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爆大体解析什么是爆炸性环境爆炸性环境是指在大气条件下, 气体、蒸气、薄雾、粉尘或纤维状的可燃物质与空气形成混合物,点燃后,燃烧传至全部未燃混合物的环境基本防爆型式(1) 隔爆型“d”隔爆型防爆型式是把设备可能点燃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部件全部封闭在一个外壳内, 其外壳能够承受通过外壳任何接合面或结构间隙, 渗透到外壳内部的可燃性混合物在内部爆炸而不损坏, 并且不会引起外部由一种、 多种气体或蒸气形成的爆炸性环境的点燃 把可能产生火花、 电弧和危险温度的零部件均放入隔爆外壳内, 隔爆外壳使设备内部空间与周围的环境隔开隔爆外壳存在间隙, 因电气设备呼吸作用和气体渗透作用, 使内部可能存在爆炸性气体混合物, 当其发生爆炸时, 外壳可以承受产生的爆炸压力而不损坏, 同时外壳结构间隙可冷却火焰、 降低火焰传播速度或终止加速链, 使火焰或危险的火焰生成物不能穿越隔爆间隙点燃外部爆炸性环境,从而达到隔爆目的隔爆型“d”按其允许使用爆炸性气体环境的种类分为 I 类和 IIA 、 IIB 、 IIC 类该防爆型式设备适用于 1、2 区场所2) 增安型“e”增安型防爆型式是一种对在正常运行条件下不会产生电弧、 火花的电气设备采取一些附加措施以提高其安全程度, 防止其内部和外部部件可能出现危险温度、 电弧和火花的可能性的防爆型式。
它不包括在正常运行情况下产生火花或电弧的设备在正常运行时不会产生火花、 电弧和危险温度的电气设备结构上, 通过采取措施降低或控制工作温度、 保证电气连接的可靠性、 增加绝缘效果以及提高外壳防护等级, 以减少由于污垢引起污染的可能性和潮气进入等措施, 减少出现可能引起点燃故障的可能性, 提高设备正常运行和规定故障(例如:电动机转子堵转)条件下的安全可靠性该类型设备主要用于 2 区危险场所, 部分种类可以用于 1 区,例如具有合适保护装置的增安型 低压异步电动机、接线盒等3) 本质安全型“i”本质安全型防爆型式是在设备内部的所有电路都是由在标准规定条件 (包括正常工作和规定的故障条件) 下,产生的任何电火花或任何热效应均不能点燃规定的爆炸性气体环境的本质安全电路 〖 HTH〗“iɑ”等级电气设备〖 HT〗是正常工作和施加一个故障和任意组合的两个故障条件下,均不能引起点燃的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 HTH〗“ib”等级电气设备〖 HT〗是正常工作和施加一个故障条件下,不能引起点燃的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参见 GB 38 36 4 标准)本质安全型是从限制电路中的能量入手, 通过可靠的控制电路参数将潜在的火花能量降低到可点燃规定的气体混合物能量以下, 导线及元件表面发热温度限制在规定的气体混合物的点燃温度之下。
该防爆型式只能应用于弱电设备中,该类型设备适用于0、 1、 2 区(Exiɑ)或 1、2 区(E x ib)4) 正压型“p”电气设备的一种防爆型式 它是一种通过保持设备外壳内部保护气体的压力高于周围爆炸性环境压力的措施来达到安全的电气设备正压设备保护型式可利用不同方法 一种方法是在系统内部保护静态正压, 而另一种方法是保持持续的空气或惰性气体流动, 以限制可燃性混合物进入外壳内部 两种方法都需要在设 备起动前用保护气体对外壳进行冲洗,带走设备内部非正压状态时进入外壳内的可燃性气体,防止在外壳内形成可燃性混合物 这些方法的要点是监测系统, 并且进行定时换气,以保证系统的可靠性该类设备按照保护方法可以用于1 区或2 区危险场所5) 油浸型“o”油浸型防爆型式是将整个设备或设备的部件浸在油内 (保护液) ,使之不能点燃油面以上或外壳外面的爆炸性气体环境 这是一个主要用于开关设备的老的防爆技术方法 形成的电弧、火花浸在油下该类型设备适用于 1 区或 2 区危险场所6) 充砂型“q”充砂型防爆型式是一种在外壳内充填砂粒或其他规定特性的粉末材料, 使之在规定的使用条件下,壳内产生的电弧或高温均不能点燃周围爆炸性气体环境的电气设备保护型式。
该防爆型式将可点燃爆炸性气体环境的导电部件固定并且完全埋入充砂材料中, 从而阻止了 火花、电弧和危险温度的传播,使之不能点燃外部爆炸性气体环境通常它用于Ex“e” 或Ex“n”设备内的元件和重载牵引电池组该类型设备适用于 1 区或 2 区危险场所7) “n”型防爆电气设备该类型电气设备在正常运行时, 不能够点燃周围的爆炸性气体环境, 也不大可能发生引起点燃的故障n” 型电气设备正常运行时, 即指设备在电气和机械上符合设计规范并在制造厂规定的范围内使用,不可能产生火花、电弧和危险温度该类型电气设备仅适用于 2 区危险场所8) 浇封型“m”浇封型防爆型式是将可能产生引起爆炸性混合物爆炸的火花、 电弧或危险温度部分的电气部件,浇封在浇封剂(复合物)中,使它不能点燃周围爆炸性混合物采用浇封措施,可防止电气元件短路、 固化电气绝缘, 避免了电路上的火花以及电弧和危险 温度等引燃源的产生,防止了爆炸性混合物的侵入,控制正常和故障状况下的表面温度该类设备适用于 1、 2 区危险场所 9) 气密型“h”该类防爆设备型式采用气密外壳即环境中的爆炸性气体混合物不能进入设备外壳内部气密外壳采用熔化、 挤压或胶粘的方法进行密封,这种外壳多半是不可拆卸的,以保证永久气 密性。
该防爆措施属于“n”型防爆措施范畴,GB 383611 已被GB 38368— 2003代替10) 特殊型防爆电气设备“s”指国家标准未包括的防爆类型式, 该型式可暂由主管部门制定暂行规定,并经指定的防爆检验单位检验认可能够具有防爆性能的电气设备该类设备是根据实际使用开发研制,可适用于相应的危险场所 11) 可燃性粉尘环境用电设备粉尘防爆电气设备是采用限制外壳最高表面温度和采用“尘密”或“防尘”外壳来限制粉尘 进入,以防止可燃性粉尘点燃该类设备将带电部件安装在有一定防护能力的外壳中, 从而限制了粉尘进入, 使引燃源与粉 尘隔离来防止爆炸的产生按设备采用外壳防尘结构的差别将设备分为 A 型设备或 B型设备 按设备外壳的防尘等级的高低将设备分为 20、21 和 22 级,例如 DIP A20、DIP A21、DIP B20 和 DIP B21 等该类型设备按照等级适用于 20、 21 或 22 区粉尘危险场所在平常实际使用中可能很容易的看到, 许多防爆电气产品在一个产品中就采用了多种防爆保 护方法 例如,照明装置可能采用了增安型保护 (外壳和接线端盒) 、隔爆型保护 (开关)和浇封型保护(镇流器)。
这样能够使制造商采用最适用的复合防爆保护方法有一点要注意的是 ,产品铭牌上列出采取的防爆方法的顺序将往往告诉用户产品的结构,如一个产品被标识为 Ex de,则极可能为隔爆型而其中带有增安型部件另一个产品被标识为Ex ed, 则极可能不是隔爆型外壳(例如不锈钢或强化聚脂玻璃),而带有隔爆开关或部件安装其中 两种产品可能均适用于 1 区,但他们是使用不同的防爆保护措施达到同样的目的 用户可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和所了解信息, 来选择可提供在费用、 性能和安全方面达到最佳平衡的防爆型式的产品危险场所划分一、危险场所划分根据爆炸性环境的频率和持续的时间把危险场所划分为不同的区域个区域: 0 区, 1 区和 2 区;粉尘场所分为三个区域: 20 区, 21 区和气体场所划分为三22 区可燃性气体,蒸汽和薄雾气体场所0 区(红色部分)爆炸性环境中的爆炸性混合物以气体,蒸汽或薄雾形式连续出现或长时间存在的场所使用在 0 区的电气设备须按照 EN50284和 IEC60079-26 中对 д 类 , 种类 ( 气体 ) 电气设备的有关规定进行设计 , 测试和标识1 区(橙色部分)在正常运行时 , 爆炸性环境中可能会出现气体 , 蒸汽或薄雾形式的爆炸性混合物的场所。
是 防 爆 电 气 设 备 的 典 型 应 用 场 所 标 准 EN50014~ EN50020,EN500391 区以 及IEC60079-0,-1,-2.-7,-11,-18,-25对 1区场所使用的电气设备做了规定2 区(黄色部分)在正常运行时 , 爆炸性环境中不太可能出现气体, 蒸汽或薄雾形式的爆炸性混合物, 如果出现也只是偶尔发生并且短时间存在的场所通常情况下 , ”短时间”是指持续时间不多于2个小时 标准 EN50021和 IEC60079-15对 2 区使用的电气设备做了相应的规定,同时也必须满足通用的绝缘电阻,冲击能量和耗散功率等要求粉尘场所20 区EN50281-1-1 标准对用于 20 区的电气设备壳体结构及设计做了相应规定IEC60241-11对在20 区使用的电气设备做了补充要求,包括本质安全防爆等方面的内容20 区应用种类1(粉尘)电气设备21 区磨坊, 煤炭,谷物仓库以及包装生产线及其周围是典型的21 区场所 在 21 区中, 可能会发生因粉尘泄漏等原因而形成爆炸性粉尘混合物此外,电气设备表面粉尘堆积也是工厂安全生产的隐患,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21 区须使用种类 2(粉尘)防爆电气设备22 区在正常运行时, 爆炸性粉尘混合物不太可能出现,只有在故障状态下才可能发生的场所22区须使用种类 3(粉尘)防爆电气设备如果是爆炸性,环境中的粉尘是导电性粉尘,则依据 EN50281-1-2 的规定,须使用种类 2(粉尘)防爆电气设备与划分危险场所类型相关的因素:危险场所划分与现场的多种因素相关 通常情况下, 很难给出危险场所划分的明确标准和定义以下几个因素与危险场所划分类型密切相关:1. 可燃性物质的物理特性;2. 环境中的气体 , 蒸汽 , 薄雾及液体的数量;3. 释放源的状态;4. 通风的状态;5. 防止气体,蒸汽 , 薄雾扩散的措施;6. 影响可燃性气体 , 蒸汽 , 薄雾挥发性的因素;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