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昆虫有关的成语:螳臂当车,金蚕脱壳,张良蚁计,飞蛾投火,猬锋螗斧,无 头苍蝇,噤若寒蝉,作茧自缚,螳螂捕蝉,黄雀在后鹬蚌相争,渔翁得利昆虫与民俗风情:(1) 婚礼中的吉祥虫在众多的昆虫种类中,有一些种类被喻为向往美好和吉祥的象征,其中蜜蜂 和蚕是典型的代表唐代李商隐的著名诗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耐人寻味,常吟常新蜜蜂可酿蜜、产蜂蜡,蚕能吐丝织茧因此,人们常将蜜 蜂视为甜蜜和勤劳的化身,将蚕喻为无私的奉献者,并将两虫视为婚礼中的吉祥 虫2) 千古之恋化作蝶人们经常看到,蝴蝶总是成双成对地飞舞在花丛、田野,画家与作家也常以 此为创作素材,赞美人间的爱情之美好也难怪早在14d0多年前梁简文帝就有“复 此从风蝶,双双花飞上;寄语相知者,同心终莫违”(《咏蚊蝶》)的诗句在民 间和许多民族宗教、习俗中,常视死去的人之灵魂终将会化为蝴蝶我国古典 名曲名作《梁山伯与祝英台》是家喻户晓、名扬海外的佳作,是我国人民宝贵的 精神财富它所表现的纯洁、坚贞,而又凄婉、悲壮的爱情故事最终以二人化蝶 双飞而成为千古绝唱曾令多少耳闻目睹过这一作品的人,在赞美与同情之中, 更为二人的亡魂双双化作蝴蝶飞向美好爱情的自由王国而深深地祝福。
在国外西方一些国家,人们在婚礼上有的用蝴蝶表示对新婚夫妇的美好祝 愿蝴蝶的绚丽多彩和阿娜多姿常给喜庆之日增添了美好的瑕想和欢乐的气氛, 是将神话、宗教、民族与欢庆融为一体的集中体现昆虫与节日文化:(1) 蚂螂节蚂螂节是贵州省盛宁县红岩一带布依族人民的传统节日,每年农历初一至初 三和十五举行,节期共4天据当地人的传说,这里的布依族人以前居住在湖北的蓟州、湖广一带,他们曾 拥有稻田万顷有一年发生了蝗灾,开始人们用锣鼓吓,蝗虫根本不怕,他们又 用石头砸,虽然赶走了部分蝗虫,但稻谷也被打坏后来,有人提议用稻草扎成 草球,站在稻田两端用草球对打,遂将蝗虫赶走,使当年稻谷获得丰收从此他 们就在正月初一至初三和正月十五这四天的节日中象征性地用草球“逐赶蝗虫”, 以为这样新年中蝗虫就不会成灾了在明初洪武年间,布依族的祖先随军征伐全黔,并在盛宁一带定居下来,打 蚂螂的习俗也带入贵州后来打蚂螂逐渐变成一种节日娱乐活动现在每逢节日, 年轻人会穿上节日盛装前来参加打蚂螂球比赛2)蜂炮节蜂炮是爆竹的一种,由上万支冲天炮连接制作而成,形式多样,它燃放时似 黄蜂出巢,煞是热烈迅猛蜂炮节是我国台湾盐水一带汉族人民的节日,每年正 月十五举行。
此节不仅与蜂相连,而且与蚊子相关盐水是台湾省急水溪畔最大的河港市镇,当地水域多,气温较高,是蚊虫、苍 蝇孳生与繁殖的理想环境当郑成功在台南登陆后,盐水镇日渐繁荣,但这里的 人们还是年年遭受疟疾、瘟疫的肆虐,数十年间使人丧生无数,人们均以为是鬼 怪作祟有一年元宵节,乡民们请求镇上武庙的“关帝爷”出巡绕境,同时大放 蜂窝般的烟花爆竹,以助声威,驱鬼逐邪经过连续三天一闹,结果疟疾和瘟疫 自此以后竟然绝迹了,由于当年燃放的爆竹主要是蜂炮,盐水人以后每年正月十 五便用疯狂的蜂炮祭祀,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蜂炮节至今180多年来,一直保 留着这一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