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夯地基监理要点(细则)一、强夯试验控制在大面积施工前,为获得设计数据,须选择面积不小于400 m2的场地进行现 场试验埋设有关测试仪,获取强夯参数试验应有单点及小片试区,必要时应 有不同单击夯击能的对比,以提供合理的夯击能1、强夯参数的选择用强夯法加固松软地基,一定要根据现场的地质条件和工程使用要求, 正确选用强夯参数,以达到有效、经济的目的1)有效加固深度有效加固深度是选择地基处理方法的重要依据通常按梅纳公式 计算H二aJM「,M为锤重(KN), h为落距(m), a为有效加固深度 修正系数,国内用0.4〜0.7它的影响因素很多,除单击能(锤 重X落距)夕卜,还有地基土性质不同土层的厚度和埋藏顺序、地 下水位等,因此强夯有效加固深度应根据现场试夯或当地经验确 定《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CJ79-91)建议按下表预估(从 起夯面算起)单击夯击能(KN.m)碎石土、砂土粉土、粘性土、湿陷性黄土等10005.0 〜6.0m4.0 〜5.0m20006.0 〜7.0m5.0 〜6.0m30007.0 〜8.0m6.0 〜7.0m40008.0 〜9.0m7.0 〜8.0m50009.0 〜9.5m8.0 〜8.5m60009.5 〜10.0m8.5 〜9.0m(2)夯击能,锤和落距的确定单击夯击能二锤重X落距。
根据需加固土层的厚度,由梅纳公式H=aJMT,确定所需单击夯击能其中有效加固深度修正系数a,国内对粘性土、砂土取0.45〜0.6,高填土取0.6〜0.8,《港口工 程技术规范》建议用0.4〜0.7)国内所用锤为10〜25t (个别达 40t),落距为8〜25m锤选用圆形带气孔的锤较好,底面积宜按土的性质确定,对砂性 七一般用底面积3〜4 m?,对粘性土不宜小于6 m?相同夯击能 量,宜选大落距方案3) 最佳夯击能,夯点夯击次数选择在最佳夯击能作用下,地基土中出现的孔隙水压力达到土的自重 压力,这个夯击能称为最佳夯击能对粘性土,根据孔隙水压力 的叠加值来确定最佳夯击能对砂性土,可根据最大孔隙水压力 增量与夯击次数的关健来确是最佳夯击能夯点的夯击次数,可按现场试夯得到的夯击次数和夯沉量关系曲 线确定同时满足下列条件:a.夯坑周围地面不应发生过大隆起b不因夯坑过深而起锤困难c每击夯沉量不能过小,过小加固作用有限夯击次数也可参照夯坑周围土体隆起的情况予以确定当夯坑的 竖向压缩量最大而周围土体的隆起最小时的夯击数,为该点的夯 击次数对于饱和细粒土,击数可根据孔隙水压力的增长和消散 来决定4) 夯击遍数:夯击遍数根据地基土的性质确定。
地基土渗透系数低,含水量高, 需分3〜4遍夯击,反之分两遍夯击最后低能量搭夯一遍,将其 表层松动土夯实5) 间歇时间:间歇时间是指相邻夯击两遍之间的时间间隔一旦孔隙水压力消 散,即可进行新的夯击作业《港口工程技术规范》提出,对透水 性差的土,两遍之间间歇时间一般为1〜4周,对于渗透性较大的 砂性土,可以连续夯击6) 夯点布置和夯点间距:为使夯后地基比较均匀,夯击点一般可按等边三角形或正方形布 置夯点间距根据加固的地基土的性质和要求处理的深度而定当土质差、软土层厚时,应适当增大夯点间距当软土层较薄时 而又有砂类土夹层或土夹石填土等时,可适当减少夯距夯距太 小,影响夯击能向深部传递夯距通常为5〜9m同时下一遍夯 点布置在上一遍夯点的中间,彼此重叠搭接进行夯击2、强夯试验(1) 单点夯应布置地表位移(竖向、水平),深层位移(竖向、水平) 记录每击夯沉量;测定夯坑深、口径、体积;测定孔隙水压力增 长消散时间;振动影响及范围,测定夯坑填料厚度夯后检验见三“强夯质量检验“节2) 小区试验应选用代表性的地段试夯面积包括各遍夯击的夯击能、 锤距等应根据布点要求确定使试夯区内部检验具有代表性测 试内容除上述单点夯内容外,应记录计算各遍的填料以及各遍的 场地下沉量,以便正式施工时预留下沉量及校核加固效果。
测试 应包括夯点,夯距,最好能每遍夯后均进行,以便调正夯击遍数二、强夯施工质量控制要点1、 施工前应检查夯锤重量、尺寸,落距控制手段,排水设施,被夯地基的 土质2、 检查现场强夯施工条件:a. 平整场地,用推土机平整b. 铺设垫层,遇地表层细粘土,且地下水高的情况,需在表层铺0.5〜 2m左右厚的砂、砂砾或碎石等c夯点放线定位及测量高程,用石灰或打小木桩标出夯点,并测量场地 咼程3、 施工中应检查落距、夯击遍数、夯点位置、夯击范围:a. 强夯机就位,测量夯前锤顶高程,按规定夯击次数及控制标准,完成一遍夯击夯击范围根据构筑物的重要性确定,应大于基础范围b. 场地推平,测量场地高程,按规定的间隙时间完成全部夯击遍数d. 最后用低能量满夯,将场地表面层松土夯实,并测量夯后场地高程4、 施工应做好现场记录对每一夯实点的夯击能量、夯击次数和每次夯沉 量等做好详细的现场记录5、 施工要做好安全措施防止飞石伤人,架驰室应加防护网,人员应在10m 以外并带安全帽建筑物安全距离可按单击能的大小估算S=mJMh,m可 取1.1〜1.2 (单击能单位t-m)三、强夯质量检验1、 施工结束后,检查被夯地基的强度,并进行承载力检验,必须达到设计 要求的标准。
检验数量,每单位工程不应少于3点,1000 以上工程每100 至少有 一点,3000 以上工程,每300 至少有1点,每一独立基础下至少应 有1点,基槽每20延米应有1点2、 强夯施工结束后应间隔一定时间方能对地基加固质量进行检验对碎石 土和砂土地基,间隔时间可取1〜2周;对低饱和度的粉土和粘性土地基 可取3〜4周3、 检验方法应根据土性选用原位测试或室内试验一般工程应采用原位测 试中2种或2种以上检验:重要工程应增加检验项目也可做大压板荷 载试验对液化地基,应做标贯试验,检验深度应超过设计处理深度 质量检验还包括检查强夯施工过程中各项测试数据和施工记录,凡不符 合设计要求时应补夯或采取其他有效措施1) 室内试验:主要是比较夯前、夯后土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来判定加固效果 试验项目有:抗剪强度指标(c、①值)、压缩模量(压缩系数)、 孔隙比,容重、含水量等2) 原位测试:原位测试方法有:十字板试验,标准贯入试验,静力触试验,旁 压仪试验,荷载试验,波速试验等,对高速公路这种大型线形工 程,表面波谱分析法是一种快速有效方法四、质量要求(验收)项序检查项目允许偏差检查方法主控项目1地基强度设计要求按规定方法2地基承载力设计要求按规定方法一般项目1夯锤落距土 300mm钢索设标志2锤重±100Kg称重3夯击遍数及顺序设计要求计数法4夯点间距± 500mm用钢尺量5夯击范围(超出基础范围距离)设计要求用钢尺量6前后两遍间隙时间设计要求强夯地基质量检验应符合下列标准:强夯地基监理要点(细则)一、强夯试验控制在大面积施工前,为获得设计数据,须选择面积不小于400 m2的场地进行现 场试验。
埋设有关测试仪,获取强夯参数试验应有单点及小片试区,必要时应 有不同单击夯击能的对比,以提供合理的夯击能6、强夯参数的选择用强夯法加固松软地基,一定要根据现场的地质条件和工程使用要求, 正确选用强夯参数,以达到有效、经济的目的1)有效加固深度有效加固深度是选择地基处理方法的重要依据通常按梅纳公式 计算H=oJMh,M为锤重(KN),h为落距(m), a为有效加固深度 修正系数,国内用0.4〜0.7它的影响因素很多,除单击能(锤 重X落距)夕卜,还有地基土性质不同土层的厚度和埋藏顺序、地 下水位等,因此强夯有效加固深度应根据现场试夯或当地经验确 定《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CJ79-91)建议按下表预估(从 起夯面算起)单击夯击能碎石土、砂土粉土、粘性土、湿陷性黄土(KN.m)等10005.0 〜6.0m4.0 〜5.0m20006.0 〜7.0m5.0 〜6.0m30007.0 〜8.0m6.0 〜7.0m40008.0 〜9.0m7.0 〜8.0m50009.0 〜9.5m8.0 〜8.5m60009.5 〜10.0m8.5 〜9.0m(2) 夯击能,锤和落距的确定单击夯击能二锤重X落距。
根据需加固土层的厚度,由梅纳公式 H=aJMh,确定所需单击夯击能其中有效加固深度修正系数a , 国内对粘性土、砂土取0.45〜0.6,高填土取0.6〜0.8,《港口工 程技术规范》建议用0.4〜0.7)国内所用锤为10〜25t (个别达 40t),落距为8〜25m锤选用圆形带气孔的锤较好,底面积宜按土的性质确定,对砂性 七一般用底面积3〜4 m?,对粘性土不宜小于6 m?相同夯击能 量,宜选大落距方案3) 最佳夯击能,夯点夯击次数选择在最佳夯击能作用下,地基土中出现的孔隙水压力达到土的自重 压力,这个夯击能称为最佳夯击能对粘性土,根据孔隙水压力 的叠加值来确定最佳夯击能对砂性土,可根据最大孔隙水压力 增量与夯击次数的关健来确是最佳夯击能夯点的夯击次数,可按现场试夯得到的夯击次数和夯沉量关系曲 线确定同时满足下列条件:d. 夯坑周围地面不应发生过大隆起e. 不因夯坑过深而起锤困难f. 每击夯沉量不能过小,过小加固作用有限夯击次数也可参照夯坑周围土体隆起的情况予以确定当夯坑的 竖向压缩量最大而周围土体的隆起最小时的夯击数,为该点的夯 击次数对于饱和细粒土,击数可根据孔隙水压力的增长和消散 来决定。
4) 夯击遍数:夯击遍数根据地基土的性质确定地基土渗透系数低,含水量高, 需分3〜4遍夯击,反之分两遍夯击最后低能量搭夯一遍,将其 表层松动土夯实5) 间歇时间:间歇时间是指相邻夯击两遍之间的时间间隔一旦孔隙水压力消 散,即可进行新的夯击作业《港口工程技术规范》提出,对透水 性差的土,两遍之间间歇时间一般为1〜4周,对于渗透性较大的 砂性土,可以连续夯击6) 夯点布置和夯点间距:为使夯后地基比较均匀,夯击点一般可按等边三角形或正方形布 置夯点间距根据加固的地基土的性质和要求处理的深度而定当土质差、软土层厚时,应适当增大夯点间距当软土层较薄时 而又有砂类土夹层或土夹石填土等时,可适当减少夯距夯距太 小,影响夯击能向深部传递夯距通常为5〜9m同时下一遍夯 点布置在上一遍夯点的中间,彼此重叠搭接进行夯击7、强夯试验(1) 单点夯应布置地表位移(竖向、水平),深层位移(竖向、水平) 记录每击夯沉量;测定夯坑深、口径、体积;测定孔隙水压力增 长消散时间;振动影响及范围,测定夯坑填料厚度夯后检验见三“强夯质量检验“节2) 小区试验应选用代表性的地段试夯面积包括各遍夯击的夯击能、 锤距等应根据布点要求确定。
使试夯区内部检验具有代表性测 试内容除上述单点夯内容外,应记录计算各遍的填料以及各遍的 场地下沉量,以便正式施工时预留下沉量及校核加固效果测试 应包括夯点,夯距,最好能每遍夯后均进行,以便调正夯击遍数二、强夯施工质量控制要点1、施工前应检查夯锤重量、尺寸,落距控制手段,排水设施,被夯地基的土质2、检查现场强夯施工条件: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