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黄帝内经,四时养生

杏**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37.47KB
约12页
文档ID:298410338
黄帝内经,四时养生_第1页
1/12

黄帝内经,四时养生黄帝内经,四时养生(一)《黄帝内经》四时养生之一日分为四时篇 《黄帝内经》四时养生之一日分为四时篇 其歌诀为“肺寅大卯胃辰宫,脾巳心午小未中,膀申肾酉心包戌,亥焦子丑胆肝通” 从凌晨三点起先,每两个小时流注一条经络,那假如我们驾驭了这个,按十二时辰进展养生,那对我们的身体也将是很有协助的 1、 寅时〔凌晨3:00-5:00〕,这个时候该养气 睡觉是阳入阴的过程,醒来是阳出阴的过程,有内热的人就会咳嗽醒了 2、 卯时〔早晨5:00-7:00〕,清空您的大肠,这个时候是大肠值班了, 3、 辰时〔早晨7:00-9:00〕,好好吃早饭,好好养胃 4、 巳时〔上午9:00-11:00〕,脾气散精,趁这个时候好好工作胃受纳了之后,就要靠脾运化了 5、 午时〔上午11:00-下午1:00〕,心脏好不好与午饭和午睡有关, 所以午饭不能凑活,午间打盹也很重要中午眯一会儿,还有另外一个好处就是这个时候天地之气要转换,阳消阴长,我们最好不要扰动它,假如不当心扰动了,君火不能完全归位,气有余那么生热,就会转为相火,危害身体,“心火旺”引起的口舌生疮和失眠至少一半由此而来,而不扰动心火最好的方法就是睡觉。

6、 未时〔下午1:00-3:00〕,小肠在这个时候汲取水谷精微 这个时候小肠经当令,阳气要起先变弱,而阴气要起先生长早饭是消化由脾消化,然后由“脾气散精”供应上午“阳气生长”用的,那下午就是由小肠汲取午饭的水谷精微,以供下午“阴长”生长用的所以我们早晨吃一些暖和的东西安适,而中午那么要吃含水液的东西多一点,假如您不信,早晨吃碗面条中午吃煎饼安适还是早晨吃煎饼中午吃面条安适 小肠的作用是“泌别清浊”,它就是把水谷精微的轻清的局部转化为清气输送膀胱生成卫气营血,而重浊局部那么输送给膀胱排出体外所以中午吃饭要饱,而且汤汤水水,什么都吃点才是比拟好的 7、 申时〔下午3:00-5:00〕,膀胱经当令 膀胱经值班了,它是人身最大的一条经脉,从足经人体的后面经过背部始终通到脑部,它的首先要将小肠“泌别清浊”的产物进展一一处理,生成卫气营血,卫气用来保证我们不受外邪侵扰,也保证阳气不入于阴气而不犯困想睡觉;营血那么通过其分布很广的通路来滋养全身,所以这个时候假如膀胱的实力有问题,我们就会感觉特殊困,因为脑络失去营血的滋养,并 且卫气不够强,不能保证阳气不入于阴气,所以犯困想睡觉。

另外营血亏虚也会导致脑络长期失养影响记忆力,卫气不强那么会影响人体的反抗力,简单得病 8、 酉时〔下午5:00-黄昏7:00〕肾精封藏之时 每天这个时候我们就应当好好吃点晚饭,休息休息,好好的养养肾不要做剧烈运动, 9、 戌时〔黄昏7:00-晚上9:00〕心之包络主喜乐 《内经》说它是“臣使之官,喜乐出焉”所以这个时候人的心也是蠢蠢于动的,担心分的“心包”这时候当家,全部一切该发生的不该发生的也就都发生了 这个时候“心包”还有另外一个功能就是协助“三焦”消化晚饭时候的水谷精微,因为他们两个相表里,消化晚饭时候的水谷精微,经过三焦雾化,最终阳气入胆为气,阴津入肝为血 10、亥时〔晚上9:00-11:00〕三焦当令,司营卫,该睡觉了 三焦要雾化晚上饮食之水谷,生成肝血,这就是少阳三焦氤氲交融的状态的状态 11、子时〔晚上11:00-凌晨1:00〕凡此十一脏取决于胆 明代闻名医家张景岳认为,“子后那么气生,午后那么气降”,所以这个时候“元气”初生, ,《黄帝内经》说,“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意思是胆主决断 做事畏缩不前,怯懦,迟疑不决,这是胆气虚弱的表现。

所以做事坚决的人,他的胆气自然壮 12、丑时〔凌晨1:00-3:00〕这个时候养肝血 丑时是肝经当令这个时候是养肝血的最好时候,这个时候必须要有好的睡眠,否那么你的肝血就就养不起来另外“丑”时阳气虽然生发,但是还不是足够强大,所谓“欲扬先抑”,这个时候必须要有好的睡眠,其次天的阳气才能有一个较好的状态 “肝”为体阴用阳,主藏血,主疏泄,这个时候假如长期得不到较好的睡眠,就会扰动阴血,生内热,血中之毒得不到疏泄,女同志就郁郁不乐,长雀斑,男同志就血热头发发白,近视的也快 黄帝内经,四时养生(二)《黄帝内经》与四时养生 《黄帝内经》与四时养生 ——读《黄帝内经》有关气候有感 中华养生,源远流长,是传统文化的珍宝,也是古代哲学的表达,其理论精华也多隐藏在祖国经典《黄帝内经》之中〔以下简称《内经》〕《内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专著,它特别重视顺应四时阴阳消长的改变来调养精神,以到达健身防病的目的《内经》在“天人相应”的观念指导下,依据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气候改变规律,指出养生必需随四时改变而行 早在周秦时期,人们就发觉顺应四时季节气候改变对人类安康和疾病有着重要影响。

《黄帝内经·素问·宝命全形论》说:“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就强调了人与自然界阴阳四时气候改变休戚相关,人与自然界四时气候改变是一个动态的整体《黄帝内经·素问·八正神明论》说:“是故天温日明,那么人血淖液而卫气浮,故血易泻气易行;天寒日阴,那么人血凝泣而卫气沉所以,人们要想维持正常生理功能,养生长寿,必需对自然界阴阳四时周期性改变作出适应性调整,否那么,就会变生或引发种种疾病 “春夏养阳”,是指在春夏之时,自然界阳气生发,万物朝气盎然,这时人们应当充养、爱护体内阳气,使之充足并不断旺盛起来但凡耗伤阳气及阻碍阳气生发的状况皆应幸免《内经》曰:“春三月,此谓发陈意思是说,春季的三个月,是万物生长发育推陈出新的季节,对于春天给予人的生发之气不要随意损害、劫夺和克伐这就是与春季相适应的保养“生气”的道理在这个季节里,人们应当早睡早起,衣着宽松,适当的漫步,使精神轻松开心,保持体内的朝气,不要过分劳累或发脾气夏季如何养生,《内经》指出:“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假设所受在外,此夏气之应,养生之道也”意思是说,在夏天切忌发怒,使机体的气机宣畅,通泄自如,心情外向,要对外界事物有深厚的爱好,这是适应夏季的养生之道。

在精神调养上,中医夏季要放,即精神要充足、饱满、心情外向因为只有神气足够那么人体的机能旺盛而协调,假设神气松散那么人体的正常机能可遭到破坏《内经》中指出:“南方生热,热生火而炽热主夏,内应于心心主血,藏神,为君主之官,在这个意义上说,夏季养神就显得极为重要秋季,《内经》指出:“秋三月,此为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静,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生之道逆之那么伤肺,冬为飧泄,奉藏者少这段话的意思是:秋天三个月,是万物成熟收获的季节这时天气已凉,像鸡一样夜寐晨醒,使意志安逸安静, 以缓和秋天肃杀气候对人体安康的影响这个时候还要收敛神气,使自己的身体与秋天的气候相适应,不要急躁发怒,使肺气不受秋燥的损害这就是适应秋天气候的养生法倘如违反了这种自然规律,就会损伤肺气,到了冬天就简单患消化不良、腹泻等疾病,并且会使人体适应冬天的潜藏之气削减由于“燥”是秋天的主气,这时因为空气中缺乏水分的潮湿,所以时时出现枯燥气候,使人易患“秋燥病”为此,在秋季应保持必须的湿度饮食应以防燥护阴,滋肾润肺的食品为主,应多吃些芝麻、蜂蜜、蔬菜、水果之类的柔润食物。

而到了冬天,《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指出:“冬三月,此为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这是冬季养生的总那么冬天是闭藏之候,最好收敛自己,幸免奔波劳碌,特殊是不做大的体育活动,不要大汗淋漓明净气,少思虑,不忧愁,不要扰动体内所藏的阳气晚上早睡,早上迟起假如进展体育熬炼,最好等到太阳出来之后,少量活动,感觉遍身微微汗出即可(最忌晚上熬炼) 总之,顺四时,适阴阳,慎起居,和情志,调饮食,便能到达防病治病,延年益寿之效,所以顺应自然界四时不同季节气候改变,进展养生调摄,对预防疾病,保持安康,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黄帝内经,四时养生(三)黄帝内经与四季养生 “养生”这个词在平凡人群中有着渐渐增长的地位,随着社会的开展,人类文明的进步,人们越来越重视对身体质量的提高思想是人价值的扩展,而身体的安康那么是根基而《黄帝内经》主见养生、摄生、益寿、延年《皇帝内经》简称为《内经》,分为《素问》和《灵枢》两局部,为古代医家托轩辕皇帝名之作,为医家、医家理论家联合创作,一般认为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古时人们就留意到天时地利带给人们的影响,而此时此刻天气如此多变,人们会因此难以适应,简单生病。

这时,我们应当留意养生这是一个预防疾病的不错方法从四时来说,《黄帝内经》认为,人与自然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与外界环境不行分割如《素问·宝命全形论篇》:“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人体的生理功能随着天地四时之气的运动改变而进展着自身调整如《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云:“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是气之常也,人亦应之强调了养生要顺应自然界的运动改变,与天地阴阳保持协调平衡以使人体内外环境和谐,即要顺四时、适环境、调阴阳,以增加适应自然气候改变的实力《内论》同时提出四时养生原那么:“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皇帝内经》在描述春天节气特点时,写道:“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那么伤肝,夏为寒变,奉长者少就是与春天气机适应的养生之理 《黄帝内经》也描述了春天里,饮食和安康的关系,比方立春我们吃春饼,春饼中包袱着豆芽而芽!初生的芽,生命力的集聚从现代养分学讲,食物没有质的区分,就是蛋白质、脂肪的含量的差异,中国人认为,吃豆芽跟吃豆瓣完全不同,芽是最具生命力的所以,我们除了吃豆芽,还吃什么芽?香椿芽。

这些都是初生的、生命力极其旺盛的东西,所以呢,要吃这个而且,肝的颜色是什么?青吃这些绿色的、初生的、生发的食物,有意识的要添加这个然而我们不仅要知道春天吃什么,还要知道春天不应当吃什么?春天最忌讳吃酸的为什么?酸是收敛的感觉,所以这跟“赏而勿罚,予而勿夺,生而勿杀”是相违反的春天吃酸的其实都是在伤肝气所以,春天应当吃辛、辣,植物的芽尖春天不是吃肉的季节,要因为你吃肉就得杀戮,过度的食肉或动物内脏也会增进我们的胆固醇的含量,所以要削减肉类的食用,以免加重肝脏的负担所以说春季 也是个爱惜人体五脏的预备阶段,无论是通过饮食保养,还是熬炼,人的五脏与心情也有着亲密的联系 正如中医里把人体的五种情志——喜、怒、忧、思、恐,分别对应心、肝、肺、脾、肾五脏,并由心统领黄帝内经之《灵枢·灵兰秘典》中这样说,“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这句话把五脏中的心比做一个国家的君主,它掌控着人体的心神与情志 夏季和心在五行当中均属于火依据中医天人相应的观点,盛夏的自然之火与体内的心火可以相互影响烈日酷暑,简单使人心烦意躁;而躁动不宁的心绪,可以使人更觉暑热难挡此外,“五志过极皆化火”,也就是说五种情志过度都可以化火。

心属火,情志之火都可以涉及到心因此在盛夏期间,我们应当做到“使志无怒”,清心寡欲,恬淡虚无,静养心神就像嵇康在《养生论》中所说,“夏季燥热,更宜调息静心,常如冰雪在心,燥热亦于吾心削减,不行以热为热,更生热矣这正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心静自然凉” 夏天吃什么?中医养分学认为,夏日饮食宜温凉有节,顾护脾胃小孩或年轻人在酷。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