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波形产生和变换电路

m****
实名认证
店铺
PPT
649KB
约28页
文档ID:606899959
波形产生和变换电路_第1页
1/28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一、,实 验 目 的,二、,实验原理,三、,实验电路和线,路板,五、,预习要求及思考题,四,、,实验,内容与要 求,六、,实验报告及思考题,波形产生和变换电路,,一 实验目的,,,1,.掌握运放在开环、正反馈下的工作特点,,,2,.掌握比较器电路的工作原理,,,,3,.掌握方波、三角波和正弦波发生器的电路构成及其工作原理,,,,,二 实验原理,1.函数信号产生方案,对于函数信号产生电路,有多种实现方案,如,模拟电路实现方案、数字电路实现方案,(,如,DDS,方式,),、模数结合的实现方案,等本实验的函数信号产生电路采用全模拟电路的实现方案本实验选用最常用的,线路比较简单的电路加以分析如采用文氏电桥电路构成正弦波发生器、采用施密特触发器构成多谐振荡产生方波、采用积分电路产生三角波图1 迟滞比较器,图3 电压传输特性,2.,滞回,比较器(,施密特触发器,),,(1),负向施密特触发器,图2 波形变换,滞回比较器的电路图如图1所示,由于正反馈作用,这种比较器的门限电压是随输出电压V,O,的变化而变化。

正负向触发电平分别为:,,图4 正向迟滞比较器,图5 电压传输特性,(2),正向施密特触发器,所以正负向触发电平分别为:,因为电路翻转时:V,+,≈ V,-,=0,,3,.方波发生器,,V,C,的波形,用施密特,触发器的构成多谐振荡器产生方波,输出方波的周期为,,,,4.方波和三角波发生器,,图6 方波和三角波发生器电路,RC积分器,正向施密特触发器,构成:由正向施密特触发器和集成运放组成的积分电路组成,,方波和三角波发生器的工作原理,,,A1构成正滞回比较器,正负向触发电平分别为:,,当 V+>0时 A1输出为正,即V,O1,= +Vz;当 V+<0时, A1输出为负 即 V,O1,= -Vz,,A2构成反相积分器,,,V,O1,为正时, V,O2,负向线性变化,当V,O2,负向变化略低,,于,,滞回比较器再次翻转使V,O1,变为正,周而复始,产生方波和三角波,,滞回比较器翻转, V,O1,变为负, V,O2,正向线性,线性变化,当V,O2,正向变化略高于,,滞回比较器再次,翻转使V,O1,变为正,周而复始,产生方波V,O1,和三角波V,O2,三角波周期,三角波的峰值,,(1),RC,选频振荡器由以下两部分,电路组成:,RC,选频网络,由运算放大器构成的同相放大器,5.R C桥式正弦振荡电路,,(2)RC 选频网络,RC 选频网络的转移电压比及其频率特性如下所示,:,该网络具有带通滤波特性,其中心频率,,0,=1/,RC,。

当,,=,,0,时|,H,(j,,0,)|=1/3,,,(,,0,)=0将RC 选频网络和同相放大器按照右图连接起来,调节电位器使得放大器的放大倍数等于3时,可以得到一个等幅的正弦振荡振荡的频率由RC选频网络确定3)RC选频振荡器,,,在放大电路的负反馈回路里加入非线性元件D1,D2来自动调整负反馈放大电路的增益,从而维持输出电压幅度的稳定当输出电压的幅度较小时,电阻R2两端的电压低,二极管D1、D2截止,负反馈系数由R2、RP及R1决定;当输出电压的幅度增加到一定程度时,二极管D1、D2在正负半周轮流工作,其动态电阻与R4并联,使负反馈系数加大,电压增益下降输出电压的幅度越大,二极管的动态电阻越小,电压增益也越小,输出电压的幅度保持基本稳定,R C,桥式正弦振荡电路,,(4) R C桥式正弦振荡电路实用电路,,电路的振荡频率 :,起振的幅值条件 :,,,为了维持振荡输出,必须让,,为了保证电路起振,,R C,桥式正弦振荡电路,,,,调整电阻,R,P,(即改变了反馈,R,f,),使电路起振,且波形失真最小如不能起振,则说明负反馈太强,应适当加大,R,f,,如波形失真严重,则应适当减少,R,f,。

改变选频网络的参数,C,或,R,,即可调节振荡频率一般采用改变电容,C,作频率量程切换(粗调),而调节,R,作量程内的频率细调R C,桥式正弦振荡电路,,,三、实验电路和线路板,1、线路板,,2、原理线路图,(1)滞回比较器,,(2)方波发生器,,(3)方波发生器和三角发生器,,(4)正弦波发生器,,四、实验内容与要求,1、滞回比较器,,(1)观察输入、输出波形输入加正弦信号,频率f = 1kHZ,大小v,i,= 2V(有效值),用双踪示波器同时观察v,i,,v,O,的波形2)观察、测量传输特性曲线将示波器置于X-Y显示方式,v,i,、v,O,分别从X、Y通道输入观察传输特性曲线,测出传输特性曲线输出电压的上、下限幅值,输入电压的两个门限电压值注意:数字示波器DS5000,X-Y显示方式,的使用方法,,2、方波信号发生器,,,观察v,O,、v,C,的波形,分别在R = 10K、R = 20K的情况下测量v,O,、v,C,的峰峰值V,OPP,、V,CPP,,振荡周期T,频率 f ,且和理论值相比较注意:Rp逆时针旋到底(R = 10K), Rp顺时针旋到底(R = 20K),,3、,三角波信号发生器,,用示波器观察v,O1,、v,O2,的波形,测量三角波的峰峰值V,O2m,,周期T,且和理论值相比较。

4.正弦波信号发生器,,,(2)验证幅度平衡条件,,在输出为稳定的最大不失真正弦波情况下,测量v,+,(v,f,)、v-、v,O,,验证同相比例放大器放大倍数,是否等于3(v,+,、v,-,、v,O,均为有效值,用交流毫伏表测量)1,)适当调节电位器RP,使电路产生振荡,用示波器观察输出波形,应为稳定的最大不失真正弦波,测量输出电压的大小VOm(峰值),周期T,计算出振荡频率f, 且与理论值相比较五、预习要求,1、理解运放在开环,正反馈下的基本特点2、理解滞回比较器、方波、三角波和正弦波信号发生器的基本电路及其工原理3、对方波、三角波和正弦波信号发生器的实验电路,理论计算它们的振荡周期,频率,输出电压的峰峰值,以便和测量值相比较理论计算正弦波振荡器实验电路的振荡频率4、对方波、三角波和正弦波信号发生器的实验电路,用Pspise对设计进行仿真,并与理论计算进行比较,如有必要修改电路参数5、复习示波器的X-Y显示、测量方法六、实验报告及思考题,,1. 滞回比较器,,(1)列表整理实验数据,画出输入、输出波形和电压传输特性,把实测门限电压与理论值进行比较,分析误差原因2. 方波发生器,,(1)列出理论计算过程。

2)整理实验数据,画出方波的波形,并标明时间和电压幅值把实测频率与理论值进行比较,分析误差原因3. 三角波方波发生器,,(1)列出理论计算过程2)整理实验数据,观察v,O,、v,C,的波形,将实验测量v,O,、v,C,的峰峰值V,OPP,、V,CPP,,振荡周期T,频率 f ,理论值相比较,分析误差原因4. 正弦波发生器,,(1)列出理论计算过程2)列表整理实验数据,画出波形,把实测频率与理论值进行比较3)根据实验,分析RC振荡器的起振振幅条件和稳定振幅条件5. 回答下面思考题:,,(1),反相输入滞回比较器与同相输入滞回比较器的传输特性曲线有何不同?,,(2),正弦波发生器中,集成运放的两个输入端是否应等电位,运放工作性区还是非线性区?,,(3),为什么在RC正弦波振荡电路中要引入负反馈支路?为什么要增加二极管D1和D2?它们是怎样稳幅的?,,(4),在波形发生器各电路中,“相位补偿”和“调零”是否需要?为什么?,,(5),能否用毫伏表测量非正弦波信号的有效值?,,。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