声音,欣赏着艺术作品,很有气氛,容易引发联想和思考我想这里应该是给艺术家提供了挺不错的创作环境我们参观了一些画廊,工作室和艺术馆,那些都是免费开放的,发现这里有很多艺术流派的作品有雕塑作品,绘画作品,电子装置等等这里抽象的作品比较多,写实的少些,对于这些现代艺术作品,很多都不能理解半天时间,我们粗略的看过之后,对现代艺术有了些许感受象概念艺术,结构艺术,行为艺术,光效应艺术,偶发艺术,大地艺术,人体艺术,波普艺术,装置艺术都是现代艺术的形式虽然对现代艺术的解释有很多不同的版本,这里我也有自己所认同的说法广泛来说,现代艺术是相对传统艺术而言使用场合不同,也与古典艺术、古代艺术相对总之,与包括艺术现代化之前的一切艺术相对因此,后现代艺术、现代派美术、实验艺术、先锋派、前卫艺术和当代艺术都属于现代艺术艺术史分为二大块,传统艺术和现代艺术,这是指艺术的性质根据历史学的分期,常把文艺复兴之后称近代,工业革命之后称现代,二次大战之后称当代如果勉强套用艺术,工业革命(或早至文艺复兴以来)到二次战前这个历史阶段的艺术是近现代的艺术,二次战后的艺术是当代艺术。
这是指艺术发生的时段,但几乎不直接称“近现代的艺术”作为“现代艺术”现代艺术在二次战前,其总体趋向与先锋派一致,侧重极端化、对立化和奇异化,无论从形式和观念上都过于有意识地革新,“独持偏见,一意孤行”后来,现代艺术中潜在的“自否法则”对自己所执行的原则的革新和反省,导致了一个新的艺术流派——“后现代”的产生,并迅速扩展到其他艺术门类和人类的其他精神领域从艺术上来说,后现代艺术是针对“先锋派”的“摩登思潮”的反抗、批判和纠偏,所以为了防止将后现代看作狭义“现代”艺术,与相对传统艺术的广义现代艺术相混,曾用“后摩登”来称呼这个新的艺术阶段与现代艺术相关的概念有当代艺术,后现代艺术,现代派美术,实验艺术,先锋派,前卫艺术等这些词汇全部是从西文翻译来的但是,在中国的语言环境中被使用时,部分内涵改变了对于这些概念的清理,追究其内涵是因何(原因)、为何(动机)和如何(方式)改变,会向我们展现近代中国对先行进入现代化的“西方文化”的态度而且,这种态度目前依旧是重要的文化现象但不管怎样现代艺术最少有四个方面不容回避第一,现代艺术的基本性质是创造就是说,现代艺术专门以创造、创新作为它的特征这与中国经济要领:要创造性地发展科学技术的思路一致。
艺术和科学都需要创造精神,但是只是适合观众的创造,就象科学技术是合乎逻辑的创造而现代艺术的创造旨在突破现有局限,是一种纯粹的创造越是超常,越是奇特,其创造价值就越大可是在局外的常人看来,作品就奇巧古怪,不合常情七十年代末以来,在西方现代艺术中流行后摩登,也就是 “后现代”,是针对在此之前极端理性原则的新的创意,更是怪诞而丰富世界上有各种各样的行业,只有一种行业是专门练习和实验人的创造力的,这就是现代艺术第二,现代艺术侧重揭露罪恶,即使是社会主义社会,也还存在着犯罪和腐败现象,甚至有些已司空见惯,(如投机取巧和弄虚作假),更不用说其他社会所以现代艺术一开始就充当社会的哈哈镜、显微镜和探视镜它用奇异的形象反照不正常的社会现象;用常人不注意的角度和深度显现人类社会的问题;用常理不能体察的方式来展示宇宙和人生的内含相对装饰、美化的艺术门类,现代艺术就显得丑陋肤浅,但是它揭露丑恶,最终却为引起人们的警醒然而,一般人就看不懂,不能理解,也就不想看那么,这就不得不涉及下面的二点第三,现代艺术是在刺激观众的自觉性传统艺术常常把影响、感动观众作为最大的成功电流、小说,根不能让他人为之掬一把热泪在个人意识薄弱的时代,人们渴望被别人拯救,在精神上也愿意追随,崇拜天才艺术家与他们的杰作,就象十几岁的少年追逐歌星。
但是,人类文明的发展逐步使每个人成为自觉而独立的人他必须自己决定自己的事,同时又敢于对之负责在精神上他的判断力和感觉都不再那么轻易在受到感动,他要追问,他应该内心坚强现代艺术就是为这样人准备的,是为艺术上的“成年人”所预备现代艺术一般不给人一个现成的观念和意象,而只给半个,另外半个由各人自己从心里生起现代艺术是一个人对一个人的互相印证,在现代艺术中,没有人是艺术家,也没有人不是艺术家第四,现代艺术是直接诉诸人类的觉悟境界单独地看一件作品,这件作品可能只是创造性地揭示某一个现象,以激起观众的自我反省而现代艺术作为整体却不是某一个活性分子,比如某次双年展的题目是“海上·上海—一一种特殊的现代性”,展览很快会过去,作品也会渐渐被淡忘,而现代艺术的精神却留在了这块地方,在一群人中孕藏,这种精神靠科学技术是达不到的,科技会让人分工更细而限制人的本性的完整,使人在职业化中忽视性灵上的古渡沉钟这种精神也是思想和宗教达不到的,思想和宗教先将人的精神转化为语言和教义,再在理性中执持为信念和信仰,使人内在微妙的悲欣无从清理在人性的深处,包含着一股自由的清流,来自天的尽头,又向永恒的寂静流去无以诉说,无以把握,伏在每个人的心底,连传统和当代艺术的优美、雅致、悲悯和崇高的形式也不能到达那个地方,现代艺术却将人轻轻地或重重地推过去。
莫干山M50,厚重的砖墙、林立的管道、斑驳的地面,充满了工业文明时代的沧桑感,也泛着浓浓的现代艺术味回来时我拿走了一些留言的纸作为对这里感觉的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