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琴名曲欣赏 钢琴名曲欣赏 钢琴艺术是来自欧洲的音乐艺术,它真正进入中国社会,是在19、20世纪之交在接受、学习、借鉴这一人类优秀音乐文化成果的同时,中国自己的钢琴艺术也随之孕育、萌芽、成长起来 自20世纪初,第一首中国钢琴曲——赵元任先生创作的《和平进行曲》于1915年正式发表以来,我国一代代音乐家、作曲家、钢琴家们孜孜不倦地致力于中国钢琴作品的创作,为之付出了大量的心血和辛劳中国钢琴艺术创作历经近百年的挫折与繁荣,取得较大成就,形成具有多种风格、多种体裁的钢琴曲库,包括改编作品、原创作品,大型协奏性作品等等这些不同风格的作品为我们勾画出了一条清晰的近现代中国钢琴作品创作历程的线条 一、20世纪初中国钢琴早期的探索阶段 1、萌芽起步期(1910—1929) 进入20世纪,在西方音乐文化思潮的影响下,延续了数千年的中国传统音乐受到西方音乐文化的影响,以沈心工、李叔同、萧友梅、王光祈等为代表的,一批学贯中西,具有爱国热忱的音乐家们,在中国乐坛上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新音乐运动 1913年,赵元任根据民间音乐曲调创编了风琴曲《花八板与湘江浪》,并于1914年5月在美国康奈尔大学的风琴弹奏会上公演,这预示着我国键盘音乐创作的启蒙。
1915年,赵元任又创作了钢琴曲《和平进行曲》,在《科学杂志》第一期公开发表,这是迄今所见中国人创作的第一首钢琴音乐作品 这一时期为歌曲而作的钢琴伴奏,在“中国化”钢琴音乐创作方面同样作了种种探索青主的《大江东去》、萧友梅的《问》、赵元任的《卖布谣》以及黄自的《玫瑰三愿》等歌曲的钢琴伴奏,烘托和渲染了歌曲所要表达的情感与色彩的变化发展,成为艺术歌曲的有机组成部分 此时期的作曲家与作品: 赵元任:《和平进行曲》(钢琴曲,1915 年) 、《偶成》(钢琴曲,1917 年) 、《小朋友进行曲》(钢琴曲,1919 年) 、《锯大缸》(钢琴曲,1921 年) 、《卖布谣》(歌曲钢琴伴奏,1925年) 、《教我如何不想他》(歌曲钢琴伴奏,1926 年) 、《也是微云》(歌曲钢琴伴奏,1927年) 老志诚:《牧童之乐》(钢琴曲,1932年) 、《秋兴》(钢琴曲,1932年) 江定仙:《摇篮曲》(钢琴曲,1932年) 萧友梅:《新霓裳羽衣舞》(钢琴曲,1923年) 、《哀悼歌》(钢琴曲) 、《钢琴教科书》 这一阶段的钢琴教学所采用的教材主要为《拜厄钢琴基础教程》、《车尔尼练习曲作品5101》、《车尔尼练习曲作品849》、《车尔尼练习曲作品2101》、《哈农练指法》、《小奏鸣曲集》等初级教材,这些外来的教材一直影响着中国钢琴教学。
赵元任、萧友梅等人根据中国民族音乐的风格也先后编写过一些初级教材,但他们的教材根本没有用于钢琴教学的主修方向,只是作辅助教学与练习 2、艺术创作雏形期1930—1949 这个时期大致经历了近20年的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30年代初期至30年代后期,第二阶段是30年代末期至40年代末期 第一阶段1930—1937 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第2页 共2页第 2 页 共 2 页第 2 页 共 2 页第 2 页 共 2 页第 2 页 共 2 页第 2 页 共 2 页第 2 页 共 2 页第 2 页 共 2 页第 2 页 共 2 页第 2 页 共 2 页第 2 页 共 2 页。